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雷巴替尼顺利BD对于亚盛意味着什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0喜欢:12

我从来的观点都认为奥雷巴替尼已成神药。我的估值体系里从来没有怀疑过奥雷巴替尼在美国的顺利上市的可能性(后线CML、SDH缺陷GIST以及Ph+ ALL)。伊斯科之前曾多次分享过奥雷巴替尼优异的且“没有争议”的疗效曲线,感兴趣的自行查看,我这里不再赘述。

但是,在伊斯科心中始终有两个因素影响着伊斯科对奥雷巴替尼整体估值的评价:一个是亚盛在海外多中心的临床速度推进水平;另外一个就是将来亚盛自建团队的海外销售能力

之前亚盛股价跌倒15元区间港币的股价时,我内心反复推演,反复问自己有没有屁股决定脑袋,将亚盛医药的底线思维和底部极限估值区间推演了出来。其中关于奥雷巴替尼,我的底线假设是奥雷巴替尼国内外同步上市成功。但海外上市的时间要比官方预计时间晚1-2年,且海外市场部分的估值乘以了0.5的折价系数(考虑到亚盛自建销售团队的经验和执行力)

因此,本次奥雷巴替尼的成功BD对我而言远远不止于得到13亿美金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此次的BD解决了机构对奥雷巴替尼估值的两个痛点:在美国的临床速度推进水平海外销售能力

$武田制药(TAK)$ 市值虽然只有400多亿,不是像默沙东辉瑞阿斯利康、BMS、诺华或强生等的一线MNC那么的强大,但实力也不差了。尤其是海外临床推进速度和海外销售网络。而且,武田还拥有另外一款Bcr-abl抑制剂普纳替尼的所有权益,血液科的销售渠道都是现成的,基本能即插即用。

比如,$和黄医药(00013)$ 的呋喹替尼授权给武田后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海外销售额约5000万美元,爬坡速度非常快,足见武田的销售能力。

当然必须要强调的是,奥雷巴替尼的后线CML被FDA批了单臂试验的注册临床(且临床终点要求的周期很短);Ph+ ALL的临床数据又那么的惊艳(ASH之高光时刻,未来不排除在美国同时开出两个注册临床方案);SDH缺陷GIST适应症被CDE批了单臂注册临床(在美国也无药可治)。这些适应症都是确定性极高的。现在又有了武田在销售和临床执行力的助力,奥雷巴替尼亚盛未来至少收到8亿美元+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这点不同于很多BD总金额的“烟花”,亚盛的BD的总费用更实在,且更容易拿到。因此,本次顺利的BD不能仅从“为了快速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而草草授权”这一个维度去解读。

最后想提一下,我特别喜欢观察雪球投资者的整体情绪。我的大多数投资决定都是和大家的整体情绪相反的,整体情绪不高有折价时加仓,反之减仓。

最近两天,我观察雪球很多老粉对亚盛的观点因为这次BD而有了很大的改变。之前是以吐槽为主,股价也极大的偏离了基本面;BD之后大家情绪一下又非常高昂,又开始了各种计算器模式。雪球的球友的情绪很大的反映了机构对亚盛的看法。

如是,这是否意味着亚盛不仅有可能享受BD带来的基本面的估值提升,此次还有可能享受机构一致看法改变后的情绪溢价?我们拭目以待。当然伊斯科已多次全程经历过康方生物等股票突然被授权后的股价拉升过程。伊斯科可以友情提醒,这种股价提升往往不是一次到位的。伊斯科的粉丝朋友们不要轻易下车。

关于2575及后续管线,伊斯科是保守投资者,建议再等等2575国内NDA成功且更多的临床数据出来,伊斯科再进一步调整估值模型。

$亚盛医药-B(06855)$ @今日话题 @亚盛医药06855HK

全部讨论

基于当前情况,大佬给与亚盛多少估值呢,基于预期的销售值吗,谢谢。

北京控股啥时候能聊一下,资本开支开始下降,未来利润会不会回去前几年的水平

这次授权也为2449和武田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武田作为2股东,2449对于亚盛来说不再是首付款的问题了,而是2449怎么快速到美国开临床,上市了

港股短期估计就给100-150亿估值 直至下一个重大里程碑。

06-17 10:00

实在!现在市场还不太明白亚盛的海外能力将会给亚盛带来什么,亚盛药品海外竞争力比国内强很多,FDA孤儿药摇篮。

06-16 23:30

美国ipo预估增发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