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德隆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8喜欢:0
一个做服装的朋友(批发档口),客户订货有的给订金有的不给订金,货款基本会拖几个月,最多的客户欠货款50几万,其他的都是十几二万的前者,他收到货款第一时间支付供应商货款,哪些小面料商和辅料商也很郁闷。
这种模式应该算信用扩张吧,但是感觉风险不可控,一旦客户不给钱你起诉都没办法。

热门回复

2023-07-05 18:30

现在也是鸡贼心理,惦记富人手里的钱,逻辑是财政掏1万,富人掏5万。觉得给穷人1万也就是1万,嫌弃没杠杆

2023-07-05 18:25

真做的到这点算是大进步了,现在各种购房补贴,汽车补贴,本质上还是补贴有钱人,真正的穷人哪里买得起房子与车子!

2023-07-05 18:50

所以要遗产税房产税啊,又不敢,本来就还在讨好这帮人

2023-07-05 15:36

投资,典型的今天是需求,明天是供给

2023-07-05 19:23

能够按人头发放就已经很公平了,何必区别穷人与富人,搞对立?
如果不给富人(含一部分官员)发放,不能一视同仁,那么实行起来的阻力必然会很大。

直接按人头发就行了。同样的100块对富人来说就跟没发一样

2023-07-05 14:50

再补充一点:青年就业问题也与高校作为半市场主体的“产能扩张”高度相关。。。[尴尬] 确实,正如肖老师所说,所有内卷的本质就是产能扩张。为什么中日韩显得卷,就是这些既没有殖民时代原始积累,也没有自然资源禀赋的“后发”国家,只能依靠仅有的“人力资本”赚取资本金。所以这种国家生育率低下是必然的。日本以前仰赖父权文化“优势”养个老婆在家得以规避,一旦新时代文化“侵入”——2000年后女性大规模进入日本职场,就被打回中韩“老路”。

2023-07-05 22:40

出口补贴几十年,几十万亿,,新能源汽车本质是富人消费,却处处补贴,燃油有养路费,电池车没有,这些其实是加剧不公平。二手房增值,最根本是公共设施投资是社会的,但持有房屋的人不用缴纳土地增值税,祖上的土地卖了,收益其实大头是社会投资造成的,这类也不收税,更不是资本市场的减持,税收不完整。

现实的案例,一个基建投资的土方项目,50元一方一车的价格,到真正干活车队那的价格只有15元,到工人那就几块钱,中间有一大堆不干活的分那35元。但形成负债你我他一起分担。所以还不如直接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