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又加错-刘成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0喜欢:4
给熊猫抬个杠,报纸的时间一点都不比水电站、电网、下水道、铁路、公路短,报纸业几乎消亡了,如果古代有资本市场的话,蜡烛、马车更符合“老而不死”。

热门回复

2022-02-28 01:13

他们在这个行业依然繁荣的时候(比如90年代)把公司在香港上市,其实就说明了这一块业务不打算盈利了,不然这种轻资产行业我认为没有必要上市融资的。
我上面提到的美国这三家,都从来没有上市,因为报纸、杂志的利润远远超过内部再投入的需求。
大部分利润可以分红出来,用来投资同属内容界的临近领域,比如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频道(比如ESPN、探索频道)等。$迪士尼(DIS)$ $探索频道(DISCA)$$Sculptor Capital(SCU)$

2022-02-27 17:38

【食利的蜡烛大王香不香?】
之前生存时间越长的技术,其到达顶峰后被取代的速度也越慢。
这里不评价这个规律对社会进步来说是好是坏,只是说这对资本所有者是个好事。
比如,蜡烛在电发明之后被取代的速度,远慢于柯达胶卷、诺基亚手机这种“新科技”被取代的速度。
这让蜡烛的生产商在夕阳期也有足够多的时间继续赚钱,而且不需要留存利润做研发、更新设备。赚的钱都分掉,最后把厂关掉也没所谓,还能厂区开发地产。
之前世界各地的蜡烛大王、火柴大王,后人现在大多活得很好(被非技术不可描述因素“颠覆”的除外)。
而柯达、诺基亚这种“新科技”公司,往往就没有足够时间在夕阳期积累可观的利润,赚钱也快消亡也快,后人也享不到福。

2022-02-28 00:58

纸媒出版就是上一代的互联网公司,用现在流行话术就是2B广告+2C订阅,没有比这更好的商业模式了。互联网化20年,传统纸媒彻底瓦解,自媒体的狂欢,每日娱乐新闻微博成了粪坑,财经日报雪球成了方丈朋友们割韭菜的镰刀,娱乐至死,民粹极化,眼球至上

2022-02-27 23:57

【不要看不起纸媒出版生意】
前段时间把美国最富家族的列表过了一下,想看一看什么行业比较积累财富。
发现纸媒出版行业也是一个藏富行业,前20里竟然就已经有三个报纸佬:
Newhouse家族(300亿美元)、Hearst家族(210亿)、Ziff家族(150亿)。
之前没有注意到他们,是因为他们大多不是上市企业(现金流足,所以也没有上市需求)。
从投资者的角度,长期财富是最好的记分牌。
如果一个行业的资本所有者能积累大量财富,就说明了这个行业能掏出来的钱,远比投入的要多,是真金白银的利润(而不是需要不断再投入到研发和厂房设备中)。
即使这个生意最后慢慢消亡了(现在依然是现金奶牛),也有足够多的时间,可以在夕阳期榨出庞大的利润,并把财富固化起来。

这世界上没有死不了的东西。但是总有些东西,其生命力远超其他事物,蜡烛好歹存在了千年、报纸也存在了几百年,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在自己眼界范围内把握住不变的东西。至少在当下,还看不到什么东西替代铁路的价值。

2022-02-27 17:53

这里真正值钱的是控制权,不然拿不到内部收益率。

2022-02-27 16:27

这个不矛盾,就是个概率问题,放到人类的几万年历史上看,过去一两百年的技术爆发和文明突飞猛进本身确实是小概率事件。

其实也变化了,从过去以农田为主的土地投资到现在以城市土地为主的投资。城市的兴衰,城市核心区的兴衰,都有缓慢的变化。不过变化的的确比公司慢。

2022-02-28 00:49

他们根本就不上市。

2022-02-28 00:15

我认同仓总的观点,可以看看香港几家报纸的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