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68回复:33喜欢:165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2023-10-10 13:38

很有启示的一段历史,萧条的礼物是让人们真正思考内核而不是表象,希望属于我们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2023-10-10 13:13

巴鲁克说,银行为股票投资提供的定期贷款利率为8%,而股票市场的股息收益率却只有2%,这绝对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今天好像和巴鲁克说这句话的时候差不多,标普500 股息收益率只有1.58%,美国商业银行最优惠贷款利率高于8.5%。

2023-10-11 14:14

“1929年秋天,在一片乐观的氛围中,持续十年的长牛突然改变了方向。汽车需求饱和、产能过剩、业绩下滑、投资者撤退、欧美贸易战、出口下滑、股价进一步下行、大量杠杆资金暴雷、市场看空声音蔓延……”
我们当下主要矛盾也变为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了,其中需求不足是核心矛盾。偏重防御的角度,当下要控制好仓位(千万别轻易满仓,更不要加杠杆),可以配置“两低一高可持续”标的,在流动性恐慌时采用超跌反弹策略。

2023-10-10 19:48

菲利普费雪,1929年8月,再一份提交给上司的报告中指出:“25年来最严重的大空头市场即将展开。” 可惜,看着股市节节上涨,经受不住诱惑的他,又一头扎了进去。
类似空翻多的,还有南海泡沫中的牛顿,本来已经清空了,最后忍不住又冲进去接了最后一棒。
比我们还聪明得多的他们,在群体癫狂的投机大潮中,有时候尚且难以把持自己,更何况平凡的我们!
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始终牢记风险,警惕非理性,同勉!

2023-10-10 13:56

而我们从艰难模式,进入到地狱模式。

2023-10-10 19:53

2023-10-10 14:26

收藏

2023-10-10 14:09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2023-10-20 01:32

2023-10-13 10:14

一种是用概率来规避个别极端情况,另一种是用广度深度来规避极端情况的发生。我现在选2 原因是满足我的需要,是什么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