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走心基金经理”景顺长城杨锐文:在A股有时往往是股价决定行为,选股要对企业生命力进行定价

发布于: 雪球转发:47回复:4喜欢:105

在之前的基金三季报中,景顺长城杨锐文以一份4500字的基金经理陈述,震到了业界,被媒体称为“史上最走心”基金经理。

其实,他的走心不仅仅在写季报上,更体现在对公司和产业的研究上。

杨锐文是聪投持续关注的基金经理,80后的他,既有着阅历带来的稳重感,也有着对新鲜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不同于“赛道型选手”,杨锐文一直沿着产业趋势这条路在走,“始终坚持投资于符合产业趋势的真正的成长股,而不是去押赛道,持仓行业也是相对分散的 ”。

但,什么叫真正的成长股?

 

正如他自己在季报中所说,“我们并不认为只要利润有增长就是成长股。”

成长股之所以叫成长,一定是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如同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一般,所处的阶段或行业应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在杨锐文过去的经验中,如果成长股一旦踏入成熟阶段,就很有可能发生杀估值的过程,这个杀估值甚至有可能是永久性的。

正如 2007 年--2014 年,万科招行,中集等著名的经典成长股进入长达 8 年的杀估值过程。

 

由于成长型企业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很难在早中期就形成明显的护城河,传统的价值投资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成长股投资。

杨锐文更倾向于在传统估值方式之上对企业生命力定价,杨锐文认为,具备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所以他的视野会更广阔,在他组合中,既有近4000亿市值的个股,也有400亿,还有40亿的公司。

暂且不说他的方法和业绩。

在3个小时的采访中,我们感触更深的是,杨锐文在产业界的浸淫颇深。产业内动态,各家公司特点,董事长性格能力,他在采访中信心拈来,信息密度极高。

对于一名真正优秀的投资人来说,投资方法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对于产业,对于商业世界的理解和推演能力。

 

一名基金经理,他首先应该是一名产业分析师,商业分析师,在对个股,行业乃至于对社会变迁,人性等有深入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再来谈投资。

追溯杨锐文职业生涯,他是理工科出身,毕业后,在常春藤有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经历,2010年加入景顺长城之后,覆盖过电力设备新能源,公用事业,环保,零售,纺织服装等行业。

目前,杨锐文担任景顺长城的股票投资部投资副总监,一共管理6只基金,管理总规模257.17亿。

景顺优选,环保优势,创新成长和成长领航这四只基金,杨锐文在管理上,采用的就是我们开头说的企业生命力评估的方法论策略。

只不过,优选基金和环保优势基金不投资港股,而创新成长基金和成长领航基金可以投资港股,从三季度也可以看出,在其前十大重仓中也有出现美团,新东方在线,信义光能等港股。

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基金则是偏重于绝对收益策略;

 

电子信息产业基金则是第一个专注于科技股投资的行业基金,也是景顺第一个实现团队管理的基金。由于专注科技股投资,该基金预计波动率会较大。

资料来源:Wind;截止2021年1月27日

 

在近3个小时的访谈中,杨锐文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框架,在坚持“产业趋势”和“成长股”的道路上,他也在不断进化,除了对产业本身的研究观察,在建立自己的资源网络上,也是颇有心得。

此外,5G,新能源产业链,杨锐文也坦诚的讲出了自己的投资思路,以及他和别的基金经理对此的不同看法;对于目前估值较高的医药和消费,杨锐文也表示,终究会回归的,而对于近几年大热的核心资产,杨锐文也表示,“强者不一定永远恒强”。

聪明投资者整理这次3小时访谈的精华和要点:

“有人问我说,现在市场泡沫那么大,我说泡沫是局部的,相比5%高估值的抱团股,机会更多来自于95%的股票,因为没有人关注它,没人参与就不涨,就是个恶性循环;

 

但一旦涨了,都是一窝蜂的冲进去了,这就是A股的生态,就是股价决定行为。”

 

“我们为什么选择成长?是因为我们见识过一些成长到成熟杀估值的过程,是很剧烈的,你的成长可能完全弥补不了估值的下跌。我们选择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想法就是,我们希望享受盈利的增长,而不受估值下降的侵害。”

 

“我投资有两种情况:买卖得很快,持有时间比较长。为什么买卖比较快?一个,逼着自己加快研究,第二个,希望不要错过一些趋势,不要说那边发生了变化,我还停留在过去的认知中,忽视它的变化,你有了持仓,你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到这一点。”

 

“我们经常逆向投资,我投资某TV板卡公司,它连续两三季度低于预期,但我连续买了8个月,我们边买边观察,我们先买了一半,后面一半分成8个月。

 

还有买的一只快递物流股也很成功,我观察了一年,在28块钱,最低谷的时候买入。“

 

我最开始买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贵,那时候不到1500亿市值。我当时说,它一点都不贵,一年赚60亿利润,但是主营业务实际赚了80亿,因为它的研发投入超过10个亿,它的新业务孵化投入亏损超过10个亿。

 

他的研发投入有没有价值?

 

研发投入和新业务孵化都是三通一达没有的,然而,它的研发投入和新业务孵化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

 

一方面,它的研发投入确保了它的服务品质,为它带来各种各样的新的应用场景,我们认为研发投入短期是负担,但是,在中长期不断构筑企业的竞争优势。我们认为这种无形价值是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孵化业务中的快运和冷链在中国都是第一,还有同城快送等其他孵化业务都是市场上拥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的,我们认为非常有价值,不应该是负估值。那么,如果按照1500亿÷80亿,这种公司不到20倍是非常低估的,

我们是这样看估值的。

 

我还买了一个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商公司,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每年贡献十几个亿,他的动力电池每年亏4个亿,但动力电池是不是负资产?我们就要评估他们的动力电池的产品竞争力,长期空间和战略布局。如果我们确认是有长期价值的话,我们可能就忽视这块业务给估值。

 

我们特别喜欢对负资产做重估,因为有时候负资产特别值钱,每年四五亿的砸下去,虽然有些是无底洞,但有一些是能腾飞。”

 

“我不是那么在意企业ROE的高低,我认为ROE是阶段性有效,我们更想回归到ROE的本源,竞争力的本源。ROE怎么来的?谁创造的?

 

我们认为决定ROE本源的有几点:1,产业趋势是什么样的? 2,管理层怎么样?3,商业模式,竞争格局怎么样?

 

比如一个公司不断投产,它ROE是低的,因为资源还没发挥充分的作用,所以你得要明白ROE的来源是什么?

 

所以,我们并不是那么重视这种纯财务数据,但是你可以观察我们持仓的特点,我们持仓的公司,现金流一般非常好,或者资产负债表特别干净,我的好多公司是没什么负债的。

 

对我来说,资产负债表重于利润表,因为资产负债表决定你生与死。“

 

“我们不会给自己划定一个圈,比如有什么东西了,就一定不看,比如你亏损不看,但美团最开始就是亏损,最关键的是,找到竞争力的来源。比如你不能因为不赚钱去否定特斯拉,每个公司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并不完全一样。”

 

“今天绝大部分核心资产都非常贵,但茅台在2016年跌成那个样子,为什么那时候多数人没有认识这个价值呢?所以股价改变很多人的行为。”

早期工作经验使得自己不爱投周期股

选择成长主要是因为这两点

问:你之前是学电子工程系的?

杨锐文:我本科是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硕士是浙大光学工程,浙大在中国的光学上是标杆,而华科的光电子工程也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我是纯理工出身。

问:你这种科技行业的储备力量,怎么跑来做金融了?

杨锐文:我的本科在华科光电系,后来考了同专业浙大研究生,浙大呆了大半年,我和几个同学被送到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读书,我们在瑞典待了一年后,当时有个项目,我就又从瑞典交换到德国。

德国学习期间,晚上没事,就看各种财经书籍,我觉得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对我挺影响挺大的,因为特别通俗易懂,那时候就开始自己写一些对宏观的想法。

2008年回国的时候,常春藤资本把我录取了,当时在上海,它主要是做PE和VC,后来又延展了股票投资,我当时在股票投资。

最开始做的叫衍生投资,因为不仅做股票,还做商品,像一个对冲基金的形式,所以我的第一份工作做的项目和研究,是从商品介入的。

我是2008年8月份入行的,当时整个股票市场崩盘,只有商品有机会,我一入行,所有的精力都在商品上,2009年1月份才正式转股票。

所以前期我一直在做供需平衡表,就是铜,铅,包括农产品的供需平衡表,我们当时做的特别细致,是深入到源头的。但是,后来我们做的越多,会发现,它其实有巨大的误差,这导致我后来在周期股投资方面一直比较谨慎。

从我的经历来说,最开始是从周期切入的。

职业生涯有三个重要阶段

一直在打逆风球

问:如果给你职业生涯来划分一下,有哪几个比较明显的阶段或者节点?

杨锐文:第一个阶段,2008-2010年,是学习的一个过程。

现在大家觉得我财务分析还不错,其实是在那个阶段被逼出来的。

我来景顺长城第一次汇报,就有基金经理评价我分析得很专业,这是我在常春藤的时期打下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2011年-2014年。给我影响很大的是公司当时的明星基金经理们。

其中一个是陈嘉平,2010年之前,我可能更偏价值股一点,但陈嘉平对成长的理解,让我耳目一新,推动我走向成长这条道路,他对我的改变还是非常大的。

其他的明星基金经理对我在趋势和价值上也有提示和帮助。

第三个阶段,2014年底当基金经理之后,其实我没有太大的改变,我们一直都是很理想化地做投资,没有改变过初心。很不幸的是,我们一直在打逆风球,虽然是这样,但没有改变理念,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磨炼,看能不能战胜市场?能不能持续保持相对比较好的成绩?

人生过程当中一定会有顺风,有逆风,我们并不认为逆风对我们是考验,我不需要太多证明自己,我不会因为有短期的压力去改变我自己。

 

我当基金经理之后,基本上“一路走到黑”,没有改变过,到今天依然是当年要走成长股道路的初心。

 

一直沿着“产业趋势的投资”这条路在走

如果觉得科技股变化很大,可能是跟踪的不够

 

问:他们更多影响你在什么方面?

杨锐文:“符合产业趋势的投资”,我一直沿着这条路。

因为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问:能不能详细讲讲,怎么从产业趋势中寻找一些机会?

杨锐文:举个例子,2009-2010年,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的时间,那时候你买通讯股其实比较好。

但2010年9月份发生了一个事情,联通引进iPhone,iPhone对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一个普及的教育,同时又带动了中国中低端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所以那时候你买苹果产业链为代表的电子股,在2010-2012年表现非常好。

2013年我做传媒研究员的时候,当时得出一个结论,有了网络和手机,我们还需要什么?还需要内容。

 

所以我们判断,2013年是传媒互联网爆发的元年,所以那一年为什么景顺重仓传媒?是基于这个最大的逻辑,狂风到来,都有机会。

在传媒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它又会从易到难的一个过程,最开始是电商游戏的蓬勃发展,后来2014年逐步发展到互联网+x。

那时候金融体量大,所以互联网金融涨的最多,到2015年,慢慢渗透到Oto O了,但线上线下融合是非常困难的,它就进入到深水区了。

那时候又叠加中国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即将结束,估值又很高,所以整个泡沫逐步破裂,移动互联网那时候的增速开始陡降,经过2016-2018三四年的衰退,我们在2019年中又开始看好科技股。

第一点,中美科技的冲突,华为被制裁,倒逼了中国自主可控的加速;

第二点,5G启动带来新一轮的科技周期,对应换机潮;

第三点,科创板的助力。

我们希望寻找一个不可改变的产业趋势。

我们很害怕行业到顶,因为行业一旦到顶,虽然个股还有增长,但它就由成长变成价值,或者变成衰退了。

把时钟拨到2008年之前也是一样的。我研究过有色。铜在2002年之前,是由OECD领先指标决定,到2002年之后,由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决定,因为中国的需求开始作为主导力量的存在。

2002年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增长速度最快的时候,那时候招行都是成长股,那时候最强的成长股是什么?有色。

为什么?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拉动需求,它要体现一个量价,提升中国需求作为最重要的主导地位,所以你看,在2007年之前,资源股涨得最好,增长引擎是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

2008年来了一个换挡,从出口变成内需,消费增长,从简单的吃穿住行,到信息消费的过程,所以才带动了整个电子信息的大爆发;

再叠加了一次科技革命,iPhone1,2,3并没有带来很大的影响力,然而,iPhone4才是真正的一次现象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2010年9月份联通引进iPhone到中国,深刻影响了后续产业的发展。

怎么去评价未来?今天特斯拉带来的改变, 27万的特斯拉,真正把电动车,智能车达到一个平价的位置,他和宝马3,奥迪A4不是一个价位,特斯拉的价格下移,又逼着更多车的价格的下移,下移的过程就带来需求更多的爆发。

车的智能化带来的革命,就像智能手机带来的革命,今天中国引进特斯拉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为什么?

回顾智能手机的过程,苹果培育了中国智能手机的供应链,智能手机供应链又反哺了HOVM(华为,OPPO,vivo,小米),有了世界级的中国智能手机供应链,带来了什么?

第一个,规模效应,成本足够低;第二个,快速迭代,中国供应链的响应速度非常快,让华为,OPPO,vivo,小米具有快速追赶的能力。

今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一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在中国,阶段性会被特斯拉压一下,但是正因为产业链在中国,意味着中国企业有无限的可能性。

 

问:新能源车产业链这么长,它最具价值的,或者说最能产生利润的环节,有哪些?

杨锐文:今天不太好说,因为,电池环节会有,整车也可能有,但模式还不是那么清晰。

但我一直说一点,成长股的魅力就在于大家对美好的预期和想象,在今天这个行业腾飞的过程中,很多东西不可测,它带来更多的是行业机会。

 

现有的东西里,我们认为整车能分享,智能化能分享,电池能分享,这是一场革命。

 

就好像我一直讲的,互联网, 2013年哪能看到微信支付?

是走一步看一步的,走到2014年,你才模模糊糊地看到移动支付的诞生。

4G对我们生活最大影响是什么?是移动支付,但是移动支付在2014年你才看到苗头,2013年你只能看到游戏,电商,今天的互联网一定不是5年前,10年前大家想象的那样。

成长的魅力在于变化,你在不断变化中去定位和寻找这种机会,因为变化,所以有各种可能,各种机会。

 

问:因为变化,是不是相对来讲,公司本身的变化也会比较大?就像刚才讲的苹果产业链,起起伏伏的。

杨锐文:你看这么多回归,本质的东西,今天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依然是那几个人,雷军,周鸿祎,马化腾,马云,10年前你就听过他们的名字了 。

所以我们为什么很专注管理层?我觉得一个很牛的管理层,他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能应对变化,他不会坐以待毙。

一个有危机感的团队,或者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你不用太担心他被时代抛弃,会被时代所抛弃的,其实都挺容易看的出。

 

诺基亚被时代抛弃的时候,找了微软的 CEO,那时候全世界都知道他错了,这个肯定是内部变革带来的一个问题。认真研究之后,你一定会知道它的问题所在。

 

大家觉得科技股的变化很大,但我个人觉得可能是跟踪的不够。

 

投资有两种情况:买卖很快,持有时间比较长

5G可能是1-2或1-3的过程,变革可能更多体现在物联网

 

问:用你刚才讲的逻辑,包括2013年为什么重仓传媒,放在现在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在5g的当下,同样对内容会催生一个巨大的机会?

杨锐文:但今天没有内容的变革。

我们在2013年有两个趋势:

第一个,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从功能机转变为智能手机;

第二个,手机流量指数级的爆发,那时候你做个一般般的游戏,它也能有很好的流水。

但今天不一样,没有人口红利了,只有流量的爆发,也没有像过去现象级的产品的诞生,游戏变革没有太大,可能今天说云游戏,但云游戏没有改变内容本身,这就是最根本的问题。

 

未来看AR,VR,它给消费者沉浸式的体验,消费者可能会愿意付费,所以有时候看问题,一定要回到最本质,它有没有带来变革?

我们认为5G和4G带来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4G是从0-1的过程,5G可能是1-2或1-3的过程,变革可能更多体现在物联网。

5G的传输速度甚至快于内存到CPU的时间,意味着你在本地运行,还是在云端运行,都是没有问题的,一些车联网,高阶的边缘计算,能得到空前的发展,所以肯定不会简单复制的。

问:刚才讲的产业趋势,肯定是能够看得相对更长一点,你在日常这些投资操作中,会不会去抓一些短一点的,景气度向上的?

杨锐文:会,为什么呢?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它是长期还是短期的。

问:你怎么去验证?

杨锐文:你为什么要买?是倒逼着你去研究。

你不买你可能就错过了。我有一些这种小的交易,我投资有两种情况:买卖得很快,持有时间比较长。

 

为什么买卖比较快?一个,逼着自己加快研究,第二个,希望不要错过一些趋势。

 

不要说那边发生了变化,我还停留在过去的认知中,忽视它的变化,你有了持仓,你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到这一点。

 

问:但这个市场上这个趋势也很多,你怎么去做一些筛选?

杨锐文:有些纯概念的,我们是不参与的。不是说这个股票涨了,我们就杀进去。

我讲的是,已经看到它这一两个季度,从报表,从行业里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会买一点,逼着自己研究。

 

大部分研究都是从点到面

当大背景发生变化

也会有从面到点的研究

 

问:你刚说报表或者行业景气度,什么样的指标发生变化,才值得让你去开始重视它?

杨锐文:我们有时候是从具体公司先看起,从点到面;也有从面到点。

比如煤炭,曾经我是把所有煤炭股全买一遍,就把煤炭行业当成一个公司,因为对我来说,所有煤炭股都是同质化。

当然,我后面在处理上,是涨得慢的卖掉,涨的快的留着,但我第一步是全买,后面只不过是细节优化的问题。

但总的来说,面到点的操作很少,还有军工,过去我从来不买军工,因为过去我一直觉得军工大部分的东西不可验证,不可跟踪,就是黑箱子,违背我们的投资理念;

但为什么我们今年买了?因为我们从产业链看到了变化,今天各个环节可以验证,景气度在上升。

还有一个就是时代背景问题,中美关系很难再回去,这是最大的时代背景。那么我们就从面到点,从中选择值得投资的。

问:像你2016年重仓煤炭,幅度这么高,公司会干涉吗?

杨锐文:基金经理有这个权限,我们每个季度有投资回顾,单一行业一般不超过20%,有一次超过了,所以我写了几次说明来解释投资逻辑。

景顺长城要求,基金经理必须言行一致,这个每个季度都要回顾。说实话,买煤炭的操作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我过去模式(投资风格)不太一样的,所以我需要解释。

成长相当于十七八岁之前的行业

经常做逆向投资

问:对于成长,你怎么定义? 

杨锐文:有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讲过,我特别认同,“成长之所以叫成长,是因为还没成熟,要不然就叫价值,有很大的行业空间才能叫成长,等成熟了,估值就要杀一遍,成长最害怕的是边际上快接近成熟的时候”。

 

我觉得很有道理,成长就相当于十七八岁之前的行业。

 

问:但现在整个经济处于增速下滑的区间,到顶的行业可能越来越多了,这一类的会不会越来越少了?

杨锐文:不会,这说明更大的变革。过去增长20年,就是地产周期主导了很多行业,今天很多偏价值的行业,它更应该担心自己是不是到头了,凭什么它在这么高的点,还给了这么高的估值?

我觉得很多成熟行业,可能未来10年都涨不动,我觉得很正常。

时代在变化和发展,2008年的时候,沃尔玛是神话公司,今天呢?当时美国的前十大市值是银行股,埃克森美孚,沃尔玛这些公司,你看今天美股的前十大基本上清一色的科技股。

如果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科技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么市值一定会反映时代的背景。

只不过,过去20年一直都是在地产周期。所以我为什么说这几年在打逆风球?

就是这样,因为不信地产周期,这是一个背景。我们不够重视棚改货币化带来的影响,你哪能想到深圳房价二三十万一平方。

这就是我们看错了一点,就好像看错深圳房价一样,但你20万总能不到50万去了吧?

正因为看错了这一点,让我们这几年的确很难受。

看3-5年的维度

没有复合增长30%以上的业绩增长,基本不看

问:如果是追求业绩成长,能够进到你的观察范围或者组合里面的公司,你对业绩有什么样的要求。

杨锐文:至少要复合增长30%以上,没有30%我一般都不看的。

 

问:一般你会给多少时间?

杨锐文:一年我不看,我们希望3~5年。

我去调研的时候都会讲,我们不一定是长期投资,可能有买有卖,也可能有波段,但我们一定是用长期眼光去看投资。

 

问:但如果你又想有长期,时长和业绩增速这两个条件组合起来还是挺难的。

杨锐文:对,所以你是在不断的选择过程中。

我们往往是看未来,有时候它经过了一两年的调整,未来还会回归到30%增长,也是符合的。

我们经常逆向投资,我投资某TV板卡公司,它连续两三季度低于预期,但我连续买了8个月,我们边买边观察,我们先买了一半,后面一半分成8个月。

还有买的一只快递物流股也很成功,我观察了一年,在28块钱,最低谷的时候买入。

问:那你当时在观察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下手?

杨锐文:因为我当时一直没想通它怎么应对电商市场,它没找到方式。

等它找到方式了,我毫不犹豫去买,尤其这次疫情,它已经成为品质的保障了。

问:你能够忍到30元以下去买,也是很厉害的。

杨锐文:是因为基本面有改变,它2019年5月份推出电商特惠件,并且特惠件迅速爆发,这说明了消费者对快递有多层次的需求。

有人需要三块钱的三通一达,也有很多人需要7~10块钱的略高品质的服务,消费者愿意为些许品质的提升付出更高的溢价,这么迅速的大爆发说明有天量的需求,这是我们一个最重要的看法。

选股标准:符合产业趋势,管理层,组织结构

最关键的是找到竞争力的来源,不给自己画圈

问:除了刚才讲的财务数据,再具体给我们说说你的一些选股标准。

杨锐文:第一个,符合产业趋势,我们有各种推演。

第二个,管理层。

我们尤其看重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因为最高管理层,董事长,总经理这些,容易高估公司,产生不客观的看法,中层管理人员更能反映公司的真实的管理,还能反映公司的执行力。

 

我们观察中层管理人员的维度更多,我们可以通过供应商,客户,同事,如果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都很强,基本上这个公司肯定也很强。

第三点,组织架构和自我进化能力。

一个公司一定要有强大的组织架构或者自我进化能力,太多公司就是小作坊做起来,老板带着几个兄弟,干到一定程度就不行了。

因为高增长能掩盖一切问题,所以一定要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我们还希望看到有清晰独特的文化,因为文化决定了公司的高度和空间。

 

四,企业是否拥有顺畅的决策体系和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决策体系是否顺畅决定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决定员工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如果一家企业在以上几个方面都做得很出色,我们会认为该企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也会对企业的生命的峰值和生命周期给予很乐观的假设。

我们深知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我们会时刻保持对企业的动态观测和调整,希望抓住主要矛盾,做有价值的坚守。

所以我不是那么在意企业ROE的高低,我认为ROE是阶段性有效,我们更想回归到ROE的本源,竞争力的本源,ROE怎么来的?谁创造的?

 

我们认为决定ROE本源的有几点,

 

1,产业趋势是什么样的?

2,管理层怎么样?

3,商业模式,竞争格局怎么样?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几个维度去寻找竞争力,而不是只看ROE高低,比如一个公司不断投产,它ROE是低的,因为资源还没发挥充分的作用,所以你得要明白ROE的来源是什么?

所以,我们并不是那么重视这种纯财务数据,但是你可以观察我们持仓的特点,我们持仓的公司,现金流一般非常好,或者资产负债表特别干净,我的好多公司是没什么负债的。

 

对我来说,资产负债表重于利润表,我们希望资产负债表看不出重大的毛病,因为资产负债表决定你生与死。

这也就是我在传统估值方式之上对企业生命力的定价,我们认为具备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问:你在财务报表上,有哪些负面清单?比如看到这项指标不行,就不会再去详细看了。

杨锐文:不会,我们要看整体,有时候它商业模式就是这个特点,我们也可以接受。

我们不会给自己划定一个圈,比如有什么东西了,就一定不看。

 

比如你亏损不看,但美团最开始就是亏损,最关键的是,找到竞争力的来源。

 

比如你不能因为不赚钱去否定特斯拉,每个公司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不完全一样。 

除了评估企业的生命力之外,我们对企业的选择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对持仓的企业有两个基本的要求:

第一,这个企业必须能做出好的产品,一个企业连产品都做不好,我们不会相信他的能力;

 

第二,这个企业必须可跟踪可验证,如果一个企业不可跟踪不可验证,我们就不可能准确评估企业的生命力和真实性,更不用谈投资逻辑。

 

如果买入后没有翻倍的收益率

基本不考虑

A股中,泡沫是局部的

相比5%高估值的抱团股

机会更多来自于95%的股票

 

问:刚才讲,最关键的是找到竞争力的来源,那你对买入后的收益率有没有预期?

杨锐文:一般不翻倍我是不考虑的,我是买成长的,总不能变成高风险,低收益率。

问:A股有时很有效率,可能你原来预期两三年内翻倍,但几个月就涨到了,但还有一种,可能你买进去之后长时间不涨。

杨锐文:有可能。有个从事汽车操纵控制产品设计的公司,我拿了两年没怎么挣钱。

问:你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杨锐文:它30多亿市值,我一直拿着,它有15亿现金,一直没有负债,每年赚两三亿个亿,他是垄断的,

第一名比第二名大的量大了10倍,唯一对手就是老外,但汽车行业不景气,让他趴了两年。

对我来说,如果私有化它,把钱分了,剩下15亿,每年赚3个亿,5倍,现金流非常好,持有亏不了钱。

问:如果市场两年都是这么一个走势,那也不是短期,为什么大家都没有看到这一点?

杨锐文:汽车行业不景气,这几年就是典型的抱团取暖,这种是边缘化股票,没人看得上。

当然,我也可能陷入在价值陷阱,但是,我还是比较相信他们的管理层。

有人问我说,现在市场泡沫那么大,我说泡沫是局部的,相比5%高估值的抱团股,机会更多来自于95%的股票,因为没有人关注它,没人参与就不涨,就是个恶性循环。

 

但一旦涨了,都是一窝蜂的冲进去了,这就是A股的生态,就是股价决定行为。

 

问:这家公司属于你讲的成长股的定义吗?

杨锐文:它一定有很明显的成长,但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没赚到钱?有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没想到汽车行业崩盘;汽车一旦恢复,它恢复的更猛,我们终究会赚这个钱,只不过这个时间损失的让你很难受,但这个对我这么大规模来说,不是一刀就可以剁掉的,只能去伴随成长。

问:一般你买入的时候,会不会考虑一些短期的催化剂?

杨锐文:有最好,没有也不能强求。

规模越来越大之后,更不想有明显的催化剂,有催化剂之后就买不到了。

 

我建仓速度会比较慢,因为我边买边看,还是要经常反思,有没有买错。

所以我们有很多交易是在寻找的过程中,但我们又不可能没有持仓的去寻找,其实有持仓,反而逼着你更努力去研究。

问:也有可能你慢慢买,但它的股价早都涨飞了,可能就吃不到足够的量。

杨锐文:也有可能,那我就慢慢等,买不到就没办法,我们并不希望成本太高。

卖出条件:偏离预设轨道,达到目标市值

壁垒是说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不足以构成护城河

 

问:如果是卖出,会有哪些情况?

杨锐文:第一个,公司偏离了我们预设的轨道;

第二个,它达到了或者超过我们的目标市值。

怎么定义这个目标?持有这个公司一年赚不到钱,比如 2020年买入,到2021年,我还看不到赚钱的可能性,那么就把它卖掉。 

问:偏离轨道,通俗一点说就是看错了,成长股看错的概率是不是会更高?

杨锐文:对,就是纠错的过程。

问:这也是单个配置比例不太高的一个原因?

杨锐文:可能也有这种原因,也有意识的去控制。

因为成长的犯错概率一定是很明显的,成长过程中竞争壁垒没那么强,也没有所谓的护城河。

 

问:但是你去找它的核心竞争力来源,这个竞争力不就是护城河吗?

杨锐文:我们讲的是ROE的来源,只是说,它是有壁垒的,但所谓护城河,是不可攻克的。

 

所以我不太喜欢用“护城河”这个词,壁垒是说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个竞争优势不足以构成护城河,而且你完全没有优势,我干嘛要投你?

 

偏早期去投

你建立的优势和壁垒是别人无法企及的

问:刚才讲ROE来源, 像产业趋势,在一些传统行业,一些企业ROE也挺高的。

杨锐文:我们为什么选择成长?是因为我们见识过一些成长到成熟杀PE过程,是很剧烈的,你的成长可能完全弥补不了PE的下跌。

 

我们选择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想法就是,我们希望享受盈利的增长,而不受PE下降的侵害。

 

就好像你2007年买了招商银行,持有到2014年,盈利的确增加了很多,股价没涨过。

问:也有人给成长做划分,一开始的导入期,后来慢慢的扩张。

杨锐文:相对来说,我们投资偏中早期多一点,为什么?

是因为我们没办法判断处在什么阶段,相对早一点介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你就知道他的顶在哪里了,早一点比晚一点好。

而且,我们还有一个观点是,在早期去伴随一些企业成长,你对公司的认知,对资源网络的建立更有利。

 

就好像你在一个有钱人发迹之前认识他,和发迹之后认识他,完全是两码事。 

 

问:但评估企业的生命力也是同样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

杨锐文:是的。然而,市场波动很大,个股的股价波动则更大,市场不可能同时给予我们充裕的研究时间和完美的价格。

 

因此,一旦出现合适的价格,我们就有可能早期介入并伴随企业的发展。市场大部分人都讲求资金使用效率,希望在股价大涨之时介入。

然而,股价大涨时间通常是短暂的,很难有充分研究的时间。我们相对早期的孤独伴随给予我们充足的时间研究,另外,相对早期介入也倒逼我们持续对企业深入的思考。

这也解释了我们的投资组合持仓为何与主流基金的持仓不太一样。因为我们的投资相对而言更早中期,我们希望寻找到 15-20 年前的格力美的

 

偏早期去投,你建立的优势和壁垒是别人无法企及的,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赚一票就跑了。

 

问:在早期投资,可能组合是需要一些换手的,但你整体换手还是很低的。

杨锐文:基金整体平均300%多,我们100%多,算是低的,当然肯定没有买价值股的那么低。

为什么成长股换手一定会比较高?因为你有不断的纠错过程,我有很多试探性的买入,大量的换手发生在这里。

我们一直在坚守自己初心的去做投资,我们希望通过慢慢建立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如果白马没有整体的机会,我们的优势可能会更加体现。

我的基金在暴涨暴跌的时候表现一般,唯独震荡市的时候好,尤其体现我们的选股能力。

 

你可以看到从2016年二季度到2018年一季度,就是震荡的市场,我们的表现就非常好,基本上每个季度都是前1/4。

 

不主动择时

超额收益全部来自个股选择

 

问:你在仓位上不会有特别大的动作吗?

杨锐文:不会,一般我觉得贵了,减一点,便宜的时候加一点,没有主动择时过。

问:那如果算超额收益的来源?

杨锐文:我的超额收益,行业选择是负的,因为错过了家电白酒,个股超额收益大于整体超额收益,择时基本上平了,所以我一直说是在“盐碱地种庄稼”。

 

问:我们拉了一些数据,你前十大的集中度是在往下走的。

杨锐文:因为规模大,我们也有意识的去降低,不希望单个股票的流动性太差。

毕竟成长股不像蓝筹的流动性那么好,我们买入后,很多时候会是公司最大的机构股东,虽然我们觉得没太大问题,但是怕万一。

怎么测算市值空间

“强者不一定恒强”

问:刚才你也举到一些例子,传统行业里面也有一些成长股,它们跟新经济里面的那种成长,有什么区别?

杨锐文:我更看重市值空间。

问:你怎么去测算市值空间?

杨锐文:我们设置它的常态利润能达到什么水平,还会有分布式估值,就像某快递物流公司,我最开始买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贵,那时候不到1500亿市值。

我当时说,它一点都不贵,一年赚60亿利润,但是主营业务实际赚了80亿,因为它的研发投入超过10个亿,它的新业务孵化投入亏损超过10个亿。

他的研发投入有没有价值?

研发投入和新业务孵化都是三通一达没有的,然而,它的研发投入和新业务孵化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

一方面,它的研发投入确保了它的服务品质,为它带来各种各样的新的应用场景,我们认为研发投入短期是负担,但是,在中长期不断构筑企业的竞争优势。我们认为这种无形价值是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孵化业务中的快运和冷链在中国都是第一,还有同城快送等其他孵化业务都是市场上拥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的,我们认为非常有价值,不应该是负估值。那么,如果按照1500亿÷80亿,这种公司不到20倍是非常低估的,我们是这样看估值的。

我还买了一个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商公司,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每年贡献十几个亿,他的动力电池每年亏4个亿,但动力电池是不是负资产?我们就要评估他们的动力电池的产品竞争力,长期空间和战略布局。如果我们确认是有长期价值的话,我们可能就忽视这块业务给估值。

我们特别喜欢对负资产做重估,因为有时候负资产特别值钱,每年四五亿的砸下去,虽然有些是无底洞,但有一些是能腾飞。”

问:这里面有好多就是你的认知和市场认知不在一个点上的机会,也是常说的,最终挣的认知的钱。

杨锐文:A股的股价改变很多投资者的行为,今天,绝大部分核心资产都非常贵,但很多人还会去追。

茅台在2016年跌成那个样子,为什么那时候大家都没有认识这个价值呢?所以股价改变很多人的行为。

 

这几年一直都是一种风格,核心资产是最主流的风格,包括半导体是阶段性的起来,最重要是消费的重估,是否能一直持续下去,我觉得不一定。

问:现在大家就认为所谓的强者恒强,大公司肯定是一路能提升战斗力,提高盈利,核心资产是稀缺资产,可以给更高的溢价。

杨锐文: 2009年沃尔玛是不是稀缺资产?真的是十年没涨过。

我们的理念是不一样的,这个社会在变革当中,地产周期一旦往下走,它牵连的很多。

为什么14年前,某家电公司给5-6倍,今天给17-18倍,今天的不利信息比之前严重多了,当时它当时对所有品牌有明显的溢价,今天有吗?库存有多少?今天的不利因素远比当年大。

去年它发动了价格战,除了把利润打没之外,没有任何市场份额提升,说明价格战无效,估值就不应该这样给,这只是风格所致。

问:这个背后是不是因为现在流动性比较宽裕,导致给这么高的一个估值?

杨锐文:一定的,但大家一定要意识到一个东西,下行周期的时候,预期恶化是很恐怖的。

如果大家一旦认为它的利润率再也回不去的时候,那时候就践踏了,我们不愿意承受这个过程。

我们投成长最根本的目的,是真正希望赚取利润增长的钱,不能因为利润增长的钱已经被PE的下降全吃掉,这是我们最根本的初衷。

更喜欢和实业界的人交流

早期介入,能更好的建立自己的资源网络

问:你平常关注的公司一般有多少家?

杨锐文:200-300家,我们不断地去更新,其实我更喜欢跟实业界交流,很多上市公司高管和产业的人也喜欢和我聊。

问:你平常去调研上市公司,或者见产业界人士的频率还是很高的。

杨锐文:对,我们原来调研的更多,现在规模大了,也没办法太多调研。

为什么我们希望从早期介入?其实这是很大的优势,因为你会慢慢形成一个网络。

随着越来越深入,我们也会建立起自己的壁垒,竞争优势,对企业的认知就会越来越深。

问:这个在以前也提到过,叫二级市场的VC。

杨锐文:二级市场的VC不是0~1的过程,是1~10或 10~50这个过程,很多人都不愿意等待,但我们愿意做等待,有时候等待的时间很短,比如我买的那家快递物流公司就一直涨,但也有时间长的,持有两年,一直没赚钱。

最失败的投资:

提防行业犯错,对重资产公司要更小心

问:历史上你最赚钱的一笔投资是什么?

杨锐文: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赚了四五倍,但时间很短,就一年,我当时买了4个亿,但实际没有赚到20亿,因为中途有增有减,但全过程最高回报给我5倍,70块钱到380元。

问:最失败的呢?

杨锐文:是一家LED芯片企业,2017年底买入,2019年初卖掉,一个是看错了LED行业,第二个,公司出了个事故,我们远远低估了影响,2018年底处理也慢了一点,多重失误,我们后来意识到自己彻底错了,就卖掉了。

问:这个对你有什么经验方面的累积?

杨锐文:提防这种行业犯错,并且让我对重资产公司更加小心一点,因为产能利用率下降,对利润的伤害太可怕。

 

我当研究员和基金经理都犯过不少错误,但这几年犯错的概率逐步减少。

医药,消费的高估值,最终会回归

未来的行情大概率是科技股主导的

问:现在医药,大消费,跟其他行业的估值差距越来越大,往后你有什么判断吗?

杨锐文:终究会回归。酱油的市值能比肩中石油吗?

每个人一个月消耗多少酱油?原油的需求远远大于酱油,这是基本常识。

总的来看,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后的全球经济低迷,各国央行都在印钱为债务扩张提供资金,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都在急剧扩张。

美国的 M2 增速已经达到 1981 年以来的最高峰,今年的增速有望达到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前所未有的货币扩张,从全球范围内,可能带来的是超级通胀周期。

但是,在中国这种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大国,可能体现的不是通胀,而是资产泡沫化。

过去的资产泡沫化更多体现在房地产,然而,这一次可能不一样。中央打压房地产的决心非同一般,这决定了流动性更可能流向资本市场。

我们认为未来的行情大概率是科技股主导的。

时代背景发生急剧的变化,中美之间的科技对抗,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等这些挑战,我们都不可能靠炒房喝酒去克服,唯有科技自强不息才是唯一道路。

同时,世界的科技发展正在变慢,这对中国不是坏事,更有利于我们追赶。

中美科技冲突也迫使我们自身的改革,加速补足我们的短板。中国经济依旧拥有巨大的潜力,无论是我们中国企业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含量持续提升,还是我们消费内需的持续增长和升级。

中国天量的大学毕业生也为中国科技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我们相信在更积极的改革开放之下,我国会涌现更多有竞争力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 

问:从产业趋势角度来看,选哪些方向?

杨锐文:我们还会滚动变化,比如军工,我们原来从来不提,但这个世界形势变化太快了。

具体来说,我们相对看好以下领域:

电动智能汽车

过去40年的技术革命,本质上都是计算机革命的延伸。计算机相互的连接让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计算机连接手机让世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过去两次彻底改变世界的革命。从2020年开始,计算机连接汽车带来的智能电动车革命已经发生了。

与以往的革命不一样,中国的智能电动车产业链在起步阶段就具有全球竞争力,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链不仅有完整的产业链,还有足够大的规模,全球的汽车品牌基本上都在中国寻找供应商。随着华为全面入局汽车,华为将全面提升中国车企的智能化水平。

华为的入局也将全面加速中国电动智能化的进程。电动车是中国少数在爆发初期就具备产业链优势的行业,我们可以预见中国产业链公司可以充分这次大浪潮红利。

这或许是我们未来十年见证的少数十倍以上量级的产业机会。这或许将开启中国汽车品牌正式走向世界之路,过去,中国的自主品牌一直被压制在15万及以下,中国车企在智能电动车上正式进入利润最丰厚的20-50万的市场,打破过去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在这个价位段的垄断。

中国汽车品牌的高端化正式开启,并且随着智能化占比的提升,汽车未来的销售单价有可能是上涨的。

半导体及自主可控

华为在8月中旬遭遇全面制裁,海思半导体被迫走向IDM,新冠疫情和华为被制裁都对半导体的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半导体的自主可控加速前行,这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充满困难的阶段,同时对很多企业而言又是充满机会的阶段。中国半导体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并存,需要我们更加努力认知企业和前瞻性的判断。

中国各行各业的自主可控全面加速,自主可控不局限于半导体,还包括软件,新材料,高端仪器仪表等。

 

军工

中美之间的摩擦带来各种变数,这些变数都会刺激军工的加速发展。军工的发展并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不发生战争。在冲突与摩擦的大背景之下,军工的加速发展是必然的。

创新科技产品与中国品牌崛起

中国企业会逐步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新,中国的科技品牌和消费品牌将会逐步崛起。

“开放,理想化”

原来的经验不能套用未来,更动态的去做投资

问:用三个词来形容自己?比如你之前说的开放。

杨锐文:比较理想化,我们并不会因为业绩向市场投降,我们没有随波逐流。

问:跟几年前比,你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杨锐文:更包容了,业内不少大咖我都去拜访交流过,冯柳,邓晓峰,胡建平我都去拜访过。我们希望多向别人学习。

问:你有没有一些比较认可的投资大师?

杨锐文:彼得·林奇,我们的路径也有点复制他的路径,当然,他买几百个股票那是做不到的。

问:平常有看相关投资相关的书吗?

杨锐文:我看彼得·林奇的书比较多一点,我什么书都看,不局限于某一类。

我觉得实战更重要,并且原来的经验不一定能套用未来,我们更动态的去看。

 

我们去看报告和实地调研,有时候差距太大了,写调研纪要的人带有情感或理解能力的偏差,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全部讨论

Whyte2021-11-24 16:53

第三点,组织架构和自我进化能力。
一个公司一定要有强大的组织架构或者自我进化能力,太多公司就是小作坊做起来,老板带着几个兄弟,干到一定程度就不行了。
因为高增长能掩盖一切问题,所以一定要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我们还希望看到有清晰独特的文化,因为文化决定了公司的高度和空间。

价投1682021-01-31 08:00

虚虚实实,交易投巧弥补了其赌性太强,投机老司机。

斐波那契炒A股2021-01-31 07:46

真正的投资者

低市盈率忠实者2021-01-31 00:57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