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拼多多矛盾的现象中找到拼多多的核心矛盾

发布于: 雪球转发:51回复:107喜欢:37

$拼多多(PDD)$   

很麻烦,很多内容不好直接share出来,很多数据和图表也不敢发上来,每次想噼里啪啦写个万字深度分析的时候,都担心这担心那的,所以深思熟虑后,决定还是用小标题的结论性语言来跟大家分享探讨吧。(大家别想多了,我不是什么大佬,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投资人和研究员,只是比较有契约精神罢了)


分析之前

大家要相信,理性是一种奢侈品,很多几年后显而易见的事实,在当时的环境和情绪下就是怎么都看不清。

所以在理解拼多多的核心矛盾前,大家也一定要先学会清空旧有观点,进入无知的状态,然后再自己一点一滴地重新把拼多多捡起来分析。


识别矛盾

清空偏见后,我们下一步,就是从最基础的数据统计和逻辑分析开始做起。

核心矛盾核心矛盾,核心是矛盾。矛盾是我们发现机会的抓手。

这里所谓的矛盾,是指与过往经验和惯性认知违背的现象(“我看你骨骼惊奇,天赋异禀,想来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练武奇才”,就是这么个意思)。

拼多多,有矛盾吗?

我勒个去,那是多了去!

大家记住,凡是充满争议的票,往往是矛盾很大很突出的票。

这种企业要么是造假或者短期运气,要么就是“练武奇才”。


拼多多的矛盾:

矛盾1:拼多多这种专卖“假冒伪劣”、坑骗用户、不本分的平台,竟然还活着,而且DAU已经超过手淘了(只用了7年不到时间)。

矛盾2:拼多多这种聚焦低价白牌品类的平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商行业里竟然赚钱了。

矛盾3:拼多多这种最次的电商平台,竟然是三者中增速最快的(vips请原谅我)。

矛盾4:拼多多这种低价、低质、0佣的平台,竟然变现率快追上阿里了。

矛盾5:拼多多这种没人敢信的平台,竟然卖了几十万台IPhone手机。

......


以上枚举的种种,都有相应的质疑案例,也都有与之冲突的数据现象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矛盾。

绝大部分的分析师和投资人,在面对这些矛盾时,都是麻木的略过,要么是一味地质疑,要么是无脑的看多,但都不敢也没能力去直面这一个个的矛盾。

那要怎么解释和理解这些一个个矛盾呢?


核心矛盾

中间具体分析过程和每个矛盾的逻辑我就先不展开了(还得看财报赶着睡觉呢),各位有心人和愿意讨论分享的朋友也可以一起说说以上这几个矛盾背后分别的原因。

我直接说结论:

以上这些矛盾背后所有的矛盾点,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拼多多的核心矛盾,这个核心矛盾就是:低价


看到这。

很多人失望了。

对,就又绕回到最开始大家讨论拼多多的主要特点了,低价。


我先问问大家,大家知道,想挑战老大,后入者最重要的是需要做到什么吗?

最需要的是差异化!

再问大家,拼多多有差异化吗?

大家也许会回答很多现象和主观感受,什么便宜啊、农产品啊、白牌啊,这些都是对的。但回答最多的一定是便宜。

那请问,拼多多的便宜,是可复制的吗?


重点来了,市场最大的核心分歧,最大的认知差,就在于市场一直误以为拼多多的低价是不具备护城河的,是可随时复制的,是不可持续的。

但!

拼多多的低价,是差异化的,是难以跟随的,是一把利器!


我只是想抛砖引玉,扔出个观点,highlight一下关键点。至于怎么验证这个,怎么得出这个,大家还是自己带入数据和现象中去客观思考吧。

你实在不信拼多多的低价是差异化的,那就直接去问问阿里京东,为什么账上这么多钱,自身GMV更大,但就是不抵御拼多多的成长,不跟随拼多多的低价让其消亡(别说看不上,三年前我信,现在2.4w亿GMV你跟我说看不上那就是tm嘴硬)。

PS:其实以上观点很不负责,没有强依据,大家自我填充吧,当初验证这个足足花了我两万字的报告才论述明白。


好了,闲聊到这先,得看看Boss直聘财报了,有空再来更新分享吧,也欢迎多撕逼反驳,我喜欢低调地看大家闹腾后,再默默拿出论据or数据惊艳所有人。

精彩讨论

Sylviane2022-03-26 12:57

这也是很多电商分析师的偏见,那我问你:
1.take rate怎么来的?拼多多佣金这么低(除了百亿补贴等流量栏目,几乎0佣金),其实大头都是广告,那请问你调研问问,是阿里商家吐槽广告运营费用高,还是拼多多的?为什么大家都在吐槽阿里运营费用很高,但最后出来的take rate又跟拼多多差不多?
2.亏损的时候市场看不清我理解,但现在拼多多都tm三四十个点的主站经营利润率了,已经快追上阿里,已经赶超京东(比利润/GMV的话),这个解释已经没法自圆其说了。
这些也算是拼多多的矛盾现象吧,其实大家把每个质疑都捡起来梳理一遍逻辑,再对对数,真的非常非常多矛盾的,这些矛盾解决了,就悟了$拼多多(PDD)$

阿阿阿萌2022-03-24 10:23

mark下,期待后续。
至于当前$拼多多(PDD)$ 可以“价廉”而$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没法跟的逻辑,个人几点瞎想:
1、  搜索电商的货架展示是有限的(淘无法简单用千人千面算法下探,而只能另起一个淘特)。
2、有限货架的展示容量,其实各家相差不大。都是一个类目词搜索后展示前几屏,虽然sku颗粒度、店铺权重、app逻辑细节等或许有些分发效率的差异,但不是主因。
3、腾讯体系内红利和“拼玩法”等流量端运营优势,在PDD起盘早期很关键,但长期看红利会抹平。都是二房东赚流量剪刀差,PDD的租金没道理更便宜,货币化率会接近。
4、货架容量有限而类似,货架租金会趋于一致,那么PDD能价廉而淘东没法跟的关键,其实就是“货不同&群体需求心智不同”的双边定位区隔。白牌和品牌的需求都是巨大的,并不矛盾,也不是什么升级降级。每个人对每一个货品的理解和需求维度不同,背后的商品成本结构也随之完全不同。在有限货架的限制下,淘东往上走,PDD洞察并强悍抓到了白牌这个巨大的供需空档,这是低价的核心。
5、规模立住了,搜索货架格局也定了,快抖的逛逻辑会整体侵蚀搜索逻辑份额但不会取代,平台模式也够肥了。只是故事还是故事,黄离开后,也更难相信农货这些未来。

谦诺毓卓2022-03-31 21:16

用户数多,用户体验好,导致用户时长够。这些会增加广告位降低流量成本。PDD在算法上也给了价格很高的权重,希望商家薄利多销。PDD在每个订单上的利润都会比其他平台低,但拼多多有能力让用户在平台上更高频的消费。

风起一粒沙2022-03-24 21:50

你知道拼多多为什么比京东活动还便宜吗?是因为商家没交税。。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这个企业还能不能存在都不一定。

Sylviane2022-03-26 12:49

其实吧,我觉得反了,这也算点了文章的主旨吧,再展开说说:
零售平台,核心需求是什么?是多快好省。
多,对于电商来说,早就不算痛点了,线上虚拟货架本身就可以承载无限sku,各家差异现在并不大,反而是pdd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品牌sku),而阿里,这件事早就到头了(你可以理解没有进步空间了)。
快,以后再说,差距只会越来越小,阶段性优势罢了。
好,很多人认为的,贵就是好,其实是对消费心理学和中国广大用户的误解,好很重要,但关键是要在非标上体现出来的,品牌标品,其实只有“多”,没有“好”(正品保障很容易做到从运营角度上来说)。
省,这就是精髓了,如果大家复盘下世界零售百年发展史,其实有且只能找到一个关键词——便宜。便宜是没有尽头的,而且便宜是极难做到的,零售的另一个使命,你可以理解为就是不断把渠道利润让给消费者,目前电商上的渠道利润依旧太厚实了,消费者离源头还是太远了。
拼多多在省上一定做得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坚决的,这个就好比沃尔玛和Costco早期发展过程中,虽然很便宜,但总能找到比他们便宜的老牌巨头,只是这些老牌巨头都不肯变,不敢颠覆自己,最终把帝国让给了新贵。$拼多多(PDD)$

全部讨论

我对于您提到的一个矛盾4:拼多多这种低价、低质、0佣的平台,竟然变现率快追上阿里了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因为我不管怎么算take rate这东西都能只是从商家的利润里拿走的一部分,在$拼多多(PDD)$ 商家毛利率比$阿里巴巴(BABA)$ 小的前提下,也不能凭空变钱来呀,怎么能达到一样乃至更高的变现率呢?方便分享一下么?

2022-03-24 21:41

为了看下一集,关注你了!

2022-03-24 20:50

确实是挺失望的。做到低价是一个现象,低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做到低价的同时能做到股东大把赚钱而不是赚吆喝吗?看了半天没看出来。

2022-03-24 20:26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别跑啊,这确实有点潦草,多写一点呗

2022-03-24 11:36

重要是让消费者感到便宜,拼多多做到了

谢谢结论,愿闻其详。到底护城河在哪?农产品基地?农户支持?作为零售(本质上应该算吧)最关键的是效率(便宜)和服务(体验好)。京东偏后者,PDD偏前者,如果是工业品效率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来整合提高,PDD好象不是太强(不如淘特工厂),农产品的确提高空间很大(地里1毛到我们手上能卖1块,10倍),PDD怎么运作的呢?

2022-09-16 16:38

拼多多的低价为什么具有护城河?

2022-06-20 23:16

也许想想沃尔玛在六七十年代是怎样战胜其他折扣销售模式的连锁商场会找到一些灵感。虽然线下和线上有很多不一样的玩法和高端术语,但都脱离不了零售的本质——性价比。而需求端不同消费群体的【性价比】是不能简单横向比较的,成本端不同地区/人群的【流量以及流量转化效率】也是不能简单横向比较的。

2022-06-08 10:12

为何pdd便宜不收快递费,而陶特做不到?这个似乎还是没有理解 希望多说明一下 谢谢

2022-06-08 09:14

一大涨就一堆人信息轰炸,别问了,问就是这几篇,大逻辑和主要矛盾都写在里面了,更具体细节的不会主动写了,除非看到有懂的朋友自己引导出来讨论,否则只是自说自话。
其实这两个月听到一些买方研究员的分享其实很对路,但不知道为啥这些牛人都不愿意上来雪球分享。感觉不是没有分享欲,而是买方机制和环境导致的$拼多多(P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