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5喜欢:4

作为好几个suv的车主,$理想汽车(LI)$ L6这次真打中我痒点了。去年年底买Tesla model y的时候略微纠结过一下l7,但感觉太大了而且价格比y高了不少,很快pass了。如果当时是l6和y对比,估计是个55开的局面,最终选哪个真不好说。

虽然l6上市之后理想股价跌的很猛,但是我不认为这是对l6的不认可,而是体现了市场对l7的担忧。10cm的长度差vs7w的差价,基本相当于对l7的变相降价,l7后续很难再维持1.5w的月销,很可能会降到l8销量级别,l6+7可能会达到1.2-1.3倍左右的曾经的l7的销量,考虑到l8躺平,l9面对m9的挑战,以及mega的扑街,理想今年交付超过60w辆的难度会极大,很可能会在50w辆上下,也就是相对23年35%左右的增长,而asp的下降会导致收入和利润的增速下降到20%区间。

作为国内新势力产品天花板的存在,理想在产品上仍然有学费要交:

1. 20w-50w的区间塞进去4款不同级别的车十分拥挤,无论怎么组合基本上用户的付费点就在5座(20w区间),小6座(30w区间),大6座(40w区间)这三档,很难做出大四档的销量,相邻的配置总会相互吃销量。与其螺壳里做道场,不如把每个主力档的产品做到极致,卷死同行,吃别人的份额,而不是吃自己的份额。未来6和9分别把守两端销量都有一定的保障,但7和8需要进行大幅调整,先做减法在调产品。

2. 家族设计不等于像素级套娃,不同级别的车还是要有一些自己的设计特色,更精准的满足目标用户群的审美需求,帮助用户强化产品的定位认知。40w的车和20w的车设计方案几乎一摸一样肯定说不过去,毕竟两个车的用户群都不同。理想过于迷信家族设计,虽然简化了产品开发流程,加快了上市速度,节省了成本,但也会在用户口碑和潜在转化上付出代价。

李想本人通过组织调整把自己从新聚焦于产品是个好的信号。以上两个问题并不致命,但对市场判断理想的天花板有多高十分关键。未来20-30w区间的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越早的梳理清晰产品矩阵,越早的搞定设计体系,理想就越能在淘汰赛中获得更大的份额。我对此是持比较乐观的看法的。

好公司遇到问题和低谷是成长和重生的契机。这无论对于公司还是投资者都是好事。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04-21 09:11

你在乎电池开盲盒不,宁德和卢旺达电池是不是不介意互换

04-21 10:09

抓紧多买几辆收藏,手慢无!

04-21 09:25

你赶快再买5辆,

尉小理已过时了,现在是问界的时代!

四米九还是太长的了吧。
我现在车只有四米五,空间感足够,车位正好一把进,再长40cm感觉麻烦了。

04-21 19:30

你的痒点比较奇特,买理想的基本都是想装逼的但是又装不好的

哈哈哈,现在订购五月底才能提车,意味着销量不错。
看五月是否能到五万月销量,能到的话,超过六十万还是机会比较大。

04-21 10:16

理想应该是故意的,降维打击竞争对手,但肯定也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也是我今年不看好所有电动车股价的主要原因。$吉利汽车(00175)$ $比亚迪(SZ002594)$ $赛力斯(SH601127)$ 小鹏汽车

04-21 09:11

都说到了点子上

04-21 07:36

自己抢自己销量好还是被别人抢好?密集阵形是对竞争对手(比如小米)推增程SUV抢地盘的防御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