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里有一种“药不如械”的说法,怎么看?

发布于: 雪球转发:238回复:219喜欢:435

这个是之前在和 $青侨阳光(P000385)$   投资人季度沟通过程中被问到的一个问题。“药是不是真的不如械?”这个话题也引发了比较广泛的讨论,本文简单梳理下我们的看法:器械的机会在龙头,辨识相对容易,长期确定性高;药品的机会在新兴力量的价值甜区里面会比较多,辨识难度较大,需要“捕捉”这个动作。

-----------------------------

医药大行业里面最大的肯定是药和械,因为它们更适合产业化。医疗服务细分里面有很多是不太适合产业化的。

药和械的关系很有意思:隔几年会有人提出来“药不如械”,要重械轻药,械壁垒明细、长期集中趋势;然后再隔几年又会有人提出来“械不如药”,要重药轻械,药的逆集中属性更强,有很多新的小的冒出来,这里面的机会弹性更大。两种说法都有它对的地方。

药和械是完全不同的业务属性,这种业务属性会导致在不同情况下,它适合的东西是不太一样的。

作为整体,在某个阶段以内,药确实不如械,因为就整体来说药是有个历史包袱的。中国历史上是靠以药养医的,中国药占比曾经是达到50%的,OECD经合组织是14%-15%左右,中国原来的药占比肯定是有问题的。现在已经连续降了十几年,降到了30%,我觉得未来15年还要往下降,降到20%。这是一块,从增速来说,药品有历史包袱,增速会慢些。

但是,药品里面有结构性机会,创新药的份额会从5%到70%-80%,这个机会会比较大

器械会比较好。中国历史上以械养医问题不太严重,然后中国很多器械的渗透率很低。我们去拉数据,中国不管是体外诊断还是设备,特别是高值耗材,中国的渗透率是远远低于国外,比如我们以前算的时候,我国是2点几的渗透率,美国是70几的渗透率,这里面渗透率差非常大。

但是器械有个问题也是存在:原来药品增速从二十几掉到七八个点的时候,器械一直维持二十左右的增速,这个是有些问题的。从渗透率角度来说,械的空间很大,但是价格体系原来一直没有动它。未来,器械整体还是会维持整体景气的,是只增速会往下掉好几个点,因为价格下来了,但渗透率增速还是会很高,比如起搏器不装可能会致命,该渗透还是会渗透。在这个渗透率提高的过程中价格逐渐会有挤压的过程。器械总体占比也会有回落,但比药品还是会好点。

更大的差别在这,器械是收敛竞争,龙头逐渐集中的过程;而药品是发散竞争,TOP20五年换一茬……

两个数据。一个数据,美股器械龙头几十年整体跑赢指数6倍,但药品龙头几十年是跑输指数,只有指数的0.8倍;药品是发散竞争的,不知道哪里就冒个金斯瑞、不知道哪里就冒个信达或者其它什么公司;器械这个问题会小很多,除非是TAVI这样的新赛道,那些老的里面很难冒出新公司来,它是收敛竞争。所以,器械是收敛竞争,它的机会点会更少,但是一旦出现,它的龙头远端确定性更好

药品机会更多是在产品临床初验证到广认可之间会有个估值甜区;药企一个好的地方,最核心的产品还没专利到期之前,所有产品的价值都是往上累积,这个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甜区,把握好了机会,收益也会非常不错;但是,专利期过了之后就会变成成熟大药企,这边新药价值往上增那边老药价值往下崩,这时候就不太舒服。所以,药企有个投资机会的“捕捉”这么一个动作,药品的机会点会非常多,只是辨识度难度较高。但跟器械不一样。器械的机会在龙头,药品的机会在新兴力量的价值甜区里面会比较多。所以,从这点上说,“药不如械”与“械不如药”的说法都不太合适,它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方法,投两种类型的机会。

还有一个层面,也跟估值有关。以前我们对器械特别看重是因为大家都在讲创新药,然后创新药特别贵,这是2017-2018年的时候,然后我们械很多,我们觉得械有很大机会,但是完全没人看。现在是倒过来,创新药其实一直往前发展,但创新药估值已经压了两年了;而创新械呢,过去一年表现比较好,这个其实也需要考虑进去。

我们现在组合里既有药也有械,我们在7月份前,械远远大于药的,械是药两倍的量。但是7月份之后,整个医械板块非常高之后,做了些换仓,换了些创新药。但是械也还有些,最近有支架集采、骨科集采,有一部分砸得很厉害,砸得很厉害我们也会积极关注,如果有机会我们也会纳入,因为械的远端确定性非常好,而且我们对械的了解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目前边际上,关注药多些。

精彩讨论

红色飞行艇2020-12-18 12:16

市场早就给了答案,药、械皆不如医疗服务。

尤达小武2020-12-18 19:03

这有什么好争论的,都不如酒

青侨阳光-林伟2020-12-18 11:32

从行业整体来说,械确实空间比药小、创新点也更少。但从公司个体的投资机会上说,会不会在某些方面,药品又不如器械?
比如以更长视角去看,器械里有一大批爱德华这样的慢推长牛股,但在药品里很少有这种级别的曲线。我的理解是,比如辉瑞立普妥专利到期可能就悬崖式坍塌了,但我们从来没听说过美敦力担心起搏器专利到期而导致美敦力的起搏器业务崩塌式下滑。器械“后崩”的问题比药品少,器械里领先创新相对更容易固化成壁垒,而药品里创新优势很难固化成壁垒,所以药品需要不断PIPELINE去驱动,但历史的成功并不必然意味着未来的成功,在产品的迭代中,药企的优劣势容易起伏?
所以,可否理解成,药品创新的市场更大、机会更多,但因为发散竞争导致不确定性搅动也更麻烦?而器械市场更小、机会更少,但因为体系竞争反而在投资上可能出现更高确定性、更大成长空间的自下而上机会?

张小丰2020-12-18 15:33

过去药品的巨头提前进入“天花板状态”。器械晚一点进入天花板。所以导致器械巨头增速高于药企巨头 = 器械长期收益更高。 
但是目前器械巨头全部进入天花板。2019年器械top10企业全是微增长还有负增长。所以从这个时间点来看未来10年比行业巨头我认为药企收益更高,因为药的空间大很多,并且创造新需求能力更强,药品巨头增长潜力还能维持,而器械巨头天花板以后增速就彻底上不来了。
当然这2个行业其实长期来看都是中小企业收益最大,而不是巨头。 巨头更多是防御性大蓝筹

青侨阳光-林伟2020-12-18 11:10

图片评论

全部讨论

2020-12-18 12:37

青侨阳光是我见到的雪球里医药行业投资逻辑阐述最清晰,最有格局的一位。

2020-12-18 22:46

分析得不错,但国情不一样,最大的不同是:美国没有医保集采y压价。

2020-12-18 21:43

最后都不如疗

2020-12-18 21:29

药不如械,其实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期,新械的发展速度是远远大于新药的,目前新药的发现速度越来越慢。人类未来疾病治愈率提高可能真的要依靠械的发展。这是我对这两个分支的理解。也许是灯下黑,我一直没怎么买械的股票,比如口罩股,在我看来,口罩成本才几毛钱,正常年景,口罩企业都是要破产的样子。。。

2020-12-18 15:22

械比药好,这个不用论证。械是轻资产、低资本开支行业,远期是本小利大的生意,而药确是高资本开支、重资产行业,属高投入、高产出、高不确定行业。

2021-08-28 11:15

@Nav3hz

2021-06-13 21:30

器械的机会在龙头,辨识相对容易,长期确定性高;药品的机会在新兴力量的价值甜区里面会比较多,辨识难度较大,需要“捕捉”这个动作。

2020-12-19 09:58

文章写得好,给人启发。 我的理解就是,械企的竞争是集中度的竞争,所以买械股就买龙头;药企的竞争是机会的竞争,所以买药股就买有研发实力的。因此,价投者多强调“药不如械”,投机者多信奉“械不如药”。此外生命周期里的不同时段也有相应侧重,比如,当械企因提高渗透而降价和药企因降“以药养医”占比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时,侧重点也会有所偏移。

我是赞同作者观点,很多人认为医疗机械创新少是坏事,但其实这是好事啊。不必花太多钱被迫投入研发中,可以有更多的自由现金流。

2020-12-19 00:36

看完青桥的大作之后,恍然发现,遮住估值,还是医疗服务的爱尔和通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