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一)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01回复:165喜欢:329
2010年多家中国教育培训机构在美国上市,这又重新引发了投资者对这个新兴行业,特别是课外辅导行业的关注。但大多数普通的投资者对这个行业的运营模式以及实际发展情况知之甚少,基本上只是根据自身了解到的大机构口碑传闻以及几篇广泛流传的概括性文章来获取一些粗略信息。而事实上这个行业发展变化之大、改革速度之快、竞争之激烈、运营之混乱是超出大家的想象的,甚至是从教育机构离职超过半年的员工可能就完全不了解老东家的策略转变与制度安排。这么一个从3000年前孔子办私塾开始就有的行业,突然以新兴崛起行业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反而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为了让雪球网友们更好地了解这个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我将陆续发布文章分别从教育培训行业的基本发展模式、教育培训行业的教学管理现状、教育培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三个主题出发,以学大、学而思、新东方为主要案例,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境外教育培训行业的情况尽力为大家呈现一个真实的行业现状。

      为什么学大#学大教育#的菁英学堂办不起来?为什么学而思#学而思#的文科项目发展缓慢?为什么新东方优能中学#新东方#的高中项目做得比初中项目大,而一般其他机构是完全相反的?看似同质化的行业竞争其实各机构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和运作策略制度大不相同,这导致这些大型培训结构在渗透进入这个行业的其他细分市场时会产生巨大的阻力。而他们的运作策略以及发展模式几乎都与该机构刚创始时的业务模式以及创始人的个人风格密切相关。这也许是某种意义上的“基因决定论”。基因无所谓绝对的好坏,存在即是合理的,某种基因能留存下来说明它一定有某种适应能力。教育培训业的发展模式也是如此。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教育培训机构的生存根本。大部分人肯定会告诉我,是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其实无论哪个行业的公司想生存发展,高素质的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其他大多数行业,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在公司里配合其他同事和部门才能发挥出他的才干。而教育培训业的特殊性导致,一个优秀的老师完全可以不依靠公司或机构就能独立地完成授课,而一个有名气的老师也完全不用担心招生的问题。教师自己会想,如果从招生到授课全都是自己完成的,那么我凭什么受你机构剥削,把学费的大部分上交到机构里去。所以这个行业极不稳定的因素就是教师的流动门槛很低,一个教师刚被机构培养起来就可能马上把老东家给炒了自己去创业了。所以这个行业初期曾涌现过不少优秀的机构但都因为教师的流失而很快就从市场上消失了。很多人曾想,建立p2p式的中介教育机构是不是能产生更高的效益,机构只收中介费用,通过建立平台让教师和学员自由选择。但这样的机构几乎没有可能做大。因为优秀的老师通过平台赚足了名气后就脱离了平台自己发展起来,这个中介平台的优秀老师越来越少。而自由的中介平台难以对老师有全面的审核,学员通过该平台多次雇佣到低质量教师后,就再也不到这个平台来了,接下来这样的培训中介机构很快就难以为继了。于是,中介机构为了提供质量过关的教师开始对教师质量进行审核,甚至开始培训老师,慢慢就发展成了学大一对一模式的雏形。这样的机构已不再是中介机构,因为对教师的选择和培训会产生大量的费用,事实上这个模式仍然不能解决教师在成名之后就流失的问题。到此,相信各位雪球的朋友已经能想到,一个教育机构能持续发展下去,要么建立一种模式保证老师不会轻易流失,要么建立一种模式降低教师的重要性,也就是教师流失了也不会影响机构的运营。而现在运营相对成功的学大、学而思、新东方各种发展出一种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这个行业的根本,如果不能先解决这个问题,其他的营销、招生、策略、教学等都是扯淡,要么变成永远也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小作坊,要么就是昙花一现。

      学大的创始者首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很快进行了“模式创新”,创立当时让所有教育从业者都瞠目结舌的“学大模式”。该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把教师的重要性降低到最低。整个业务的核心是教学顾问,由教学顾问进行咨询、销售、教师匹配,最后再由教师授课。若学生对教师有不满,教学顾问可以立刻调换教师。大家都知道,教育学有条经典定律就是“再差的学生总能找到适合的老师”,而学大模式实际上是反其道而行之,信奉的是“再烂的老师也总能找到适合的学生”,只是找的过程交由教学顾问完成,教师只是完成最后一步教学过程。换言之,学大的教师一般不会离开机构,因为离开机构后他就可能无法找到能适合自己的学生,能拥有持续的收入。当然,教学能力出色的教师仍然可能离开机构,但这并不重要了,因为学生家长更重视学大的顾问进行的教师匹配服务,“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仅好教师会慢慢自动流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机构本身也希望特别好的名气高的教师离开机构。因为一个教师再出色,他带不了多少学生,反而会因为他的出色和名气大反而使家长和学员产生选择障碍,“选不上这个最好的老师,那我就不在这个机构找老师了”。在这个模式下出现了经典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一对一模式不需要名师,只要大量水平相差不大的教师即可。按这个逻辑发展下,出现了比“学大模式”更极致的“龙文模式”。2011年开始,龙文逐步辞退了此前找来的所有的老师,包括一批教学能力出色的教师,而改从三流大学中大量招聘毕业生,送往河北某地集中培训,再一个个打造成为一对一教师。试想一下,这些人员原本可能只找到月薪两三千的工作,却突然拥有了稳定五六千的教师课酬收入,那么他们的稳定性是足够强的。

      然而,学大模式是只适合一对一课程。因为你可以为一个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找到一个合适的学生,但不可能让他同时给两个学生上课。且不说给两个学生上课已经破坏了个性化服务,两个学生得相互妥协上课时间、上课内容、进度、难度,仅从该模式下筛选出来的教师能力就无法做到。就算能找到水平不错的教师去上课,学大本身的制度就没有能留下这些教师的基因,必然导致这些老师的流失,从一对一过渡到小班课程的美好愿望只能流产。

      目前学大拥有的是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然而劣势是该模式太容易被模仿和抄袭。学大的进一步发展则要看其是否能在模式上有新的改革和发展,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

                                           (未完待续,后续为学而思模式介绍)
@JRose @沙沫儿@sherry@Ricky@群超

精彩讨论

小狼2023-11-24 21:39

随着教培行业的复苏,这个只存在于小黑班的模式又会逐渐消退,市场回到合法的大型机构手中。

JohnFarrel2015-11-09 00:12

看到文章里多次提到教师流动问题,优秀的老师为什么会离开,课时费往往只有收费的20%,大量的费用被用于中间环节,宣传推广、咨询管理等等,但是老师会心里不平衡,这个行业不等于生产行业,老师不是一线工人,实际上,律师行业的合伙人模式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借鉴。我所在的培训机构从一个小车库做起,一直就是老师和机构对半分成,基本上也没有中间环节,没有什么咨询市场学管之类的,基本上都是学生带学生过来,或者老师之间能够互相推课,学生觉得这门课的老师好,很多就会选择试听其他科。优秀的老师也很少选择离开,因为比如我们一对一收费300,老师拿150,如果他自己带学生,相信价位也就200左右,加上成本费用,其实和在机构差不多,所以很多时候没必要非要自己去操心那么多事情。毕竟自己带学生还是很费心费力的,不如单纯教学轻松,有野心的毕竟是极少数。一个原因是这个行业大部分都是女孩。只是不知道这种对半分成,没有专业咨询什么的模式能不能做大再一个前期的时候存在巨大的市场,竞争相对不激烈,机构需要的就是快速占领市场,让人们知道有这个品牌然后就会有大量的学生来报名。但是随着这个行业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现在这个模式未必还能一直持续下去。家长们也都不傻,他们花了不菲的费用,如果享受的服务大机构还赶不上小作坊,为什么还是花这个冤枉钱,应该慢慢的还会回归的重视教师,减少中间环节上来,因为当大家都在拼市场的时候,你广告、宣传做的再好,再弄大量的咨询也没有用了,大家都是一样的宣传策略,人家凭什么来你这。

小狼2018-04-25 15:52

你说的模式到今天也没有成为主流……

小狼2023-11-24 21:37

双减后的情况,小黑班确实只能这么搞。但凡合法的教培产业就不会这样。

量子智能词汇2019-10-22 10:22

2012年的文章, 2015年评论, 2018年作者回复  哈哈 ; 这种和老师分钱本质还是小作坊模式,小老板和老师关系是关键,老师稳定性有了,但是,产品质量,产品创新,市场的效率,管理效率,都没有涉及,不具备复制性 也就没有规模性。大生意都是系统性生意。

全部讨论

看到文章里多次提到教师流动问题,优秀的老师为什么会离开,课时费往往只有收费的20%,大量的费用被用于中间环节,宣传推广、咨询管理等等,但是老师会心里不平衡,这个行业不等于生产行业,老师不是一线工人,实际上,律师行业的合伙人模式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借鉴。我所在的培训机构从一个小车库做起,一直就是老师和机构对半分成,基本上也没有中间环节,没有什么咨询市场学管之类的,基本上都是学生带学生过来,或者老师之间能够互相推课,学生觉得这门课的老师好,很多就会选择试听其他科。优秀的老师也很少选择离开,因为比如我们一对一收费300,老师拿150,如果他自己带学生,相信价位也就200左右,加上成本费用,其实和在机构差不多,所以很多时候没必要非要自己去操心那么多事情。毕竟自己带学生还是很费心费力的,不如单纯教学轻松,有野心的毕竟是极少数。一个原因是这个行业大部分都是女孩。只是不知道这种对半分成,没有专业咨询什么的模式能不能做大再一个前期的时候存在巨大的市场,竞争相对不激烈,机构需要的就是快速占领市场,让人们知道有这个品牌然后就会有大量的学生来报名。但是随着这个行业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现在这个模式未必还能一直持续下去。家长们也都不傻,他们花了不菲的费用,如果享受的服务大机构还赶不上小作坊,为什么还是花这个冤枉钱,应该慢慢的还会回归的重视教师,减少中间环节上来,因为当大家都在拼市场的时候,你广告、宣传做的再好,再弄大量的咨询也没有用了,大家都是一样的宣传策略,人家凭什么来你这。

 去年几家教育股在美国上市后,还看过一段,也跟踪过一段时间。谈点个人的看法吧,我认为学大可能只是阶段性的产物,这个商业模式中最致命的一点是想用一般的教师提供一般的服务,却收取一个小时至少300的高额服务费用。师资是最重要的,现在师资的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等到体现出来,这些教育类上市公司日子会更难过。

2012-08-23 23:35

另外教学顾问模式在整个环节发挥过大的作用也会面临人才流动性问题,如果这个教学顾问销售能力这么强,老师的作用这么弱,他完全也可以自己拉几个人去单干,或者去销售提成更高的地方

2012-08-23 23:31

个人还是觉得教育培训机构要长久发展还是最核心的还是要靠优质师资和教学质量,教学顾问模式,销售驱动,要树立好的口碑和品牌几乎不可能,不是长久的生意经

2019-12-26 08:34

学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