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36回复:60喜欢:24
有没有人统计过,三五年后,国内的IGBT产能也过剩了?目前这个家纷纷上马。需要量化数据,十分感谢!

精彩讨论

令狐懵2021-07-01 23:08

怎么可能过剩,igbt这玩意要做出来并通过车规至少5-10年,到现在国内idm的也就比亚迪电子和中车时代电气这两家,这么多年积累不是说着玩的。再说等你砸下每年几个亿研发出来,英飞凌又上7代8代了,谁买你的3代4代产品?

天山明月I2021-07-02 07:51

IGBT 芯片、快恢复二极管芯片及IGBT 模块的技术门槛高、技术难度大、资金要求高,国内研发和生产企业就那么几家。三五年不可能会产能过剩。
现在IGBT供不应求,比亚迪半导体已经宣布涨价。比亚迪半导体向客户发出涨价通知函,宣布将从2021年7月1日起对IPM、IGBT单管产品进行价格调整,提涨幅度不低于5%。比亚迪半导体在这份通知函里表示,由于市场变化,上游产能紧张及供应商价格上调,导致公司产品成本不断上升,原有价格难以满足供应需求。

天涯杰2021-07-02 00:46

你没必要这么看轻国企或者央企,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各自的问题,但别这么悲观,统计一下就知道了,搞芯片的,大多都是国资背景,因为一般民企还真玩不起

Tanya_2021-07-01 22:51

网页链接

欢乐趣雪晴云淡2021-07-02 04:42

车载芯片还是处于比较早期或者发展初期状态,大家现在也都是早期的玩家,或者说是和传统的IGBT、MCU的芯片一起合作的形态。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芯片设计方或者是更多的新的代工厂、生产厂、EDA软件公司,虽然他不是做芯片,更多的是在国内市场环境下实现自主可控的芯片封装、流测和生产,提供新的EDA软件,可能这也是新兴的领域,目前国内在这方面,还是处于比较早期的状态。

IGBT是功率半导体新一代中的典型产品,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FET(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在高压、大电流、高速等方面是其他功率器件不能比拟的,是电力电子领域较为理想的开关器件,被誉为“电力电子器件里的CPU”。

在新能源汽车上,IGBT主要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电动空调控制系统、充电系统,PTC等,在DC/DC转换器、PTC、电动空调压缩机等系统中也有广泛应用。除了纯电动车型外,插电混动车上,与低压系统相独立的高压系统需要用到IGBT,部分搭载了48V混动系统的燃油车也需要用到少量IGBT。

根据摩根士丹利数据,并购优塾测算出预计未来五年内,IGBT行业增速将维持在11%左右的增速中枢,其中新能源汽车在IGBT行业下游需求占比排名首位,高达27%。另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IGBT市场超过50亿美金,其中车载IGBT约占1/4。

从成本上看,一辆电动车IGBT采购成本大约在450美元/辆,采购金额占电动车总成本的8%至10%。以一辆特斯拉ModelX为例,采用了行业龙头英飞凌提供的132个IGBT单管(非模块)来进行控制,总成本是650美元。

基于此,并购优塾结合国内公司数据,预计受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驱动,未来五年IGBT市场规模增速中枢将在20%-23%的高增长区间。

另据华安证券分析师尹沿技7月6日报告预测,2025年仅车载IGBT全球市场空间就将有接60亿美金,相当于再造一个IGBT市场,而在光伏风电和充电桩(IGBT占直流充电桩接近20%成本)等其他市场带动下,IGBT整体市场也有望在2025年超过100亿美金。

不过,解决产能危机仍是IGBT厂商们当前首先要攻克的难关。此前即有研究报告指出,IGBT在国内市场的增长问题,并不在需求上,供给才是主要矛盾。另据比亚迪相关人士近日向媒体回应,由于外企对扩张保守且功率器件产能扩张周期长,未来新能源市场将出现IGBT的供应缺口,甚至可能会反过来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

高壁垒高技术含量带来IGBT市场集中度高,基本被欧美日垄断,过去四年IGBTCR5的全球市占率基本在65%-70%,国内IGBT龙头斯达半导全球市占率仅2.2%,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产替代的空间也更为宽广。叠加政策、资金、人才多方面的扶持,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已取得较大进步。庞大的本土下游需求+国产替代浪潮下,国内已经实现0->1突破的优秀IGBT公司,将迎来未来5-10年1->N的黄金发展机遇期。

全部讨论

我司就是主做大功率IGBT的,可以负责任的说一下,在这个领域已经9年了,从650-6500V电压等级全覆盖,但产能也有限。这个市场足够大,另外,这个行业的门槛极高,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入,因为前期的投入实在太大,不是一般企业可以负担,为什么这两年黄掉的项目不少,也是这个原因。另外,技术门槛摆在那里,那里有什么弯道超车,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IGBT这个领域,至少还没有到大浪淘沙的阶段,产能过剩,还是个美好的期待。

2021-07-01 23:08

怎么可能过剩,igbt这玩意要做出来并通过车规至少5-10年,到现在国内idm的也就比亚迪电子和中车时代电气这两家,这么多年积累不是说着玩的。再说等你砸下每年几个亿研发出来,英飞凌又上7代8代了,谁买你的3代4代产品?

2021-07-02 07:51

IGBT 芯片、快恢复二极管芯片及IGBT 模块的技术门槛高、技术难度大、资金要求高,国内研发和生产企业就那么几家。三五年不可能会产能过剩。
现在IGBT供不应求,比亚迪半导体已经宣布涨价。比亚迪半导体向客户发出涨价通知函,宣布将从2021年7月1日起对IPM、IGBT单管产品进行价格调整,提涨幅度不低于5%。比亚迪半导体在这份通知函里表示,由于市场变化,上游产能紧张及供应商价格上调,导致公司产品成本不断上升,原有价格难以满足供应需求。

2021-07-01 22:51

网页链接

2021-07-02 04:42

车载芯片还是处于比较早期或者发展初期状态,大家现在也都是早期的玩家,或者说是和传统的IGBT、MCU的芯片一起合作的形态。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芯片设计方或者是更多的新的代工厂、生产厂、EDA软件公司,虽然他不是做芯片,更多的是在国内市场环境下实现自主可控的芯片封装、流测和生产,提供新的EDA软件,可能这也是新兴的领域,目前国内在这方面,还是处于比较早期的状态。

IGBT是功率半导体新一代中的典型产品,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FET(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在高压、大电流、高速等方面是其他功率器件不能比拟的,是电力电子领域较为理想的开关器件,被誉为“电力电子器件里的CPU”。

在新能源汽车上,IGBT主要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电动空调控制系统、充电系统,PTC等,在DC/DC转换器、PTC、电动空调压缩机等系统中也有广泛应用。除了纯电动车型外,插电混动车上,与低压系统相独立的高压系统需要用到IGBT,部分搭载了48V混动系统的燃油车也需要用到少量IGBT。

根据摩根士丹利数据,并购优塾测算出预计未来五年内,IGBT行业增速将维持在11%左右的增速中枢,其中新能源汽车在IGBT行业下游需求占比排名首位,高达27%。另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IGBT市场超过50亿美金,其中车载IGBT约占1/4。

从成本上看,一辆电动车IGBT采购成本大约在450美元/辆,采购金额占电动车总成本的8%至10%。以一辆特斯拉ModelX为例,采用了行业龙头英飞凌提供的132个IGBT单管(非模块)来进行控制,总成本是650美元。

基于此,并购优塾结合国内公司数据,预计受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驱动,未来五年IGBT市场规模增速中枢将在20%-23%的高增长区间。

另据华安证券分析师尹沿技7月6日报告预测,2025年仅车载IGBT全球市场空间就将有接60亿美金,相当于再造一个IGBT市场,而在光伏风电和充电桩(IGBT占直流充电桩接近20%成本)等其他市场带动下,IGBT整体市场也有望在2025年超过100亿美金。

不过,解决产能危机仍是IGBT厂商们当前首先要攻克的难关。此前即有研究报告指出,IGBT在国内市场的增长问题,并不在需求上,供给才是主要矛盾。另据比亚迪相关人士近日向媒体回应,由于外企对扩张保守且功率器件产能扩张周期长,未来新能源市场将出现IGBT的供应缺口,甚至可能会反过来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

高壁垒高技术含量带来IGBT市场集中度高,基本被欧美日垄断,过去四年IGBTCR5的全球市占率基本在65%-70%,国内IGBT龙头斯达半导全球市占率仅2.2%,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产替代的空间也更为宽广。叠加政策、资金、人才多方面的扶持,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已取得较大进步。庞大的本土下游需求+国产替代浪潮下,国内已经实现0->1突破的优秀IGBT公司,将迎来未来5-10年1->N的黄金发展机遇期。

2021-07-01 22:54

这玩意技术门槛比较高。又不是钢铁,上了产能就代表做出来。别考虑过剩,真正能做好就没几个。

2021-07-01 23:13

先定义IGBT,再定义过剩。。这问题直接给把igbt变养猪了。。

2021-07-01 23:10

也不是过剩,会被碳化硅器件替代,碳化硅优势太大了,缺点是贵,但是国内比亚迪三安光电等都投产了,三五年后价格逐渐下降,即使仍然比硅基IGBT贵,但所节约的能耗能把器件的钱给补回来。

2021-07-01 23:00

小容量的肯定会过剩,技术含量低一些;大容量的能做的本就没几家,做出来还需工程验证,一般是按需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