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回复:13喜欢:3
发一篇读书笔记
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
读这本书的初衷在于寻找一个切入点了解中东这片古老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者米尔斯海默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从行文来看,他认为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利益集团已经绑架了美国政治,如何处理美以关系,事关美国的未来。
麦金德的陆权理论有句名言,“谁控制东欧,谁就统治心脏地带,谁控制心脏地带,谁就统治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统治世界”。从这句话的本意来说,中东才是“心脏地带”。在资源禀赋上,中东盛产石油天然气,是全世界能源的最重要供给者。在地理位置上,中东地处三大洲的中心位置,苏黎世运河链接地中海和红海,自打运行以来就是欧洲和亚洲最重要的贸易通道。正如巴尔干火药桶一样,当世界的发展的由欧洲篇翻到世界岛,中东自然成为了大国的角力场。
现在中东的问题核心在于巴以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为了削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假意和阿拉伯人签订了“大马士革草案”,许诺战后阿拉伯人立国。暗地里又和法国、俄国签订了“赛克斯-皮科协定”,划分了三国的势力范围,巴勒斯坦地区由于情况复杂,列为国际共管区。同时为了得到有雄厚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西方犹太人支持,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的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一女三嫁的结果为日后中东复杂的局面埋下了祸根。
过去
二战以后,世界政治局势重构,作为大国的政治角力场,联合国随之成立。巴勒斯坦地区的原管理者大英帝国将问题提交联合国,联合国两国论出炉,这也是现在中东问题的原点-联合国181号决议。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两国,一个犹太国,一个阿拉伯国,耶路撒冷成立独立个体,委托联合国管理。
从阿拉伯国家的角度,这个决议自然是强权下的凌辱,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作为美国、苏联意图打在中东世界的钉子,在两方的协助下,以色列立国成功,站稳了脚跟。
历史上的中东战争共有5次,第二次中东战争,美苏携手将英、法势力从中东驱逐,中东变成美苏的角力场。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意图争取更多的战略竞争优势主动进攻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美国一方面需要以色列占领更优的战略地位,一方面也怕彻底的把阿拉伯世界推向苏联,在以色列占优的情况下,美国选择了推动双方停火。到此阶段,美国对以色列的尚掌握着主动性,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还可以以断美援的方式要求以色列服从美国的利益。第四次中东战争是阿拉伯国家的复仇之战,奈何阿拉伯联军实力不够,不幸败北。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信心崩溃和以色列媾和,让出了阿拉伯老大的位置。沙特等一众产油国为了支持巴勒斯坦,一起上涨油价,引起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也为日后的石油美元政策打下了伏笔。第五次中东战争由于埃及和以色列的和解,规模比前几次战争小很多。阿拉伯方面只有巴解组织、黎巴嫩和叙利亚参战。
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事件,推翻巴列维王朝,伊朗政权从亲美转为反美,形成中东目前的政治局面。在伊朗革命的同时,伊拉克萨达姆政变上台,挑起了两伊战争。由于对抗伊朗的要求,美国开始扶持伊拉克。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伊朗关系迅速升温,伊拉克彻底改投美国阵营。苏联在失去埃及后又失去了伊拉克,在中东的着手点只剩下叙利亚一个。保住中东唯一的着力点,这是2015年俄罗斯直接插手叙利亚战争的原因之一。
两伊战争结束,伊拉克为了解决债务问题悍然入侵科威特,美国在联合国的授权下组织多国部队,发动了海湾战争,摧枯拉朽的解决了问题,而后快速收兵。用更大的视角来看,这是美国人最后一次正确的使用武力。由于冷战对手苏联的轰然倒下,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心态使得美国在后面的战争中违背了自己从冷战中吸取的教训-设置战争的开始和终点,有限度使用武力。
现在
2003年开始的伊拉克战争,可以说是现在中东局势的原点,起因错综复杂。由于恐惧伊拉克对以色列的威胁,美国国内以色列游说集团极力推动美国进攻伊拉克。总结这次战争,美国付出的代价不少。对比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美国国际形象全无,鲍威尔“洗衣粉”片段沦为国际笑柄。同时战争完全没有达到美国战略目的,在不得以撤出伊拉克后,伊朗什叶派势力乘机填补了伊拉克的权力真空,伊拉克成为什叶派“抵抗之弧”的重要前进基地。
如果中东是世界岛的四战之地,那么叙利亚就是中东的火药桶,2011年,美国策动的阿拉伯之春扫过了叙利亚,犹如火星点燃了导火索,叙利亚的内战随之爆发,相关势力不断入场,战火越烧越旺。
除去已被消灭各方势力的一致敌人ISIS,目前在叙利亚的的政治势力主要有:
政府方
叙利亚政府:(什叶派伊朗、黎巴嫩真主党、俄罗斯支持)
反政府方:
以色列:占据土地
美军势力:直接下场
库尔德自治政府:(美国支持)
沙姆解放组织:(沙特支持)
叙利亚临时政府(土耳其支持)
革命突击队(约旦支持)
从目前的各方实力的发展来看,叙利亚的低烈度内战还需要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未来
目前的整个中东局面来说,起主要作用的域外势力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内部的主要支配力量有四家:伊朗、沙特、土耳其、以色列。简略下各家的主要战略目的和实施路径。
美国:石油美元政策是美国的战略基石不能动摇,美国仍然需要在中东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在全球战略上需要往东亚释放更多的资源,所以需要以色列在中东承担更多的战略责任。一方面美国需要以以色列为支点形成对沙特为首逊尼派的安全威胁控制沙特,同时倡导沙以关系正常化来引导双方势力一致针对伊朗的什叶派势力。另一方面挑动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对抗以达到上述目的。
俄罗斯:支持叙利亚政府军,守住俄罗斯的战略支点,协同伊朗在中东的战略动作,减轻美国在东欧对俄罗斯的压力。
中国: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中国是世界建设者的优势。这也是23年中国之所以能斡旋“沙伊世纪大和解”的原因,有意愿、有诚心、有实力。当然由于中国的存在,在区域内削弱了某些霸权的影响,那非中国的本意,而是结果。
伊朗:通过抵抗之弧在域内驱逐美国和以色列的势力。
沙特:安全和发展,在美国转为石油出口国变为竞争对手,同时实力又相对衰弱的背景下,利用自己的OPEC和海合会领导者的身份,在中美间左右逢源,获取最大利益。
土耳其:北约支点,小亚细亚支点,利用这两张牌打击库尔德分离势力,蚕食叙利亚。
以色列:利用自身对美国的影响力,推动美国打击其在中东的对手。现阶段最主要的目标是伊朗。
2023年的巴以战争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哈马斯的主动出击阶段性断绝了沙以关系正常化的可能,美国的中东战略遭受了重大失败。同时由于攻城战的艰难,预计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不会有理想的结果。对于未来,美国的战略目的和以色列的战略目的形成了分歧,双方都需要对方放弃部分的权益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美、以之间到底谁是棋手,谁是控制者。在艾森豪威尔时代,可以说美国是控制者。但伊拉克战争后的发展事态越来越表明,美国已经越来越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对以色列施加影响。
以色列对于美国的控制是渐进的,一方面犹太人控制了绝大多数主流媒体,在全球舆论圈营造对犹太人有利的舆论环境,同时对于批评言论赶尽杀绝,形成舆论控制。另一方面,美国以色列游说集团通过议题设置和政治捐款来推动政治议程往对以色列有利的方向发展。可以说,以色列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宿主。
在美国人意图在中东抽离部分实力的背景下,预期的权力真空已经吸引各方蠢蠢欲动,而以色列的疯狗策略使得其他任何势力的做大均会对以色列形成威胁。为了自身利益,以色列需要美国在中东投放更多的资源来维持自身安全。这形成了一个逻辑的悖论。
如果用更大的视角来看,冷战结束苏联垮台以后,美国人就失去战略反省能力,连起码的排除法做不到。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一再告诫自己的后辈,小心中俄伊大三角的形成。2022年美国选择在东欧挑动俄乌战争虽然赢得了短期的一时利益,也将俄罗斯彻底推向了东方。现在美国在东欧、中东、东亚同时吃重。要收缩集中力量势必要被其他对手获取超额的战略利益。东亚地区,美国如果放弃台湾,日韩马上就会转向,围堵中国策略土崩瓦解。东欧地区,如果撤出对乌克兰的支持,俄罗斯会强力反弹,波兰能不能守住都是问题,北约名存实亡。中东地区如出一撤,伊朗的强势反弹会直接颠覆美元石油的根基。可以说美国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都已经到了生死劫的边缘。而这一切距离苏联垮台,美国登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全球权力巅峰刚过去30多年。
当然由于美国实力的分散,中美热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没了火星撞地球的中美大战,全球热爱和平的人都可以松一口气了。

全部讨论

2023-11-26 20:25

这是至尊VIP待遇吗?我写的只要稍微带点时政的,要么发不出去,要发一发出去就会被秒删。

2023-11-28 14:08

我写笔记就不行<(`^´)>
贾老师这本小说就像《冰与火之歌》,一个人一章,但是框架要小很多,就像他自己说的,基本都是在写各种对话。整个故事就是十几位女主的故事,借一位搞艺术的男主(应该是贾老师自己吧😄)穿针引线。
茶馆,确实是能够引发故事的好地方,要不然这么多大作家都愿意围绕茶馆或者酒馆来写呢,还有拍电视剧,比如武林外传和地下交通站

2023-11-26 21:08

深度好文啊,不愧是波大

05-05 23:26

马克

2023-12-27 20:20

中美

2023-11-27 10:40

美国和印度本来想弄的那条走廊有绕开土耳其的意思 所以土耳其这次在巴以冲突里将要发挥的作用值得期待

2023-11-26 22:00

好文

2023-11-26 21:25

“洗衣粉”不是普京调侃语吗?环球日报还发过“伊拉克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新闻。

2023-11-26 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