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一次小鹏(2023.5.5)

发布于: 雪球转发:29回复:70喜欢:36

小鹏4月卖了7000+,稍微定性一点的看,不会更差了。第一周2000+,第二周1300+,第三周1900+,第四周1900+,首周有上个月冲量的溢出,还有清明节前集中提车的因素;二三周受到车展影响,观望情绪加重;第四周有5000库存车优惠,又会溢出到下个月初。整月7000+的成绩,结合现在的基本面,我个人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再梳理一下现款在售车:G3、G9、P5,属于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在售走量的只有新老P7,稍麻烦的是两款车在供应链上打架,四月中问题就集中出现了,姑且不关心是供应商给主机厂调了权重,还是主机厂做生产规划的时候过分呆,两种口径我都听到了,具体成因是哪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P7上不来量,老P7清库存时间拉长。理想的状态,5月把老P7库存清干净,给新P7腾道儿,6月新P7生产放量,G6产能爬坡,进入全新产品序列,毕竟nio和理想都提前一步切到了新平台;产能也不必担心,肇庆工厂两班有20万的产能,三班30万,广州工厂类似,产能足够用,缺的还是订单。

今年没有行业β,只有个股波动,挣到波动的钱,就要把基本面模透,扫清死角,小鹏能否在5月把关系捋顺,决定了在这次波动上是赚还是赔。

还有一个智能化的问题,五一长假期间看了几个极限视频,很危险。节前和几位行业内的技术牛开了个小交流会,其中一个议题是,五一期间会不会有人使用辅助驾驶造成重大事故,进而对行业产业负面影响。5个人中有3个人觉得会,其中也有我,万幸的是并没有爆出这样的事件。没发生不代表没有,在过去的几年里,大量的博世单目、英伟达、以及me的方案,都以L2+的宣传口径流入市场,上限千差万别,下限也相差甚远,各种不负责任的宣传,用户过度使用,埋下了一颗又一颗的地雷。不在今日爆发,就在明日爆发,如何把这些潜在的隐患清理掉,是行业共同的难题。遗憾的是,没有一家企业愿意为行业扫雪,只好让雷继续埋着。

智能驾驶是小鹏的抓手,小鹏和Tesla不同,Tesla追求终极领先,小鹏追求一直领先。怎么理解这句话呢?Tesla是行业的启蒙者,开创者,直接定义了什么什么叫自动驾驶,为了达成人工智能的目标,Tesla直接越过了Lidar、HD map,不断顶高人工智能的上限。在今年的理想沟通会上,李想同学含蓄的表达,“端到端”,只有Tesla接近或者说局部达到了。这就是Elon一直追求的终极目标,过程尽量不绕道,即使中间被短暂超越他也不在乎。

小鹏能看到的是Tesla的尾灯,Tesla的前面是什么,只有Tesla自己才知道。小鹏的优势是,国内第一个看见Tesla尾灯的人,他必须保持这个优势。如果这个优势丧失了,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小。实际上在去年下半年智能标签已经接近丧失了,进店客户已经不再和model3和Y去比较,门店70%的战败车型是比亚迪,真拼性价比,五个小鹏也卷不过比亚迪,规模在那摆着,并且还自产电池。

转到2023年,国内小鹏第一个上Transformer+BEV,也可以理解为全球第二家,这套算法Tesla已经跑了两三年。去年Tesla提出了Occupancy Network,小鹏和华为都在跟进,谁先工程化还很难说。一季度Elon提到了Diffusion,Occupancy下所有的人都是方盒子,Diffusion能更好的解决行人姿态问题。 在算法的演进上,Tesla定义什么,追随者就要跟进什么,小鹏是最彻底的追随者,智能化也成为小鹏最大的标签,因此小鹏必须保持一直领先才能反哺销售,一旦丧失优势,就和合创、岚图什么的没有分别了。

在智能化赛道上,理想和蔚来有自己的节奏,普遍比小鹏慢一年左右;和小鹏节奏相仿实力接近的,只有华为,中国智能化第一的宝座,小鹏还没有坐稳。

五月、六月、七月,这三个月是小鹏的渡劫之刻,事关生死。第一必须保住P7I的产能,清掉老P7;第二G6订单拉满,从容上量;第一条做不到,小半条命没了,第二条做不到,就立刻多头转空头,87亿美金的市值还有很大向下空间。

G6能否成功,要看G9为什么失败。 G9的失败是娘胎里带的,从产品定义之初就没有想的太清楚,到底对标谁?大五座SUV是巨大的红海市场,油车对手多如牛毛;电车阵营,Tesla甚至就没有做这样的产品。今年看到G6的实车后不禁再次对G9产生怀疑,为什么后排空间还没有小弟G6大?

G6目前最大的争议是,太丑了。审美是很个人化的东西,modelY上市之初也有很多人说丑,但不影响成为畅销车;ET5一边倒的说漂亮,却没有成为爆款,可见美与丑并不是决定因素,有争议总比没人关注好。 我对G6的预期是,长版足够长,短板均衡;智能化一骑绝尘,领先对手一年以上,挑不出其他的什么大毛病,价格显著低于特斯拉,这个车就算成了。我在车展中看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小鹏没有对G6做价格预期管理。这也是我非常担心的地方。

G6是小鹏第一款真正的全自研车,其他之前都不是,具体原因你懂。自研车的好处,各个功能模块都可以完整自定义,智能化的上限会比G9高;缺点是新工艺、新技术,生产难度大,制造BOM高,带来的几个问题:第一,成本比P7高,很难卖便宜,但价格预期没做,很多意向客户已经在心里出了价,一旦官宣高于预期,客户会跑路。第二,新工艺上的太多,良率低,爬坡慢, Tesla的新车产能地狱还历历在目,学习曲线绕不过去;更近点的例子,Nio硬生生把一个潜在爆款拖成了拖油瓶,你交不了车,客户肯定不等,竞品一个接一个的出,还越来越便宜,让客户等你那得多大的心。

小鹏今年最大的看点,其实也不是G6,而是王总降临;小鹏在过去一年犯的错,是所有整车厂可能犯的错,跟智能化和新势力都没太大关系。关于王总的传闻,无论是小鹏内部还是坊间流传,我都听到很多,能否理顺再出发,这三个月足够看的清楚了。

$特斯拉(TSLA)$ $小鹏汽车(XPEV)$ $比亚迪(SZ002594)$ 

全部讨论

2023-05-05 11:23

目前基本跑出来的这几家,无论特斯拉还是比亚迪,包括新势力里的理想、极氪,都是选择先解决电动化(或者说产能、成本、产品定义)的问题,后解决智能化(座舱、自动驾驶)的问题,电动化解决得好,就会给智能化留出足够的时间和财务资源,说白了慢慢磨。如果电动化这一步没搞定,想一步跨到智能化,甚至于想要通过智能化反过来拉动电动化,譬如小鹏,目前来看,是走不通的。


所以小鹏在自动驾驶上无论有没有跟住特斯拉,只要没有把成本和产能这些问题搞定,它必然是很难生存下去的,ADAS进度领先上一年半载,对全局而言,并没有什么鸟用。

电动化和智能化,不是上下半场的关系,而是常规时间和加时赛的关系。想打加时赛,你得先和对手打平才行,但小鹏目前应该是0:3的场上比分……

2023-05-05 12:51

短续航21.9,长续航pro 23.9,长续航max25.9,性能版28.9。估计符合预期。如果在此基础上再降一万,超预期,月销过万。

我觉得小鹏产品定位很有问题啊,你搞智能化,连个hud也没,这种相对来说更容易被用户感知受益的不做,直接选择自动驾驶最难的题做。
问题是自动驾驶难做到现在充其量就是,小鹏50分,其他人30.40分,大家都是不及格。等自动驾驶做到90分,小鹏还有没有钱造车都是问题。
另外自动驾驶和手机区别太大了,苹果手机迭代那么多代,都不能打包票说ios系统一点不卡顿,自动驾驶怎么让消费者认可绝对安全性,毕竟汽车出点问题是直接可以要人命的。现实是自动驾驶都是数码媒体在天天口嗨,真正花钱支持的没几个,从华为智驾版订单只有几百,就是真实的写照

2023-05-05 12:03

对于g6销量,我是不看好的,因为外形设计在模仿model y。
消费市场,你当模仿者,大概率是卖不好的。汽车这种面子属性的消费品更是如此,就像问界m5,华为再努力也带不动,车头在炒保时捷

2023-05-05 15:21

My 2 cents, 小鹏已经没有悬念了。

2023-05-05 14:56

我个人感觉,小鹏汽车能做成这个样子,跟何小鹏本人关系还挺大的。何小鹏搞不定的,一个空降的王总能搞定?盲目投入搞汇天,搞欧洲市场,怎么想的?

2023-05-18 22:51

之前粗看过这篇帖子,今天又细细看了几遍,感觉作者对小鹏,自动驾驶甚至汽车行业钻研很深,小鹏应当请你去当战略顾问,文中对多空的依据也讲的一清二白,很赞同,只是我更激进一些,因为期望小鹏成功,已经在逐渐加仓位了,希望小鹏能坐稳国内自动驾驶第一的宝座吧

2023-05-05 13:02

“一季度Elon提到了Diffusion,Occupancy下所有的人都是方盒子,Diffusion能更好的解决行人姿态问题。 ”

2023-05-05 11:09

这个分析很深刻了

2023-06-24 12:01

节选:G6目前最大的争议是,太丑了。审美是很个人化的东西,modelY上市之初也有很多人说丑,但不影响成为畅销车;ET5一边倒的说漂亮,却没有成为爆款,可见美与丑并不是决定因素,有争议总比没人关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