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64喜欢:1
回复@nomage: 中生一天都被你说破产三次了。。。。[吐血]$中国生物制药(01177)$//@nomage:回复@时间的p友:1.商业其实很简单,我就跟你谈大家最喜欢的现金流,TEVA是全球第一大仿制药企,销售额10倍于恒瑞(这个现金流水平大家觉得怎么样?),目前估值不到恒瑞的六分之一,曾经有一波很迅猛的上涨行情,但讽刺的是上涨原因并不是因为主营仿制药,而是因为公司占比不大的创新药部分的利润已经超过了仿制药所有利润的总和。那为什么它又不香了呐,因为在16年TEVA耗资380亿美金收购了另一家仿制药巨头,从此因为巨量的债务无法专注于创新药而使得后续创新管线跟不上。所以明白什么是医药的估值逻辑吗?是现金流吗?有什么用吗?国内有哪个企业先做到TEVA的规模,再谈谈自己仿制药的现金流优势~不过首先这些公司应该先看看TEVA的可怜估值。
2.孤儿药的生意模式,孤儿药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做绝对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你看看亚盛刚刚获批药1351的适应症是国内有第二家竞争的吗?国外有,诺华的三代TKI去年底刚刚上市,而且非常凑巧,都是11月份。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国企业第一次用不同的思路做到一个和世界一流同步上市的新药。这是一个真正的里程碑。我可以告诉你招股书中1351的定价是15万,而目前的实际是18万,为什么是这样?显然是评估了病人和市场需求的结果。这个药信达是出了3000万美金加后续1亿多美金里程碑仅仅买了个50%中国权益,其商业价值信达其实已经给出答案了。你可以看看信达轻易买药吗?它不要太珍惜自己的现金流。但它掏出了宝贵的家底,为什么?因为价值评估。它值!而中生评估不出这个结果。中生的结局可能不会比TEVA好多少,因为我发现国家医保局在不断的拜访中生,这是什么信号?是对仿制药巨头的临终关怀!
3亚盛的药,包括技术有没有价值,我觉得亚盛和前生亚生已经证明过了,两个完全临床前的分子候选物每一个都卖出了几亿美金的高价(一个4亿美金卖给赛诺菲,另一个也是4亿卖给瑞士德彪),包括去年后续默克11亿美金接盘德彪的那个。我觉得已经够说明问题了,中国小分子药,别说候选物,就是成药的小分子都从来没有这么值钱过。所以ASCO的全球TOP20你以为是说说而已?JMC去年10月刊发的正是亚盛最新的APG5918,碾压了正在开发的诺华EED。说实话亚盛是不想太张扬,亚盛未来可能就是全球的小分子之王,代表着亚盛和王博的研究成果——中国的小分子药未来可能跨越瑞士两大世界最顶尖药企,也是小分子目前的霸主诺华和罗氏。
4 还是回到你最喜欢的估值,因为你应该很喜欢钱~ 因为人人喜欢。我敢说任何一个专注孤儿药的企业,尤其是如亚盛这样曾经不断被TOP级药企认可,如今不断被FDA和ASCO、ASH、ESMO等机构认可看重的企业,在美股绝对不会低于几十亿乃至百亿以上美金市值,还是这么句话,可能亚盛确实选错了上市的地方。但也可能对投资者是选对了,机会就在眼前,就看给机会,大家能不能中用一回~
$亚盛医药-B(06855)$ $恒瑞医药(SH600276)$ $梯瓦制药(TEVA)$
引用:
2022-01-04 13:30
$亚盛医药-B(06855)$
我又是来质疑的@nomage
1.我们是否谈一谈商业,暂时不谈技术?我们都知道,技术牛逼如果没有市场也是自嗨,所谓的12项孤儿药,什么时候就变成了光环了?事实上不就是说市场非常狭窄,FDA给了绿色通道以及各项费用优惠,因为失败率很高,所以这个孤儿药生意天生就是...

全部讨论

2022-01-05 09:17

哈哈😄

你忽略了国内创新药很多都没有海外拓展市场的能力,在国内营销能力又跟不上,最终靠烧钱维持,一两年内你会看到不少创新药企业会靠卖管线来维持,更多的会消亡

2022-01-04 14:21

你可以再看几年是不是这么个情况,中生是会做生意的,但医药仅仅会做生意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