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博士做智驾,干出600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科创投研究院”旗下新媒体平台

每日分享资本圈的新鲜资讯

杨松|

作者

创投智库|来源

PE早餐团队|整编

车企买单,年入15亿。

刚过9岁生日的“地平线”,动作不断。

6月1日启幕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这家北京企业,携最新一代征程®6系列车载智能计算方案等亮相。

两个多月前,创始人余凯带队,向港交所递表。

过去几年,余凯团队融资11轮,共拿到23.6亿美元。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中,地平线估值达87.1亿美元,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作为实际控制人,今年47岁的余凯,持有16.95%股权,按公司估值计算,这部分资产价值超百亿元。

一旦完成上市,余凯团队计划,将所得资金用于高级辅助驾驶(ADAS)、高阶自动驾驶(AD)两大领域,拓宽护城河。

增收减利

余凯称,中国几乎所有主流车企,都与地平线有合作。

其智驾方案已经被超230款车型采用,2023年获得的车型定点项目超过100个。

地平线是比亚迪、理想最大的智能驾驶芯片供应商,其客户还有合资品牌东风日产、大众集团等。

比如理想L9 Pro,配备Horizon Pilot解决方案,由其提供高速点对点导航辅助、自下匝道、智能巡航控制等功能。

客户规模扩大,收入快速增长。其2021年营收仅4.7亿元,2023年增长至15.5亿元。

2023年的毛利率高达70.5%,这一数据远超它的车企客户。盈利能力较高的理想,同期的毛利率为22.2%。

该公司仍未实现盈利。2021-2023年,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11亿元、18.9亿元、16.4亿元。

关于亏损原因,地平线解释称,为了增强核心技术而产生的大额研发开支,以及优先股及其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

研发支出是大头,其去年的研发费用为23.7亿元,是收入的1.5倍。

余凯直言,每一代芯片研发投入都要很多钱。他表示,公司离盈亏平衡还有距离。“我们并不担心,在可控的范围内。”

踩中风口

创业初期,余凯主要聚焦AIOT(物联网)与汽车两大行业。

到了2019年,看到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后,他砍掉AIOT业务,专攻智能驾驶。

余凯对外交流时称,要“滋养”一门技术,需要找到一个有巨大市场需求的垂直领域,投入海量资源,吸引优秀人才。

他表示,除汽车外,自己不知道哪个垂直场景能长出来,也不会主动出击其它领域,“做这个证明题会死得非常快”。

同年,该公司推出了国内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2,并于2020年与长安达成合作,实现第一次前装量产的商业落地。

这一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进入到增长快车道。

当时唯一实现汽车智能芯片前装量产的地平线,踏上了新能源汽车风口。

接下几年里,公司打造了三代量产产品,新一代征程6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已于4月推出。

其客户资金雄厚,给订单、投钱。地平线的投资人中,包括广汽、长城、比亚迪、东风、奇瑞等车企。

2023年11月,地平线与大众汽车的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成立。该合资公司开发的智能驾驶方案,将搭载在大众汽车的纯电动车型上。

博士创业

地平线是由一群学霸创立的。

其CEO余凯,是南昌人,拿到德国慕尼黑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拥有约25年的研发经验,发表超100篇论文。他曾担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参与发起中国首个自动驾驶项目。

公司联合创始人、CTO黄畅,是清华大学博士,曾担任Baidu USA LLC首席架构师,同样是计算机工程领域的顶尖研究员。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陶斐雯,职位是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也在百度工作过。

百度离职后,三人联手创办地平线。

地平线在智驾领域保持优势。目前,其处理硬件累计交付量超500万,去年新增定点车型超100个。

智驾行业,高手林立。地平线的竞争对手,为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团队需要持续投入,才能保持产品竞争力。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前三名分别是英伟达、地平线和华为海思。

截至2023年底,地平线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6亿元。若上市成功,新融资款到账,现金流将更充沛。

智驾市场规模,足够大。

据灼识咨询数据预计,到2030年,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总额,将增长至4070亿元。

车企对智驾的需求攀升。

余凯判断,辅助驾驶去年的装配率超过50%,未来会朝着100%去演进。高等级自动驾驶方面,小鹏汽车15万元的车型,都打算装配。

他认为,行业越来越卷,新能源车企会买性能越来越高的芯片。

这对地平线来说,都是好消息。

声明:PE早餐是以知识分享为宗旨的非盈利平台,部分内容为原创,其它内容来自于网络或公众号转载,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学习参考。我们尊重作者的成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END

觉得有所启发

顺手再点个“在看”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