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我们一定会看到超常规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4

文章开头,先大胆做个预测,留着以后验证。

那就是,下半年,我们一定会看到超常规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来,看正文。

01

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下压制中国经济(重点楼市,后以楼市代之)的核心因素到底是什么?

是人口下行?是城镇化率的问题?是过高的库存?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太天真、太肤浅了!证明你对资产定价的逻辑理解完全没入门,或者被一些跟风自媒体带了节奏。

不信?看我一一反驳。

关于人口

——首先,中国人口的减少是个非常慢的变量,2022年进入人口拐点之后,这两年全国人口减少也就0.1%-0.2%的范围。

如果看出生人口,2016年就出现了拐点,可为什么今年无论是参加高考人数还是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在创历史新高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从2016年人口拐点出现,已经过去了8年,再传导到25岁左右的毕业年龄还有17年的时间。

换句话说,以毕业生为代表的购房人口下行拐点是17年之后的事情,甚至更久。

因此,拿人口拐点去证明房价会跌的逻辑明显有硬伤!

更何况,即使人口总量不增长了,存量的人口也会在城市间内部流动,而高能级城市相比低能级城市,永远有降维打击的吸引力!

所以,人口总量的下降不会导致房价全部下跌,只会导致房价在高能级城市和低能级城市之间的分化!

关于城镇化率

——我们的城镇化率66%,相比同处东亚的日本92%、韩国的83%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联合国预测204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会达到76%,仍有10%的空间!10%也就是1.4亿人!

而且,大家不要忘记,就买房而言,不是只有城镇化率提升“首次进城”的刚需,还有持续不断的改善型需求、投资性需求…

这一点,大家去城镇化率早已饱和的发达国家走走,就会明白我说的什么意思。

关于高库存

——大家要明白,供求关系只是结果,不是原因。因为“供”和“求”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换句话说,是144万亿的居民存款选择了持币还是持筹,决定了市场的供求天平向哪端倾斜!

如果我们的超额储蓄不在定存账户上躺着,愿意流入房地产市场,那库存的问题还是问题吗?

所以,不是人口,不是城镇化率,不是高库存..

那么,压制楼市的核心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两个字——债务

准确的说,是居民债务,过高的居民债务,超出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收入预期,以至于大家没了信心。

于是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以前从未经历的周期——“缩表周期”。

啥叫“缩表周期”?

02

“缩表”这个词,经常会伴随着“央行”、“美联储”这些字眼一起出现。

但其实,“缩表”不是央行这种货币政策制定者的专属行为。

你,我,他,我们每个个体也会像央行一样操作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和负债同步增加,就是“扩表”;

——资产和负债同步减少,就是“缩表”。

以“扩表”为例:

老张手里有200万现金,按揭400万买下了一套价值600万的房子。

这个时候,老张的资产从200万现金变成了600万房产,负债从0变成了400万房贷。

资产和债务一起增加了400万——这就是“扩表”。

简单来讲,“扩表”就是借债、加杠杆,买入资产,把个人资产做大。

再拿“缩表”举例:

如果老张觉得房价要跌了,或者因为收入不稳定导致月供还款有压力,于是选择把房子原价卖了。

这时,老张的资产从600万房子变成了200万现金,负债从400万房贷变为了0。

资产和负债一起减少了400万——这就是“缩表”。

另外一种“缩表”的情况

——老张觉得债务压力太大了,所以用工作几年攒的50万,提前还了部分房贷,这个过程,也是“缩表”。

——这个过程中,老王的资产从50万现金+600万房子=650万变成了600万房子,资产减少50万;负债从400万房贷(不考虑中间还贷)变成了350万,也减少了50万。

也就是说,除了“卖房消债”是”缩表,提前用现金归还按揭贷款也是“缩表”,只不过和“负债”一起减少的,不是房子,而是手中的现金。

简单的说,停止加杠杆、去杠杆就对应着“缩表”;而借债、加杠杆就对应着“扩表”。

大家看上边这张图,代表居民债务水平的居民杠杆率,过去几年一路快速增长,直到2021年左右达到62%,慢慢趋于稳定。

也就是说从2021年开始,我们的杠杆就开始有点加不动了,进入一种“缩表”的状态,而2021年也刚好是房价和经济的拐点。

可以说,当下经济内需不足、楼市不振、人们没信心几乎都和这个“缩表”动作有关。

因为,当所有人用现金去还贷,那钱就不能流通出去,不能流通就意味着市场上的商品没有货币去“追逐”。

商品卖不动了,连锁反应下,企业就会减产、裁员、降薪、需求进一步萎缩,恶性循环…

所以,“缩表周期”一定是痛苦的。因为它意味着钱的流动放缓,货币乘数发挥不了作用,经济活力自然变差,楼市、股市,都会受到影响…

而“缩表”动作的背后驱动因素,除了收入预期之外,很大程度上和现在的居民债务过高有关!

那么,这件事有解药吗?房价还能涨吗?

03

天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现在面临的居民债务过高的问题,其实很多国家都遇到过。

而解决方法也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财政和货币政策齐发力,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

以美国08年次贷危机为例,当时,美国的居民杠杆率达到接近100%!

为了修复居民的债务,政府推出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比如《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提供财政支持。

同时,美联储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大幅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增加市场流动性。

什么意思呢?

就是政府这头负责财政政策发力+央行(美联储)这头负责货币政策,二者无间配合,制造和投放滔天货币,刺激经济!

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央行印钱,再以很便宜的利率借给到政府,然后,政府再用哗啦啦的钱去刺激生产端或直接给到居民修复负债率。

这件事的底层逻辑在于——当居民资产负债受损、没有能力或没信心继续加杠杆,那爸爸就需要站出来加杠杆。

咋加?凭借国家信用,扩大财政赤字,增发国债。

所以,这件事直接体现在一个指标上——国债/GDP占比。

现在,美国国债规模达到35万亿美元,占本国GDP达到130%!

联邦财政赤字达到2万亿美元,赤字率达到6%!

日本的国债占GDP更是达到了200%以上…

是的,没有什么新鲜的,全世界都是这么玩的。

在看我们这边,截至去年底,我们中央财政国债余额为30万亿,占GDP126万亿的比例只有23.8%,往上有大把空间!

所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要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请注意报告的用词:连续几年、超长期…

只不过,这国债的规模和发行进度一直不及预期!

为啥呢?

因为我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没有协同起来发力!

我们以当年的日本为例,40%来自商业金融机构汇集的社会居民储蓄,45%来自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

对比之下,东方大国还是很克制的,目前的国债主要来自于市场上存量的钱购买,没有让央行启动印钞机。

但是以后会不会呢?

我的观点是,长期来看,很有可能!

因为只有让钱变“毛”,债务才会被稀释!只有让爸爸的信用也充分利用起来,子民们的日子才会好过!

而且,大家越悲观,这个刺激来的就会越快,一旦这个刺激到来,那大家想一想,这些滔天的货币会流到哪里?

中国哪种资产可以真正做到货币的蓄水池,不用我说,我想大家心里都有答案!

04

最后,说几句。

一、穿越周期

事实上,放眼历史,在任何国家而言,核心城市的土地、房子都是可以穿越经济周期的资产。

至于能不能做到最大幅度的盈利,赚多赚少,则要取决于购房的时机、周期的把握和具体资产的选择…

二、谁先收益?

A、房地产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到今天,全面普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行情一定会分化!

那么,如果超常规刺激到来,哪些城市将率先收益?

很简单——债务压力越低、“缩表周期”越早结束的城市,新的“扩表周期”就越早开启,资产价格也会有望最先上涨!

B、股市

虽然我一直唱多。

但事实是这几年让太多人失望了,毕竟除了足球这是唯一让你失望上从不失望的地方!!

但就事论事……

本人坚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本人坚信中国股市长期走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或许这次不一样呢?

你怎么看??

喜欢文章的朋友点个“关注+赞”吧,不然有可能每天都会错过哦~

#港股高开高走,地产医药持续领涨#

#银行股集体走高,工行再创新高#

#二手房交易回暖,房地产股全线飙涨#

$中远海控(SH601919)$

$金龙汽车(SH600686)$

$贵州茅台(SH600519)$

全部讨论

$上证指数(SH000001)$
可能这里面关于政府债务这部分还需要再斟酌斟酌。
根据公布的数据研究,我国的政府相关债务主要包括几块:地方政府债务、中央政府债务、还一些地方城投平台、融资平台地方国企等等,这些企业实际上也是leverage了政府信用。
我一时半会找不到详细数据测算表了,但我印象我国政府类相关的债务杠杆率是远不止23.8%这个比例。

今天 19:00

我的文章《下半年,我们一定会看到超常规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网页链接》这个预演来了,下文看原文。
再来个预演:长江电力超级大阴日就是散户赚钱之始(后面出文分析)。
自从三中全会经济方面的表述略超预期之后,近期先是货币政策(降息)超预期,然后是盘后财政政策(设备更新)超预期,基于二季度GDP增速4.7%的原因,政策可能再回“稳增长”,7月政治局会议能否成为国内政策预期、经济预期、市场预期的转折点,值得重点关注!
产业方面,发改委和财政部今天盘后联合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汽车和家电的以旧换新政策都超预期了。
汽车: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 2.0 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标准提高至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2万元(此前为1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1.5万元(此前为7千元)。补贴标准都比上半年出台的政策提升了一倍。
家电: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销售价格5%的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这个补贴标准大幅高于年初一致10%补贴预期。
三季度将进入复苏期了,成长股干起来,原文《【宏观】三季度进入复苏期网页链接
点赞+关注#发生了生么?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 #高位红利股集体回调,中国海油领跌# #券商股震荡走强,国盛金控涨停# $东方甄选(01797)$ $长江电力(SH600900)$ $创业板指(SZ399006)$

07-19 19:34

金融消费者

07-19 15:39

人口问题影响的是市场预期,比如民办幼儿园倒闭潮。除了居民负债率还有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化,比如98%的存款在2%的帐户上。中央财政的导向是新生产力,而长期国债形成了新的蓄水池。精英式教育体系产出的新社会成员对人生价值实现的新定义改变了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