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再迎新进展,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氢能源 市域列车进行运行试验,未来行业市场规模或达万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财联社资讯获悉,今日 上午,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 域列车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进行了运行试验,列 车成功以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实现全系统、全场景、 多层级性能验证,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 突破。这款列车应用了多储能、多氢能系统分布式的混合 动力供能方案,同时采用了中车长客自主开发的氢电混动 能量管理策略和控制系统,实现了整车控制的深度集成, 大幅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提高供能的灵活性和可靠 性,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

一、氢能源领域 进展不断 近日,气能源领域进展不断。3月20日,中国石 油首个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投产,年产氢2100 吨。3月19日,中国石化联合国内数十家气能头部企业发 布了中国首个《制氢加氢一体站技术指南》团体标准。目 前,中国石化已涵盖了所有分布式制气主流路线,累计发 展加加氢站128座,成为全球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数量最多 的企业。

此外,近期氢能利好政策频出。(1)工信部等7部门发 布指导意见,强调布局氢能。(2)内蒙古发布《关于加 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通知》。(3)山东对氢能车辆免 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助力氢能重卡推行。

二、氢能产业 高质量发展,技术突破实现新赛道加速 海通国际证券朱 军军表示,2023年中国氢能行业在制氢、储、加注等多 个环节均实现较快发展。 长城证券于夕朦表示,新型能 源体系是由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以“氢 基能源”为首的新型能源品种两部分作为主要支撑,两者 相互促进,相互依托,以绿色氢基能源为桥梁,共同组建 中国式新型能源体系。上游电解槽技术商业化不断推进, 全球重视电解槽发展,建议关注相关技术突破企业;中游 加氢站积蓄发展力量,输氢管道与储设备不断更新,建议 关注布局相关产业企业;下游氢车进行示范应用,建议关 注市场化FCV企业。 市场空间方面,光大证券研报指 出,到2050年,我国氢能供应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 元。

三、相关上市公司:美锦能源厚普股份昇辉科技

美锦能源目前已完成氢能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上 游搭建氢气“制-储-运-加-用”产业链;中游搭建从气体扩散 层-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制造的核心装备产业 链;下游全力推进七大区域发展战略,即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京津翼、环渤海、能源金三角、中部地区、云贵 川地区。

厚普股份一直积极持续加大对氢能领域投入力 度,实现了多项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

昇辉科技氢能 相关业务已形成收入。公司已通过股权投资参股鸿基创能 (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膜电极)、国鸿氢能(氢燃料电 池电堆及系统)和飞驰汽车(氢能源整车),形成对氢燃 料电池车产业链的布局;同时,公司参股氢液化设备公司 中科清能,有望与公司自主运营的制氢设备业务和氢能源 车辆运营业务形成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