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没有边界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9喜欢:5
建议你再了解一下公司。绝味本质是供应链公司,长期投资是为了孵化其他食品业态,便于出货。

热门回复

如果融资的目的是对外投资,证监会是不会批的。
所以融资发展主业,挣钱了小部分分红,大部分累积利润都对外投资了。即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又符合规定。
对外投资一是生态链,二是享受上市红利,并不是以长期持有享受经营收益的。目前成功的又千味央厨,和府捞面成功了一半,油麻子在路上;投资额虽然大,但是直投的不多,大半是出资成立基金形式投出去的。
目前的大环境下,投资收益应该不低于主业。而且主业随着门店数越来越大,正常发展增速会放缓。

冲着公司的非主业投资业务去买入一家公司,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你怎么不直接买专业投资机构

2022-03-03 09:45

和我了解的情况差不多。  有认识的基金和他们一起投资

绝味投资的大部分公司还在A轮及以前,未到收货期,当然这也意味着失败率比较高。 

从管理层的角度,主业卤味的发展战略已定,剩下就是执行和微调,卤味天花板总会到来,这个时候如何寻找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就是他们考虑的事情。 

他们首先考虑到的就是依托于自身的资金、连锁经营管理经营、供应链、冷链等优势进行食品行业的一级市场投资。

而第2个选项是,冷链物流开放出来。都算是相对好的选择吧。

我跟踪这家公司有四年多了,算是比较了解的,绝味早就意识到鸭脖的瓶颈,开始成立网聚投资,搞过热卤、绝了小龙虾等,想通过股权投资来复制自身的成功经验,其实我也是看到绝味这方面的野心才一直坚守着,这几年的股权投资没赚钱再正常不过了,这三年餐饮行业如此不堪,没亏就是成功,过往的投资收益不具参考性,着眼未来,如果绝味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不到10%就是不合格的。

2022-05-16 08:10

如果绝味是供应链公司,那么它就是一个超级大超市,就是沃尔玛,大润发。只不过它供应对象是商家,而不是消费者。如此,毛利必然压缩到很小。

2022-03-03 09:49

当然,这些开拓出来的“第二增长曲线”,最后能不能成功,或者说相比主业赚钱然后给股东大大的分红,哪一种更好,的确就不好说了。 大部分管理者都会选择冒险再去开拓第二曲线,因为没有人愿意老实赚钱然后分红,因为那样显得管理者太无能了。 每个人都有当英雄的情怀

2022-02-26 19:48

[赞成]感谢提醒,我这两天看看

刚看完公司公告,建议您也看一下问题9、问题12的回复。对投资方面解释的很详细。

2022-02-25 08:43

说的挺好。逻辑上,主业增速放缓,提前进行一些外部投资的配置,是不错的策略。只是一方面,这个金额很大,和主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差不多了;另一方面,投资收益很不咋地啊,如果只是为了要让所投资的公司上市来获取增值收益,这个不长久的。

2022-02-25 08:36

高价融资凑合说得过去,但我看增发说明书,计划募资24亿,最大不超过1.8亿股,不知道最终发行股价会是多少,但如果稀释太多,那可能就不是高价融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