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40喜欢:0
$上汽集团(SH600104)$ 1-4月份上汽销售新能源汽车28.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5%。
今年一季度(1-3月份)上汽新能源车销量突破21万辆,同比增长47.9%。
简单算一下4月份销量应该是7.5万辆。而去年4月份是6.8万辆。同比有所增加,增速有所放缓

全部讨论

$上汽集团(SH600104)$ $氢能源(BK0649)$ $电力(BK0045)$ 2023年,我国总发电量94564.4亿千瓦时,较2022年的88487.1亿千瓦时增加6.9%。其中火电62657.4亿千瓦时,较2022年58887.9亿千瓦时增加6.4%;水电12858.5亿千瓦时,较2022年13522.0亿千瓦时降低4.9%;核电4347.2亿千瓦时,较2022年4177.8亿千瓦时增加4.1%;风电8858.7亿千瓦时,较2022年7626.7亿千瓦时增加16.2%;太阳能发电5841.5亿千瓦时,较2022年4272.7亿千瓦时增加36.7%。
从占比上看,火力发电占66%,水力发电占14%,其余占20%。从发电端就可看出我国发电主要依靠煤炭,从电力生产端看把电定位清洁能源很难站住脚。而且电力的使用差不多有400年的历史,把电称为新能源,把电车成为新能源汽车着实站不住脚。
有人会提出质疑:我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都在大力推进,总有一天电力占比中,清洁发电占比会成为主力,现在还在发展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的确,风物长宜放眼量。但是光伏、风力发电都是不稳定的,电网对非稳定电源的容纳上限是15%左右,多了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事实上很多光伏、风力发电由于无法并入电网被浪费掉了。当然现在有些企业在大力推进储能设备,将不稳定电源储存起来进行调节,说更直接一点就是以比亚迪为首的企业在推进。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解决了电力的不稳定输送。但如果靠这个方法将来要建造多少的储能设施?这个数目将是非常庞大的,而且储能设备都是有使用年限的 ,将来有如何解决设备更新问题?
去年四月我国首条“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这一工程将为我国西部地区绿氢跨省市应用提供示范解决方案。绿氢是指通过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而成的氢气,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内蒙古风、光资源丰富,发展绿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更高效便捷地把内蒙古乃至我国西部的绿氢运送到东部市场需求旺盛的区域,一直是制约绿氢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从成本上看,用风、光等可再生资源制氢,成本要高一些。但这是解决风、光等过剩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我持有上汽集团当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汽在氢能源汽车的研究布局上。上汽对氢能源汽车的研究已经很多年而且积累了较为可观的经验和技术。
但客观上说,氢能源的使用有风险。氢气在4.0%~75.6%(体积浓度)都会发生爆炸……,可以说非常活跃。氢气在高压条件下的爆炸当量远高于同重量的TNT炸药。如果发生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针对这个问题刘科院士提出甲醇储氢的办法。我认真听了刘科院士的讲话。发现这个方法是较为安全可行的方法。且甲醇可以直接用中石化、中石油现有的油罐储存,不需要大规模设备更新。
我一直认为氢能源才是以后能源发展的新方向。电车目前存在的锂电池污染问题虽然工信部也开始重视,但是庞大的锂电池如果无人处理对土地对水资源都将造成巨大的伤害。但是我看主流的电池厂商虽然有想过解决这个问题但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度远远不够。
电车之所以现在销量如此之好,离不开国家的补贴与支持,但即使这样绝大多数的新能源车厂都是亏本做生意。未来的高端电车品牌,如果不把成本降下来,不去做价格亲民的电车,都很难存活下来。
无论是油车、电车、还是氢能源汽车我认为未来都有各自的使用场景。在将来的发展格局中一定是三方并存。

$上汽集团(SH600104)$ 和前期预估的一样,新能源销售7.5万辆,整车销量36万辆也如推算同比下滑(去年4月份总体销量37万辆)

05-01 18:37

这个数据中规中矩,上汽也延续了一贯的小聪明,把不太好看的数据通过优化缩小掩饰过去。

05-02 09:57

根据乘联会4月25日发布:预计4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160.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1.5%,环比上月-5.3%,新能源零售预计72.0万辆左右,与上月持平,同比增长37.1%,渗透率预计可达45.0%。
实际情况新能源的渗透率可能还要高于45%。在新能源同比大增的情况下总销量下降 ,说明油车的销量进一步延续下滑趋势。从中可以大致推测出上汽4月份的总销量大概率也是下滑的。

05-13 14:06

火电占比66%,众多光伏、风电、水电企业疯狂内卷,你不知道?光伏、风电不稳,你没听说过抽水蓄能?按你水平根本无法理解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