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马骏和易纲的观点相反?

发布于: Android转发:50回复:134喜欢:77

抱团的机制,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管理500亿,他就肯定没有动力去挖掘100亿以下的股票,因为就算挖掘成功,能买进2亿,翻倍后也只能提供0.4%的净值,投入产出不划算。

而去年基金的集中度一直在提高,小基金公司很难发出产品,大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经理拿到的份额越来越大,这就被动导致他们只能把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大企业上,小企业越来越无人问津。

这导致在股市上,大小企业之间出现了流动性分层。


有人把这种分层的源头归咎于大小企业在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信用分层,并以大型企业pmi高、小型企业pmi低来解释,我认为是不合理的。

去年5月份,信用利差达到高点,随后因为疫情防控到位和出口复苏,信用利差就进入下降通道,后来因为华晨、永煤债券问题反弹,事情平息后再次进入下降通道。

目前债券市场的信用分层,处于过去五年的相对低位。

而小型企业pmi低是种常态,翻看过去多年的数据,无论经济好的时候还是差的时候,小型企业pmi几乎一直都在50以下。

能发债、能上市的,都不是小型企业,至少也是中型企业,过去几个月中型企业pmi并不差。

现在的情况是,在央行和银保监会的治理下,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信用分层处于过去几年的低位,在证监会的治理下,股市的信用分层处于过去五年的最高位,股市和信贷产生分离。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是信用识别,通过专业的金融机构,决定该把金融资源投给谁。

在现代化金融发展起来之前,是通过计划经济委员会来识别,他们觉得需要发展什么行业,需要由谁来做,就把资金投给谁。

计划经济委员会可能就几百上千人,要负责国家整体的资金支出,因为人数限制、跟基层太远,再加上他们的思维是统一的,不够多元化,肯定会有非常大的问题,资金利用效率很低。

后来建立了专业的金融体系,银行和保险,发改委只负责宏观的政策取向,具体把钱投给谁,由银行保险负责信用识别。但他们的识别能力有限,只能通过“当铺”思维来识别,无法支持高风险的投资。

因此需要引入股市,通过股市里的多元化投资机构,进行更细化、更前瞻性的信用识别。股市最大的意义在于,投资思维非常丰富,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充分碰撞交流,才能得出相对最优解。

可现在的问题在于,那100多个基金经理掌握了3万多亿的资金,他们奉行同样的投资理念,无脑抱团大企业,多元思维消失了,信用识别荡然无存。

这种股市,要它何用?

18-19年,央行和银保监会一直在强调,银行不能懒政,只给大型企业贷款,放任小微企业不管不顾。它们通过各种措施逼迫银行给小微企业贷款,终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现在倒好,这100多个基金经理比银行更银行,堪比当年的计划经济委员会。

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会有两个问题

1 影响融资,小企业可转债频频破发,再发展下去,可转债可能就没人要、发不出来了。

2 金融风险,两融平仓预警客户数大增,股权质押濒临警戒线,很多大股东都在补充质押。


过去几个月有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央行收紧,就会有某种幺蛾子飞出来,前几个月是永煤逃废债,最近几天连续收紧,导致今天很多可转债断头铡。

可央行一旦放松资金,抱团股就会猛烈上涨,上海房价大涨,酿造出更大的泡沫。

这就类似于,上游发大水,洪水眼看要决堤,下游闹大旱,庄家快旱死了。央行就是天上的龙王,左右为难,继续下雨洪水决堤、不下雨庄家旱死。

所以会有前两天易纲和马俊完全相反的发言,会有1%的隔夜和10%的隔夜出现在同一个月份这种奇景。

本质在于,水没有流向央行希望流向的地方。

锅在哪里?

对于上海房价来说,好歹他们强化了调控措施,打了一堆补丁堵漏洞,给房价降温。股市这边有什么动作?

18年股灾,民营企业股权质押大面积濒临爆仓,LSY可以找一堆理由,川普贸易战、银保监会强力去杠杆、供给侧改革打压民企。

如今资金面宽松、经济复苏超预期、川普下台,不说风调雨顺,至少也是一个不错的年份。

就因为股市信用识别能力的消失,导致一堆问题,如果抱团酿造出金融风险,还能找什么借口,算谁的责任?

精彩讨论

泡沫艺术家2021-01-27 20:02

抱团股严重破坏了市场生态,给这些基金经理集中化的那么多资金,相当于把一颗金融核弹交到了他们手里,而可怕的是,发不发射还不是他们说了算,是后面的基民!

泡沫艺术家2021-01-27 20:31

你这个想法就跟一个贫富极度分化的社会里,说底层人爬不上去,是因为他们天生蠢一样。

德方纳米宇宙之光2021-01-27 20:31

照现在的趋势下去,除了少数的鸡狗重仓标的,市值低于500亿的一律可以拉黑屏蔽了,没有人定价,没有流动性支持,没有上市的意义啊!业绩再真实,再怎么努力,人家大资金根本看不上,各位老板们都可以洗洗睡觉回家抱孩子去了!银行的股权质押也别想了,以后中小企业的不接受,要不然将来可能一文不值唉!希望这种恶性循环赶紧自我强化到爆炸!

mike1632021-01-27 20:21

这个观点我是反对的。

小票基金不抱团,是因为确定性不够。

基金不买。这样估值就降下来了。

如果是真正的好公司,估值降下来是好事,自然有聪明资金去买。伴随公司业绩的成长,自然会成长为大票。

没有确定性的小票。给予极高估值,本身是不合理的。必须在估值上给予折扣,如果估值足够低,不需要担心没有资金买。

Sagittarisun2021-01-27 21:47

好的制度应该避免资源过度集中,金融定价垄断。知道避免互联网金融垄断,基金抱团就不知道遏制了吗?限制单个基金规模,同时限制基金经理个人和团队管理基金数量才是正途。一只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方为真。

全部讨论

2021-01-27 20:02

抱团股严重破坏了市场生态,给这些基金经理集中化的那么多资金,相当于把一颗金融核弹交到了他们手里,而可怕的是,发不发射还不是他们说了算,是后面的基民!

2021-01-27 20:31

照现在的趋势下去,除了少数的鸡狗重仓标的,市值低于500亿的一律可以拉黑屏蔽了,没有人定价,没有流动性支持,没有上市的意义啊!业绩再真实,再怎么努力,人家大资金根本看不上,各位老板们都可以洗洗睡觉回家抱孩子去了!银行的股权质押也别想了,以后中小企业的不接受,要不然将来可能一文不值唉!希望这种恶性循环赶紧自我强化到爆炸!

2021-01-27 20:21

这个观点我是反对的。

小票基金不抱团,是因为确定性不够。

基金不买。这样估值就降下来了。

如果是真正的好公司,估值降下来是好事,自然有聪明资金去买。伴随公司业绩的成长,自然会成长为大票。

没有确定性的小票。给予极高估值,本身是不合理的。必须在估值上给予折扣,如果估值足够低,不需要担心没有资金买。

2021-01-27 21:47

好的制度应该避免资源过度集中,金融定价垄断。知道避免互联网金融垄断,基金抱团就不知道遏制了吗?限制单个基金规模,同时限制基金经理个人和团队管理基金数量才是正途。一只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方为真。

2021-01-27 20:51

分析的透,与我观点类似,本来就是一个容易马太效应强的大环境,同时RMB不能自由流通的市场里,市场情绪容易被少数人手持增量资金者定价,从而反身性不断自我强化,定价的锚就是所谓的确定性。这与注册制的初衷相违背。结果就是越追求净值和确定性,这种悖论越积重难返。

2021-01-27 20:18

想想那些套借呗买基金的就可怕。

2021-01-27 19:55

哪来的沙雕在公众号上投诉了?

2021-01-27 21:08

间接融资,只贷给不需要钱的国企央企。直接融资,只贷给不需要钱的白马股。

2021-01-27 21:33

既然想引导股市资金到新兴行业,不抱团,那就多批准目标行业etf,指哪打哪儿。

2021-01-27 21:28

房地产长了多少年了,都没见的被调控下来,抱团股没抱几年就没信心了,什么才是合理的价格,在货币面前都是低估。炒股的都是抬不起头来的自卑蛋,面对30万一平米的学区房,抱团股就是渣渣,连这点文化自信都没有,还想要人家看得起一个炒股的?筒子们需要团结,把这个
泡泡吹起来,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