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谷专栏文章《新会计准则下银行净息差的计算公式》的回复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回复:15喜欢:21

@谷丰致 

老谷,读完了你昨天对我的回复,现在就打算继续来和你抬抬杠(相信你不会太介意[大笑]

因为有不少内容,所以就干脆专门写篇帖子。

在抬杠之前,让我先谢谢你替我解开了兴业 1.73% 净息差的来历之谜(我是核算过你的公式和推算后才这么说的[俏皮]),也十分感谢你在这上面所花的时间和精力 [鼓鼓掌][献花花]

好,抬杠开始。

首先,我想对你原文中的几个结论(下图)做一些补充:

我也推测兴业是把整个【公允价值入损益资产】科目做为了调整的基数。

以下是这个科目的明细:

红框 1 应该是它说的 “主要是用于做市交易目的而持有的人民币债券”。也就是说,配置这部分资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利息收入。

而红框 2 大概率就是它说的 “净息差口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投资业务所产生的收益在会计科目归属上不属于利息收入,相应调整其对应的付息负债及利息支出。”

所以,兴业有理由把这此两项之和做为调整的基数。因为此两项占了整个科目的 97.5%,这就等同于把整个科目作为了调整的基数。


其次,我想对你在原文中的两个公式(以下贴图)说说我的看法:

对于公式 b 的不适用性,除了(你说的)投资收益波动大之外,似乎还有个不合理的地方,即它使用的收益率。从逻辑上来说,这个收益率应该用的是它真实的收益率,而不是采用平均生息资产的收益率,不知老谷你是否也会这样认为?

其实这个问题公式 a 也有,因为其《加回成本》用的也是负债端的平均支出利率。比如,负债端存款的利率就要比平均的 281 BP少 92 BP。所以,如果用存款利率的话,它会在分子上少加回 33 亿,合 6 BP 净息差。


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计算可能会增加公司对净息差操纵的空间。这是我抬的第一杠。


再次,我想对概念(以下贴图画红线的句子)来抬抬杆:


我的疙瘩是:

1)兴业 2165亿基金的收入,不知以前是否计入利息,但现在不计了。非但如此,它还很明确的把它归为权益类投资。而权益类资产的收益是没有利息这个概念的,对吗?

2)还有剩下的那些以交易为目的的债券。虽然它们有利息,但兴业并不是持有它们到期而收息,而是用来做频繁的买进卖出,这样的操作是收不到利息的,因为利息本身已包含在债券的公允交易价格里面了。不知老谷觉得我这样的理解有没有逻辑?

所以,在逻辑上,我们是否可以说,此两种资产,即使暂时不在名义上,但至少,在实质上也已经是属于真非息资产了?


最后的一杠 [捂脸]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兴业这块资产是从15年开始增长,16年有个跳跃(不奇怪为何FICC 的业务就是在那年的年报中被首次提起)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它 FICC 业务的发展壮大,今后它这块资产的数量会继续增加,从而它调整净息差的基数也会相应的越来越大。这是否会使得它的净息差越来越虚高,以致于到最后,让我们投资者对这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完全失去其参考意义?

你看,已经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招商,它的净息差公式就非常直观:用的分子就是利润表里的净息差,分母里的资产就是扣除了常规非息和整个【公允价值入损益资产】科目后的资产。

我很想知道,兴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难道是新的会计准则规定这样做的吗?换句话说,到底是兴业的计算正确,还是招商的正确?或两个都正确?


这最后的一杠其实是个问题,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抬杠。而且今天天气不错,适合诗和远方,所以就此打住[大笑]


以上内容是对@谷丰致 专栏文章《新会计准则下银行净息差的计算公式》的回复,其中一部分是和老谷(从昨天开始的一场)讨论的继续。有兴趣的兴粉可以读一读,从而了解一下兴业17年1.73%的这个净息差是怎么算出来的。


$兴业银行(SH601166)$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8-05-15 22:27

老李:我的疙瘩是:
1)兴业 2165亿基金的收入,不知以前是否计入利息,但现在不计了。非但如此,它还很明确的把它归为权益类投资。而权益类资产的收益是没有利息这个概念的,对吗?
2)还有剩下的那些以交易为目的的债券。虽然它们有利息,但兴业并不是持有它们到期而收息,而是用来做频繁的买进卖出,这样的操作是收不到利息的,因为利息本身已包含在债券的公允交易价格里面了。不知老谷觉得我这样的理解有没有逻辑?
所以,在逻辑上,我们是否可以说,此两种资产,即使暂时不在名义上,但至少,在实质上也已经是属于真非息资产了?



老谷:做市交易的资金金是相对稳定的。结息是按时点计算的;就像股票股权登记日。所以,做市交易的这部分是有利息收入的。

在财报注释中,清清楚楚写明,无论是权益类还是债券类,只要进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都不计入利息收入。在没有转入新科目之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归利息收入,分红归投资收益。

货币基金哪怕只有分红,都不能叫非息(非收益)资产!货币资金年化不少于3%。我们平时买的银华日利远远高于3%!假如兴业银行把银华日利产品提供我们买卖,兴业银行持有银华日基金就不是生息资产了?

再想一想,转变个核算方式,就不算生息资产了?会计上有个原则:实质重于形式!
如果有一天过了新旧准则切换期,同比问题过去了。说不定财政部会计司一个通知,就全部改成非息资产了!

最后,再强调一下。为什么一定要加回呢?要明白,为了同比!为了同口径!

2018-05-16 06:47

专业

2018-05-15 23:16

老李:你看,已经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招商,它的净息差公式就非常直观:用的分子就是利润表里的净息差,分母里的资产就是扣除了常规非息和整个【公允价值入损益资产】科目后的资产。
老谷:招行是榜样!人家净息差这么高,加回个啥呀!兴业不服气:你2.62%,我1.62%也没有,因为我是投资银行!我就是想办法往上挪,1.75%不行,搞个1.73%。

2018-05-15 22:42

2018-05-15 22:16

老李和老谷真是细节控啊。欢迎你们对细节不断的探求和剖析,真理越辩越明。
细节可以辅助判断真伪,对判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常识。

2018-05-15 22:08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018-05-15 21:59

老李:所以,兴业有理由把这此两项之和做为调整的基数。因为此两项占了整个科目的 97.5%,这就等同于把整个科目作为了调整的基数。
老谷:认同。老谷的公式中就是这个数据!!!

2018-05-15 21:55

有了2017年半年报的模式,兴业银行“如法炮制”把2017年净息差从1.59%拉高到1.73%!
老谷相信这离真相不远;因为我相信逻辑的力量!

2018-05-15 21:49

老李:请教兴业中报的净息差为什么会是1.75%?

老谷:8个月匆匆走过。。。。。。。。。。今天老谷来解答老李的问题。
首先,上公式:《新会计准则下银行净息差的计算公式》网页链接
净息差=(利息净收入+成本加回)/计息生息资产 (a)
净息差=(利息净收入+收益加回)/全部生息资产 (b)
兴业银行财报说了,我选成本加回。但,没有具体规定,我家财务人员可以加以发挥嘛!也让投资者快活快活!

怎么做的呢?a分母,b分子!!!
上数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老谷没有日平均数,以季报平均数代替,有一点点误差。

(440.03+3486*4.21%/2)/58418.59*2=1.75769%

2018-05-15 21:46

欢迎抬杠!发现盲点,获取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