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8回复:126喜欢:78

A股历史上三轮资金大规模入市,驱动A股三轮大牛市。

第一轮2007年,股民从营业部,转战互联网,几何倍数骤增,第一批大V,私募也借助互联网快速成长,全面大牛市;

第二轮2015年,股民从互联网,转战移动互联网,交易便捷度提升,人数骤增,达到巅峰,全面大牛市;

第三轮2020年,基民几何倍数骤增,支付宝等第三方基金平台助力居民转为基民,这轮牛市也是结构性牛市,基金重仓股的牛市,其他非基金重仓股,没有享受这波红利。

下一轮牛市,增量资金何来?

基金发行冷到冰点,多只发起式基金仅1户认购,均为自掏腰包成立新产品。

2023年12月就有7只新基金有效认购户数为1户。

2023年全年这样的基金有25只,此外,2023年还有62只产品的认购户数为10户及以下。

2023年全年发起式基金的总规模为861.08亿元,与2022年相比下降超过六成,与2021年相比则缩水了近75%。

现在是基金的至暗时刻,新产品没有人买,老产品不断赎回,重仓股不断砍仓下跌,存量基金亏损扩大,基民加速赎回,目前陷入死亡螺旋。

全部讨论

好眼熟,原来我一直这么认为的,互联网让投资者入场具备了客观条件。
现在我补充一下,投资者入场的主观意愿,就是别人赚钱效应、财富效应带来的羡慕嫉妒恨,让新人在主观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2020年,是银行、支付宝们出面传播财富效应。一是信用比券商高,历史记录清白。二是新基民没吃过亏,提防心理弱。三才是移动互联网的便捷。加上银行、互联网的受众比券商多多了。
没有前两条主观因素,光第三条是不够的。一个例证是,在2020年十倍股遍地,愣没有带来股票新开户的高潮,跟前面两轮牛市不一样。可能原因是券商没有了信用,新人们也会参考一下前辈2015年的教训,宁愿去买基金。

只要某股神秘力量将股市拉升10%至20%,产生赚钱效应,资金就会从各个角落蜂拥而入

01-07 11:05

下一波牛市来自于去机构化,2021-2023年让更多的基民看清楚了现实,买基金还不如自己下场买股票。同时宏观大背景 :处于科技创新周期的大时代,小盘科技股容易鸡犬升天。只要科技创新领域走出批量的牛股,增量资金就会不断入场。牛市都赚钱效应推升的,熊市都是亏钱效应导致的。

2015是杠杆配资

2024年,受益于年初繁花电视剧,年中胡锡进大幅扭亏并盈利,许多场外资金纷纷进入股市。

01-07 10:09

基金将继续清盘,清盘率达到80%的时候,股市就基本尘埃落定。大消费将继续腰斩,合理价位为最高峰的15%。赛道股如光伏,锂电,储能,风电,将下跌或者进入长期筑底。互联网公司,除了极个别核心公司,其他都是打酱油的。机器人,AR,VR有波段脉冲机会。2024年将继续艰难。1月份必须提防所持股票可能出现的爆雷,一个业绩预亏直接20%的跌幅

01-07 10:47

以上一轮牛市为例子,首先是外资17 年开始坚定买买买,那时候叫核心资产,后来慢慢过度到机构开始干活,消费和医药开始牛市,等散户高潮的 21 年初,最后新能源接力,所以每一轮行情散户都是最后接棒的,不是牛市初期的坚定多头,当然也不用怀疑他们会成为下一轮行情的最后一棒

基金经理高位接盘信用坏了以后没人信了

01-07 10:38

这么看不对的,和方式没关系,上证上 4000,你让股民晚上 12 点去营业部排队开户绝对没问题的

这篇文章和底下的回复可以看看。感觉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