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以动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3
去年比较过隆基与宁德的管理层,宁德的管理层几乎是外籍博士或者有绿卡,宁德创始人手机电池起家,国外客户包括索尼,动力电池第一个客户是宝马,宁德在技术与客户方面是高起点。2020年宁德的固定资产与隆基相当(也许还少一点),连续3年高速扩产,基本上同行没反应过来,宁德已经近乎垄断,不仅对上游有话语权,下游基本被整的没有多少利润可言。而隆基在2020-2022年连续3年投产停滞,在等技术突破后扩产,隆基似乎不愿意用规模去扫荡对手,更倾向用技术创新(不领先、不扩产)去保持核心竞争力,不能说一定有错,当前情况说明光伏的技术创新已经越来越艰难,虽然对应着技术门槛越来越高,但在技术创新的空窗期没有适合的技术去填补市场,则市占率会出现下降

热门回复

有两个光伏和锂电的区别: 1. 锂电的高端核心工艺和设备是掌握在制造商自己手中,没有扩散到设备厂,所以锂电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严重过剩,宁德活得很滋润。 而光伏一代技术非常快扩散,设备厂掌握所有,给钱就能给你copy。 2. 光伏有周期霸主必亡的魔咒存在,隆基从开始就想打破这个魔咒,拿出了不领先不扩产的保命技,目前看有打破魔咒的可能了,这个就是他的了不起,如果隆基20~23大幅度扩产了,基本就继续验证霸主必亡的魔咒。$隆基绿能(SH601012)$

硅料紧缺的时候,通威扶持小弟抬高硅料价格,优先把硅料卖给自己的小弟,隆基无米下锅,扩产了也没有用。光伏行业发展成今天这样,主要原因还是非市场化,当企业投资不讲投资回报率,并且都有无限子弹,竞争能力再强的企业也招架不住。光伏行业只要是市场化,靠自身造血来发展,95%的企业马上就会被淘汰。

硅料价格在130左右(这个时候毛利率已经超过60%)的时候,协鑫朱共山曾公开发话呼吁硅料厂应该有底线,不当继续上涨,可惜财帛动人心。
正面例子是玻璃,前两年有段时间也是供不应求,但龙头控制住了无限涨价的欲望,控制住了毛利率。

回头来看,隆基是错的,宁德是对的。隆基拱手让出了市场,引狼入室。秦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隆基以为,主动减产是对行业负责,其实主动扩产才是负责,用扩产震慑想进入行业的,现在行业涌入了这么多资金,又想用技术战消灭,这不是浪费社会资源吗?

老师,光伏行业大概啥时候反转呀

[抱拳][抱拳]我一直看您的光伏信息。请问4月光伏装机数据一般是几号出来呢?

曾总与李总对待产业链态度区别非常大

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除非你指责硅料扩产不够积极,不然指责硅料厂是没有意义。强行控制价格不能解决硅料的短缺,反而留下权力寻租的空间。

我无法评价,不在其位,对行业的理解以及信息远远不及隆基的管理层,我更没有管理层的认知,对于光伏行业的引狼入室(看做内因)个人更倾向于通威的责任更大一些,光伏行业各环节都不应当出现毛利率可达60%及以上的情况,当年隆基硅片毛利率曾超过30%年报里隆基反思这种情况不利于构成行业壁垒或洗牌。光伏当前情况谁也不是无辜的。

感谢和严重同意您的分析!《光伏下午茶》借用一句您的分析哈[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