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渡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9喜欢:8
以下言论仅代表我对星巴克中国区的感受和看法(因为我也不怎么了解其他地方的星巴克)——星巴克在中国是成也小资,败也小资。
去翻前几年的讨论帖或者商业杂志,都会提到星巴克的成功在于未消费者创造了一个“第三空间”,即“家”和“办公室”之外,比办公室休闲、又比在家里正式的一个场所。这个场所适用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和朋友见面聊天、自由职业者临时办公、不那么正式的商务洽谈、逛街累了临时歇脚、楼上写字楼的白领下来摸鱼...这个“第三空间”的定义正迎合了近二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和购物中心业态逐渐替代百货业态的大趋势。基本上,现在任何一家定位中端以上的mall里星巴克都是标配,而且往往是最好的临街铺面。

在“第三空间”概念和精心营造的“精英小资”调性(店面装修、视觉设计、会员制度etc)渲染下,刚进入中国的星巴克的确潜移默化地成为了国人心中“理想西方小资生活”的精神图腾,并在互联网上催生了一大批装X梗。至于它的产品...星巴克的咖啡能有多好喝,我相信真正的咖啡老饕面对这个问题肯定都笑而不语。和肯德基、麦当劳一样,它通过对供应链的把控实现了口味的标准化。消费者走进星巴克,基本上已经对自己能喝到一杯什么样的咖啡存在心理预期:略高于平均水平,但也不会好喝到惊为天人。大多数时候,当你想喝上一杯还过得去的咖啡,最现实的选择就是隔壁商场离你500m远的星巴克,而不是你某次无心插柳在数公里外偶然发掘的精品咖啡——在没有美团饿了么普及的年代,这就够了。
尽管这几年店铺数仍在稳步增加,但在我看来,星巴克中国的品牌价值实际上是在走向衰退的。作为一个曾经的忠实星粉,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楼主,你在书中读到的激情、热情、伙伴文化,在18年之前的星巴克门店都有。你所观察到的店员素质下降,我以为是近年一系列管理失败的结果。星巴克中国在小资情调上吃到甜头后,大概在17 18年开始更坚定地押注所谓“消费升级”,表现在产品上就是每年都向上调价,店门陈列越来越往高端化去走,星粉俱乐部要求消费门槛高优惠却跟不上。18年调完价之后,它的定价实际已经从以往的比精品咖啡便宜变成比多数精品咖啡还贵了。而往后这两年,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消费升级”的预期也好,星巴克贩卖的中产阶级梦也好,目前看来是基本幻灭了,而且幻灭得最厉害的就是星巴克的目标消费人群(二线以上城市里的中高收入白领)。随着经济预期的变差和舆论方向的转变,这届消费者更加在意性价比,淡化对西式生活的盲目推崇和与之俱来的品牌溢价。与此同时,新兴的网红精品咖啡如Arabica/Manner,大家熟悉的喜茶等新式茶饮,都对星巴克造成了冲击;结合外卖的普及,星巴克在选址、第三空间上的优势进一步被淡化——以前我选你星巴克,是因为公司楼下就是星巴克,现在美团骑手可以将附近方圆五公里以内,算上外卖费都比你便宜、还比你好喝的精品咖啡半小时送到,那我为什么还选你星巴克呢?

热门回复

2022-02-17 08:04

魔都星巴克还可以

2020-11-11 08:46

[献花花][大笑]谬赞了,互相学习,其实我没有系统研究过星巴克,只是作为消费者观察角度这几年有点感悟

从十年以上的角度看,他总会步于麦当劳肯德基的后尘。

2020-11-10 17:51

给力的回复,点赞转发学习中。

2023-05-24 17:02

请问有没有更新版

2022-02-16 23:40

转转

2022-02-16 21:34

一旦从第三空间的人文属性降级到喝咖啡而已的消费品属性,灾难就开始了。

2022-02-16 21:33

最主要的就是都很忙,没空去星巴克闲聊侃大山了。

2020-11-18 23:55

客气了,多谢你的回复,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