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55回复:106喜欢:37

【从资产周转率看产能利用率】

前面在这里讲过:网页链接,PPI持续低迷的几年,是从产能不足到产能过剩切换的时期。


可以观察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来管中窥豹,从2012年持续下降到2016年,之后依靠各种债务刺激才回升至今。但离2012年之前的高点还差距不小,这意味着产能过剩的压力仍然存在。

企业的总资产可以视为广义产能,包括了固定资产、存货、应收等科目,其中固定资产可视为狭义产能。从细项的周转率数据看,上市公司平均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与2010年的高点相当。存货周转率处于历史高点与低点之间的中间位置。

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则处于历史低点位置,与2010年高点相比回落幅度超过了40%,且无力反弹。对应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40多天大幅上升到目前的70多天,也就是平均账期由1个半月上升到2个半月。

说明企业在2016年之后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幅度最大的是应收账款,其次是存货,最小的是固定资产。如果说固定资产与存货还能体现主动克制的一面,那么,在应收账款方面,可能是被动因素偏多,很多时候为了获得收入,不得不接受应收账款。

全部讨论

2023-07-05 15:56

从现在看,投资拉动经济的边际效果已经极小,主要体现在边际收益率几乎为0导致民间自发投资动力缺乏,更多的不过是维持性投资。
由于房地产这个终极消费行业的倒下,注定投资拉动经济已经穷途末路,连时不时的诈尸也不指望了,这就决定了,社会投资会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去产能时期。
很多事情不是你不愿意,他就不发生的。

2023-07-05 19:22

建议加个非流动资产的周转率
固定资产现在的重要性可能下降了
无形资产等产能的重要性在上升

2023-07-30 19:11

应收账款,谁是欠账主力?

2023-07-09 06:49

历史轮回三角债——说明企业在2016年之后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幅度最大的是应收账款,其次是存货,最小的是固定资产。如果说固定资产与存货还能体现主动克制的一面,那么,在应收账款方面,可能是被动因素偏多,很多时候为了获得收入,不得不接受应收账款。

2023-07-05 19:09

最近你们吃肉了么?

一个做服装的朋友(批发档口),客户订货有的给订金有的不给订金,货款基本会拖几个月,最多的客户欠货款50几万,其他的都是十几二万的前者,他收到货款第一时间支付供应商货款,哪些小面料商和辅料商也很郁闷。
这种模式应该算信用扩张吧,但是感觉风险不可控,一旦客户不给钱你起诉都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