从华为ADS鬼探头式危险驾驶,看激光雷达方案的路线错误

发布于: iPhone转发:3回复:53喜欢:21

—转2篇关于华为智驾的观察文章,这是第一篇。作者是:诺博士

近日头条上两则关于华为 ADS(智驾系统)鬼探头式危险驾驶的视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两个令人惊心动魄的案例。在头条上可以搜到的视频中,问界M9 车主的智驾实验里,车辆在无标志的直行路段毫无减速地左转,最终与电瓶车相撞。虽然对于华为智驾来说,电瓶车是鬼探头,但对于电瓶车来说,华为智驾更属于鬼探头!因为ADS不是人。

而另一个 问界M7 的视频中,同样是在无标志的直行路段左转,ADS没有减速观察便驶出路口,幸而左边的大货车及时刹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对于大货车来说,华为智驾属于“鬼探头”!

从这两个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洞察到华为 ADS 方案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

其一,缺乏足够的人类驾驶数据。人类在面对此类路口时,本能的反应是减速观察,而不是贸然前行。这反映出华为的 ADS 方案在数据积累上存在明显的不足,未能充分学习和模拟人类的驾驶行为和决策模式。

其二,在直角路口这样的特殊场景下,激光雷达的局限性凸显。由于激光雷达容易被建筑物遮挡,从而形成盲区,而华为的 ADS 过于依赖激光雷达,导致其误以为路口转角没有任何障碍,而忽视了潜在的危险,如正从左边垂直角度驶来的大货车。这种对激光雷达的过度依赖,无疑给驾驶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其三,ADS 在没有收集足够人类驾驶数据的情况下就匆忙上路的智驾系统,实际上是让人类用生命来充当其学习的“试验品”。这种通过反面教训来促使ADS成长的方式,是极为不妥和不负责任的。更糟糕的是,华为似乎根本无法获取正常教育ADS所需的人类驾驶数据,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难以实现,因为它一上市就以自动驾驶为卖点,买了华为的人基本都用ADS开车,而不再自己驾驶。

其四,激光雷达标注过多无关信息,对大模型的判定产生误导。在前述M9鬼探头的视频中出现的“停”标志,ADS 却未能识别。这是因为华为 ADS 的决策并非主要依据视觉信息,而是需要与激光雷达融合,导致其只关注到路牌本身,而无法关注牌子上的文字。这正是所谓的认知盲区,即 Attention 误差。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

训练样本:“小明喜欢踢足球,小明和小华经常一起运动,他们都爱……”,答案:“踢足球”。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能够正常理解这个样本,然而华为的 ADS 却非要加入所谓“牛逼”的激光雷达,结果训练样本变成“身高 1.8 米的小明喜欢踢足球,小明和小华经常一起运动,他们都爱……”,答案:“踢足球”。在实际推理时,特斯拉如果遇到“小明”,就能得出和小明一起运动的人通常喜欢踢足球;而华为ADS,由于训练的时候同时关注到“小明”和“身高 1.8 米”,在实际推理时,如果出现“小明”但没有“身高 1.8 米”,那么华为ADS 就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因为它认为这个“小明”没有“1.8 米”。

这就是过多无关数据对模型训练造成的干扰。由于智驾训练通常是自监督的(如 ADS 3.0 发布会上所提及),在自监督训练下,没有人告诉 ADS “1.8 米”其实不重要。

综上所述,华为的 ADS 过度依赖激光雷达,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发展方向。对于那些选择了华为 ADS 的消费者而言,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本文所提及的这些问题。我们知道华为很努力,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错了,后面越努力,越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赛力斯(SH601127)$ $特斯拉(TSLA)$

精彩讨论

Raines雷06-01 07:01

大家总吹华为ADS的博弈,可是像早晚高峰堵车这种场景根本没有意义。那种博弈很大程度就是在保证不碰撞的底线下,比谁的策略更激进、莽撞。谁更激进、莽撞,谁就可以更大程度获益。所以加塞本质上就是莽撞者对老实人一本万利的剥削。可真正有难度的是有成本和风险的博弈,比如面对大货车的博弈,无脑的莽撞、激进策略在“异世界传送门”面前就会露出马脚。

小歪558806-01 10:18

很多人都在井里,当然只知道遥遥领先。

自非王子晋06-01 10:49

看评论,就知道一群自嗨,总把华为捧的高高在上,是何其悲哀,华为不是神,可悲

打不死的小强66606-01 08:17

傻子何其多?你有眼睛了,为啥还要耳朵和鼻子?割了吧

红薯爸爸06-01 05:44

诺博士收费了

全部讨论

纯视觉路线能打通商业路线,但最多也就是一个老司机,要超越人类还得靠别的传感器

06-01 07:01

大家总吹华为ADS的博弈,可是像早晚高峰堵车这种场景根本没有意义。那种博弈很大程度就是在保证不碰撞的底线下,比谁的策略更激进、莽撞。谁更激进、莽撞,谁就可以更大程度获益。所以加塞本质上就是莽撞者对老实人一本万利的剥削。可真正有难度的是有成本和风险的博弈,比如面对大货车的博弈,无脑的莽撞、激进策略在“异世界传送门”面前就会露出马脚。

06-01 10:18

很多人都在井里,当然只知道遥遥领先。

06-01 10:49

看评论,就知道一群自嗨,总把华为捧的高高在上,是何其悲哀,华为不是神,可悲

傻子何其多?你有眼睛了,为啥还要耳朵和鼻子?割了吧

06-01 09:42

点赞收藏了,up主你的思路清晰,认知分析到位,跟我一样,我很早就指出了华为激光雷达的问题。 现在为了智驾去买所谓华为汽车的,都是被洗脑的,其实安全隐患非常非常的大。
都是胆子大用命在做厂家的小白鼠。

06-01 09:38

up主说的是真话,下面评论就有意思了,群起而攻之。
我真是笑发财了,一个品牌一点都不能说,那这个品牌是啥?
除了一些极端粉丝外,我只能相信这个公司在营销跟洗脑上的努力,甚至怀疑有一些电子生物。

06-01 05:44

诺博士收费了

06-01 09:45

即便暂时落后也必须坚持走下去,相信华为一定能够找到出路。否则怎么办啊?都跪下来用特斯拉吗?

06-01 06:41

把纯视觉的弊端也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