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100喜欢:106

聊一聊这个世界的底层运行规则。

首先声明,基于个人理解,如果与你理解不同,以你为准。

这个世界有两种技术。

一种叫做创造性破坏,一种叫实用新型。

所谓创造性破坏,就是具备颠覆性的性能差异,可以短期内摧毁并替代旧产品的绝大多数份额。

举几个例子,汽车对马车,数码相机对胶片相机等等

所谓实用新型,就是主打改进型的技术,性能缓慢进步,成本缓慢下降,新一代取代了老一代同样缓慢进行。

任何一个技术行业从无到有,都会经历破坏性创新,然后实用新型,最后稳定期。

破坏性创新期,技术壁垒最高,超额收益最大。

稳定期,没有技术壁垒,任何人买个机器就能生产,同时,超额收益也消失。

而实用新型介于二者之间。

了解以上内容,我们再看真实世界。

美国最擅长的是什么?创造性破坏。

通过地表最强的创新体制,完成创造性破坏环节,并且赚取全生命周期内大部分的超额收益,并且可以在创造性破坏到实用新型转化的过程中,指定一个其他国家去承接业务,降低成本,并把原来指定的落后技术产能定向爆破。

这套游戏规则美国玩的得心应手,从最开始的交给德国,到日本接手,到亚洲四小龙,到现在的中国。

中国最擅长的是什么?实用新型。

由于我们具备地表最强生产要素(加入WTO时的低杠杆,高人口),所以,在技术改进以及降低成本方面,过去20年无人能比,迅速代替那些老前辈,完美的承接了实用新型业务。

所以,今天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我们已经承接了可以服务全球的实用新型降本制造,并且只拿了整个产品周期的一小部分利润环节(大部分被美国拿走),现有蛋糕几乎没有增长空间。

现在,由于我们长期积累了人力,物力,财力,也想要破坏性创新了。

可这套底层游戏规则,美国人要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就像当初的日本,所谓日本经济泡沫,大家只看到超高的资产价格,但是大家没看到的是,日本当时也在经历这种选择。

所谓超高的泡沫,本质上等于超低的资金成本,你想要竞争最低降本业务,超低资金成本是必选项。

广场协议,日元被逼升值,整个产品成本拉高,美国顺理成章把破坏性创新交给亚洲四小龙,日本产能利用率一旦降低,由于服务全球市场的特性,债务必然支撑不住,顺手定点爆破了日本旧产能。

历史不会重复 但会押韵。

了解上述,你就明白今天中美之间的根本矛盾。

美方想要你把手里所有的资源,继续造旧轮子。

所以,我们看到各种新技术的禁令。这样,美国可以把自己的破坏性创新交给其他生产要素更低的国家,然后完成对你的产能爆破,如当年日本一样。

所以,当你看到马斯克星舰升空的时候,你觉得星舰成功后,后续的生产降本环节会交给中国吗?

而我们破局的关键是,以手里当前可用资源,能否顺利的实现自己的破环性创新。

做为普通投资者,你只能选择相信国运。

所以,你的投资逻辑就应该向相信国运倾斜。

否者,你就会被游戏规则淘汰。

全部讨论

是这么个理儿。
美国的最大优势不在于舰队和美元,在于优渥、宽容的环境。
伯克希尔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巴菲特,另一方面也必须有美国这艘大船。这也是老巴一再强调的。从实践上,尽管老巴知道美国以外存在大量的优质资产,但他始终兴趣不大,也是因为这个“环境”的原因。
中国迎头赶上,人口、市场、人民币、技术封锁,这些都不是太大问题,吃苦耐劳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最大的挑战,是必须建立一个对于创新十分友好、宽容的经济和政治环境。

我怎么觉得中国想干的正在干的还是实用新型创新呢?只不过改进领域从传统的制造业逐步向上渗透了。颠覆性创新,我还没看到中国有,能举例子吗?

2023-11-20 12:37

创造型?我发一张贴纸评论,不到半个小时小秘书就会删除。你告诉我怎么创造?
我想写本书,我都出不了。你告诉我怎么创造?

2023-11-20 12:18

普通投资者一样可以依靠etf全球投资呀,不需要跟任何国运绑定

2023-11-20 13:09

我摘录2个作品中的句子供参考:
1. 《三体》:生存是文明的第一要务(对个人大概率也是)
2. 《Westworld》:
"...... The truth is that a human is just a brief algorithm.
Ten thousand, two hundred forty-seven lines. They are deceptively simple. Once you know them, their behavior is quite predictable."
"....... They’re just an algorithm designed to survive at all costs, sophisticated enough to think they’re calling the shots, to think they’re in control, but they’re really just ... Passengers"
这个世界的真实运行法则,就是生存,不计一切代价的生存(survive at all costs)。不管冠以何种美好的词汇,本质上都是这件事。

这里面就有个问题了,我们惯用的举国体制去推动实用新型是优势,在追赶阶段那绝对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效率奇高。但创造性本身就是混乱与分散的产物,这和此处的体制有着天然的抵触,这局如何破?

2023-11-20 16:20

作者梳理的很好,但有一点我想纠正,就是我们庞大的实用型创新能力,对美国的突破性创新也形成了反制能力,也就说你美国人即使搞出新东西,我认为以当下中国的能力会很快在效率和成本上干掉他,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那么德国日本为啥能被他扼杀,主要是他们是半殖民地,没有自己的军队,这样的工业能力不是真能力,否则就解释不了1980年代日本的芯片行业吊打美国,最后被美国政府搞死了日本的芯片行业。发了几十亿美元,把企业搞死了。芯片是美国发明的吧,为啥日本能搞出来还把美国干的不要不要的,因为工业化能力比美国强啊。所以,中国,不管是能自己突破,还是等抄作业都是稳赢。这是我的看法,我们不是日本,不可能被人通过政府压力干死新兴行业

2023-11-20 13:09

第一种不应该叫做破坏性创造吗?创造性破坏总觉得像是贬义词。

2023-11-20 14:21

讲到当前斗争的关键点了!许多人还被西方的所谓舆论导向迷惑,盲目做带路党而不自知。

2023-11-20 16:14

俄国人民也相信国运,结果懵逼了。无脑信国运也是一种失败了。我是觉得国运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