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丰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9喜欢:47
中国和美国还不一样、美国小药企给力是因为前沿技术都在小药企。成了就被大药企收购,创始人,投资人可以完美退出。创始人一般继续连续创业。投资人则把赚的钱继续投入风投尝试找下一个成功的小企业。这种生态下,很多小企业一开始就没把重心放在组建销售上。。就是搞擅长的研发。研发有成果那么就一定有被收购的价值。


中国小企业全是做me-too。目前的龙头就是me-too做的最快的一批。问题在于me-too是没有被收购的价值的。既然叫“me-too”从字面上都是“你能我也能”的意思。。所以会逼这些小企业自己做销售进一步发展。那么做的快的,有大产品提供现金流的还能发展。做的慢的现在已经傻眼。中国风投也傻眼,怎么退出呢?风投届现在开始反思这种状态,投入资金大规模下降。现在小企业融资比2年前差远了。已经进入寒冬。更关键的是这寒冬是不会自动消失的,是me-too生态本身的问题。


另外就是me-too生态非常有利于有研发能力的大企业。因为没有技术门槛,大企业有钱有销售队伍。美国大企业最牛逼的时候其实也是me-too泛滥。无数个他丁药物。无数个xx拉唑药物。现在美国支付严重倾向于原创FIC,me-too只能喝口剩汤,而且这些me-too还不是传统me-too,是竞争FIC失败的me-too。。。所以大药企低迷了好久。直到大药企这些年创新力又开始崛起(买更早期的潜在FIC和技术平台)才缓了过来。

热门回复

2019-11-07 12:50

非常认同中国跟美国阶段不同,我们把中国现在阶段称“双期叠加”就是想说,现在是大药企和小药企都是机遇期,而且初期的me-too阶段是大药企更占优势,但慢慢的国内的环境和生态的进化方向,会让天平逐渐向小药企倾斜。在这背后,包括资本市场的发展,包括行业的不断规范,包括人员要素的流动等,使得小企业有更大机会获得资源。但随着me-too在国内边际价值会不断下降,整个行业在往bic、fic迁徙;尤其是在生物技术新技术不断迭代出现的大浪潮下,大药企的资源优势会相对弱化而创新冒险劣势会逐渐凸显。举个例子,我们非常钦佩恒瑞、中生等企业的历史经营,但如果未来国内下一波大机会来自rnai、来自基因编辑、来自cart的话,恒瑞们是否一定能继续保证坐得上头等座?当然,现在还是me-too的天下,恒瑞pd1不需要比keytruda更好,但从发展的视角来说,5-10年后的中国肯定不是现在的情况。已经证明自己的百济、信达等,有待证明自己的亚盛、康宁、诺诚等,以及水面下的更广大的新药新势力,在5-10年后会否逐渐成为新一轮主流的代表?在全市场都在讲核心资产的时候,我觉得反而是需要提前思考的。

2019-11-07 14:04

确实就当下来说中国距离全行业大规模做FIC还差距巨大,未来十年全面赶超也有难度。对中国来说好处就是两者的基数不同,某些领域真有点状的FIC突破,其中的机会也不见得比美国就小。
PD1是难得的“拎起PD1就拎起了整个医药行业”的突破口,当下也填的差不多了。往后看,我觉得不是把眼光聚在PD1,而是要寻找其他的“拎起它就拎起整个医药行业的突破口”。所以现在关注比较多RNA,CART,基因疗法等……整个的治疗领域会从细胞膜外迁移到细胞膜内,在膜内的治疗方式目前还并未出现类似PD1之类的药物,但不排除在未来会有。
其实,我整体感觉我们两个观点应该不会差异太大,主要是文章内容的未来时间尺度跨度有点大,于当下并不太适用,尤其是很多创新还不在二级市场目力范围之内,显得好多倒像是一些风投项目。但我觉得未来n年后医药创新的二级市场投资,有可能会前移,有很多的判断思路跟风投的思路有点像,就提前关注。

2019-11-07 14:30

确实,没有基础研究,很难谈FIC的转化,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高校/研究院所的基础研究。不过动态的看,这些都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现在有一些科研院所已经开始摒弃过去那种“以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啥的为核心追求”研究方式,有更多的基础科研是对标海外一流,剑指国际前沿。西湖大学不就是其中的一个嘛,虽然刚成立没多久,但确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开端。差距不是一日两日造成的,追赶也不是一日两日就可以赶上的。逐渐向好的过程中,就是机会。

2019-11-07 13:28

我觉得中国距离全行业大规模做FIC还差距巨大。如果不做FIC那么小企业前途就有限,只有自己成长成为大药企一条路。所以必须找到一个大品种才能进化成为大药企。目前最显而易见的大突破口,时代的机遇:PD1坑已经满了。。。

以前做创新药中国在人才、政策、资金上都和美国差距很大,现在资金完全没问题,政策上也逐步跟上来了,中国中断和偏高端人才也不缺,最大问题还是超高端人才的缺乏,没有超高端人才的创新小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但这又涉及到教育系统和科研底蕴问题,需要慢慢来,目前超高端人才主要还是依靠美国海归人才,如果有公认的超高端人才去创业是不缺资金的,成功概率也挺大

2019-11-07 17:00

学习了

下一个PD-1就是KRAS, 小分子的专利很窄,不会跟PD-1一样有这么多家,现在谈基因治疗在大的适应症上还是比较早

2019-11-07 13:33

目前大规模FIC不现实吧,基础知识不行。

2019-11-07 12:57

[鼓鼓掌]

2019-11-07 12:50

风险投资专干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