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40喜欢:1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依然是拉升两天,阴跌两天,虽然有港股提税的加持,但是资本市场对其估值一直都是按照硬件制造商的水准来进行的,有人会说苹果开始不也是硬件制造商吗,说的没错,可是后期的封闭生态系统可是埋了好多牛逼的单纯手机制造公司,而且利润之高,核心技术之强,以至于国内前几年经常出现贾布斯,雷布斯的调侃,岂是现在小米可比拟的?

不过,最近我看雷布斯的造车行踪还是否定了之前的己见,改为极看好未来小米造车的前景,从3月份到现在小米造车100天了,雷军先后拜访了长安、上汽、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城等多家车企,从雷总的行踪中你可以看出小米一点都没闲着,另一方面,小米先后参与投资了纵目科技和禾赛科技,并被曝出收购了DeepMotion。并向三家自动驾驶相关公司抛出橄榄枝后,小米也在加速招聘自动驾驶工程师。此外,其还迅速申请了多个汽车相关的商标和专利。这一百天内,小米接连在拜访车企、投资自动驾驶公司、组建汽车团队、申请商标与专利等五个方面做了布局,可以说是为造车开启了全方位的攻势。

雷军这人就是这样慢决策,强执行,大格局的战略家,虽说之前小米宣称投资100亿美金自主造车被业界普遍看衰,但是我感觉雷布斯这个人还是很靠谱的,一看行业,二看领导,三看基本面,至少前两个小米造车还算占有,而且小米的基本面也蒸蒸日上,所以战略角度看还是高看一眼小米造车的,但我们也知道在“蔚小理”的竞争格局中,以快致胜的打法已经被这三家发挥的淋漓尽致,未来的造车还要看其后续生态的发展,而小米天然就有这块优势,叠加其智能科技方面的布局,兴许会有不小的惊喜。

现在的小米造车给人感觉是老虎咬天无从下嘴,确实该怎么干应该是困扰雷军最大的问题,软件生态系统为主还是硬件为主,代工还是自主生产,上下游供应链该怎么布局都是核心问题,都是没有清晰的答案,而从小米以往的经验看,造出20-30w的性价比较高的智能汽车应该是首选,毕竟营销才是雷军的最有把握的事儿。如果这个假设成了,以软件生态系统为主,选择代工之路,控制上下游供应链将是必然选择,真若如此,未来3-5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汽车饥饿营销必将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会儿市值该怎么算,才是今天我们投资小米可以好好憧憬的。

全部讨论

苹果估值也没多高,32倍
小米估值也没多低,24倍
腾讯也没多便宜,28倍
美的看起来便宜,16倍

长安汽车,60倍
宁德时代,165倍
通策医疗,192倍

锂电池 医疗 芯片 已经按照2030年估值,小米还按2021年估值,市场太畸形了

就是制造业也不应该这么低呀 都和$美的集团(SZ000333)$ 市盈率接近了

2021-07-21 14:50

小米经历过供应链之痛,又有特斯拉和三傻的例子,大概不会选择代工模式

2021-07-21 15:13

拜访了那么多造车厂,肯定是想谈代工,现在连手机都代工,自己造怎么可能,100亿美元也不够,一点制造技术积累都没有。定位肯定与小米手机一样,高性价比,年轻人喜欢的车。

2021-07-21 15:03

企业基本面越来越扎实,物联网智能家居刚刚拉开序幕,智能汽车也在迎面而来,小米的未来一定是星辰大海.

2021-07-21 18:21

港股原因,在a股小米应该很容易pe能到30,腾讯给到35

2021-07-21 18:15

小米汽车🚗不应该是29999元起步吗?

2021-07-21 16:48

雷军有一点和散户很像,他就愁股价为什么不涨

2021-07-21 15:43

主要原因就是港股的边缘化,A股的话同一个小米估值50倍起。港股现在不是一个小米跌,你看有涨的吗,倾巢之下焉有完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