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电三巨头2021~2023财报对比,同时回答热点问题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15喜欢:75

$海尔智家(SH600690)$ $美的集团(SZ000333)$ $格力电器(SZ000651)$

一、主要指标

营收:

最近2年,海尔+14.88%,美的+8.84%,格力+8.1%,

三傻都小幅增长,局势良好。毕竟房地产情况不咋地。

利润增长:

也是如此,海尔+27%,格力+25.81%,美的+18%。

去年全球高热,对制冷企业拉动非常明显,特别是空调为主业的格力

ROE:

格力26.53%,美的22.23%,只有海尔是16.85%。

主要原因海尔持续在全球建厂,资本开支多,且历史分红少,净资产累计多。

格力累计分红数量遥遥领先,因此净资产增速慢,例如2019年格力每股净资产18.31元,2023年20.74元,增长13%。

而分红最少的海尔,同期净资产从7.21提升到10.97元,增长52%。

从长期来看,随着公司资产的增长,制造业ROE是下降的。

格力2018年时曾高达33.36%。

要保持高ROE,要么持续高成长,要么把利润全部分光!

二、经营质量

现金流:

三家白电经营性现金流都大于利润,都是健康的。

偶尔有些波动,例如美的2023年现金流指标大幅增长到167%,海尔2021年也曾达到174%。格力更是在2023年达到192%!

格力在2021年现金流是非常差的,只有8%(大概是去填银隆的坑),幸亏次年补上了。

财务费用:

三家白电都是现金奶牛,资金充沛,经常数百亿资金吃利息,所以财务费用极低.

美的格力长期为负20~40亿,海尔平均也才3亿。

美的:2023年利息支出28.08亿,利息收入69.51亿。[很赞]

格力:2023年利息支出29.62亿,利息收入61.9亿。[很赞]

海尔:2023年利息支出21.1亿,利息收入14.86亿。

有息负债:

随着营收的增长,美的海尔这2年都增长了34%,但不能简单理解为“大存大贷必是造假”。 制造业临时应付备货扩产,可能短期拆借了大量资金,销售返款后再还。

只需要看总的财务费用即可,目前3家都是很健康的。

从有息负债和净资产相比而言,海尔是非常稳定的,也是3家公司中杠杆率最小的,3年基本都是30%。

美的大部分时间是40%多,2022年曾经提高到63%,随后恢复到41%。

格力同样在2022年突然爆发大量资金需求,有息负债大幅飙升,从378亿到839亿!竟然占比高达82.39%。2023年仍然持续增长。

空调2龙头在2022年发生了什么?[捂脸]

格力2023年有息负债率下降了,但是仍然高达71%!

三、费用率

海尔24%的费用率遥遥领先!侵蚀了很多利润!2年减少0.45pct;

美的16%的费用率,2年增长2.41pct;

格力费用率非常低,才13.12%,2年增长2.75pct;

海尔费用高企就2个原因:

(1)销售模式不同;

(2)销售效率不高。

虽然2个海尔合并后,费用率连续3年下降中(友商都在提高),但是绝对数仍然是别人的2倍!

具体原因下面章节详细分析。

四、销售能力

本篇文章的重点。从7个指标一一解析。

先说结论:美的销售能力第一

(1)毛利率

3家公司毛利率都持续增长

海尔毛利率最高,31.5%,2年增长1.3pct;

格力毛利率,30.57%,2年增长6.29pct;

美的毛利率,26.49%,2年增长4.01pct;

随着CPI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市场逐渐进入寡头垄断阶段,白电公司提价时阻力较小。

同时海尔美的都在力推高端品牌,也提升了整体毛利率。

可喜的寡头局面快要形成。[大笑]

通常情况下,充分竞争的行业,就是应该只有3家大的,其余都是小公司苦守细分市场。

这可是经济学经典理论哦。

中国彩电以前上百家,如今只剩海信、TCL、长虹。其余基本出清。

电冰箱以前上百家,后来只剩海尔、容生,美的是后来发力的,速度很快。

洗衣机以前上百家,后来只剩海尔、小天鹅,美的也是后来发力的。

空调以前几十家,现在还有不少,主要是日子过得太好了,赚钱太多了,舍不得血战。

[捂脸]

~~

为什么海尔整体毛利率最高??

分产品毛利率对比(由于美的、格力公布数据不全,我就懒得做3年数据对照表了)

海尔:

公布了每个细分产品[很赞],另外2家就只发布了空调和其它。

可以看到,除了海尔空调是29.37%毛利率,海尔其它产品都是30%多,甚至46%!

而海尔在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都是国内第一,电冰箱、洗衣机这2大市场都处于40%市占率垄断地位,毛利率远超空调。

另外海尔首创高端品牌卡萨帝,国内高端家电排名第一,因此海尔整体毛利率较高。

美的:

我们看到,虽然美的最近10年空调市占率大幅提高到并列第一,但它家空调毛利率很低,只有25.57%,空调老三海尔都是29.37%。因此美的空调营销应该是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

美的消费电器毛利率33%和海尔差不多,比空调25%毛利率高得多。 特别是冰洗增速很快,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海尔+美的双寡头垄断的局面,双方都在这里面赚了不少钱。[大笑]

格力:

在制造成本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格力空调的毛利率最高,37.04%,一个惊人的数字!

因为格力空调是金字招牌,消费者认可多,品牌溢价高

这必须归功于朱总辛苦创下的江山,格力吧的几个意见领袖也许不同意,我都不提以前格力空调独霸,现在被迫和美的平分秋色。

我们来看看董总搞出来的其它产品的毛利率,只有区区4.41%

这个可怜的数字,在各行各业都应该是倒数吧。连刚开始交货的小米SU7毛利率都是5~10%,每辆还亏7000。

格力的费用率大概13.12%,推算其它产品净利率应该是亏损8.71个点!

而且格力其它业务持续萎缩中,2022年营收-16.75%,2023营收-17.9%!

即使是空调,最近数年格力新发明的产品,如发电空调、玫瑰红空调,销量都非常差,我刚去京东搜索,只卖了几台。

所以,事实如此,格力传家宝空调非常赚钱,其它的都亏得凶

~~

(2)净利率

最高的毛利率,最低的费用率,所以格力的净利率最高,13.59%,现金大奶牛![很赞]

如果董总不思进取,只做空调,每年都像养元饮品、重庆啤酒那样100%分红率,我觉得格力股价100元都是合理的。[火箭]

每股分5元,100元对应5%的稳定股息率,超过长江电力。

不过机构们怕的就是她乱来。

这里面海尔的净利率最低,因为海尔的销售费用率太高,简直遥遥领先,下面会仔细解释。

因此三傻最高的毛利率,最后成为最低的净利率。

不过我们也看到,自从2个海尔合并后,内耗减少了,费用率连续4年减少,今年一季度又降低了0.7%!

(3)销售费用

我们看到,海尔在销售费用上是遥遥领先,410亿几乎等于2家友商总和的80%,而营收只占它们总和的一半!

根本原因是3家白电巨头不同的销售模式。

销售团队:

海尔始终维持庞大的销售团队,从总部、省级分公司、县市机构、商超驻场,销售人数连续3年都是18000多人!

海尔在线下建了很多省级分公司,为了推广高端品牌和全套智能家居,建立了很多自营实体店(如2022年1月三翼鸟卡萨帝001号店超1100家,2022年中报卡萨帝线下自营店也在全国建立了1万家,数量增长30%),因此销售费用高企。

虽然这几年有好转,销售费用率逐渐下降,但仍然高达15.67%!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海尔的销售团队,特别是以前的海尔电器部门,是否存在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怒了]

~

美的销售层数低于海尔,用一个统一的团队管理全国线上、线下销售。以前只有8、9000人,但是在2023年大幅增加了销售人数,从9093人提高到14063,增长55%,应该是发力基层了!

线上无需太多人员,且美的线上一直第一。

(虽然美的在2023年合并了科陆电子,但它带来的销售只有562人)

格力的情况和另外2家不同,销售团队才2528人。并且,去年大幅裁减销售了

因为它产品单一,无需太多销售人员。

并且这20年来,格力的销售模式从来都是高度绑定经销商,将海尔省级分公司的职能下放给省级代理商,省级代理商又拓展市级、县级代理商。所以总部无需太多销售人员。

当然,这种模式下,经销商背叛也会造成较大损失,所以最近几年,格力做渠道改革,收权,得罪了一些大经销商,于是飞利浦空调横空出世。[捂脸]

与此同时,董明珠从2019年1月起在公司实行全员销售制度,每个工人每月5000元销售任务,车间主任是1万,也降低了销售人数数量。(2024.4月才取消这个政策)

销售人员占比:

从销售人员和公司全部员工对比来看,海尔的销售人数实在太多了,虽然这几年一直在优化,但仍然占比高达16.38%。

主要原因是以前合并的海尔电器,效率很低,关系户多,水平又不咋的。

美的占比7%,增长37%;

格力只有3.48%,下降3.82%;

人均销售:

因为格力销售模式特殊,所以人均销售上,格力是遥遥领先,每个销售人员平均卖了8110万。 [牛]

美的以前每个人卖4000万,但2023年大扩招后下降到人均2657万。

海尔的销售能力最差,人均销售1419万,虽然它是唯一增长的,且销售费用率也是唯一改善的,但是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4)存货

美的的销售非常给力,经营能力遥遥领先

存货占比只有区区12.67%,海尔15.12%,而格力15.89%,最近2年降低很多。

另外,相比营收的增长,3家白电公司存货增速慢甚至下降,这充分证明白电巨头的垄断地位。

(5)存货周转天数

美的61天,海尔81天,格力90天。 美的又是遥遥领先,现金循环周期更是只有1天,无人可敌。

所以我说家电里美的销售能力第一!

海尔、格力的销售能力相比差距不小,特别是海尔,和美的一样都是全品类,存货周转要差20多天。

格力虽然数字最劣,但格力只有空调,而另外2家是全产品线,直接对比有失偏颇。

实际上,董明珠销售出身,格力掌握下游很厉害的。只不过在互联网新营销时代有点差距。

所以最近几年,董明珠把很多精力投入直播,基本上每天都要去董明珠的店露面。

(6)应收

美的、海尔都差不多,10~11%占比也是健康的,但美的这3年提高了20%,海尔下降了10%。

格力是另类,销售模式不一样,经销商先打款才提货,年终返点。所以应收占比很低,只有7.9%。

中国白电公司对渠道把控是非常强大的,对比美国同行,由于几十年消费者养成的臭毛病,买东西都是开车去大型商超,所以渠道商非常强势,经常拖欠上游资金,净利率也是生产商的2倍!!

这就是国外家电厂商净利率低的原因!经常有人扯什么国内赚钱养国外,实在太外行了。

而中国情况不一样,人口居住密集,大型商超成本高企,绝大部分被电商干死了,老百姓买家电要么网上,要么去街头专卖店。

(7)预收(合同负债)

我没想到的是,格力竟然在预收上低于美的

我想,大概是这几年格力销售渠道改革,线下捆绑经销商模式逐渐分化吧。

美的预收3年大幅增长75%,特别是2023年大幅增长50%,2024业绩增长可期

不知道方总给下面的人喂了什么药,这么来劲?[捂脸]

海尔在经销商处不强,预收较少。

~~

五、管理效率

管理费用率:

海尔再次出现费用高企,费用率遥遥领先,即使最近数年持续优化,仍然高达4.4%

美的最近几年薪酬开支增幅31%较大,目前费用率3.61%;

背后的原因是,海尔、美的有大量海外企业,且本土的薪酬开支也比格力多,而格力的海外员工少,本土员工吃苦耐劳,奉献精神足。

格力以前薪酬非常低,2021年管理费用率竟然只有2.14%,最近2年被迫大幅提高到3.19%,但是管理层薪酬提高远大于普工。

员工总数:

美的遥遥领先,19.8万人,2年增长19.79%,2023年美的扩产很多啊

(合并的科陆电子总人数才2620人,生产737,销售562,技术957)

海尔11.2万人,2年增长7.23%。

格力最精干,员工数量7.2万人,竟然下降了11.33%[哭泣]

在分析员工构成时,

美的生产人员15.4万,占比77.56%;

格力生产人员5万,占比69.26%;

海尔生产人员6.2万,占比58.8%;

海尔不愧是拥有最多灯塔工厂的(8+1座)[很赞]。美的5座。格力0。

~~

由于格力团队的低薪高效,因此格力在人均产值、人均利润上遥遥领先

人均产值:

格力领先,人均282万,2年增速22%;

海尔其次,人均232万,2年增速7%;

美的第三,人均188万,2年增速-9%;

人均利润:

格力遥遥领先,人均57.7万,2年增速50%;减员增效出奇果[很赞]

美的其次,人均22万,2年增速3.2%;

海尔第三,人均15万,2年增速18.45%;

前面谈过,海尔费用太多了。格力销售费用极低、员工又吃苦耐劳。

人均薪酬:

海尔领先,人均27万;增速14.33%。

美的其次,人均20.4万,增速5.41%;

格力第三,人均14.26万,增速30.61%

格力薪酬低是行业众所周知的,前董秘孟羽童月薪才几千元,“其实我的工资和格力应届大学生的水平是一样的,基本上在五千到一万块钱这个区间内。”

六、研发

研发这种事情,就是美的、海尔在竞争,格力基本不参与。

美的、海尔都非常重视研发,3年研发费用都增长20%多,研发费用率都是3.9%。

(美的以前只有3.65%,2023年大幅增加投入,提升到3.9%。)

格力要差些,研发费用率只有3.3%。

从技术人员对比来看,

美的和海尔都是23XXX人,海尔还多些,美的合并科陆电子后2023增长2600人,海尔还裁减了约800人。

格力2022年技术人员竟然下降了10%,2023年大幅加薪后,又恢复了。但数量只是同行的60%。

研发人员占比,海尔高达21.24%,格力21.05%,美的11.7%。

但是美的博士特别多,648个,每年增长100人。不管是数量还是增速都遥遥领先!

海尔博士130个,增长了37%;

格力2023年报,突然删掉了博士人数,只公布了本科以上为1407人,猜测博士跑了不少。[捂脸]

美的硕士5115人,增长30%,但没有和海尔(4508人,增长29%)拉开差距。

美的本科12633人,低于海尔12936。

七、估值和分红

股价:未复权的价格,2023年价格采用今天价格!

估值,虽然今年白电都涨了30~45%,但估值仍然远低于2021年。而业绩都是约20%增长。

分红

白电三巨头今年走势不错,一是来源于这3年累计利润约20%增长,二就是分红率大幅提升, 美的每股分红提高了76%,海尔提高了74%,格力竟然下降了20%

随着村里对分红的要求、以及未来白电企业全球市占率的提高,预期每股分红还将以10%速度增长, 这就是今年白电走牛的逻辑

这里面,美的的分红率已经高达60.85%,海尔也从32.7%提高到45%,并公告2024年起提高到50%,如果未来海尔也像美的一样提高分红率到60%,那么机构会配置更多。

格力情况比较特殊,曾经是家电分红之王,2021年分红率高达74%,但是2023年下降到45.59%;

股息率仍然是格力最高,约5.66%,美的4.3%,海尔2.6%。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架麦05-01 20:15

“美的2023年大幅增加了销售人数,从9093人提高到14063,增长55%,应该是发力基层了!”
这个观察不对,由于去年美的在港交所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第一次提到了美的集团员工数量是19万人,因此在A股年报上第一次将海外员工人数算进去了(过去A股年报只统计国内员工)。因此销售人员的数量今年是包含了海外销售人员。
写文章不宜,其它的瑕疵就不一一例举了,免得让人讨厌。

一路鸿运发大财05-01 07:01

说了这么多,我看到毛利率那一点,居然谈到了朱?!然后后面的我就没看了,因为味道变了

人和04-30 15:21

感谢分享。
这几年美的的经营太让人满意了,家电配置就省了精力。$美的集团(SZ000333)$

架麦05-01 19:38

孟羽童的月薪不是几千元,她亲自在抖音格力直播间辟谣说:自己只有12万元为基础薪资,其余则是绩效和效益工资,没有百万年薪。

全部讨论

其它业务,不会亏。你不知道那是干嘛的

分析得很全,感谢!我很纳闷格力在珠海,那地方房价消费成本比美的和海尔总部地方都高吧,格力是怎么做到让员工吃苦耐劳的?$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海尔智家(SH600690)$

为什么近三年格力生产和销售人员都在下降,研发人员学历水平也比美的海尔低得多,最后人均利润量大于海尔美的;美的海尔增多的生产销售人员和高学历研发人员的必要性在哪里,能不能分析一下,谢谢

孟羽童的月薪不是几千元,她亲自在抖音格力直播间辟谣说:自己只有12万元为基础薪资,其余则是绩效和效益工资,没有百万年薪。

04-30 16:55

非常详细的对比数数据,关于格力的灯塔工厂数量为0这个,其实从格力的员工总数下降很多可以看出来,格力的工厂自动化能力大幅提高了,为啥,因为用了大量格力自己的智装设备。

04-30 15:21

感谢分享。
这几年美的的经营太让人满意了,家电配置就省了精力。$美的集团(SZ000333)$

说了这么多,我看到毛利率那一点,居然谈到了朱?!然后后面的我就没看了,因为味道变了

04-30 14:54

顶多算把年报读了一遍,算不上分析。

04-30 22:18

这篇是典型的又长又臭,不会写可以不写,完全在胡说八道。

05-07 11:56

这篇里面有不少睁眼说瞎话的内容,搞不清楚到底是坏还是蠢。原文:海尔roe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海尔持续在全球建厂,资本开支多,且历史分红少,净资产累计多”。从两家公司年报摘录数据,无论是在建工程还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海尔都低于格力,是怎么得出海尔资本开支多、净资产累计多的结论的?又是怎么得出这是海尔roe较低的原因的?查阅过两家公司的年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