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8喜欢:1
我持有一点泡泡玛特,我提几个问题:
1. 年轻人现在喜欢的是潮玩,但怎么保证以后也是潮玩?用底层情感需求驱动,用现在的年轻人需要玩偶来陪伴,这样的理论能否站得住脚?
2. 现盲盒或者IP的玩家有很多,TopToy、52Toy、IP小站,还有各类精品店,这么多玩家其实是在侵占泡泡玛特的市场。市场就这么大,我不认为年轻人会提高每年的购买量。
3. 说到IP的变现,这两年并没有看到有新的IP迅速火起来,还是molly、Dimoo、skullpanda、The monsters,所以IP变现的能力是否还是应该再观察?
引用:
2023-01-03 23:01
元旦前,对泡泡玛特重新进入了深度思考和分析,解开了一个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困惑:泡泡玛特不是一个依靠自我独立开发ip资源来实现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类迪士尼),而是一个拥有庞大销售网络和强大包装推广能力的潮玩平台公司,它的ip更新和扩展依赖的是众多独立潮玩设计师们的创新创造,这是一个...

全部讨论

2023-01-04 10:24

我也尝试来讨论一下:
1.需求的持续性也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我是看了一些公司的案例像乐高、BEARBRICK、KAWS这些公司,都活的很久也活的不错,实证的角度来类比参考。
2.去关注一下就知道这几个公司现在活的都不好,也就独角兽代理的bob farmer搞得还可以,但它也就是一家代理商,没看出来有IP开发的能力。其实看过迪士尼就知道,把IP玩的转其实是一个门槛挺高的生意。市场容量的问题,可以从新获客和复购的角度去思考,老客户每年购买量的提高确实会有一个瓶颈,但是也要考虑中国是个这么大的市场,还有大量年轻人没接触过潮玩。
3.IP开发我觉得反而是泡泡玛特已经多次证明的能力。你说的skullpanda是20年底才推的第一款IP,到现在变成最赚钱的IP,包括21年底推的小野,这都算这两年的新IP啊。

2023-01-04 07:52

1、“潮玩”这个名字没有恰当的描述Molly。人在精神上一方面都是孤独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在精神上上没有任何伴侣能完美契合;另一方面人会对“像人的物”产生移情,比如宠物、玩偶、人像、神像等,这是一个久远且普遍的现象。
2、其他玩家目前在认知上离泡泡差得远,确定的会失败。比如其他玩家目前只是开店把各种盲盒摆上去,但他们对如何筛选、塑造IP一无所知。
3、所以并不是什么IP都能火,IP是个慢生意,
需要长久的培育,这恰恰是泡泡玛特的护城河。

1,潮玩,是一种统称,就像时装一样。它不是以某一种具体风格和类型来定义的商品,本质上是潮流风格的汇总,只是用玩偶作为了载体来体现出这种风格,本质上潮玩是动态变化和多样化的。
2,盲盒只是一种销售形式,消费者认的其实是盲盒里面的作品,盲盒谁都可以做,但是真正做成潮玩的却没有几个,如果还把盲盒和潮玩等同起来,我觉得是没有真正理解潮玩本身。
3,需要不断有新的爆款IP出来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如果老的IP销售持续下滑,那么新的才是必须的,但我发的图里可以看到,很多老的IP生命力还很旺盛,我们可以称之为经典。

2023-01-04 01:40

根据常识来看,这几个疑问的答案大概率是非正向的。我猜你心里也已经有答案了。历史上大多数玩具厂都是昙花一现,在彼得林奇的书里曾经提过美国的玩具反斗城的案例。某一项产品的大火确实可以带来不错的业绩,但热潮会有褪去的时候。同样的问题在电影公司也存在,总是在赌一个“爆品”的生意还是缺少一点确定性

2023-01-04 11:08

迪士尼上百年了,创造50%以上价值的ip依旧是米老鼠。至于那些经营对手你可以去实地调研一下,就知道本质不同了。并且至今他们都是亏钱的,而泡泡大赚特赚,为啥会有天地差别哪?

2023-01-04 08:13

1.年轻人的需求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潮玩手办不就是这几年新需求嘛,重要的是你觉得ppmt有没有创造需求的能力
2.市场其实很大,ppmt还没涉及到手办市场,毛绒玩具等等,目前女性客户占比9成,男客户只有1成,品类扩张是方向
3.ppmt看成一个孵化器就行了,类似于风投机构里的红杉,艺术家想成功还是找大机构概率更大一些

2023-01-04 01:45

其实我是看了泡泡玛特开发了新的品类 才想起看一眼他家的股价。泡泡玛特家新开发了一个新的衍生品牌,叫做共鸣。看起来定位是做潮玩手办的。但看价格并不具有吸引力,圈内风评也不太好,我很为popmart的未来担心啊图里就是这个衍生品牌的产品,还是哈利波特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