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82回复:129喜欢:19
非常喜欢雪球这个平台,在这里也认识到很多睿智有智慧之士,并在他们的文字之中获益良多。
在下有一个疑惑,思考了很久也没有结果,特请教下各位,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在公司的估值中,对于大额的一次性损益,该如何处理?
比如某某公司,市值300亿,一次性亏损300多亿,一次性损益,亏损的金额,居然比公司市值还大?可能比之前很多年的盈利总和还大?
某某公司,市值1000亿,因为可能是短期事件影响,一次性盈利1000亿,在估值的时候,该如何处理?
我看很多人的处理,直接忽略掉一次性损益,认为这是不可持续的?然后根据线性的、可持续的业绩去做估值。
但我始终觉得这种处理方法也不太合理。
我觉得无论公司是凭什么挣得钱,这钱是否可持续,这都是钱,本质上没有区别。all money is equip!都为公司带来了现金流。从DCF估值的角度,都应该计价其中。
比如公司市值1000亿,一年挣得了1000亿,若这1000亿都是确确实实流入了公司,为公司带来了现金流。岂不是,对于股东来说,一年就收回了成本?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怎么可以忽略不计呢?
同样的,公司市值300亿,一次性亏损了300亿,这钱也是亏损的公司的钱啊。难道可以因为计提了,就忽略不计?这样非常的不合理啊。
这种大额的一次性损益,或者大额计提,如果不计价其中,很可能很出现很多公司,进行财务大洗澡的情况。 N年盈利不错,然后一年大计提,计提之后,又可以继续保持盈利的情况,还美其名曰,困境反转,一片兴兴向荣的景象。
所以我非常困惑这个问题。特向广大网友请教?感激不尽!
@谦和屋@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生命法庭 @价投践行者晓荣 @思想钢印9999 @价投践行者晓荣 @投资者韩少杰 @老庄LZ @恭自厚
$上证指数(SH000001)$ $苏宁易购(SZ002024)$ $中远海控(SH601919)$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新年好,朋友。
好问题~
第一种情况,亏损额超过市值。这没啥关系。反过来想,也有赚钱一年超过市值的。这类似,你开一家店。一年赚100w,但是,别人就用50w交易。跟平行宇宙似的。
第二种情况,一年赚了超过市值的钱。也类似这种情况。平行宇宙。会发生,但是,不知道怎么估值。因为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尤其是未来的盈利情况。要毛估估未来几年,然后去折现。如果估不准,最好不要碰。
您的假说,其实是,预估扣非的利润之后,每年是赚钱的。所以,您才能推演出后续。那,假设,假设未来是亏损的,您的推演就会出漏洞。比如,今年赚1000亿,市值1000亿,您觉得要折进来,单对这笔钱,肯定是ok 的,但是,未来几年呢?为什么不会亏损呢?如果有把握不亏损,那么,这个推演就是有希望成功的。
那么,这种洗大澡的情况,就是会对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然而,这个影响不见得会同比例,同节奏反应到股价上面。
有时候会,有时候就是不会。
比如,石膏板企业,有一年罚款几乎等于一整年的利润。股价就有反应。后来,利润恢复了,股价也就上去了。
另,财务大洗澡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要合法合规的。
一般来说,银行保险类,地产,矿类的企业,包括农业,由于其产品极为复杂,很难搞清楚,这个就存在较大的腾挪空间。
我个人不太碰这样的行业。
但是,其他很多行业,怎么洗大澡?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是数字化的,有没有生产,有没有卖出去,还是有迹可循的。
我个人,个人哈~就是会比较回避这样的企业。有些做运输的企业类似这种情况,我就回避。因为,确实存在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早几年还是巨亏,可是,你看着巨亏吧,突然一两年赚的钱,就大大超过亏损的额度了。似乎,他们不应该发年报,应该发五年报比较好一点……
那么,这种情况,我就不参与了。把握不住啊……
当年我看香港一些家族,做海运上百年了,结果,最后把自己整破产了。我就知道,我肯定把握不住。
这个就是类似纯周期股,过去十几年的k线就是底部没怎么抬升,全是一座一座山。
大致如此吧。朋友,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投资顺利哈~

2022-02-01 19:01

感谢您提的这个问题,给了我们梳理思想的机会。
这个问题回到生活中可能比较能想明白,一个年收入20万的人中了500万的彩票,我们内心评估这个人的时候显然不能和年均收入500万的大佬相提并论,比如拆迁户也是这个道理,并不能因为他们收到一笔拆迁款就在人们心中成了真正的富人,估值是对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中彩票这种情况属于不可展望的情况,即使连续几年中每年都中500万,也不会享受比较高的估值,因为每次中完之后都不知道未来会不会继续中。但是中彩票后确实提高了资产也提高了年收入,如何不分红不回购注销,这个时候的估值按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PE和PB大概率会比较低;如果进行了大比例的分工,大幅降低了股价,可能存在填权的机会,因为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没有变。
另一种是一家公司某一年出现大幅度的亏损,让我们在回到生活中,一个年收入20万的人去逛博物馆,不小心打碎了一件古董被判赔500万,总收入变成大额负值、净资产也大幅减少,只要这个人不破产,我们内心评估这个人的时候显然也不会把他和傻子憨子相提并论,估值是对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种情况下股权价值的含金量并没有明显降低。
如果公司每隔几年就能出现大幅度亏损的情况,这样的公司要回避。
在回到现实中,公务员和其他收入稳定且只增不减的人在社会上会被高看一眼,收入时高时低的人大概率不会被高看,即使某一年赚的收入是公务员的5倍也只是可能会短暂的高看,因为他们未来的收入不太好预测,也没法展望。
我的理解可能会很片面,如收到好的答案或您有更深入的思考请不吝赐教,顺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虎年行大运,发大财。

2022-01-31 16:54

窃以为,讨论大额一次性损益对于公司的影响,不应该与市值比,应该与净利润比。
因为市值这东西就是个数字,并无实际意义,与公司的内在价值更无关联。
好比一个家庭,一次大额意外损失,不会影响它今后的收入水平,但会对其其它方面,比如消费,抗风险能力,对外投资等造成长期影响。反之亦然。
所以,忽视这类损益肯定有问题,但如何评估这类损益影响大小,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并不能一刀切。

2022-01-31 15:43

估值的本质是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有不同的价格。时间被量化后,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投资者的思维模式。

就当前的行情而言,买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是在时间的左侧,它们早晚会走到右侧,如果投资者认可这个时间周期,现在的风险就不大;而买贵州茅台,是在时间的右侧,即便后面受估值影响会有压力,但它利润增长的确定性,早晚会把虚值做实,之后又会回到时间的左侧,如果投资者认可这个时间周期,现在的估值就不高。
买什么,取决于投资人对时间的理解,先予之后取之,还是先取之后予之?
有些东西,实在无法理解,就交给时间吧,它有唯一的答案。@自由投资人supersu 用朱酒的这段话回答你

2022-01-31 15:36

1、低估值并不反映便宜,只是反映了当下的低景气和未来的低景气持续预期;
2、高估值也不反映贵,只是反映了当下的高景气和未来高景气持续的预期。
信用债的研究核心是对具体行业信用风险的把控;股票的研究核心则是对行业景气度的把握@自由投资人supersu

2022-01-31 15:24

其实你要看未来多年的现金流,如果公司真的是为了长远好,这么做没问题,但如果本来就很差的公司,这么做或者不这么做都没有意义,通常只有差的公司才有你说的那种情况。我通常都不看。所以也没有这个问题,有一英尺栏干嘛要去跨7英尺栏。

2022-02-01 00:06

新年快乐,虎虎生威,节后涨ing

2022-01-31 23:01

企业的根本价值在于“投资者能够获得的未来现金流折现额”,看懂这句话就明白了,听人长篇大论分析其实是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2022-01-31 22:31

关于第二个例子,我个人的理解是:作为小股东,如果不能分享到公司一次性收获的利润,那么对估值就没有太大意义,现实中的例子就是当当网两口子,李国庆先生虽然持有公司的股权,但是渝俞只要不同意分红,那李国庆就拿不到属于他的现金流,他所持有股权的价值就不能体现,除非他能把股权变卖掉,也即只有他的股权能以现金流体现的情形下,估值才有意义。如果把您说的“公司”换成个体工商户、一人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就比较好理解了,因为这些主体赚的钱最后都属于个人的,公司的现金流就是个人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