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84回复:525喜欢:25

今天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一直以来我都没发现什么。今天晚上我感觉有点不对。就是这句“房价很高,导致挤压了消费能力”。且不论房地产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就光这一句话我今天就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呢?这句话貌似有一种买完房,钱就消失了的味道在里面。钱(货币)不是在经济体循环的吗?怎么就没了?这观点有问题。

当一个消费者把一个新房的房价支付给开发商的时候。实际上开发商把一部分给了土地出让金的政府,一部分给了成本(包括建造和销售成本,税啊什么的)一部分给了开发商的利润(或留存或分红)。这些钱并没有消失,又回到了经济体中,这三大主体拿完钱该干嘛干嘛去了。政府拿了钱搞基建,建路建桥建医院建学校等,建造成本给了工程商建材商等,销售经营成本给了销售人员和地产公司员工,税收给了政府及事业单位的日常运作。这些人买衣服买包包买手机买汽车洗脚按摩大保健都是消费,钱并没有因此减少。[狗头]

$XD招商银(SH600036)$ $万科A(SZ000002)$ $保利发展(SH600048)$ 

精彩讨论

goldfish99992022-07-18 00:54

因为分配体制有问题,从高房价赚钱的人没有那么多消费,穷人买了房就没钱消费了,不买房又享受不了城市的福利,高房价成穷人税了

渝农的星星2022-07-18 00:53

蛋糕分配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

刘鑫海2022-07-18 07:01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都搞错了!开发商把买地钱和税给了zf,zf拿去投资路了!那不叫消费,叫固定资产投资!而且zf投资很多是亏钱的,比如城市道路来回修等等!另外高房价压制了消费,是因为房贷利息!每月要交房贷利息,而房贷利息变成了银行的利润!银行拿利润去分红发工资或者放贷,放贷的变成了许老板烂尾楼,无限循环!最后房子多的不得了,消费确不行了!

秋虎_2022-07-18 00:58

手下90后小孩,三线六千多工资,去掉房贷还剩一个月两千多,你这不叫和不食肉糜嘛?两千多一个月怎么消费。马上三十了,不敢找女朋友。

估值的救赎2022-07-18 01:07

我认识一个穷人,买了一个二手房,房价6250元/m2,月供不到3000元。他原本天天打王者抽烟喝酒,现在他不再颓废,开始 思考怎么才能挣更多钱,开始学习。工作也认真了,女朋友也找到了。

全部讨论

因为分配体制有问题,从高房价赚钱的人没有那么多消费,穷人买了房就没钱消费了,不买房又享受不了城市的福利,高房价成穷人税了

蛋糕分配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都搞错了!开发商把买地钱和税给了zf,zf拿去投资路了!那不叫消费,叫固定资产投资!而且zf投资很多是亏钱的,比如城市道路来回修等等!另外高房价压制了消费,是因为房贷利息!每月要交房贷利息,而房贷利息变成了银行的利润!银行拿利润去分红发工资或者放贷,放贷的变成了许老板烂尾楼,无限循环!最后房子多的不得了,消费确不行了!

2022-07-18 00:58

手下90后小孩,三线六千多工资,去掉房贷还剩一个月两千多,你这不叫和不食肉糜嘛?两千多一个月怎么消费。马上三十了,不敢找女朋友。

2022-07-18 07:14

本来100老百姓的吃饭穿衣的消费,最后变成了3个奸商贪官污吏喝茅台,给情人买LV,出国旅游的消费,剩下的用比特币洗出去了。

因为房子,钱会迅速的聚拢在少数人手里。比如一个人赚了一万人的钱(还贷),这一万人平时每天20元支出,现在只能消费10元。减少了每天10万元,但这个富人不会每天花10万元。因为消费下降,赚钱效应也下降,支出更加消减,恶性循环。

反正房价下跌的19到22年这几年,消费增速从9.5%左右掉到3%了

2022-07-18 01:07

因为房价高挤压了买房人的消费,增加了房地产产业链的消费。这些人是在为买房人发声,如果房价降下来,就会挤压房地产产业链工作者的消费。

2022-07-18 09:08

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破窗理论。大体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把窗户的玻璃打破了,会另外购买一块玻璃,损失的这块玻璃的钱转移到了制作玻璃人的手中,整个经济体看起来并没有损失什么。乍一看感觉没问题,实际背后隐藏了没有看到的东西。就是如果窗户的玻璃没有被打破完全可以用购买玻璃的钱购买其他的物品。用这个破窗理论来解释你说的内容我感觉挺合适。为什么几年前房价高的时候没说挤压了消费能力呢?反而现在开始广泛的说这个了呢?我认为背后代表的是经济效率的原因。房价低,老百姓可以用更多的钱来消费。房价高,高出来的钱由政府来投资等。前几年投资所获得的经济还是很有效率的,因为在人多的地方修路是很有效率的。但随着政府投资越来越来越完善,好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少,所得到的经济效率就会越来越低,完全没有个人消费者的效率高。毕竟在沙漠上修一条路是完全没有效益可言的。不知道我说明白了吗?

2022-07-18 10:56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不能从钱是否消失了或者从房地产是否起到了货币供给泵的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是货币或者说泛指资本被导向了哪里。在整个房地产链条中,资本主要被导向到地方政府,连带受益的也有从分税制改革中拿到最大蛋糕的中央政府,否则没有土地出让金的话,分税制改革不可能切的这么极端。房地产产业链上的其他从业者,诸如开发商、建筑公司、建材、工程机械等等,虽然也各分一杯羹,但体量上和地方政府拿走的,包括建立在土地财政的信用基础上的城投拿走的,是完全没法比的。
确认这一点后,接下来的分析角度就是资本使用效率如何。货币创造出来了,如果不能有效投资转化为有效产能和技术进步,那就只能造成通货膨胀乃至债务陷阱。如果用得好,资本持续有效投入带来的是更好的基础设施(被高效利用的)、更加繁荣的产业和技术突破。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民营经济占比较高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做的比较好。大量三四线城市乃至部分逐渐没落的二线城市做的不够好。
再往未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从普遍缺乏到基本充裕的阶段,大多数产业也进入成熟期饱和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能够有效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企业家”在选择投资机会并推动产生成果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适度收缩房地产总体规模对于中国经济是有帮助的。但这个过程要稳,步子迈的大了容易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