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field 2018年报分析(6):迪安诊断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7回复:34喜欢:49

#上市公司财报解读#

有朋友想问问我对迪安诊断18年报的看法,先说我对IVD的第三方和代理业务都没有那么熟悉,就18年报说说我对这一类企业的看法吧,如有啥问题,大家直接提出来就行!
先说现在迪安诊断的业务情况,拆开看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于类似金域的第三方检验以及这些年收购的渠道代理业务,以此为基础延伸的区域检验实验室共建、检验科打包以及司法检验、体检等业态,但是基本来说就看作是第三方检验和IVD代理的结合体差不多!

18年报给我们的答卷是一个爆表的利润表以及隐忧的资产负债表,当然还有大反转的现金流量表

经营业务

第三方检验:基本就是看杭州迪安检验中心子公司的情况,收入保持20%+的增速,在毛利率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净利率出现较大幅度提升,恢复到接近16年的水平,可能是新开的实验室度过盈亏平衡期,也可能是其他情况,盈利能力的改善要持续跟踪。

代理业务:这块业务一口气增长了近50%,达到45亿,这里面有经营增长,也有并表弹性,我无法做归因分析,从毛利率角度看,诊断产品的毛利率持续提升,从早期低点的16%,提升到现在30%+,自己拍脑袋认为更多是并表的罗氏代理商有更高的毛利率带来的吧,从并购情况看,短期外延发展高一段落了,那么未来这块业务的毛利率变化更多具有同比效应,看看是否是经营能力提升带来的毛利率提高吧!

利润表

0、表观利润:报表表观净利润同比增速不高,主要是17年有一笔博圣的投资收益顶了经营下滑的利润,18年实际利润还是可以的,甚至看18Q4是爆表的!

1、经营利润:我理解的经营利润(毛利减三费)同比增长了69%,特别是18Q4单季度经营利润从17Q4的4000万增长到2.7亿,既有17Q4太差的因素,也有18Q4太好的因素;

2、资产减值:大家担心的商誉减值,终于开始落实在报表里面了,这次是新疆元鼎这个新疆罗氏代理商,大约减值了7000万;其他收购的一对代理商还有哪些有风险,我也不清楚,看18年报还有18.6亿的商誉挂在账上,这个风险要看未来国家对于IVD耗材的政策变化以及罗氏这样的强势生产商态度;

3、财务费用:18年报还有1.7亿的财务费用,估计18年底增发募集10亿资金后,资产负债结构会相对好些,财务费用方面也可以缓一缓,估计到19年报的时候财务费用就应该只有1亿出头了吧!

资产负债表:说实话,完全不像一个轻资产医药行业的企业,但是没办法,收购了代理商之后,这样的资产负债表也是可以想见的!说几个大数

1、现金:账上有17亿现金,比17年报多了10亿,正好是18年底增发的钱

2、应收:从17年17亿增加到18年底29亿,公司18年接近70亿收入,其中近45亿带来,估计近30亿的应收大部分来自于代理业务。现在坏账计提是一年以内1%,看看30亿量级的应收是否会逼着公司采用更宽松的会计计提准则吧!

3、存货:从17年6亿多到18年底12亿;

4、商誉:18.6亿,减值了7000多万,高峰期是18Q3的19.4亿,整体看增长不多,但是绝对值不小,从并购趋势看可以能外延策略告一段落,未来就看着18亿多的商誉含金量吧!

5、借款:长短期借款合计20亿左右,特别是短期借款占比较多,所以这次的增发成功其实是大喘一口气的,否则绷的太紧不是好事!

现金流量表:18Q3的时候净现金流还接近-1亿的水平,但是18年报看做到了3.7亿,终于做到和净利润水平差不多了,主要是18Q4单季度的净现金流4.7亿——大反转级别。希望这种短期的现金流好趋势能够延续,而这一点也是评估迪安诊断长期价值的重要判断点。从几个子公司看元鼎和执信的现金流较好,丰信和智颖差一些,特别是智颖还处于负现金流状态,看看收购过来一段时间后,现金流是否会好转!

总结

其实我一直对迪安诊断业务层面的理解不多,反正对现金流怕怕的,就是一直躲的比较远,没挨打,当然这波60%的肉也没吃到。从业务的估值属性来说,好于瑞康,低于金域,差不多是这样的排序。另外,再多讲几句业务发展和现金流之间的平衡,从产业思维角度看,IVD领域的业务融合是趋势,迪安诊断不断延伸自己的业务模式无可厚非,但是有得就有失吧,在18年这样专杀现金流差的公司的市场环境下,基本和利亚德康得新是一样的跌法。从偏投机的投资角度说,市场更关注现金流的时候,迪安诊断这类的企业就不吃香,年初这阶段超跌反弹型的迪安诊断就有较大投资回报。

$迪安诊断(SZ300244)$ 

全部讨论

2019-03-30 20:26

我认为诊断业务未来有极大的利好,理由如下:医保控费大背景下,医院原来可以通过卖药赚取利润,导致乱开药现象不止,医保负担大。后来医保控费,要求医院开药0费用附加,原本带来盈利的药房变成成本(水电,仓储,人工等) ,许多医院把药房外包。诊断业务目前仍然有附加收费的现象,去医院检查各种不必要的拍片抽血。但随着医保控费的深入,诊断业务或许也会外包,而价格优势正是迪安与金域的优势。现在诊断行业只能接三线医院的残羹冷饭(医院买不起设备等原因),而大医院倾向于自行诊断(能赚外快)。

2019-03-30 21:56

迪安的现有业务模式和未来发展格局,即使是业内人,说实话也没几个能看明白,如果都明白、都做到,10年前就已经数万计的IVD渠道商现在都是迪安了,这就是老陈的价值,当然,也需要你这样的财务解析,以防老陈是老贾呵呵

2019-03-30 20:28

诊断业务没有像药品一样有清晰的成本,不太方便控制。虽然这是个议价能力很差的行业,但未来仍然有巨大的优势。欢迎跟我讨论

2019-06-10 19:34

分级诊疗是以后医疗改革的方向,大病小病的往三甲医院跑,严重浪费医疗资源,笛安就是押注基层医疗机构需要诊断服务。至于集采会有影响,但不是致命。

2019-06-09 09:56

从财务角度看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从上市的几个实验室 到现在比金鱼还多两个 想捞一篇就走的 这不是好标的 看好第三方 看好海长老的 赶紧买

2019-06-08 16:56

按国家当前的政策,基层医疗机构的器械配置会越来越全,对第三方诊断机构的依耐会减少。这一块的增长在哪呢?

奇怪呢,北上资金持续不断买入300244

2019-03-31 23:39

第一供应商业务占比超一半,这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大风险。毛利率综合下来33,但净利率只有5.5,这个差距有点大。应收太大了,四分之一强的资产是应收。现金流能不能保持住这种接近净利,还是有点问号的。

2019-03-30 20:28

怎么能叫市场投机的角度看,市场更关注现金流的时候,就.......
这个完全不认同。
价值难道不就是现金流吗?价值难道是利润不成,一个纯杜撰出来的财务概念?并不是市场专杀没有现金流。是早该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