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几句255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7喜欢:1

【通胀要来了】

$海天味业(SH603288)$$贵州茅台(SH600519)$$东阿阿胶(SZ000423)$

在最近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到,当前的物价水平仍与价格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推动信贷定价基准LPR的下行,央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利率和再贷款利率等。最新发布的官方消息显示,五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下调至3.95%,下降了0.25个百分点,这一降幅之大在过去极为罕见。鉴于经济基数的增加,传统的经济刺激手段效果有限。因此,现阶段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货币政策,降低资金成本,以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当前的物价水平仍与价格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家认真体会一下这句话。央行行长把话说的很明白了,要促消费,保增长。当前的物价水平低于预期目标,暗示着市场上的资金还有进一步释放的空间。

由于猪肉在我国国民生活消费的重要地位,我们国家的CPI(消费价格指数)一向被称为猪肉CPI,其实我在【闲聊252】网页链接,已经提出,猪肉已先一步涨价:

猪肉都涨价了,能直接衡量通胀水平的CPI数据能不涨嘛。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在2024年5月17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网页链接

“4月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7%,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个人看法:未来消费品除了地产不涨价,其他的可能都要涨价。

我们国家通胀估计真的来了,各位球友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精彩讨论

最后遇到你05-22 16:57

CNBC记者:消费情况有哪些明显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谢谢!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您关心的是消费市场情况。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相关政策带动下,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领域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消费市场呈现持续恢复态势。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上月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到假期天数比上年同月减少2天、同期基数比较高等因素的影响。扣除同期基数的影响之后,还是平稳增长的态势。从环比增速来看,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0.03%,保持平稳。
消费领域有几个特点:
一是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稳定增长。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8.5%,饮料类增长6.4%,日用品类增长4.4%。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3%和12.7%。
二是服务消费增势良好。1-4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8.4%,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4.9个百分点。假日出行持续活跃,带动餐饮、交通等消费较快增长。1-4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3%,交通出行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三是线上消费带动作用明显。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1%,占社零总额的比重为23.9%,占比较1-3月份提升0.6个百分点。
总的看,今年以来,从年初的冰雪经济到每个长假的假日经济,文旅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热点为消费市场的恢复不断增添新动力,消费市场总体呈现持续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仍待进一步提升。下阶段,随着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新业态加快融合,消费空间不断拓展,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实,消费潜力有望得到持续释放。谢谢!

最后遇到你05-22 16:26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4月,中国CPI同比升至0.3%,核心通胀率为0.7%,这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内需复苏?年内CPI前景如何?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4月份,随着居民消费需求尤其是服务需求的持续恢复,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稳中有升,环比由降转涨。主要有几个特点:
一是同比涨幅扩大。4月份,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7%,降幅和上月相同。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能源价格上涨3.6%,涨幅扩大2.3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4%,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上涨0.8%,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二是环比由降转涨。4月份,CPI环比由上月下降1%转为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降幅比上月收窄2.2个百分点。在食品中,由于市场供应总体充足,鲜活食品价格大多下降,但是降幅趋于收窄。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上月下降0.5%,也是由降转涨。在非食品中,受小长假期间出行增多带动,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都由降转涨,涨幅分别为15.3%、9%、4%和2.7%。同时,受国际金价和油价上行影响,国内金饰品价格上涨8.7%,汽油价格上涨3%。总体上看,服务价格环比由下降1.1%转为上涨0.3%,表明服务需求在持续恢复。
三是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环比由降转涨。4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则是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0.2%。
下阶段,随着天气转暖供应增加,食品价格仍然将处于季节性低位。工业消费品在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消费需求有望回升,价格总体将稳中略升。服务价格则在服务需求逐步恢复推动下有望继续回升。所以,综合这几个因素判断,下阶段CPI有望低位温和回升。谢谢!

全部讨论

05-22 16:26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4月,中国CPI同比升至0.3%,核心通胀率为0.7%,这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内需复苏?年内CPI前景如何?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4月份,随着居民消费需求尤其是服务需求的持续恢复,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稳中有升,环比由降转涨。主要有几个特点:
一是同比涨幅扩大。4月份,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7%,降幅和上月相同。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能源价格上涨3.6%,涨幅扩大2.3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4%,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上涨0.8%,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二是环比由降转涨。4月份,CPI环比由上月下降1%转为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降幅比上月收窄2.2个百分点。在食品中,由于市场供应总体充足,鲜活食品价格大多下降,但是降幅趋于收窄。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上月下降0.5%,也是由降转涨。在非食品中,受小长假期间出行增多带动,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都由降转涨,涨幅分别为15.3%、9%、4%和2.7%。同时,受国际金价和油价上行影响,国内金饰品价格上涨8.7%,汽油价格上涨3%。总体上看,服务价格环比由下降1.1%转为上涨0.3%,表明服务需求在持续恢复。
三是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环比由降转涨。4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则是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0.2%。
下阶段,随着天气转暖供应增加,食品价格仍然将处于季节性低位。工业消费品在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消费需求有望回升,价格总体将稳中略升。服务价格则在服务需求逐步恢复推动下有望继续回升。所以,综合这几个因素判断,下阶段CPI有望低位温和回升。谢谢!

05-22 17:08

总台央视记者:近期,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上调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测。请问,从目前数据情况看,您预计全年经济走势如何?谢谢。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刚才说的,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咨询机构上调了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期,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从下阶段看,尽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随着宏观政策加快落地显效,经济内生动能持续修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趋势有望得到巩固和增强。有三个方面支撑因素:
一是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催生更多新的增长点,新动能正在迅速形成并且日益发展壮大,有力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和韧性。1-4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2.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15.4%,今年以来占比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3.2%和18.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3.9%。随着这些新产业、新产品、新模式持续成长,创新主导作用将持续彰显,经济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二是内需有望继续改善。从投资看,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加大创新发展投入,投资总体保持稳定增长。1-4月份,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8.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1%,都快于全部投资增速。反映设备更新情况的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也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细化举措逐步落地,重点领域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将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有利于投资稳步扩大。从消费看,文旅消费需求持续活跃,县域文旅、假日经济助推消费潜力稳步释放。根据有关部门监测,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国内出游人次按可比口径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28.2%,出游总花费增长了13.5%。随着就业形势改善,促消费政策落实落细、消费场景不断创新拓展,消费市场将继续扩容提质。
三是政策效力有望进一步发挥。今年以来,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稳增长、增后劲、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加快统筹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陆续出台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近期还出台了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安排,用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将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振市场信心。随着政策、资金等要素支持逐步落地,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投资、建设加快推进,都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总之,随着宏观组合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内生动能的持续修复,社会预期的持续改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因素不断累积增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增强。谢谢!

05-22 16:19

从消费看,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比上月有所回落,同样是受到假日错月带来的较高基数影响。去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环比增长1.06%。不管是同比增速还是环比增速,都是全年各月的高点。初步测算,假日错月带来的高基数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回落超过1个百分点。从具体消费类型看,粮油食品等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继续稳定增长。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1-4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8.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海天味业(SH603288)$ $欧普康视(SZ300595)$ $爱尔眼科(SZ300015)$

忍不住发出,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李嘉琪说得对,要反省自己这么多年为什么自己工资不涨……

05-22 16:57

CNBC记者:消费情况有哪些明显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谢谢!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您关心的是消费市场情况。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相关政策带动下,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领域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消费市场呈现持续恢复态势。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上月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到假期天数比上年同月减少2天、同期基数比较高等因素的影响。扣除同期基数的影响之后,还是平稳增长的态势。从环比增速来看,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0.03%,保持平稳。
消费领域有几个特点:
一是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稳定增长。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8.5%,饮料类增长6.4%,日用品类增长4.4%。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3%和12.7%。
二是服务消费增势良好。1-4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8.4%,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4.9个百分点。假日出行持续活跃,带动餐饮、交通等消费较快增长。1-4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3%,交通出行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三是线上消费带动作用明显。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1%,占社零总额的比重为23.9%,占比较1-3月份提升0.6个百分点。
总的看,今年以来,从年初的冰雪经济到每个长假的假日经济,文旅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热点为消费市场的恢复不断增添新动力,消费市场总体呈现持续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仍待进一步提升。下阶段,随着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新业态加快融合,消费空间不断拓展,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实,消费潜力有望得到持续释放。谢谢!

05-22 16:21

从投资看,南方部分地区4月份雨涝灾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但是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有力支持下,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稳步推进的带动下,设备更新投资快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增势良好。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7%。

05-22 17:07

红星新闻记者:如何评价4月份房地产行业的情况?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房地产消化存量、优化增量的举措,一些主要城市也放宽了限购,如何研判下阶段房地产走势?谢谢。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各地区因城施策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从4月份房地产领域主要数据情况看,房地产继续处于调整期。1-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8%,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0.2%,销售额下降28.3%,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6%。
  下阶段,要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谢谢!

05-22 17:03

彭博新闻社记者:美国新征关税将对中国商品出口有什么影响?公用事业价格上涨有何影响?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第一个问题,美国关税上调的影响。日前美国政府宣布将进一步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大家比较关心对中国经济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供需衔接不断改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联动效应积极发挥,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显现出比较强的韧性和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
  一是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进一步增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推动国内需求持续恢复,内需主动力的作用更加突出。一季度,我国内需贡献率达到85.5%,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是73.7%。从1-4月份消费领域和投资领域情况看,总体保持恢复态势。4月份,我国货物进口额同比增长12.2%,明显快于出口增速,反映了国内需求回升的良好态势。从生产领域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的产销率达到97.4%,继续处于较高水平。从企业预期看,4月份PMI中新订单指数是51.1%,仍处于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领域的市场需求继续恢复。
  二是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有利于不断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和发展空间。1-4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7%,外贸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从贸易伙伴看,我国的贸易伙伴丰富多元,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具有比较强的韧性和竞争力。
  总之,尽管经济持续回升仍然面临一定困难和挑战,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经济内生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不断改善,有能力、有韧性应对外部冲击,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会改变。
  第二个问题,关于公用事业涨价的影响。据测算,4月份CPI中,水、燃气、火车票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1%、0.1%和0.2%,电价环比持平,四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不到0.01个百分点。从同比角度看,水价格同比上涨0.9%,燃气价格上涨2.4%,火车票价格上涨0.5%,电价同比持平。四项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02个百分点。谢谢!

05-22 17:0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4月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请问原因是什么?对于下阶段CPI走势有何预判?谢谢。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您关心的也是CPI的变化。4月份,在居民消费需求尤其是服务需求的持续带动下,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稳中有升,涨幅由上月的0.1%上升到0.3%,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变化更明显,环比由上月的下降1%转为上涨0.1%。最值得关注的是核心CPI同比涨幅在扩大,环比由降转涨,4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0.2%。整体来讲,不管是从同比、环比还是核心CPI变化来看,CPI都在改善,表明消费需求处于持续恢复态势。
  下阶段,从食品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服务价格等各种因素判断,虽然食品价格因为天气转暖、供应增加,仍将处于季节性低位,但是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有望在需求恢复推动下低位回升。总体上看,我们认为CPI有望低位温和回升。谢谢!

05-22 17: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请问发言人如何解读这一数据?另外,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工业生产的恢复势头强劲?谢谢。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4月份,受益于宏观政策持续协同发力,加上出口加快拉动,工业生产增长有所加快。4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比上月加快了2.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97%,是近年来月度环比增速的一个高点。工业领域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三大门类增速均回升。4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比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5%,加快2.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8%,加快0.9个百分点。
  二是超八成行业和近六成产品增速回升。4月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月回升或者降幅收窄,回升面达80.5%;统计的61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63种产品产量增速回升或者降幅收窄,回升面达58.6%,接近六成。
  三是工业品出口带动作用明显。在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作用下,工业出口交货值继续回升,带动电子、纺织等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恢复向好,是工业生产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3%,比上月加快5.9个百分点。有出口的39个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出口增长,增长面接近八成。
  四是装备制造业回升幅度较大。4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比上月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6%。相关产品中增长比较快的,比如说动车组产量同比增长212.5%,也就是两倍多;新能源汽车增长39.2%,5G智能手机增长18.7%。
  五是消费品制造业进一步恢复。4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其中,造纸行业增加值增长11.6%,化纤增长11.3%,文教工美增长9.5%,印刷增长7.7%。消费品制造领域这些行业增速都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下阶段,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释放更大的市场空间,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绿色技术蓬勃发展,将进一步助力新动能加快培育增长,增强工业发展动力。同时,经营主体信心近两个月也不断增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已连续三个季度增长。这些因素将会对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形成有力支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