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研报:港股大涨的逻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年来,港股表现极差。2023年,在外资流出港股、房地产恶化等影响下,恒生指数累计跌幅13.82%,全球14个重要资本市场指数中位列倒数第一,恒生指数年线以四连阴报收。今年年初恒指甚至一度跌破15000点,港股估值低得离谱。但刚刚过去的两周,港股表现非常亮眼。恒生指数持续强势上涨,五一A股休市期间也没有停步,已经连涨9天。今天我们综合多个研报,分析一下这波上涨背后的逻辑。

一、资金面持续失血是下跌主因

恒生指数年线(2004-2024)

造成港股下跌的原因有很多,但所有原因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流动性缺失。即外资在考虑港股时实行了地缘政治因素的“一票否决”。在国际环境动荡的背景下,中美博弈日趋激烈,外资对港股的态度偏向悲观。持续的汇率压力使得香港的资本外流压力比较严重,外资持续撤离导致流动性危机越来越严重。这也同样影响到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进而产生杀估值效应。

从历史数据看,汇率贬值与市盈率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和领先滞后关系,即汇率出现大幅贬值,往往意味着之后市盈率的下调。

二、谁在买入?

那么,这段时间究竟到底是谁在买呢?主要有两股力量。

一是南下的内资。过去两个月,南下资金几乎每天都是净买入。年初至今,港股通资金净流入规模是去年同期的 2 倍左右。

4月,中国大陆投资者占香港股票日均成交量占比达到历史高位,为总成交额的三分之一,这是自彭博社2016年底开始追踪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月度比率。

二是外资回归。外资回归可能是这轮推动港股短线暴涨的核心动力。目前,在亚太基金中,截至 3 月,日股仓位高达 46.9%,而港股和 A 股只有 5%左右。东吴证券提到,基于EPFR 口径,2 月中旬以后,日股和印度股市的外资净流入规模开始触顶回落,而相对应地,港股净流出量逐步收敛。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外资配置重心从日本、印度转向了港股,这也令港股流动性得到极大改善。

三、港股大涨的逻辑

1、核心内因:估值极低。

根据瑞银报告,恒指对应2023年底预期市盈率约为8.3倍,处于历史极低水平。估值低,股息率高,是港股股票具备向上动能的核心内因。同时,考虑到国内消费开始复苏,对上市公司盈利前景更加乐观。

2、催化剂1:日元超预期贬值,导致热钱出逃流入人民币资产。

4月29日,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60日元比1美元,日元贬值幅度和速度超出市场预期。日元对人民币年内已贬值9%,为1990年4月以来的34年内最低水平。

日元超预期崩盘式贬值,侵蚀了外资投资日本市场的收益,日股吸引力下降,资金流出顺理成章。与此同时,人民币保持坚挺且中国经济预期向好,中国经济企稳甚至走好逐步成为主流预期。在美股高位震荡的局面下,港股和A股形成了一定避风港效应。近日人民币资产被疯抢,导致人民币出现一定幅度升值。

3、催化剂2:证监会利好政策,港股有强烈估值修复需求。

证监会4月19日发布 5 项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宽 ETF 产品范围、纳入 REITs、支持人民币交易柜台、优化基金互认和畅通上市融资渠道。在A股融资渠道受限的情况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中国大型企业获准在香港上市。这对港股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华夏基金认为,南下资金对港股的配置范围主要集中在高股息类股票,今年一季度A股也加仓了高AH溢价的港股高股息板块,但近期看到可喜的变化,比如可以看到加仓互联网行业和创新药行业。当前恒生指数PE为8.87倍,PB为0.88倍,在全球来看都非常便宜,有较为强烈的估值修复需求。

4、催化剂3:美“亚裔细分法案”与赵长鹏事件

“亚裔细分法”就不解释了,尽管其打着“推动种族平等和包容”的旗号,但必须承认的是,在中美对抗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对亚裔的细分很可能会增加对华裔的歧视和偏见。美国近年来打压华裔的政策、日渐增多的暴力袭击事件、美国国会针对tiktok等中国公司进行歧视性立法……事实证明,在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的国际局势中,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敌视政策与美国社会部分存在的歧视华裔现象,极可能产生共振。

华人首富、加密货币亿万富翁、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加拿大籍华人赵长鹏的身上有诸多光环,不过,如今这些标签之前都要加上一个“前”字。2023年11月,赵长鹏现身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联邦法院认罪。美国司法部公布的文件显示,币安将承认经营未经许可的汇款业务、违反《银行保密法》等,并以支付约43亿美元(约合311.6亿元人民币)罚金为代价换取继续运营。4月30日,美国法官判决他监禁4个月。尽管已“投降”并缴纳天价罚款,但对币安及赵长鹏来说,未来仍然是未知数。

这两个事件加重了海外华人对未来的担忧,也在引发部分华人将资产逐步转向配置到香港。

最后小结一下,短线来看,在诸多催化剂的作用之下,南向资金与外资正形成合力推动指数上行。展望未来,越来越多的机构认为港股将出现估值修复行情,年线五连阴的概率极小。

声明:本文仅作为观点交流,不作为投资建议。

更多阅读:

网页链接{2023.11.02 投资四部曲:跳过资产配置买基金就是撞大运}

网页链接{2023.11.24 写在A股小微盘股的夏天}

网页链接{2024.2.27 一起看研报:跟踪和量化“国家队”的流⼊}

网页链接{2024.3.1 一起看研报:关注天然橡胶基本面反转}

网页链接{2024.3.10 一起看研报:黄金专家观点}

网页链接{2024. 4.12 一起看研报:交易再通胀}

网页链接{2024. 4.24 一起看研报:央行4月连续3次提示长期债券风险}

家庭理财系列文章

感谢陪伴和支持,请点“在看”或者“分享”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