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首富上位史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1

  “中科创投研究院”旗下新媒体平台

每日分享资本圈的新鲜资讯

澍野|作者

金融八卦女频道|来源

PE早餐团队|整编

十几年前,当大部分人还没有听说过新能源的时候,王传福就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吕向阳也开始投资了锂辉石矿。

随后,在很多人都还懵懵懂懂时,吕向阳又投资了电子墨水、智慧教育、太空能源、太赫兹技术……

这些都是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东西。

2022 年,一个神秘男人以 1,250 亿身家,成为广州新首富,财富是许家印的2倍。

一夜暴富后,他被称为“中国巴菲特”。

其实,他却比巴菲特更早入手比亚迪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耗时14年,只赚了30多倍。

他投资比亚迪 27 年,用 250 万换回 1,000 亿,整整扩大 4 万倍,这还不算他减持套现的股份。

这个神秘的广州首富,就是融捷集团的老板、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表哥——吕向阳。

▲吕向阳站C位 图片来源:网络

吕向阳是王传福的“天降贵人”,也是比亚迪的幕后推手。

要不是他当年借钱给“穷亲戚”王传福创业,或许就没有现在的比亚迪

除此之外,他还悄悄布局了庞大的“资本帝国”,许多领域都是你想都不敢想的.......

借给“穷亲戚”250万,

成就千亿富豪 

其实,上世纪 90 年代,吕向阳能攒下 250 万,也是相当不容易。因为他是白手起家,家里本是一穷二白。

1962 年,吕向阳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尚未成年就辍学打工。

16 岁时,他得到了在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的机会。

他刻苦钻研,一干就是 15 年,逐渐从一群普通员工中脱颖而出,不到 30 岁就被提升为银行行长。

直到 1993 年,在时代创业浪潮的鼓舞下,31 岁的吕向阳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辞去“金饭碗”,南下广东创业,他“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最初,吕向阳从事房地产、纺织品等传统行业经营,凭借精明的头脑和极其广泛的人脉,成功收获人生第一桶金。

▲吕向阳 图片来源:网络

1995 年,吕向阳创办了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从此玩起了更加诡谲变幻的资本游戏。

同一时期,王传福听说,充电电池的最大供应国日本要停止生产,觉得这个产业大有可为。

于是,他决定从国有单位离职,创建一家电池企业,进军当时正方兴未艾的手机电池市场。

但一个现实问题无法绕过:创业资金从哪里来?

为此,王传福焦头烂额,他既拉不到启动资金,又无法贷到很多钱,尝到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尴尬。

走投无路之时,他跑去找表哥吕向阳“求救”。吕向阳义气得很,他大手一挥,借给表弟 250 万,于是就成了王传福的“天降贵人”。

▲年轻时的王传福(左)、吕向阳(中) 图片来源:网络

后来,吕向阳曾向媒体透露,“几乎就是本着对王传福的信任和了解,我才投资比亚迪。”

当然,王传福也没亏待表哥,不仅让吕向阳做第二大股东,还捧他做比亚迪的副董事长,算他是公司创始人之一。

别看钱的问题解决了,但彼时两人都背负着极大的压力。

250 万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吕向阳也是费了老大劲赚来的。

而王传福也很争气,比亚迪之后的发展,其实远远超过了吕向阳的想象。

2002 年 7 月,比亚迪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仅两个月就一度上涨超 70%,风头超越同期上市的李嘉诚长江生命科技

一举完成高达 16 亿港元的募集资金,创下了当时 54 只 H 股最高发行价纪录。

那一年,王传福和吕向阳这对表兄弟,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分别以 1.52 亿美元和 1.45 亿美元的资产名列 41 位和 48 位。

2003 年,王传福已把比亚迪做成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手机电池制造商,成为“电池大王”,随后又进军汽车业,成为新能源车的行业翘楚。

▲王传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吕向阳也继续跟着表弟“喝汤吃肉”,并且他充分信任王传福,不参加比亚迪日常决策,只有要做出重大投资时才会过问。

2008 年,“股神”巴菲特以 2.3 亿美元购入比亚迪 10% 的股份。

比亚迪也成为巴菲特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公司。

如今,比亚迪凭借超 7,000 亿的市值,成为国内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汽车公司,被许多人视为“车中茅台”。

巴菲特投资了比亚迪 14 年,赚了 30 多倍。

目前,吕向阳个人仍是比亚迪第三大股东。

截至 2021 年底,吕向阳持有比亚迪 A 股股份 2.39 亿股,持股比例达 8.36%。

比亚迪十大股东(截至2021年底)图片来源:同花顺

按照比亚迪 2021 年 12 月 31 日收盘价 268.12 元测算,吕向阳个人持有比亚迪的市值已达 641 亿元。

同时,吕向阳与其妻子张长虹共同控制的融捷集团,还是比亚迪第五大股东,共持有 1.55 亿股股份,持股比例达 5.33%。融捷集团持有比亚迪的市值达 416 亿元。

也就是说,吕向阳直接和间接掌控的比亚迪 13.68% 股份,市值超过 1,000 亿元。

从 250 万到 1,000 亿元,整整扩大了 4 万倍!

这还不算他减持套现的股份。

不过,更“神”的还在后面......

巧施财技力挽狂澜,

拯救“融捷系”

我们之前说过,吕老板创建了融捷集团,并以此为平台展开了大手笔的资本运作。

2014、2018 年,吕向阳盯上了上市公司,先后拿下路翔股份、乐金健康的控制权,并更名为融捷股份融捷健康,打造自己的“融捷系”。

但要“改造”它们绝非易事,陈年痼疾、行业限制等因素,使得它们陷入连年亏损的境地,一度遭遇濒临退市的险境。

一堆烂摊子摆在这,吕向阳能扭转乾坤吗?

先看路翔股份,它原本以沥青为主业,后来切换进入锂资源赛道。

吕向阳接手后,便开始着手转型锂电。

他先后通过收购和设立融达锂业、长和华锂和东莞德瑞等,涉足锂辉石矿开采和加工、锂盐加工和锂电设备制造领域。

智能驾驶 行业社群 限期开放

不过,那时锂电行业发展平平,最初转型后的融捷股份,经营持续疲弱,收入多年维持低位。

2018 年 -2019 年,融捷股份分别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 -704 万元、-3.26 亿元。

由于连续两年净利亏损,融捷股份也在 2020 年 4 月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成为*ST 融捷。

面临被摘牌之际,吕向阳请来老弟王传福当“救兵”。

2019 年,锂电池和新能源整车头部企业比亚迪,成为融捷股份锂电设备子公司——东莞德瑞的战略股东。

比亚迪入股后,融捷股份通过竞标,一举获得比亚迪大量的锂电设备订单。

2020 年,融捷股份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 2,104 万元,避免了退市的境遇。

这还不算什么,融捷股份来年刚刚“摘帽”,就上演了“大逆袭”戏码。

前不久,公司最新业绩出炉,2021年,融捷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9.21 亿元,同比大增136.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829 万元,同比增加 224.49%。

2022 年一季度,融捷股份业绩更是“爆表”,净利润 2.5 亿元,暴涨近 140 倍。

股民纷纷表示太“燃”了。

那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玄机呢?

原来,这是一场锂资源价格飙涨所带来的“狂欢”。

近一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销量一路水涨船高,碳酸锂作为新能源电池的原材料,下游市场需求旺盛,锂资源价格迎来“爆炸式增长”。

自 2021 年初到 2022 年初,碳酸锂的价格从 5 万/吨一路上涨至 50万 /吨。

一年 10 倍的涨幅,令人叹为观止。

而吕向阳早就提前布局了,融捷股份规划产能 250 万吨/年的二期康定融捷锂业锂矿精选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形成 47 万吨锂精矿产能,配合已有的 105 万吨采矿产能,预计每年可以产出约 20 万吨锂精矿。

▲图片来源:融捷股份2021年年报

近一年来,融捷股份的股价也一路狂飙突进,从 2021 年 4 月的 44.4 元,一度攀升至 193.9 元的高位,区间涨幅近 337%,吕老板自然也是赚翻了。

在吕向阳的精妙财技下,同样被救出亏损泥潭的,还有融捷健康

2018 年,在吕向阳、张长虹夫妇入主后,伴随着前期收购资产的不达标,融捷健康开始不断进行商誉减值,导致公司接连亏损。

2018 - 2020 年,融捷健康三连亏,净利润分别约为 -7.82 亿元、-7.16 亿元、-6,573 万元。

但就在 2021 年,融捷健康通过“瘦身”成功扭亏为盈,公司处置了亏损企业参股公司的股权,同时主营业务收入也有所增加,最终实现净利润约为2420万元。

2022 年一季度,融捷健康净利润约为 516.3 万元,公司在吕向阳的运作下走向正轨。

而这只是“融捷系”的冰山一角......

“中国巴菲特”的投资经 

最近,吕向阳又“赢麻了”,再一次验证了“中国巴菲特”的眼光。

2022 年 5 月,融捷健康拟以总价 2.12 亿元,转让参股公司中盛溯源 15.58% 的股权。

而根据此前披露的公告,融捷健康在 2021 年 8 月 27 日支付完全部价款,用 1.1 亿元拿下中盛溯源 15.58% 的股权。

这也意味着,一买一卖之间,融捷健康豪赚 1.02 亿元,赚了近一倍。

其实,这并非偶然事件。

随着资本逐渐膨胀,吕向阳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并确立了三大主要投资方向:

地产、工业和金融,并建立起庞大的“资本帝国”。

吕向阳早早入局房地产,经历了行业的“暴利时代”。

在开发地产项目时,他最为看重的是现金流的稳定。

他布局了上海打浦路 271 弄面积逾 20 万平方米的东泰花园项目、总建筑面积达 4.05 万平方米的全江景高层商用住宅楼项目、深圳国际机场联合开发的建材市场——深圳美万嘉国际装饰材料城……

2001 年,当投资者们还搞不清什么是锂电时,吕向阳就以超前的眼光进军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投资成立融达电源材料有限公司。

2005 年,他又转战矿业,在四川甘孜州投资了 1.1 亿元成立融达锂业,开发呷基卡锂辉石矿。

▲吕向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布局金融领域时,吕向阳觉得,准入门槛高的银行或者券商风险太大,资产业务是他更为理想的选择。

因而,融捷集团在投融资管理服务行业广泛开展了信用担保、客户理财、项目运作、风险投资、资产经营等业务,并同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大健康行业,吕向阳拿下融捷健康,主要生产销售桑拿设备、空气净化产品、健身器材等相关产品,通过一系列收购,逐步转变为产供销健康服务为一体的国内大健康行业整合平台。

据说,早在 2014 年左右,吕向阳就曾向媒体透露:“我现在有世界上第二大的锂矿,第二大的电池生产厂,在广州和南沙有锂、钴的深加工基地。这些看似分散的投资一旦能相互支援,形成产业链,就能产生巨大的效益。”

融捷集团官网显示,目前公司成员机构达到 24 家,产业涉及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新能源新材料与环保材料、锂电池装备、微电子与柔性显示材料、数字化教育、金融投资与保险、资本运作等,已经成为一家多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

其中,融捷集团投资了 5 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比亚迪、比亚迪电子、融捷股份、融捷健康以及华讯方舟。

如今,吕向阳执掌融捷集团 20 多年来,所投资企业的市值超过 9,000 亿元、资产规模超过 3,000 亿元、营业收入超过 3,500 亿元。

2022 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中,融捷集团董事长吕向阳以 1,250 亿身家,位列广州第一,是许家印的两倍。

▲图片来源:网络

多年来,王传福顶着“电池大王”的称号,带领着比亚迪一路高歌猛进。吕向阳则隐匿于其背后,提供资金支持,并获取巨额回报。

两人的搭配也被外界认为是,实现了实业与资本的双赢。

如果要问,他们成功的诀窍是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十几年前,当大部分人还没有听说过新能源的时候,王传福就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吕向阳也开始投资了锂辉石矿。

随后,在很多人都还懵懵懂懂时,吕向阳又投资了电子墨水、智慧教育、太空能源、太赫兹技术……

这些都是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东西。

▲王传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外,对吕向阳来说,他的成功还源于借给“穷亲戚”250 万!

不过,这也是大多数人学不来的。

 END

觉得有所启发

顺手再点个“在看”吖~

【推荐阅读】

智能驾驶 行业社群 限期开放

全部讨论

2022-06-08 10:54

支持首富哥

2022-05-28 23:21

融捷股份牛逼

2022-05-28 16:21

广州新首富上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