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70喜欢:0

#打卡知识点:熊市底部的调整与“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美国的一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提出的著名理论。一般指,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在股市投资中也非常适用。

1)当你觉得一只股票太贵,等等再买?但它通常会继续上涨;

2)相反,当你觉得一只股票跌到总不能再跌了?但它很可能还会继续下跌。

类似的情况还有:你越是怕跌,它偏偏跌给你看;你越是盼涨,它偏偏不涨;你忍不住卖了,它可能开始涨了;你看好N只股,买进其中最可能涨的一只,结果除了你手中的那只外,其它几只可能涨得都很好....

这些表象背后其实就是情绪的放大,通常来自市场参与者的过度悲观或过度自信。当市场普遍觉得到底了,往往还未真正到底;当市场都觉得高了,可能还会继续飙升。这些非理性因素都可能导致预判和决策与现实背道而驰,从而造成投资损失。

你投资中遇到过哪些“墨菲定律”,评论区聊聊。

典型的像是:不断创新低、又不断被抄底的消费和新能源板块龙头$中国中免(SH601888)$$隆基绿能(SH601012)$ 。截至2024年1月31日,隆基绿能最新股东户数99.86万户,距离最高点的63万户不减反增。ETF指数投资也是这样,资金越跌越买。但市场真正的底部也往往在最后一批相信的力量割肉离场时,悄然而至。

风险提示:以上不作为投资依据和建议。不作为个股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全部讨论

喜欢追热点,在各种牛票里面跳来跳去的,我想感受最深。当你感觉卖出后会大涨或者涨停,主力一个诱杀,你冲动卖出了。然后价格就开始神奇的反转向上了,最后你最不想发生的事情它偏偏就发生了,结果它涨停了,这时你的心态有点崩,立马去追涨其它热点或者同一板块未涨停的强势票,结果一买它又回调了

02-05 14:10

这是个好话题,慢慢写。这轮很多人其实倒在了墨菲定律上,各式各样,各种表面因素,从微微散户,到超大量化私募基金,千亿公募基金,实质是踩中了小概率肥尾事件,陷入破坏性局面,墨菲了。

02-07 14:07

投资中或者干脆说短线博弈中,很多人都有体会:市场总能够预期到自己的预期。
明明觉得太要涨了,但就是跌给你看;
明明觉得估值已经很便宜了,但还有更具吸引力的价格报给你;
以为自己在抄底,实际抄在半山腰。。。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总结下来,我觉得还是看得太“短”。
因为凭借预测持续获利太难,也太离谱了。
有人曾经问过巴菲特:
为什么你们的模式那么好却很少有人效仿?
巴菲特回答:因为很少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看得越短越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烦恼。

02-05 15:17

市场永远都是对的,右侧交易相对更加安全一些,同时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高

02-05 14:31

学习了,投资中最重要的还是控制风险。

02-08 03:17

我的经验是等待,是当对风险无法把握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什么也不做,只是等,选择的机会越多,失误的次数也就越多,投资并不是只争朝夕的游戏,机会只给有准备的投资者。@华夏ETF

02-05 19:16

我见过很多股市
投资中"黑菲定律"的例子. 这些情况往往
是由于市场参与者过度自信或恐惧等情缁
的影响而引起的
例如, 当一只股票被认为被高估时, 投资
者可能会选择等待更好的价格, 但它往往
会继续上涨另一方面, 当一只股票被认
为被低估时, 投资者可能期望它会反弹
但它可能会继续 下跌 类似的情况还有:
害怕股票下跌而看到它下跌; 对股票的增
长持乐观态度, 但看不到它上涨; 卖出股
票只是为了看到它开始上涨; 或者买一只
预计会上涨的股票, 但同一板块的其他股
票表现更好
这些行为可以追溯到情绪偏见, 可能导致
非理性决策并造成投资损失 例如, 以
$中国中免(SH601888)$为代表的消费和新能源板
块的持续 下滑, 就是"墨菲定律"发挥作用
的典型例子 尽管持续下跌, 抄底频繁,
但截至2024年1月31日 , 隆基绿能的股东
数量已从63万增加到近100万. ETF指数
投资也遵循这种模式, 越来越多的资金投
入其中 市场下跌 然而, 市场真正的底
部往往在最后一批信徒拋售时到来, 标志
着一个安静而微妙的转折点

投资一家企业,企业盈利能力不减反增,那些只是因为市场情绪不好就否认企业的投资价值的股民,盲目卖出,等跌无可跌股价反弹,拍大腿的还是那群人。$隆基绿能(SH6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