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183喜欢:54
今天情绪有点失控,朝着8岁女儿的肩膀上锤了一拳。两个孩子把地上全扔满了东西,我好不容易收拾完。进卧室发现床上又扔满了东西,一部分是从抽屉拿出来的,我让女儿放回去,她就是顶嘴,不放,态度极其恶劣,后来在我的恐吓下,把东西扔进抽屉,我一下子气疯了,朝着她的肩膀一拳头就打过去了。
她有点要哭了,自己也很生气,没当着我的面哭出声来。我接着和她理论,为什么自己该做好的事情,就是不做,还要对我以恶劣的态度。说了半天,最后没啥结果告终。我慢慢恢复了平静,就问她以后我们应该怎么沟通,是好好说话就能听进去,还是都要逼到动手才行,她说你明明知道答案,我就不说。
这时候我已经有点微微的后悔了,看着她哭了自己也有点难过。于是烧了壶水,叫她去洗脚,边洗脚边说,大人大小孩是不对的,我向你道歉,以后如果我要再想打你,你也记得提醒我,让我看看你肩膀吧。她感受到我软下来了,心中的委屈和眼泪也就开始释放了,难过地哭了起来,我抱着她,我说咱们俩和好吧,她从一开始说别碰我,到最后,也不拒绝我拉着她的手了。
洗完之后我看见她拿着书进屋去了,亲了一下她的脸颊,她没有抵触。这件事情应该就这样结尾了。
我现在挺后悔,其实就是特别小的一件事情,如果放在三年前,打孩子对我来说可能是无法想象的,是绝对不会做的,但是自从辞职后天天和两个孩子泡在一起,热情、耐心,都在慢慢地耗尽。我明显感觉到自己更加易怒了,陪孩子时看手机也更多了。我曾经想过我要不要离开一小段时间,重新去认识一下身边的人,包括孩子,尽量能更多地发现他们的好。
但是事实就是发生了,除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没有任何办法。打孩子是自己无能的表现,面对现实,争取以后不打孩子,不让自己再后悔了。

精彩讨论

锈铁点金01-18 22:16

大人不能全替小孩把事情做了,
否则小孩对大人做的事情根本不领情,是我就让小孩自己去收拾东西,他们知道收拾东西不易,慢慢就不会乱丢东西。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不然你会打下的江山,也会富不过三代的道理。

黑龙_杭州01-19 11:07

一个人的行为不是偶然的,是自我潜意识的投射。
大人发脾气吼叫、打孩子,本质上对自己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恐惧,想要控制孩子满足自己的述求。
孩子小学的时候我也常因为一些问题矛盾吼孩子,后面听了樊登的很多书和看了很多武志红的心理学视频,在认知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能以更高的维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学会与孩子共情沟通,学习上也几乎完全放手,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好,自己也更轻松了。
身教重于言传,当你发脾气打人,还唠叨讲道理的时候,孩子只会记住你那暴怒的样子,学到了冲突时暴力解决,而自我心智不会得到成长。孩子需要无条件的爱,大人需要提升认知。

胖胖的胖哥01-18 22:24

大哥 其实全职在家圈子带娃过于封闭,情绪难以宣泄,缺少了外部社交圈子来冲散你的精力和注意力,也没有现实具体工作中成就感换来的愉悦,反而容易盯着孩子的某个缺点不放,其实在别人来看,你家孩子都是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福贵大爷01-18 22:45

这个事情我特地用小号来批评你,打孩子无非是因为她弱小,打不过你,再发火也不能动手,尤其女儿真的不能打。急了关小黑屋,抱起来扔床上,其实发火嚷嚷对她们已经足够威慑了。我有时候嚷嚷了都后悔。有些事就得让她们自己干,我的规矩是,你不收好,放在地上的就是垃圾,我全给你扔了,再买就用自己的零用钱。要是有儿子,我想我拍两下也就拍了

曼巴投资01-18 22:35

非常理解你。。虽然理性我们都知道“对待孩子不要打,打没用,要无条件的爱与耐心”,,但有时候难免生气。
事后你做得很好了:一个是道歉了一个是反思了。。已经很棒了

全部讨论

一个人的行为不是偶然的,是自我潜意识的投射。
大人发脾气吼叫、打孩子,本质上对自己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恐惧,想要控制孩子满足自己的述求。
孩子小学的时候我也常因为一些问题矛盾吼孩子,后面听了樊登的很多书和看了很多武志红的心理学视频,在认知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能以更高的维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学会与孩子共情沟通,学习上也几乎完全放手,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好,自己也更轻松了。
身教重于言传,当你发脾气打人,还唠叨讲道理的时候,孩子只会记住你那暴怒的样子,学到了冲突时暴力解决,而自我心智不会得到成长。孩子需要无条件的爱,大人需要提升认知。

大人不能全替小孩把事情做了,
否则小孩对大人做的事情根本不领情,是我就让小孩自己去收拾东西,他们知道收拾东西不易,慢慢就不会乱丢东西。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不然你会打下的江山,也会富不过三代的道理。

01-18 22:45

这个事情我特地用小号来批评你,打孩子无非是因为她弱小,打不过你,再发火也不能动手,尤其女儿真的不能打。急了关小黑屋,抱起来扔床上,其实发火嚷嚷对她们已经足够威慑了。我有时候嚷嚷了都后悔。有些事就得让她们自己干,我的规矩是,你不收好,放在地上的就是垃圾,我全给你扔了,再买就用自己的零用钱。要是有儿子,我想我拍两下也就拍了

01-18 22:24

大哥 其实全职在家圈子带娃过于封闭,情绪难以宣泄,缺少了外部社交圈子来冲散你的精力和注意力,也没有现实具体工作中成就感换来的愉悦,反而容易盯着孩子的某个缺点不放,其实在别人来看,你家孩子都是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01-18 22:35

非常理解你。。虽然理性我们都知道“对待孩子不要打,打没用,要无条件的爱与耐心”,,但有时候难免生气。
事后你做得很好了:一个是道歉了一个是反思了。。已经很棒了

让我想起来最近一个事情。一个华人孩子和同伴聊天时无意中告诉大家他父母总是打他,打得很厉害。我立即跟他说,你可以告诉他他打你你可以报警的。他说,我说过,但是没有用,他打得更厉害了。我陷入无语沉思。我心里在想我是否应该去报警,我知道按照这里的法律,我应该去报警,这是一个人应有的良知和义务,然而我也知道这是华人圈,我去报警我会变成异类,被大部分华人痛恨和不齿……我太太跟我讲了另一个案例,说一个华人妈妈给自己的孩子请了专业机构的两位医疗人员(非华裔)上门给孩子治疗孩子的“多动症”,妈妈交代好就去工作了。结果,当天晚上妈妈的家里来了两个警察,突击检查,说接到报警,你经常在晚上时间虐待孩子,被盘问了很久,因为没有证据,警察离去。可以想象,肯定是医疗人员从孩子嘴里知道了妈妈的“虐待”行为,立即报警了。这位妈妈大呼冤屈,还发到了朋友圈喊冤,说美国的医生太坏了!以后再也不请白人医生了!这位妈妈还是位高知女士,收入也很高,却也是这样的认知。可以想象,假如我报警,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

我的看法可能与大家的略有不同。情绪失控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过于压抑情绪不利于展现真实的自我,孩子应该知道,父母也有喜怒哀乐,理解这些,不挑战父母的底线,是友好相处的前提条件,这本身就是有益的一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这与是否全职在家并无关系,不应往这个方向做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出门是替别人打工,在家是替自己打工。
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也不必对自己过于苛责。

职业投资本就孤独且高压,在家长时间面对两个学龄的孩子也绝不轻松。所以,不用太自责,虽然确实打小孩不对。
可能生活方式需要再平衡一下,看看能不能有办法每隔一段时间适度抽离一下,让自己调整一下心情与节奏,再精神抖擞地回归日常生活。

01-19 12:53

只要平时给她足够的爱,偶尔打两下能有什么严重后果,孩子没那么脆弱,长期被打才可能产生心理阴影。平复心情后,双方坦诚沟通比决心“以后不打”更重要。

同样带着俩孩子,其他时候还好,就是寒暑假太累了,一日三餐要折腾,还要想着去什么地方玩,锻炼身体,完成作业…… 不过我发现一点,有创新思维的孩子对他要宽容一些,尤其是在清理房间方面。我家妹妹从小就有非常好的创意,爱动手,画画,做手工,做各种心思巧妙的小玩意儿,周末一过去,桌子上,地上会一堆碎纸屑,双面胶纸,只要扫一下就行。反而那些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通常是刷题机器。图片是我家闺女周末在家做的地势模型,后来拿到学校被老师狠狠表扬了一通,然后拿到全年级给同学看,从构思,骨架,山体塑造,上色全部独自完成,我只买了塑形布和清理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