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光线:文化自信,传媒领导者的彩条屋事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5回复:51喜欢:96

收录到投资中国系列之大国重器,前文见三六零:遥望五年三千亿,后发先至的网安大国重器。本文参考了 @两只老虎的传说  对传媒行业整体覆盖和对光线传媒的逻辑梳理,其他参考文章一并感谢!

巴菲特的成功离不开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国情,更加离不开世界级的消费和科技企业。

毫无疑问,中国投资人的成功,同样离不开中国重回世界第一的征程,更加离不开世界级的企业,相信国运,坚守中国的国际化,坚守中国伟大的企业。

为什么光线传媒可以收录到大国重器系列投资中,因为光线传媒是罕见在动画制作水平具有国际水平,国内毫无疑问的领导公司,是可以代表中国传媒最高水平的企业。


1、商业模式

公司业务以影视剧项目的投资、制作、发行为主,以内容为核心、以影视为驱动,在横向的内容覆盖及纵向的产业链延伸两个维度同时布局,业务已覆盖电影、电视剧(网剧)、动漫、文学、艺人经纪、实景娱乐等领域,是国内覆盖内容领域最全面、产业链纵向延伸最完整的综合内容集团之一。目前,公司主要立足于产业链中的内容生产环节;盈利主要涵盖影视剧项目的投资、制作、发行收益,及相关衍生或关联领域产生的收益,同时以股权投资收益等作为重要补充。

1、影视业务板块。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剧(网剧)等,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扩展并拉动其他业务板块的核心驱动力所在。 

2、动漫业务板块。主要包括动画影视及动漫题材的真人影视等,是公司在横向领域内优势最明显的业务板块,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板块之一,已经并将持续在提高公司利润率、驱动其他业务、巩固公司行业地位等方面贡献巨大力量。

3、内容关联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艺人经纪、文学、实景娱乐等,既涵括不同的内容形式,也包含内容的衍生和延展,是公司在以优质影视内容为核心建立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后,孕育并促进其他业务板块发展的具体体现。

4、产业投资板块。主要指公司对其他公司及实体的股权投资,均以内容投资和战略投资为核心,是公司布局内容产业链、扩大并延伸业务触角、丰富内容产品线及来源的重要保障。

以上是公司公告中的,我们要注意,光线根本不是传统的电影厂商,不是依靠几个个人导演、个人演员,拍几部具有不确定影片的厂商,而是用现代技术、现在资本手段武装起来具有远大愿景和使命的企业,后文听我慢慢道来。


2、核心竞争力表观分析

要分析光线传媒的核心竞争力,要抓关键环节。

光线传媒的第一条核心竞争力就是全产业链布局带来的全面选手,不会在任何一个环节输给别人,再加上某几个环节的优势地位,对于打造爆款的极大可能。

当年的的三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获得50.13 亿票房、亚洲动画票房第一;二维动画《大鱼海棠》获得第 15 届布达佩斯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奖。

这些成绩看起来很简单,好像只要有好的作品就可以做成,但事实上,整个电影发行是非常复杂的环节,任何一个爆款背后都是各个环节的互相赋能、支持和连接完成的。

从电影投资、制作、发行、放映,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电影的演员、导演带来的关注度、前期宣发和以前系列作品的口碑很重要,但是后期,作品真正的口碑和实际的评价很重要,如果很多电影上映以后带来了口碑炸裂,往往票房会断崖式下跌,比如当年鹿晗参演的《上海堡垒》,无一不是主角带来了过高的期望,但是影片本身并没有达到预期,反而票房暴跌。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理解光线传媒光线传媒是宣发环节很强,但是制作环节更加强的一家公司,这个后文会到,我们拿最近非常热门的唐人街探案3和光线参投的人潮汹涌,这两个一开始宣发一个是绝对占据优势,一个是绝对占据劣势的例子,来谈谈影视作品的票房逻辑。

前期(春节前),1月18日,唐人街探案的排片率为29.7%,预售票房占比达到60%,预售票房也达到5300余万。在唐人街探案上映以后,由于唐人街探案的前期作品口碑不错,加上过去一年的没有上映,强大的宣发能力,带来的唐人街探案的超高排片率,但实际上唐探的口碑、评价以及上座率往往没有宣发给的预期高。

也就是唐探3也遭受了不及预期的问题,因此带来的是排片率的慢慢下滑,以及上座率的不断下滑。截止2月19日,《唐探3》的排片率已经从第一天的将近40%下降至24.9%,在排片占比下降的同时,上座率更是惨淡到了13.8%。在春节档七部电影中快垫底。

到了24日,唐探的排片率已经下滑到了22.1%,上座率更加是垫底。但是我们反观人潮汹涌,已经慢慢排片占比到了10%以上。

人潮汹涌在首映时,拍片占比到了8.5%,但是因为过年档期其他影片的热饮,马上降低到了3.5%,但是后期又随着口碑慢慢追上来,导演饶晓志(《无名之辈》的导演)也在微博录制视频,恳求广大观众和院线给一些机会。

后来人潮汹涌因为过硬的票房总票房突破3亿,23日排片终于突破10%,为上映以来第一次,上座率连续多日排名第一,央媒为其宣传助阵,弥补了映前宣发不足的劣势。

以上简单说明了:

票房成绩本身其实是极为复杂的艺术创作、传播宣传、口碑品质等的综合结果,在影片的前中后期各自的影响因素都各不相同,想要打造出一个爆款的作品,天时地利人和都非常重要,哪怕如同唐人街探案这样的依靠以前的名气和IP,哪怕水准不如之前高的作品,也可以获得超高的票房。

也有如同人潮汹涌这样,口碑不错,但是宣发和渠道不占优势的片子,只能拿到一般般的票房,这样的影片水准与票房结果相对背离的情况比比皆是。

光线传媒依托全产业链的模式会大大增加其打造出爆款作品的可能性,从《哪吒》就可以看出,光线具备打造爆款产品的产品能力和运营能力。

对于《哪吒》这类有机会冲击票房冠军的片子,光线会给最优质的产品,以最好的渠道资源和宣发资源,一举收获票房奇迹。


核心竞争能力之二,彩条屋影业定位于动画品类领导者,在市场空缺这个品类的时候,依托庞大的光线资源,整合、投资、参股了海量的头部动画厂商,成功打造出爆款产品,并且已经构筑出了动画品类的护城河,成为了中国动画品类毫无疑问的领导者。

后文我会详细介绍彩条屋影业,这里简单说说企业的战略选择,我非常关注企业的战略选择和战略方向,选择错了,再努力也是白搭。

定位的要点在于在空白市场中,首先要占据领导者的地位,比如顺丰定位高端快递第一股,海底捞是火锅品类第一股,占据了消费者心智的第一位置,往往能够吃到行业发展的红利,也会最快速度凝聚起行业的最优资源。

彩条屋的成功是典型的蓝海战略的典范,日后一定可以写进商业教科书。

光线在14年正式成立彩条屋影业,当年彩条屋一无所有居然就敢取名彩条屋?已经暴露了王长田总的雄心壮志:要做收录中国动画彩条的领导者,所以敢称之为“屋”。

早在2014年光线完成了9家动漫游戏公司的布局,涵盖传统动漫公司和互联网动漫公司。公司在2015年成立“彩条屋”动漫集团,成立当年便宣布投资13家公司、筹措22部影片,业务跨越IP生产、作品制作以及衍生品开发等。

同年,彩条屋与著名漫画家、导演颜开合资成立北京漫言星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推动上游漫画IP的开发;另外公司也与阅文集团合资成立山南光启影视有限公司,获得阅文旗下丰富的作品储备资源。

光线传媒为什么要选择做动画电影,因为王总早就看到了影视行业的未来:

1、行业增速放缓,马太效应加剧,优质内容成为主要推动力;

2、依靠优质的导演拍电影,高票房也未必有保证,且导演、演员的成本都居高不下(当然现在是下来了),但是整体上真人电影的成本不可控,失败成本过高。

3、动画电影相较于真人电影整体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的特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大家可以看到,2019 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一个亿的制作加宣发成本,获得了超 50 亿的票房收入,贡献了近半数的营业收入,是近年国产电影中收益最高的一部。反观真人电影,《战狼 2》凭借超高票房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取得了 944%的票房收益率,但仍旧低于头部动画产品。

基本上头部的动画作品,成本基本能控制在一个亿以内,哪吒只有0.6亿,姜子牙只有0.7亿,按照票房的分账比例,基本上在2亿以上就可以保证回本,剩下的都是超额收益。

动画产业赛道潜力巨大,四大优势体现在:机会大、价值高、成本低、风险低。

放一段万联的内容在这里:

)机会:目前行业处于上升期,市场竞争的稳定格局尚未形成,若能成为头部玩家

则会有可观收益。我国动画电影市场潜力大,

1)五千年悠久历史积淀,传统文化是故事的瑰丽宝库,可供开发的IP丰富。我国不乏精彩的故事内核,但因产业发展不充分,自上世纪90年代起日、美动画倾销国内,诸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IP甚至为梦工厂、迪士尼开发再输入国内,形成“出口转内销”。

2)近些年国漫发力明显,优质口碑扩散树立影迷认知,高票房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愈来愈多优质国漫可期。2011-2013年间,国产动漫以低幼向为主,票房过亿影片仅有喜羊羊系列的贺岁片,2014年以来我国动画产业进入快速上升期,动画电影数量及票房快速增长,市场上也开始出现《十万个冷笑话》这样的全年龄段动画。

2015年《大圣归来》的出现使得观众心中沉寂已久的国漫情怀得到集中爆发,同时也收获了9.56亿的高票房。16-19年优质国产动画作品频出,光线出品的《大鱼海棠》、《哪吒》斩获高额票房,验证市场潜力。自16年以来,国漫与进口动画电影的单片票房已逐步缩窄,19年凭《哪吒》大幅超越进口动画。随着国漫精品迭出,这一趋势有望延续。

我们从结果看,光线毫无疑问依靠自己的打造IP能力,获得了动画电影头一把交椅。

这个难度其实比华强方特要大很多,因为华强方特这类依靠熊出没IP做的电影,本身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受众群体,而光线面的广阔的成人动画市场,完全是依靠自身的能力打造出头部影片,两者孰强孰弱,高下立见。

总而言之,王总对于彩条屋的战略定位和战略执行都完成的很出色,现在彩条屋已经构筑了庞大的人才护城河、制片技术护城河、发行护城河(猫眼,后面我会详细谈),剩下的除了少部分的头部动画厂商没有被光线收入囊中,大局已定!


3、彩条屋营业过往与动画品类领导者

彩条屋成立于2015年,以成人动画主,是光线传媒旗下动画公司立志成为成人动画电影的半壁江山。

什么是成人动画,简单说说《哪吒之魔童降世》《猫与桃花源》《大护法》《大鱼海棠》《大世界》《白蛇缘起》等,这些都是成人动画,可简单理解为合家欢动画,而喜羊羊系列、熊出没系列、猪猪侠系列则是面向低幼儿童的动画,比如头部的华强方特的《熊出没》系列,就是从动画片延展出电影的。

不同于低幼动画市场,而成人电影追求于更具主观性主动性的成人市场,这是彩条屋的态度。要将彩条屋打造成国产成人动画的半壁江山,这是彩条屋的野心。

没有市场格局,没有成人动画电影品牌,没有制作电影的核心流程线,是彩条屋成立初期的困境,但是彩条屋何以成为国产成人动画的半壁江山,发展路径是如下的:

彩条屋成立之即,成人动画电影市场可谓是一片空白,即使已有一部《大圣归来》,但却因资金不足难以延续,大圣归来的的四月文化花了8年时间去做。

成人动画电影空缺空白的市场,谁先抢占市场谁就有更大的优势,谁先摸清市场谁就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彩条屋具备极强的先发优势。

没有充足资本,再大的优势也是徒劳,因为动画作品不仅仅是制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产品宣发等等都需要海量的资金,因此抢占市场必须有大量资本加持,显然光线传媒的能够提供

事实证明彩条屋也充分利用光线影业,根据精确定位于国产动画领导者的战略,彩条屋投资了20余家动画公司,截至目前彩条屋影业已投资全擎娱乐、彼岸天文化、凝羽动画等20家公司、更联合《西 游记之大圣归来》核心主创田晓鹏等人成立十月文化,形成动漫产业链上下游全面覆盖,储备了丰富的项目资源。

2016年公司投资的《大鱼海棠》,2019年公司主投、主控的《哪吒》均获得空前成功。未来公司将继续扶持优秀的动漫团队,加大系列化作品的开发力度,以动画电影为核心继续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覆盖业内绝大部分主流、独立动漫制作公司

这种参股方式使得彩条屋拥有更多不失原创的IP,还保证了稳定的电影产量彩条屋成立至今国产成人动画电影主要有9部,彩条屋独占5部。

还有正在筹备的《大护法2》《大鱼海棠2》《凤凰》《大圣闹天宫》《最后的魁拔》《八仙过海》等。

这种定位明确+资本运作的结果就是国产成人动画电影的资源主要集中于彩条屋,为成就半壁江山梦打下基础

彩条屋的内容:国产动漫化

从彩条屋电影规划来看,覆盖国漫风合家欢影游跨界真人奇幻网络院线电影,以成人动画为主,低幼动画为辅(为了摸清合家欢市场和风格),主次分明,横向跨度足够强大

从作品类型来看,彩条屋拥有但不限于,冒险、神话、爱情、青春、科幻、奇幻犯罪,包含二维三维动画,为避险内容空洞。

《昨日青空》——青春爱情 二维

《大鱼海棠》——奇幻 二维

《大护法》——冒险奇幻 二维

《大世界》——犯罪 二维

《哪吒之魔童降世》——神话奇幻喜剧 三维

二维+三维的制作,不仅准确避开雷区(由于技术历史条件制作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的限制。

单纯二维或者单纯三维的成人动画电影比不上日美而且在二维日渐没落的时代,还能更好地保护二维,题材多样化,斩获大量原创IP,吸引众多中国观众,符合中国观众、中国市场需求,为电影衍生品和产业链布局作铺垫


彩条屋式审美——中国风

作为后期之秀,经历了改革开放美日动画的冲击面临着中国观众审美提高的压力。能够拥有独立的,创造中国本土的、符合当下价值观的、审美大众化的、自成体系的动画风格对彩条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从彩条屋前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彩条屋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大护法》很好地结合了中国水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量改编也是为了能够很好地融入当下主流价值观,其中江山社稷图更是近乎完美地融合了中国山水风田园风,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在这样形容的是傻子。

彩条屋深深把握了这点,在内容形式审美上尽量避免模仿,创造属于中国的属于民族的,属于自己的动画,这是彩条屋铸就半壁江山的唯一出路


彩条屋的原创能力

绝大多数国内动画公司的困境是,没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大圣归来结尾的缺陷也是因为没有更多的资本投入),以承接外包动画制作广告营生,且大多数公司小型大多都是小作坊

彩条屋最聪明的一点便是利用资本和动画公司现状,以参股形式渗透其他动画公司,用资本获得更多的作品,(彩条屋2015年参股大圣归来出品公司大千阳光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避免成本叠加,还将现有的大量小型作坊式的动画公司结合起来,即保留了原有公司的独创性,使形成自有风格体系成为可能,又加大了在动画行业的话语权,提高了彩条屋的原创能力。

仅靠参股其他动画公司提高原创能力显然是不够力道的,彩条屋作为伯乐,也扶持发展起了第一批优秀导演,如:哪吒的饺子大圣归来的田晓鹏大护法的不思凡大世界的刘健等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此后还将发掘更多优秀的动画电影人才(不止步于导演),保证作品稳定有质量地输出。有资本和优秀电影人加持。彩条屋何愁没有原创能力


彩条屋的产业链

首先动画电影的产业链大致包括,前期制作、后期特效,中国尚未出现像皮克斯这样的集团,终归到底是产业链未完善,目前所呈现的特点有:分工模糊、没有流程线、外包带来的弊端(靠外包维持营生难以保证动画电影质量且延长制作时间)。

彩条屋十分了解动画电影现状,投资20多家前期公司和包括二维三维的制作公司、划清分工界限、保证资金链不断截、避免外包影响。

如彩条屋在投资可可豆动画(参与出品哪吒之魔童降世)时,便明确指出需要中断外包业务并保证其稳定资金

今天为止,彩条屋已经大致完成了其前期产业链的部署如此规划布局只是半壁江山,未来何愁大业不成。

在当前国内影视公司中,光线已凭借早期布局优势和一系列口碑大作树立起动画电影的壁垒。国内主要影视集团中,中影集团以主旋律题材为主,华夏电影以剧情片为主,与中影集团一同垄断进口影片发行。动作类型片为当下热门,博纳影业、猫眼文化、华谊兄弟均有覆盖,华谊兄弟万达影视则以悬疑、犯罪题材领先,代表作有《唐人街探案》系列,而覆盖动画赛道的仅有光线传媒一家,足可见其稀缺性。


4、彩条屋未来发展方向

彩条屋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表示要打造中国神话系列。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二部,《姜子牙》进一步展露冰山一角。

哪吒的故事发生在封神大战之前,是对原著相关情节的改编。《姜子牙》的故事则发生在封神大战之后,是对原著的架空续写。故事结尾,雷震子、杨戬、黄天化来到渡劫城赴命。此时的三人当然早已封神,很可能是三界又发生重大变故,所以前来寻找姜子牙。最后的过年彩蛋与《哪吒》联动,纯属搞笑,不在正戏之内。

由此可以看出,彩条屋的中国神话系列不会局限于原有故事,他们会续写新的故事,甚至有可能衍生出新的人物。这样,创作空间就大为拓展。

原著改编仍然大有可为,像正在筹备中的杨戬篇,我觉得就有可能是封神大战前的人物成长故事。

架空续写更可以拥有无限可能,比如从彩蛋来看,《姜子牙》可能有第二部(说不定还有第三部甚至封神联盟1234呢)。

如果能够有序推进,这就不会仅仅是“封神宇宙”,而可以称之为“彩条屋宇宙”,甚至它还可以与西游等故事联动,变得更为庞大。

从已有的两部电影来看,这并非不可能。美术的水准已经相当之高;在形式上,彩条屋对漫威埋彩蛋、挖大坑等做法有所借鉴;在主题上,主创们也都花了心思(虽然能不能很好地呈现是另一回事。甚至,未来他们既可以创作有深度的电影,也可以生产合家欢、爆米花)。

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剧本。《姜子牙》上映后口碑分化,主要就是情节问题。 

如何在保证作品水准的同时,像漫威一样每年持续输出作品,对电影宇宙来说很重要。

而从长远来看,关键则在于彩条屋(或者说背后的光线传媒)是否有定力,持续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

动画产品与真人作品的差异就在这里体现出来,动画作品可以打造一个神话万国,不受现实的制约,满足观众的各方面需求,还可以不断IP联动,甚至可以像漫威一样,对海外进行文化输出。

前五年的彩条屋不断的参股、入股、并购其实都是在为打造“彩条屋宇宙”打基础,而真正几个头部影片出来,也只是一个点的成功,但有了六七个类似于哪吒和姜子牙的IP之后,一条线甚至半张面出来之后,彩条屋的真正价值才会凸显出来:

影视作品也可以做到马太效应、网络效应这样的强者恒强,正反馈循环,这在以往只有漫威宇宙可以做到。


5、光线的第二个杀手锏:猫眼

2016年初夏,光线传媒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控股了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在线购票平台——猫眼电影,王长田用23.83亿元的现金和价值23.99亿元的光线传媒股票,换来了猫眼57.4%的股权。

王兴旗下的新美大,在与大众点评合并,并获得33亿美元历史性融资之后,最终决定,让猫眼电影独立生长,结盟光线,彻底杀入娱乐圈。

与不久博纳影视参投淘宝电影相比,光线充分利用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优势,以换股的方式拿到了猫眼的控股权,走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而王兴,这位极端强调逻辑和战略思考的互联网大佬,在一手推动猫眼成为市场第一之后,最终决定让猫眼真正走进娱乐产业。毕竟,如果不能进入电影上游产业链,光卖电影票,根本无法挣钱。

2016年5月光线控股以1.7亿股光线传媒股份获得猫眼28.8%的股份,此外还以8亿元现金获取猫眼9.6%的股份,而上市公司光线传媒则以 15.83 亿元的现金获得猫眼 19%的股权。光线控股和光线传媒持有猫

眼 57.4%的股权,从而掌握了猫眼的控股权。而猫眼的估值则为 83 亿元。2017 年 8 月,光线控股再次增持,以 17.76 亿元从美团手中购买了 19.73%的猫眼电影股权。

2017 年 9 月猫眼与微影合并。微影时代以其持有的微格时代100%股权作价人民币 39.74 亿元,林芝利新以其持有的瑞海方圆 100.00%的股权作价人民币 8.97 亿元对猫眼文化增资。交易后,光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猫眼文化 30.96%的股权,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猫眼文化 19.83%的股权,微影时代公司持有27.59%的股权,美团公司持有 8.46%的股权。猫眼投后估值达 137 亿元。

2018 年 9 月 3 日猫眼于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开启 IPO 计划,2019 年 2 月 4 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为什么光线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猫眼,后期也在不断增持,因为猫眼对于光线传媒的意义非常重大:

1、猫眼娱乐是中国提供创新互联网赋能娱乐服务的领先平台,提供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广告服务等。猫眼目前为中国最大的在线电影票务平台,市场份额超过60%。

全量嫁接腾讯光线美团等行业资源,充分拓宽行业纵深,提升票务平台龙头价值。公司在内容端背靠光线和腾讯,能够渗透到电影产业链上游;在渠道端,依托腾讯强大的社交流量和内容平台资源,叠加美团点评的流量入口,夯实公司线上线下宣发能力。

2、数据赋能下的宣发业务独树一帜,未来的产业链延拓将大有可为。

猫眼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及互联网运营能力做到精准触达用户,推出了“想看”及“预售”功能科学的引导影片的宣传和发行,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主控发行公司。

更进一步地,公司通过入股欢喜传媒和耳东影业积极进行内容创作与出品环节的延拓,将数据赋能延伸至电影全产业链。我们看好猫眼庞大的数据及已经被市场证明的数据赋能能力。猫眼通过大数据能力赋能产业延拓将是一个更有想象力,空间更大的新市场。这一战略布局将为猫眼未来更长足的发展提供澎湃的动力。

我们不要从光线投资猫眼赚了几个小钱来看待猫眼的战略性地位,而要从未来客户消费的习惯、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待猫眼的价值,相信王总也是看到了猫眼的如此的对于影视公司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14年前,影视公司还没开始重视互联网发行,一提起光线,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发行地网。但在短短一年之内,在线购票的比重一跃升至70%以上,相当于2015年全年400亿元票房里大约300亿票房是从网上售出的。

在电影产业链中,最容易主导未来和影响用户的正是看似无利可图的在线票务,谁拥有了电影产业的用户入口,谁将在未来的互联网电影领域拥有了直接的话语权。自2010年起,经历过拓展影院渠道、烧钱抢夺用户两阶段后,2016年在线票务行业渗透率已接近80%,BAT 寡头竞争格局成形,线票务业务基本全部被BAT瓜分。

百度系:百度糯米选择了更简单粗暴的方法,直接将利润给到影院手中。目前,已有包括星美、大地、中影、保利、博纳、CGV、17.5、比高、美嘉、横店、时代金典在内的11家影院与百度糯米进

行深度会员绑定。这样解决了电商造成影院会员粘性的降低问题,同时百度糯米保证让影院在交易 成功的瞬间资金到帐,解决了影院资金流问题。而且这也提高了百度糯米用户的跨平台成本,不只靠低价吸引用户。

阿里系:淘宝电影作为BAT中老大的孩子,采用了多管齐下的方式与影院进行深度合作。2015年4 月,阿里影业全资收购了国内最大的影院售票系统提供商之一的粤科软件,将淘宝电影的数据优势和粤科软件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8月,粤科软件对外发布了独立品牌凤凰,佳影“电影云”,帮助影 院建立线上售票渠道和会员管理体系。另外,紧随百度糯米的脚步,淘宝电影选择了与金逸影院一同推出联名会员卡服务。而且淘宝电影还在今年年中时从格瓦拉的手中抢到了上海电影节的独家售 票的生意,合同一签就是三年。创下了淘宝电影“3分钟售票2万张”的惊人纪录。

腾讯系:微票儿与影院们玩儿起名为“智慧影院”的游戏。智慧影院为影院提供自助售票、精准营销等一套信息化解决方案,尤其对于信息不足又输不起的中小影院来讲,智慧影院会更受欢迎。说 白了这仍在基于数据和算法的服务上做文章。虽较猫眼来讲微票儿的数据量并不充分,但其优势是

背靠腾讯。这就意味着其虽在电影票购买数据上处于劣势,但更丰富的人们日常生活的数据就在手 边,反而更可能做到“智慧”。

但是对比跨界巨头而言,光线有内容无渠道。

从《泰冏》开始,业界开始关注到光线的发行。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光线也锤炼了市场发行团队,可以说虽偶尔电影表现不达预期,整体上表现稳定。去年光线投资20%以上的,独家发行和联合发行的影片票房总和是55.7亿。从综合电影公司来讲,光线传媒是排在一位的。但随着猫眼等在线电影票务平台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市场,再加上万达、乐视等玩家在电影发行上发 力,让光线感受到压力。

横向挖掘用户其他文化消费需求,对下游衍生品的探索都受限于中短期内有限的市场规模。进军电影产业链上游的发行、投资获取内容爆发收益成为寻求盈利的首选方向。作为上游片方和发行方, 光线传媒需要互联网流量完成它的线上发行、用户转化,以及票房贡献,因此必须往下游走。这几年中,从电影到电视,再到游戏,当光线的各种内容资源越来越丰富,缺少输出渠道一度成为成为光线传媒的一大瓶颈。

我们可以从光线永不停止的对新趋势的投资和探索上,看到王长田的焦虑。在在线票务网站刚刚兴起之时,华谊兄弟曾投资过卖座网,获取卖座网51%的股份,而光线也曾投资北京捷通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占比68.55%,捷通无限旗下的“网票网”是电影行业的电商整合平台。但这两者的规模与 猫眼都无法相提并论,更遑论与BAT竞争。

一直在关注终端渠道的王总终于在16年找到机会,一举控股猫眼,完成了下游发行产业链的闭环。

此一役,光线完成了上下游的完整闭环,而且是轻资产的闭环,不包括终端电影院的闭环,拿到了发行关键环节,一方面就是拿到了发行的议价权,有助于打造爆款影片,另一方面,有助于从下游反馈上游,提供更好的观众数据。


6、对电影产业链的思考

最近一直在思考传媒行业的商业模式有没有可能走出大牛股,结论就是大部分依靠人的公司是很难做大的,因为一代观众一代偏好,很难做到长期的把握住市场的需求和偏好

要么就买以后可以不依赖人的企业,目前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光线传媒这样的以动画为方向的,要么就是万达以院线为方向的,依赖进口电影的公司我认为未来也不见得有太大的想象力,都国产替代了,进口替代总归是走下坡路。

光线最大的逻辑与核心竞争力,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是我们从整个行业和产业链的角度去扫描和思考:下游的影院是不是产业链核心环节?

目前影院可以分票房的30—40%左右,看起来非常高,影院重资产、有一定的护城河,但是影院下游太分散了,万达也不过是15%左右的市场占有率,一旦上游做起来了,把内容做强,下游很可能会被挤压,再加上目前的互联网潮流,以后可能电影慢慢会往网上平台走,终端电影院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具有很不确定性。

我们按照底部反转与逆势扩张的逻辑,假设万达可以做到30—50%的市场占有率,是不是可以对上游的内容厂商有很强的议价权呢?

有可能,这也是包括冯柳在内购买万达的逻辑。

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万达有没有可能做到30—50%的市场占有率呢?

难度很大!

从2018年到现在,高速增长从的银幕数量终于开始放缓,新建的特大型影院和大型影院已经很少出现了,至于原因,一二线城市哪有那么多中心给你做影院,既然一二线城市那,人们更多的把目光投在了县城上,县城能投资什么类型的影院呢?那就只能是小型了啊,而且还是小型中的小型。

很多人看到逻辑,万达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来支撑其发展逻辑,我并不全部认可。

你家身边到底有多少万达呢?在西湖畔,几乎极少有万达,都是一些小型连锁电影公司。更不用说万达其核心盈利,电影只能占到20%左右,其他需要依靠广告、食品饮料等,这已经表明了万达在产业链下游收到中上游的挤压。

很显然,好的影院,在好的位置,有稳定的客户需求和居民需求,其实很难被万达给拖垮,除非万达使用资本的并购手段,万达本身最近的现金流很糟糕,并不具备非常强大的并购整合能力,反而要依靠定增和对外加盟的形式来获取现金流。一个市场占有率有15%的下游院线企业,市值勉强与我们看好的光线传媒相同,说明其实力没有想象中的强。

在这些大的逻辑下,万达在城镇化放缓的大背景下,市场占有率很难有质的提高,最近死的都应该是一些小的影院、边缘化的影院,退一步讲,哪怕这些边缘影院的市场占有率给了万达,也不那么赚钱!

总结一句话:未来传媒内容为王,内容又以低成本、高质量、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厂商为主导,目前我视野范围内跑出来的暂时只有一个,光线传媒

但是彩条屋不是皮克斯,光线传媒也不是迪士尼,也没必要成为迪士尼,更加没必要全部模仿漫威宇宙,我们大国文化博大精深,存在了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资源、传统智慧和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去模仿一个根本没有历史和底蕴、只能依靠造梦来希望实现愿景统一的国家呢?

我们的动画公司在中国的国情下、在当今的世界中,要找到自己的个性、自己差异化的定位和发展路径,从我对光线传媒的观察中,我找到了答案。

彩条屋的模式之所以目前能够成功,原因在于在如今的中国动画电影市场上,资本的话语权大于产品的话语权,发行的话语权大于创作的话语权。

动画产业链中,创意和创作无疑是最核心的,但在创意的导演品牌、作品品牌、公司品牌无法主导其发行成绩的时候,专业的发行和运营公司仍然能决定一个创意的变现和价值。所以我们看到彩条屋投资、收购了那么多团队和IP,是因为这些团队和IP还相当弱小,非常需要彩条屋的资本与发行力量。但是创作是有一种挣脱束缚的力量的,当导演、作品、公司品牌足够强大到可以吸引投资、可以吸引票房的时候,专业制片公司和发行运营公司的价值就不会像今天那么大。

这个问题,也是未来光线传媒会遇到的问题:当手中的IP足够巨大,自己具备了市场号召力,该如何与成长起来的动画厂商继续协同合作呢?当然有可能出现腾讯这类的从渠道反向收购整个制作厂商的做法。

实际如何,当然要等到一千亿以后,光线传媒会给我们答案。




2021年2月24日 于西湖畔

西湖铸剑师,全力做多中国领导企业

 $光线传媒(SZ300251)$   $万达电影(SZ002739)$   $中国电影(SH600977)$  

全部讨论

2021-02-25 10:37

光线传媒2021

好文,收藏转发。光线的这些逻辑我一年前就总结过了,真是太羡慕你们这些文字驾驭能力强的人了

写的非常棒👍🏻。有一点我想要探讨下,我个人觉得ip是光线的弱点,从他成立一本漫画也可以看出高层是知道这个软肋的。神话系作品,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人物没有创作专利壁垒,同时期大家都可以做人物电影,只是目前还没有看到比光线更成功的。但是如果出来一家先做好杨戬的,一旦人物定格,后面的公司要做起来非常困难。神话IP或许能撑起百亿光线,但是更大的空间去看,显然这个IP自带瑕疵。从产业角度看,腾讯,b站都在布局动画,但是他们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短剧上。小屏幕的影响力显然是无法与大屏幕相比的。所以走向大屏幕这个终点也是他们的需要。随着阿里系的退出,光线逐渐倒向腾讯系,而腾讯有IP,光线有能力,未来这两者是否有更深入合作的可能?$光线传媒(SZ300251)$

2021-02-24 16:39

写得好!点赞!股东表示非常欣慰。

2021-02-24 16:07

千亿太少,应该再乐观一些

2021-10-23 09:24

动画和电影在光线传媒收益中的占比多少没有写,中国近年动画电影和电影的市场份额趋势这些能够在文章中放入可能更能体会到光线将来的体量增减趋势吧。

2021-09-06 00:32

也是我一直持有光线的逻辑

2021-08-25 22:50

说得真好啊

2021-02-25 23:21

有个问题我有点绕不过来,咨询下楼主:光线传媒最大的优势来自于上游的内容输出,下游的猫眼是它的宣发输出渠道,那么它的院线发行排片权怎么解决呢?

2021-02-25 17:50

写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