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美零售线下地理、家庭结构差异。#战略与竞争# //@STH_: 和Joey聊美团估值和盈利空间,聊到了买菜的新业务,想起这篇文章。很多问题我回答不上来,但我就聊聊自己所观察与感知到的东西抛砖引玉,期待有人能补充甚至反驳纠正:
中美最大的区别是人口密度、家庭平均人数*(注释1)、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的区别。
美国人口密度极低,买菜的模式往往是开车15分钟到网页链接{whole foods}或者30分钟到walmart、costco,由于交通不便、时间成本较高、家庭人数较多(一般来说每个家庭有2-3个小孩),一般来说都会一次采购几天至一周所需的大量生鲜产品,拿回家后储存在冰箱里(或者是购买罐头等保质食品)。
美国做线上买菜为什么渗透率与频次没那么高?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两点:人口太分散导致配送效率低下;人工成本较高。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综合配送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以我自身为例,之前在DC、MD、VA等地一个人居住,使用amazon或是wholefoods等等买菜平台,每次的运费成本就需要8-12美金,还要打赏几美金的小费。极高的综合运费导致了我无法高频使用买菜业务,往往也是3-7天买一次。
线上与线下买菜的总成本对比是什么样的呢?
线下买菜:商场租金与人工成本、消费者交通成本(一般相当于用车的油费、往返时间成本)。对于美国来说,costco可以选址在租金较便宜的地点降低成本。大部分美国家庭(costco等商场的核心客群)都拥有汽车,而油费较低,交通成本低。这两点都是有利于线下买菜发展的。
线上买菜的成本差距主要来源于配送的密度、人工成本。配送密度低、人工成本高,这两点都不利于美国发展线上买菜业务。
如果将这些变量带入到国内来看,会发现都是利于中国在高线城市发展线上买菜的:中国相对来说家庭汽车保有量更低、出行不便,发展模式决定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显著、周边地价不低,不像costco那样可以在大部分家庭能接受的车程内找到低租金的商城,而这部分租金成本最终会体现在线下商品的加价率(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国内很多商超的线下价格比线上更高)。
而相比之下,由于人口居住密集,配送的效率极高,而蓝领人工成本相比美国极低,两者相乘带来的线上购物成本(配送)下降是非常显著的。
为什么中国的城市情况、人口密度更接近日本,却不太可能像日本那样变成便利店形式?中日最大的差别是人工成本,我观察人工成本有一个指标是出租/网约车司机的收入,这点在日本打过车的人都知道价格极高。中国的就业距离充分有较远的距离,而这决定了长期的人工成本一定不会很高。
上次和希尔瑞斯还有一些群友聊起外卖的业务本质,我觉得其实就是白领蓝领的收入剪刀差+人口/配送密度+配送范围内土地成本差异。这一点和买菜业务是很相似的。我的强判断是中国未来高线城市买菜如果自由发展,没有任何不可抗力因素,线上买菜的渗透率会是极高的、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而极低的配送成本会让国内买菜变成一个超高频次的消费,对比海外由于配送成本高企导致的低频次,在低成本、有条件的情况下追求新鲜的生鲜产品会是可见的未来。
想想看为什么costco、sams等等都是卖超大包装,其实就是不便利带来的大量、低频次消费。未来国内高线城市一定会是少量、高频次消费的模式,更接近于外卖而非美国的每周购物。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高线城市人口的日消费!!日消费!!!这是零售业务的最强流量口,没有之一。从这个角度看,买菜业务的重要性是被远远低估的,阿里丢掉这块战场的长期负面影响会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根本无法接受,拼多多手里已经握着未来零售的钥匙,美团还需要加油。但对于美团的投入与亏损、王兴的战略决策,我是极度认可的,我甚至担心美团不够重视这块业务。我认为这是因为过去几年的全行业亏损而最被低估的业务。
*注释1:美国家庭平均人数为2.6,中国家庭平均人数(统计角度)为2.76。从直接的数据对比来看,美国家庭平均人数要低于中国家庭平均人数。但实际上,中国家庭平均人数较高更多是统计方式与历史因素,一是户口制,二是城乡差异,三是支付能力/房价压制。如果从实际的新居住单位、人均生育率等角度看,我所讨论的核心客群(高线城市新居住单位)的平均人数是远低于美国的。而中国家庭平均人数的迅速下降也可以佐证(1990中国家庭平均人数为3.96,2022年已经降到2.76)。
利益相关:持有美团与拼多多多头。
$美团-W(03690)$ $拼多多(PDD)$ $阿里巴巴-SW(09988)$
引用:
2023-11-24 05:07
最近看到很多批评买菜这个商业模式的讨论,讨论ROIC,过去2.5年整个行业亏了多少钱,所以这是个烂生意,是对股东价值的毁灭等等诸如此类。挺震惊的,我只列问题和事实。大师说投资就是“常识”,我觉得“常识”的前提是基于足够多的事实。
1. 2020H2以前,兴盛优选过去几年的GMV分别是多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