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29回复:315喜欢:62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2023-05-05 10:53

某央企子公司拿到2.5%三年中期,还要再拿2.1%三年中期,被上级利率审批部门否决,原因是害怕会传染,下级行有样学样,只要规模不问效益。普惠风险已经显现,本来利率就低不赚钱,这下好了得拿老本来抵补了。资产处置部门地位上升,核销处置清收指标奖惩定的很高,奈何快核销快处置也摁不住不良双升。

山神说的不敢完全苟同,银行和地产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最大的区别是,银行的股东是财政部。银行的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而地产只是给政府打工的,民企为主。最关键的是,房价的泡沫太大,地产公司高价拿地,必然高风险。银行的坏账风险虽然也不小,但比地产还是小很多。

银行的两个主要风险,一个是坏账风险,一个是流动性风险。15年以后一直是在释放这两个风险。相反的美国一直是在累积风险。现在我们是处于由枯转荣的起点,市场上钱多贷款利息低不是正常现象么~房地产是申请贷款融资的,银行是吸储放贷的。虽然都是高杠杆,但是所处的生态位置完全不一样啊~

谢谢分享,信息很棒

2023-05-05 10:54

在周期底部悲观很容易,但要做的是买入。

2023-05-05 11:06

多看看一季度银行的财报,看看平均贷款利率是不是这样低?不要信这种道听途说,如果看抖音财经主播的视屏,说的银行都烂大街了。

2023-05-05 15:17

变差了股价就该涨了,别自以为聪明

2023-05-05 12:34

最近发行的卅年国债才3.12%,恐怕往后真的日本化。

2023-05-05 10:39

地产股倒的都是民营企业,国企央企活得好好的

2023-05-05 10:26

反正是数字游戏,到时像保险一样修改一下会计准则,净利润翻倍都是差生,操纵指数的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