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请我喝咖啡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12回复:202喜欢:119

我从没收到过瑞幸的1.8折咖啡券。

作为一名咖啡爱好者,在2016、2017两年里,我每年会在星巴克积累到200+颗星星。星粉应该知道这意味着较高的消费额。但是在2019年,我在星巴克的消费急剧下降,除了需要跟朋友坐坐时去一趟,之前带走喝的需求几乎全部被$瑞幸咖啡(LK)$和本地一家小咖啡店承接了。

在羊毛党运用反向大数据的玄学守株待券时,我想说两句对瑞幸的看法。

1.只看瑞幸的现在

过往皆是序章。这句话应该不少人听过,但是在现实中,却很容易带着情绪和偏见看待一件事物。

这很正常,看法的改变需要事实的演变,印象的积累。

如果你是一名消费者,印象改变慢半拍没有任何问题,你不会额外损失什么。但如果你是一名投资者,带有情绪和偏见,轻则错失一个赚钱的机会,重则押错了方向亏出翔。

三日前,你看他是个莽夫,其实人家再也不是吴下阿蒙了。

那么怎么看现在的瑞幸呢?

2019年投资总结里,我曾提到 “在消费者心里占有明确心理份额的产品,基本上已经成功了一半。商业里所有的营销和市场费用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只不过现在这项费用有了新名字——补贴。”

明眼人能看出来,这里说的就是瑞幸与另一家知名中概公司。

绝大多数人低估了品牌运营的难度。反过来想,假设给你同样多的资金,你能烧出来一个具有同样知名度,产品体验感,运营效率的品牌吗?

2.生意模式不错

外带(take out)是不错的生意,仓老师说过;卖水是不错的生意,方丈说过。

瑞幸就是一家卖水的外带公司。

它不拿最好的地段,凭运营、品牌和产品自我引流。这让你想起了哪家公司?

3.目前来看,管理层表现不错

还记得最早的瑞幸吗?是一家给望京互联网公司免费送外卖咖啡的公司。

人在公司坐,咖啡天上来。这羊毛谁不薅?

薅完还要嘲讽一下,不知道哪家傻VC投的傻公司,白送谁不要啊,这是真正的需求吗?

再来看现在的瑞幸,说它是一个一二线城市的知名品牌,一个可以大方拿在手上出街的品牌,一个逐渐开始自费消费的品牌,不为过吧。

这期间的变化,让我对管理层的进取心和能力目前是认可的。

肯定有人说,瑞幸一个业务接一个业务的扩展,是在不停地讲新故事圈钱,在资本市场吹泡沫。

先不要妄自下论断瑞幸为了什么。企业的经营发展本来就要面对新的市场和挑战出击,探索与寻找新的业务点。

问题是能力和速度要匹配,走得节奏合适就是张一鸣,走得太快扯着蛋就成了贾跃亭。

从之前走的节奏和效果来看,谨慎看好。

4.一部分投资者犯了错误

他们不看好瑞幸,因为瑞幸用大量补贴打开市场,这让他们想到了另一个靠补贴打开市场的公司ofo;

他们不看好瑞幸,因为瑞幸的投资人陆正耀是资本市场的老玩家,神州系上市后就像一把大镰刀割了无数韭菜。

我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它们看起来有些地方很像,但真的一样吗?

吃喝是一项数千年的生意,共享出行是这两年新冒出来的生意;在一个衰退的行业里,无论经营者主观上是不是想割韭菜,最后都不会让投资者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我们抛开瑞幸的发展历史和运营手段,单单思考一下瑞幸的品牌和渠道,一个调性不错的知名消费品牌,可以值多少钱?

你可以说通过自己的方式计算出来瑞幸贵了,但你一定要说这个品牌没有价值,那就是胡说八道了。

反正贵一定不是做空的理由。

5.瑞幸的风险

虽然目前来看瑞幸一路比较顺利,成绩不错。但显然也存在风险,特别是餐饮这个行业,历史上总有中国餐饮公司让投资者莫名踩雷。

包括但不限于食品的卫生安全,供应链的稳定,口味的变化,业务扩张带来的财务风险等等。

这些问题,如果是一家有企业文化的老牌公司,就不算很难的问题,企业文化可以大体告诉你出现这些问题的概率有多大,如果出现了公司会怎样纠偏应对。

但对于瑞幸这样的新公司而言,目前还没法深刻了解它的企业文化。没法帮助我们预判风险,只能根据已经发生的事实来判断。

结语:

我不认为瑞幸目前是一家值得长期持有的具有伟大基因的公司,但我同样不认为瑞幸一文不值。相反,我觉得瑞幸的品牌有价值,产品不错,管理层的运营效果很好,至少是一家算得上不错的公司。

公司当前估值静态地看可能是贵了,但对于它过往的成长表现而言,我觉得自己可以接受。

我有一些瑞幸的仓位,不会增加持仓,目前计划拿到下一个财报再看看。如果短期涨幅过快,可能会先卖掉一部分。

我不希望有任何人看到这篇文章后跟买瑞幸,然后说抄我作业。这篇文章跟我之前的“旗帜鲜明看好”系列完全不同,之前是公司不错股价也低,而瑞幸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涨幅,我也没有强烈的信心它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只能边走边看。

同时觉得瑞幸请我喝了咖啡,我有些跟流行观点完全不同的想法掰扯一下。

我从没收到过瑞幸的1.8折咖啡券,但它把我这辈子喝咖啡的钱都请了。

投资美港股,我只用雪盈证券,简单快捷,还不赶紧上车!

@滴水石 @仓佑加错-Leo @挖矿的饭钵 @风林火山球 @Ricky @不明真相的群众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0-01-10 19:16

一直拜读超哥雄文,对瑞幸有点不同的想法贸然交流:1、只看现在:瑞幸在消费者心中已占据明确份额,所以成功了一半,作为一个消费者,我知道的咖啡、奶茶品牌非常多,但日常真金白银买的也只有喜茶、附近的性价比最高、配送费最低的咖啡,瑞幸并无额外的品牌优势;2、生意模式:卖水的外卖公司:我不知道这种生意性质能产生什么护城河,因为只要和美团去哪儿合作,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变成外卖+卖x的模式,是不是可持续的好生意还是得回到品牌供应链上来。3、管理层不错:能够走到今天这个阶段,我只能说资本在后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吧,消费品品牌要长治久存需要的耐力和能力我理解,更多更高阶。我一直也在思考$瑞幸咖啡(LK)$ $拼多多(PDD)$ 的价值,目前我看到的是他们造势造的可以,但下一个阶段的持续和跨越,品牌的塑造、供应链的运营,考验的是更高维的能力,至少我现在还看不清。我也不能单薄的认可,瑞幸有价值,因为他走到了今天,存在即是合理。一个高性价比、运营优秀的本土咖啡品牌是瑞幸的定位,这护城河能挖多深,前瞻判断的维度值得思考,但一定不是仅仅快速扩张这么简单

2020-01-10 18:52

琢磨也写一篇《钢铁侠请我开Tesla》,格式模版完全套用超哥不介意吧

我也大大方方亮出观点吧,我准备当作风投来投,控制仓位,合理的价格。目前贵了,还没建仓。

2020-01-11 13:44

瑞幸告诉大家,喝的拿铁15,美式10元绝对做得了,如果是take-out甚至可以定价更低。在精简sku和资本补贴的基础上用take-out模式的低成本低价格和高效率去打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及茶饮,解决了选择、排队、高价三个问题。
问题是瑞幸相对其他茶饮和咖啡,在口味这个最有粘性的东西上确实没有优势。以高咖啡消费商区虹桥为例,manner咖啡(口味更佳的极简咖啡连锁)异军突起以后可以在10-15元这个价格下用take-out吃掉大量咖啡消费人群的消费。而且manner强调专业性,可以通过售卖咖啡周边(豆子、被子、手冲包)赚取更高毛利。
如果真的要成为占领心智型的连锁,有熟客高频消费,除了效率之外,至少在茶饮和咖啡品类里面需要有类似kfc蛋挞、原味鸡一类的icon型单品,在口味和性价比里面做到一个平衡。

2020-01-11 11:13

中国人真的喜欢喝咖啡吗?
星巴克们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到底是文化现象还是商业现象。星巴克的大多数消费者们,到底是喜欢喝咖啡,还是喜欢喝星巴克?
我不是很理解5A写字楼里的公司一般都有咖啡机,有的还是价值上万的,免费喝,但公司里的OL还是喜欢每天手上拿一杯星巴克,同样公司里的欧洲人,每天一杯公司里的咖啡,很少喝星巴克。

当年KFC刚来的时候,明明是个垃圾食品,却被认为是高档餐厅,模仿者也不少,有哪个成功了吗?但真功夫,家乡基,老娘舅们到出现了不少,最成功的模仿者德克士,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走出来。

2020-01-10 23:55

上海有个咖啡品牌叫Manner,口味秒杀星巴克和瑞幸,差别很明显。价格便宜,店面很小,10几-20块一杯,纯线下,行不打折,白领最爱,早上要排着队买,静安寺商圈店铺密集,现在往外扩张中。我觉得是瑞幸的直接竞争对手,只是规模小点,同档价位,但口味完胜。还有做速溶咖啡的三顿半,泡杯咖啡只要几块钱,没喝过,据说口味明显提高。这个领域暗潮涌动,瑞幸不会那么轻松。

2020-01-10 23:39

平时喝咖啡1杯/天,瑞幸消费的偏多,瑞幸咖啡的各种口味都喝过。口味上我只评价美式和意式,确实一般。我的方圆一公里内有17家瑞幸店,2家星巴克。瑞幸当然基本都是在写字楼里了,我觉得这是截胡策略,本来要去星巴克的楼下就是瑞幸,这也说明了瑞幸的强大的拓展开店能力。离我最近的瑞幸店旁边,肯德基开了一个独立品牌的小咖啡店,价格直逼星巴克但口味上超过星巴克和瑞幸。全家和麦当劳肯德基也都在卖咖啡,写字楼区域的竞争经常是白热化的。
有时候会观察一些瑞幸店员的操作,并没有网上一篇前员工访问说要铲冰前要洗手,各种操作要按规定洗手。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忙的时候会提前结束订单,可能是超过时间了要罚款,实际上咖啡根本没有做好,店员忙不过来

2020-01-10 19:04

经常去的一家瑞幸店,在商场的侧面,巷子里,店面位置肯定是不好了,店内位置不大,但每天去拿咖啡的人不少。想喝提前下个单,顺便逛会商场。记得方丈说过,有的店卖咖啡,有店买位置,瑞幸属于前者,经营模式是认同的。

2020-01-11 04:19

问下各位爱喝咖啡的,瑞幸、星巴克、家庭用的胶囊咖啡nespresso哪个口味好?

2020-01-10 18:48

静悄悄的装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