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Wu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55
在海外都已经是被长期验证过的优秀生意模式了,能让我们在远超长期国债利率的估值下买到,疑问是,在当下中国这是不是可比?

热门回复

前段时间想明白了,中外消费股是没有太多类比价值的。除个别大都市,欧美普遍居住分散,开车十五分钟范围内的商业选择非常少,一个镇子上餐厅、超市、咖啡店、电影院一共就那么两家,做的实际上是优秀点位的生意,竞争格局变化缓慢,巨头有充足的应对时间。 另外国内的城市布局也会降低网购派送履约的成本,新品通过线上营销可以快速放量去加剧竞争。
所以国内的绝大多数消费股,在永续性上都断无对标国外的可能性,可能未必比得上制造业,先天估值中枢就应该更低。当然去交易从1增长到10的阶段,弹性也会更大。国内很多机构猛卷高频数据做趋势交易才是最优解,发现即猛干、实现即跑路..

市场越大,护城河越小。当市场规模只能养活一个巨头的时候,这家活得最滋润。当只要市场份额3%就可以生存下去,这个市场就卷到不行。

希望对你有启发,不用谢

好的生意,好的前景,同时满足年化15%的股息率,我确实要向你请教。

Bruce Greenwald: "Consider the case of an isolated town in Nebraska with a population of fifty thousand or less. A town of this size can support only one large discount store. A determined retailer who develops such a store should expect to enjoy an unchallenged monopoly. If a second store were to enter the town, neither would have enough customer traffic to be profitable.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the second entrant could not expect to drive out the first, so its best choice would be to stay away, leaving the monopoly intact."

[惊呆]被这数据惊呆了

品牌价值的一些基础逻辑在动摇。基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品牌价值在国内强电商环境更加被削弱,渠道拿走更多利润。在规模效应、social proof的价值不会掉,但国内人口、经济面、出海困境等方面给中短期判断加难度了

说明股东回报还不够。要是五年分红回购直接回本那种就完全没必要担心长期问题。

想到前段看的财新,有段话大致意思是:欧美很多产业事中看都是有发展路径的。而我们虽然有后发优势,但是是新旧产业和业态同时发展,所以冲突性就比较剧烈。
——看日本消费品变迁有感,像日本白电饱和,但是有些小家电比如吸尘器缓慢提升,我们还有 扫地机器人 拖地机。日本漱口水 牙线,我们还有电动牙刷 冲牙器。日本茶饮 咖啡 功能饮料,我们还有奶茶 咖啡店。日本预制菜和冷冻食品,我们还有外卖。而且以上还都受渠道变化的影响。。每个细分还会被其他细分所影响。

如果只拿中VS 美,我们零售总额47万亿(包括5万亿餐饮),美国是消费品6.1万亿美元,我们网购渗透率已经是全球最高, 美国主要消费12万亿消费是在服务(下面美国服务消费大项)
觉得变量上,人口因素是太长期
觉得增长上要保守一些,主要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消费品消费已经是世界第一,总量已经很庞大。
第二:应该看居民杠杆,人居可支配收入/居民负债,这个比率是08年美国的水平,140%,意味大概率居民去杠杆应该是一段时间的主流,也反映在很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居民长期存款和负债变化上。
当然这个是宏观大背景,有些消费股的估值可能已经反映了悲观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