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骂,基金经理亏30%是好事

发布于: 雪球转发:16回复:60喜欢:28

爱是会消失的,基金经理们如果日常看自己的产品评论区,一定会发出这种感慨。

之前有多么热烈真挚,如今就有多么凛冽怨恨。所以说,对那些未知全貌但炙热的爱,一定要及时祛魅,否则反噬起来会很难堪。

基金公司很多时候的问题在于,在舆情正向的高点拼命煽风点火,在舆情负面的极点却做缩头乌龟。舆情从来都是杠杆,不要觉得民意可用,更何况现在绝大部分基金公司的行为都是高点加仓。在新能源火热的时候把营销资源都堆给新能源一哥,这是在捧他还是在害他,很多时候说不清楚的。

对基民们而言,在当下水温比较冷的时候,花时间搞清楚一些常识是有必要的:比如买主动权益产品,是要有亏30%觉悟的。

我经常讲要搞投资,要弄明白配置的底层资产的收益逻辑。在我理解里,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的收益结构=股票贝塔+基金经理阿尔法+公募的产品特征。前两者其实比较好理解,比如均衡型基金经理就是沪深300贝塔+基金经理能力。怎么理解公募产品的特征呢?

我总结了几个公募产品特征,未必全面,但可以方便大家理解:1、大额的申赎会干扰基金经理投资,对基金净值常常是负面效应;2、基金经理新发产品如果多的话,有意无意地会给老产品抬轿子,对老产品的净值呈现正面效应;3、公募基金在行情的极端演绎中,常常扮演高位接盘、低位割肉的角色,加剧市场波动,对产品净值呈现负面效应。

总的来说,我认为公募产品特征总体来说影响不是特别大,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好了。

那么在行业贝塔+基金经理阿尔法的收益结构下,我们就需要明白,在市场热度比较高的情况下,跌个百分之二三十是很正常的。

拉几个老将的记录,大家可能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谢治宇、张坤、朱少醒、周蔚文、董承非几位老将都称得上是行业内顶尖水平了,同时公开业绩也经历了牛熊,比较有参考意义。

可以看到这几位都是年化收益15%以上的大神了,但最大回撤都超过了30%。经历过08年大熊市的朱少醒和董承非,最大回撤都在50%以上。

换句话说,如果不能承受这种幅度的回撤,那么也无法享受到这些老将们带来的长期收益。

某种意义上,中国股票市场本身的夏普还是比较低的。必须要通过承受回撤,来拥抱收益。

过去几年中性产品和量化指增类产品之所以能够创造这么高的夏普,很大程度上还是吃了“韭菜交易红利”。全市场的交易占比中,散户绝大部分时候还是在做愚蠢交易,这才让量化创造了高夏普。主动权益公募在交易层面是蠢笨的,所以也享受不到交易层面的红利。

我还是那句话“如果没有做好接受30%以上回撤的准备,匆忙的买入主动权益类产品,需要反思的往往是自己,而不是基金经理”。把这个想清楚了,最后才能真正享受那些穿越牛熊的快感。

反过来思考,那些能讲清楚自己在赚什么钱的优秀基金经理们,回撤到30%附近的时候,可能就接近一轮调整的底部了?

精彩讨论

大米粥饭2022-03-01 23:52

公墓鸡精,很多都是高点买。低点割。

飞行的炮灰2022-03-02 19:27

虽说回撤是不可避免 但你把他说成好事 我就理解不了你的思维

就买基2022-03-02 07:19

张坤不一定 他白酒亏30% 让后换互联网继续亏30

风升水汽2022-03-02 13:29

但是你想没想过,基民们拿着国民财富放到市场里被毁灭这件事本质上多么恶劣严重和可怕?

蝴蝶结错了2022-03-02 13:06

第一句话就错了,我认识的基金经理都不看评论区

全部讨论

2022-03-01 23:52

公墓鸡精,很多都是高点买。低点割。

2022-03-02 19:27

虽说回撤是不可避免 但你把他说成好事 我就理解不了你的思维

2022-03-02 07:19

张坤不一定 他白酒亏30% 让后换互联网继续亏30

2022-03-02 13:29

但是你想没想过,基民们拿着国民财富放到市场里被毁灭这件事本质上多么恶劣严重和可怕?

2022-03-02 13:06

第一句话就错了,我认识的基金经理都不看评论区

2022-03-02 12:26

我能接受基金亏损,不能接受高位接盘、利益输送,股票相似这种不道德操作

公募基金有仓位要求。回撤是不可避免的

2022-03-03 10:06

08年那样的大熊市回撤50%算不错了,沪深300都跌60%以上,如果没有系统性风险,随随便便跌30%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2022-03-02 21:07

基金经理们如果不反思不检讨,那么迟早遭广大人民群众唾弃

2022-03-02 19:31

团长,你自己说吧,今年亏了多少这样替亏钱的基金站台,我们会怀疑你在开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