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要去追寻简单!

发布于: 雪球转发:34回复:89喜欢:144
简单!要去追寻简单!




在平日的生活与工作中,我发现一些独特的现象。就是,很多很多时候,简单要比复杂来得有用,来得好用。这很有意思。
比如说,想要提升一顿饭的好吃程度,有一种方法,是用好一点的厨师,或者,多花几个小时准备,又或者,找一家评分很高的餐厅。这个是能够提升自己对于这餐饭的好吃程度的一种方法。另一种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好的朋友,或者恋人,那么,这餐饭,也同样变得好吃起来,变得兴致盎然起来。这简单多了吧。再有一种方法,就是把饭点退后半小时,一小时,那么,吃个馒头,或许都能比饱餐后的法国甜品体验来得好得多,对吗?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如果想长期生活中,获得比较好的吃饭的体验,最简单的方法,是不是每一餐吃得稍微少一点,然后,饿得稍微早一点,再然后,吃下一餐,就会比较开心点?是不是简单?还是说,太过于简单?:)可是,这种简单,却又真实存在~尤其是,你想每一餐都吃得比较开心的时候,这个简单的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不是吗?
再比如说,过节的时候,是不是大家都想开心啊?和家人一起旅游,到处走走,多开心啊?但是,回头想想,五一长假,国庆长假,出去旅行的朋友们,跋山涉水,飞天遁地,拖家带口的,哪一位又有十分良好的体验呢?回过来想想,是不是家人聚在一起,吃餐饭,下下棋,打打球,远比这个来得有趣呢?又是简单比较有效果吧~
再就是,学功夫,你花十年时间,每种功夫学一年,可能每种功夫都没有入门,都是半吊子。可是,你若花十年*练一种功夫,很有可能,就能有所小成了。恩,当然,有人去菲律宾进行两周的射击及战术课程的除外……功夫除了强身健体之外最重要一点就是“技击”,还是得有效果啊。似乎,又是简单比较有效果。
简单是一个不断拒绝的过程。恩,看上去,真的很简单,但是,那只是“看上去”……
再有就是,说回到投资。
我一开始接触投资的时候,是完完全全不懂的,那时候,证券投资在我的眼里,可以用如下表示:
《大时代》《坐庄》《股疯》《华尔街1》《华尔街2》《华尔街之狼》《大空头》
这些影视作品,十分过瘾,看起来心情澎拜,剧情更是跌宕起伏。尤其是《华尔街1》,那个给我的震撼还是比较大的。那是1987年的电影,剧情就不说了,演员也是演得及其好。让我震撼的是什么呢?是主角的交易室,我印象中,1987年,中国还没有这么发达,有电话的人不多,可是,华尔街那家伙,一屋子电话,各种先进设备,还有,那时候,我们哪有电脑,互联网这概念啊,连概念都没有,可是,《华尔街1》中,就狠狠的秀了一把酷炫。我从那些日子起,那些影视剧起,就建立起了我心中的投资世界。
哎,要不怎么说媒体有时候害死人哩……
在相当长时间里,我都认为,一个做投资的人,应该大体上是这样的:
早晨,在癫狂的闹钟里被吵醒,然后,怒气冲冲的把闹钟扒拉到地上,再踢一脚,随后,必须用英文的F开头的单词骂一句。然后,摇晃自己宿醉的头颅,用三分钟醒一醒。
在镜子前,有胡须的,修整规则,不准备有胡须的,剃得干净。
接下来,打开衣帽间,用十分钟头疼今天穿哪个裁缝定制的西装,配什么皮的皮鞋。再花十分钟捯饬干净。
出门前,必须来一杯Double Espresso,狠狠的刺激一下脑神经,毕竟一分钟几十万上下。
司机把自己送到交易室楼下,自动门在工作证系统的认证下缓缓打开,然后,把浑身的高级货挂在衣架上,摘下劳力士,百达翡丽,江诗丹顿之类的名表,以免影响自己的操作。
当坐到由八个屏幕,靠!八个!组成的屏幕墙下,打开系统,再来一份Double Espresso,狠狠的把脑神经撩拨起来,毕竟,一分钟几十万上下。
进入到紧张的工作。此时此刻,必须想起电话铃声。注意,不能是手机,是手机就没有姿势了!一定是固定电话,必须超过3部,最好有5部!狂响起来!接起第一个,外汇市场有变化,靠,美国可能不加息了!马上脑神经开始处理信息,做出决策,但是,外汇市场太复杂,虽然智力超群,一分钟也难以决断!正在思考的时候,第二部电话一定要疯狂的响起来,此时,最有姿势的做法,是把第一部电话用脑袋夹在肩颈处,简短干练的说:等会!然后,另外一侧的耳朵听第二部电话,这部电话是股市的情况,A股大跌,美股大跌,苹果财报不及预期,全世界都大跌,什么鬼?抛还是买?正在做决策之余,倘若第三部电话能响起来,那就代表投资者的段位很高了。此时此刻,必定双肩架起两台电话,走刘欢那个范儿,摇头晃脑,最重要的,要站起来,焦虑的踱步,跟第三台电话那头那个汇报期货市场的家伙说,冷静,你TM冷静,螺纹钢怎么了?冷静!
才过去三分钟,必须要像过去三年一样!
整个上午要在紧张,焦虑,疯狂,癫狂中度过,才有那种巨大的参与世界经济局势的感觉,那种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feel。
收盘了,午餐一定要吃得丰富!五成熟的牛排要两份,并且,要喊上公募私募朋友们一起吃,小费要给得足足的!不然,别人一定以为我今天亏钱了!
下午再把上午的癫狂重复一遍!
晚上,就是好时候!喊上所有用得上的人,找到最好的酒吧,好好整一箱!不是啤酒,整一箱单一麦芽威士忌。顺便在相对不那么紧张的环境里,把各交易品种梳理一遍。让思绪在醉倒之前做一个存储。
第二天,“靠,闹钟响了!我去!”把发疯响起来的闹钟扒拉到地上,再狠狠的踢一脚。接下来,重复前一天的节奏。
讲真的,那时候,我认为,投资世界,就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的!
再说一次,有时候,媒体还真是害死人……
实不相瞒,我还真的做了外汇,据说24小时不打烊……真他妈扯!我真的凌晨起来看盘……读书都没有这么认真过!
直到后来很久很久!
我终于明白,投资世界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就是上面所杜撰的,我暂且称之为——交易者投资。还有一种——投资人投资。原谅我,词汇比较匮乏,暂且这么说吧。一种是交易员,一种是投资人。
我是很后来,才知道投资人是怎么一个范儿,才知道,投资世界中还有投资人这种投资的方式。
他们应该是怎么样的故事呢?
恩~他们没有故事……
真的,这是我后来才慢慢发现的。
真的没有故事。投资人的投资世界没有故事。
在投资领域,他们没有这么多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这么多紧张的局面,焦虑的情绪。
早两天,和两位私募的朋友畅谈一晚上,很有趣,他们是高手,真正的高手。收益率不说了,反正怎么看,都很高,而且长达十年。
他们有段经历,很有趣,让我不禁深得感慨,也深得我心。
他们说,当时看好一只股票,准备买,可是没有到心里价位,那怎么办呢?就等呗。后来,去瑞士旅游,结果,跌到心里价位了,然后,用手机下单,关键是手机下单还有15分钟的延迟,我就问,那有15分钟延迟,可能会有价差啊,可能好几个点的价差啊。
来了,经典来了啊,金句来了啊!哈哈
“像我们这样的投资方式,写信下单也是一样的。”
深得我心啊……朋友们!写信下单也是一样的啊!
在这个充斥各种高频交易,各种模型数据,恨不能把交易电脑放到证券公司机房的世界里,能够用最简单,最原始,最没有趣味,最不酷的方式——写信下单。你说,是不是简单到令人发指?
简单是不是没有效果?反正没少赚。你还要怎么样?:)
恩,如果我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我拍电影,我也要拍《华尔街》,再不济,我也要拍《五道口》,《陆家嘴》之类的。请道格拉斯,请小李子,请各种明星。因为,这样才有人看,才有票房,我才能赚钱。
我会拍巴菲特?一老嗲嗲,每天在一个小办公室蜗居。胖胖的身躯,缓慢的步伐,剧情五六十年不变。年轻时,提个公文包,舟车劳顿,年老了,连公文包都不提了。他的朋友,没有辣妹,没有各种酷炫。他的朋友比他还老……
真的拍了,那就不是电影了,那是纪录片,还是BBC那种纪录片……
拍施洛斯?他和他儿子一起,他儿子都七八十岁了。办公室更小,小到像一个衣帽间。有次我在youtube上看施洛斯的采访,那叫一个无趣。就几个老嗲嗲,加在一起好几百岁,一两个小时,除了嘴巴,哪里都不动。你说,怎么拍?
拍欧文卡恩?他比电视台,电影公司都活得久,109岁,他们祖孙三代人,搞一个卡恩兄弟公司,每天早上去公司,下午回家,重复70多年。你说,你说说看,能拍出什么玩意儿?BBC成立于1922年,欧文卡恩出生于1906年……
这是投资世界另一种众生相。
好了,两种投资人生。你选哪种?你又能做哪种?
我说说我自己吧。
我是妥妥的选择投资人的这种世界。
因为,我才疏学浅,交易员的工作做不来。
最开始,我只有交易员这个概念。我记得,那个时候,我怎么做的呢?当时还没有各种ipad,后来有了ipad也不方便,没有证券app可以下单。我就买了一个移动电脑,然后,买了一个usb上网卡,可以随时拨号上网,于是,我去哪里都带着这个蠢笨的家伙,还背了一个包。闲下来,就从包里拿出来,拨号上网,赶紧看看盘。开车时,就放副驾驶,等红灯或者堵车时,又可以抓紧时间看盘。搞死人了……
心累……
后来,想说在书桌上多摆几个屏,现在家里还有好几个屏空闲,想说,一个看股市,一个看外汇。
再后来,干脆买一个40寸的巨屏,想说,可以多窗口看。现在,这个巨屏用得最多的是看电影,看球赛。
还有,还买了一个巨大的六十多寸的电视,用个大支架,竖起来,放在书房的一旁,当时准备即时播放CCTV2财经频道来着……现在,空闲N多年了,玩了几次XBOX就彻底空闲了。
折腾!折腾!就是折腾!这一天天的……
第二,我发现,除了股票还能理解一点点,其他的交易品种,压根儿没有入门。因为,好歹股票还是代表一个公司的一部分,这个公司是什么行业,做什么产品,基本上还是有概念的。
美元?日币?人民币?完完全全搞不明白各中关系。当时是买了很多书,下力气学了一阵子,发现我自己真的是学不懂。就是不懂嘛!一没去过美国,二没去过日本。
后来,结果其实是注定了的,爆仓于鸠山由纪夫下台的时候。
期间各种蓬勃的想象与白日梦,去捉摸飘忽不定的曲线,以窥探其中的规律。最后发现,这一切,都没有背后逻辑的支撑。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再然后,做实业做了好几年。 幸得实业的合伙人厉害,带领着我一路向前。稍稍赚了一些些。可是,这其间的好些年,在每一个午夜梦回的时候,在每一个欢笑快乐的背后,我总被投资理财这件事情所召唤。欲罢不能。我不能忘记投资的世界,虽然,我的生命里,这些日子基本没有,但是,我却仍旧不能忘怀。这种感觉很奇妙,你看不到,但是,你就是知道有这么回事。
可是,这种交易员的投资世界给了我巨大的内心的压力,因为,我根本没有办法适应这种投资理财的方式与生活。
有的人,可以在一片漆黑中寻找光明,有的人,可以在一片漆黑中,等待光明。而我做不到这些。我就不能去一片漆黑的地方。去了,我就受不了,别说找什么光明,立马瘫倒在地……我只能找到了光明,再考虑是不是要去漆黑的地方,或者,能不去,最好不去。:)
后来,实业做到一定程度之后,稍稍没有那么忙了,我又开始琢磨起投资理财这件事情了,就好这一口,念念不忘啊。于是,我就又投入到了这个世界。这一次,我就做了长久打算,要么不去这个世界,去的话,我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再让悲剧发生,因为,我不认为我自己能承受再一次的失败。我不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人才。我做不到。
所以,抱着非常非常小心谨慎的态度,我,又来了。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
这个时候,我首先定出的纪律就是投资的总金额,占比我的总资产,要比较少。十年不动用,也没有问题。甚至,永远不动用,也没有问题。这样的话,我的心态才会比较平稳一点点。
然后,我就找啊找啊,找到了另一个投资理财的领域。这一下子,就把我解放了。
为啥呢?因为,以前我总认为,像交易员那样的,华尔街那样的,五道口那样的,陆家嘴那样的,才是投资理财的正途,必须各种中英文夹杂,最好能全世界的市场,交易品种全部涉猎,然后,各种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模型,保驾护航,这才是所谓之的——投资理财。
可是,当我发现,有一群“老嗲嗲们”,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他们没有上面说的一切,他们甚至很少有人知道。我在想,如果不是巴菲特把这群人的名声打响了。似乎,中国不太可能有人知道:比尔鲁安,沃尔特施洛斯,斯坦贝克夫妇,桑迪戈特斯曼,汤姆纳普,杰克贝恩,罗伊托尔斯,艾德安德森,琼帕森斯,马歇尔温伯格,卢辛普森,卡罗尔卢米斯,沃尔特斯科特,乔伊斯考因,阿吉特贾殷,罗恩奥尔森,比尔斯科特,迈克戈尔德伯格,查克里克肖塞尔,欧文卡恩,赛斯卡拉曼,马丁惠特曼,乔尔格林布拉特,莫尼斯帕伯来,查理芒格,等等等等。
他们用着完全不同于交易员的手法在投资,在生活。
随着我阅读他们的故事,资料的深入,我被震撼了,咦,还有这样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不需要了解那么多股票交易市场,不需要了解那么多品种,不需要到处飞来飞去,不需要到处参加各种高端经济论坛?
于是,我开始慢慢的走向所谓之的价值投资这条路。(这里多说一句,我不太认同两件事,第一件事,我认为股票是用来投资的,所以,我叫投资股票,我不叫“炒股票”,没啥原因,个人喜好,各位勿怪啊。还有一个就是,我内心不认为,投资要分成价值投资,成长股投资之类的,我认为,就是投资,不做价值投资,难道要做非价值投资?不做成长股投资,难道要做萎缩股投资?但是,由于市场上这么叫,所以,有时候为了一句话表达清楚我的风格和偏好,我会说我是偏向价值投资那个方向的。)
然后,我就开始了我正式全职投资理财的道路,才有了这数十篇投资的一些小小的记录文字。
在投资的过程中,我追寻简单,而且是,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能睡过去,就不醒着。这样的偷懒讨巧的主体思路。
恩,如果有这么一个选择,大家想想看,会怎么选?(中国)
第一,      购买几乎无风险国债或者银行保本理财,大约年化收益4%-5%左右。付出的努力,几乎为零。
第二,      大体上了解一些相关的投资知识,用定投的方式,投资ETF基金,大约长期下来,年化收益在10%-12%左右。付出的努力,可能前期要花几个月学习,了解,后期几乎没有什么要付出的。
第三,      再升级一下,能够选择行业个股上取得一定的经验,并且,用一些逆向投资的思维,属于半专业或者叫半职业投资者,大约年化收益能到15%左右,这个付出的努力,就是基本上等同于正常劳动强度的工作。
第四,      全职投资,一头扎进去,没有其他工作,事业就是投资,靠自己的努力加上一定的天赋,学习各种投资方法,策略,投资大师的逻辑,这样的收益率能到15%-18%左右。
第五,      想要在向上走,努力程度就要翻倍了,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得到。
各位会怎么选?我一开始选择的就是第二个,后来,第二个基本上站稳了,搞懂了,然后,到第三个了,半职业了,现在到第四个了,全职投资了,而我可能永远不会走到第五个,不管收益能到多少,我也不打算牛气的走向第五个,因为,我认为生活除了投资理财,还应该有诗和远方,对吗?
投资理财是实现理想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生活本身。对吗?
于是,我的重点,就没有放在如何获取高收益上面了。思路很清晰——如何用中等强度的劳动换来我理想的收益。注意,中等劳动的强度放在前面。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位牛人,把中国两千多只股票的年报挨个看了一遍。我想当佩服,但却无力模仿。这家伙,太累了,一年看完,还有新的一年。每天要看8个公司左右的年报。累都累死。自从我看过彼得林奇年轻时的照片和退休时的照片,我就认为,这条路绝对不适合我。
彼得林奇成功是有原因的,他有天赋,还努力。所以,年化收益高达30%以上。两年多就可以翻一次。
我宁愿五年翻一次好了,慢就慢点,可以做得久一点。
所以,这样的思路,导致我追寻的东西变得简单,变得比较排斥复杂。当然,不是排斥复杂本身,而是认为,个人投资者无法驾驭复杂这种模式。所以,简单一点,会从容一点。
2015年参加了雪球在北京的年会,我看到很多牛人,有组织了全国各地投资者进行大规模草根调查一款饮料的人,有通过实地去上市公司参加年会不停追踪企业的人,他们都很牛,但是,这种方法我并不准备学习,效仿。因为,我做不来。
模糊的正确,肯定不如精确的正确,但是,至少比精确的错误和模糊的错误来得要强一些,对吧~
我2014年下半年开始介入银行股,用的逻辑就是这样的逻辑,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银行分析不出来精确的正确。我做实业的时候,发现,绝大部分公司,不管大公司,小公司,甚至上市公司,连老板自己,财务,都不能很清晰的了解公司的情况,老板多数时候抓大方向,毛估估。别以为老板自己门清,我跟上市公司合作打交道的时候,老板过问具体事情的时候,还要喊财务,经理,相关一线的人来一起开会,这还是小公司,中等公司。我就在想,银行这种动辄几千亿规模的,成千上万网点的公司,怎么可能通过年报,季报,各种报,以及网上的消息分析得清楚呢?我个人认为是相当相当有难度的。我放弃这样的透彻的研究。因为,这是一条不归路嘛!但是,这也不妨碍我去敬佩那些下力气分析的人,因为他们的研究,能够给我很大的启发。但是,这里我说一句,老板不知道未来能好能坏,但是,大概率能知道现在是好是坏,尤其是现在公司情况很坏的话,老板们,财务们,倒是比较的清楚。这个屡试不爽。所以,我对深入研究决定买入是比较持怀疑态度的,但是,对深入研究决定卖出,排雷是坚信不疑的。各位,老板,高层大量增持的时候,是不是你要增持,不一定。但是,老板,高层减持的时候,我认为,还不减持,那就真的……年报研究,网上资讯显示有问题的时候,你看过,也认定有问题的时候,还不减持,那就真的……
所以,我当时买银行股,根本没有什么精确的研究,我的逻辑很简单,就是银行不会出大问题。我的推演如下:
第一,      万一出了大问题,那么,手头上的任何除实物外的财产,都没有意义了。你说是吧,就算换了美金又有啥意义?用美金买菜?持有国债也没有意义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
第二,      国有行和优质的银行一旦出问题,那就国家出问题了,活不活的了都不一定,你还考虑钱?
第三,      遇到这种情况,国家应对的方法一定是印钞票嘛,有国家政权担保的,他不会选择违约的方法嘛,中国和希腊还是不一样的啊。
第四,      就算不涨,股息也超过5%以上了。我买的时候是这样的哈~
所以,按照这样简单的逻辑,分批买入,注意,一定是分批买入。这个有机会再写。很重要的哈~
什么时候卖?我倒没有一定,不过,我是分批卖的,在暴涨之后,股灾跌下来,4500多点左右卖掉的,也没有啥原因,因为港股的H股etf很便宜了,我认为,比那时候我持有的银行要便宜,所以,换了大部分过去了。其实,持有也不错。按我的想法,银行不到1.5倍PB,而没有其他更低估的股票,我也不会卖。
安全边际真是一个好东西啊……
我差不多赚了35%-40%左右在银行股上面。我认为,很多了,感恩感恩。
面对格力,美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概念。因为,我分析,空调这种东西,3-5年,甚至10年,都不可能被替代,不可能有个新产品出来,然后,大家就不用空调了。其次呢,空调行业是有门槛的,啥门槛呢?第一是技术的门槛,第二是规模的门槛,第三是渠道的门槛,而这几个门槛,是不可能被像电子商务这样的模式颠覆的,反倒容易被电子商务加强。你想啊,原来买不到,或者不好买的地方,现在通过电商,变得比较容易购买了,这不是加强嘛?
这里的关键在于,格力,美的,包括海尔,要看成是一家公司,都买。这三家公司,空调的占有量,基本接近80%左右,这是实质上的垄断。买了这个垄断,唯一的风险在于市场萎缩,以及外来品牌占据。而我认为后者不可能出现,仔细想想吧,是不是这个道理。市场会不会萎缩?有可能。
所以,这个时候,安全边际这位朋友又来了,还是老样子,市盈率,市净率,ROE,股息,是不是ok?如果都达到了我内心的标准,那就分批买吧,没有啥。
也就是这样的简单逻辑,简单标准。所以,格力我也赚了一些些,现在留着的,都是利润了,成本为零,可是一直持有。
未来,我还将加仓这三家公司,什么时候加仓呢?等待,等待低估的时候。
有时候,真的,空仓真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武器,谁用谁知道啊~
用很低的价格,买入一般的公司,回到正常的时候,卖掉。这样已经可以赚到不错的收益了。如果是分散化投资的话,长时间投资的话,基本上没有亏损的风险。
这是我接触格雷厄姆们,得到的最大的宝藏。想想吧,这是活命的东西啊,你能活在这个市场,就有机会。平均几年就有一次机会。你着什么急啊~
用正常的价格,买入很好的公司,多买几家,一直持有,或者,高估的时候卖掉。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逻辑啊,为啥,马太效应,好的公司,大概率会一直好。尤其在一些特殊的行业,这个逻辑,颠扑不破。
以上两种时机,不要怕没有机会,很多时候,就是太贪,总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我观察,几乎每年都有。每两年一定就有。
用很低的价格,买入很好的公司。来来来,少年人,我告诉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还等什么?你说,你不买,你自己能原谅自己不?你老婆能原谅你不?你子女,或者,未来的子女,能原谅你不?
有人说,鬼扯,很低的价格,怎么可能买入很好的公司?你当大家傻啊?我认为大家不傻,我比较没有那么聪明。但是,我观察,真的有耶!~
你仔细想想,2005年全年,2008年年底,2012年年初,2014年年中,这四个时间段,这11年来,平均3年不到,就有一次这样的机会,你还要怎样?你告诉我,那个点买入,买一批,就用最简单的指标,pe啦,pb啦,roe啦,roa啦之类的,或者,ETF也行。来来来,你告诉我,为什么没有买?
恐惧啊!害怕啊!或者,还想更低再买啊!
真的到了这个时候,恐惧压倒一切指标。哎……
这里我真的感慨。业余投资者的话,真的没必要趟这趟水,为什么呢?投资理财这行业很有意思,投入与回报不是绝对的线性关系。举例说明:你做一份工作,如果你巨努力,巨付出,每天从早忙到晚,基本上,拿到的工资,是会越来越多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太笨的话,基本上都可以。但是,投资理财这件事,有点像创业。你努力了,真的还不一定成功。
比创业,还有一个特殊,基本上,用一些很简单的策略,定投啦,托宾Q啦,能妥妥的跑赢国债,银行利息,银行理财。甚至通货膨胀。甚至,美国的TIPS基金,直接就通胀多少,就赚多少。(中国目前似乎还没有)或者,找优秀的,理念相符的私募,委托投资理财。就很好了。
但是,再想提升,就要付出巨多。
而这个过程,对喜欢这个行业,这个事情的人来说,是巨大的快乐,因为,可以驰骋在智慧的海洋里,能和活着的,逝去的大师对话。(逝去的大师,主要靠阅读他们的著作,不是靠烧纸,托梦哈~~~)这中间,有巨大的快乐。并且,反馈机制特别明显,就是你学成了,就能赚钱,不需要,学成了,还可能怀才不遇,或者要等待伯乐之类的。
而对大量阅读,大量思考没有兴趣的人,做这个行业,那就是一种折磨。及其无趣,因为,比较宅,每天花大量时间研究,学习,思考,基本上,别的事情也没啥乐趣。搞久了,会分裂。所以,你看很多交易员,最后精神出了问题,为啥呢?我感觉吧,是他不喜欢这个行业,这件事情,但是,因为赚钱多,所以,心一横,脖子一哽,做了,最后,钱赚到了,但是,没有在当中获得乐趣,搞久了,心就硬了,堵了,就出状况了。
总而言之,你喜欢投资,你不一定赚到大钱,但是,不贪的话,基本可以多少赚点点。就算没赚到,不还有过程中大量的乐趣与学习的知识么?
不喜欢投资的话,那就惨了,赚了钱都不开心,还要到时候花钱找开心。万一没赚钱,那更是亏大了。
基本上,情况就是这样。
追寻简单,尽可能的简单。或许真的是——大道至简。
但是!但是!各位,简单不代表容易……
以上。

精彩讨论

明天会更好的2019-03-21 17:58

投资理财这件事,有点像创业。你努力了,真的还不一定成功。
说得好中肯,持续努力,却不知啥时候赚钱。

全部讨论

2019-03-21 17:58

投资理财这件事,有点像创业。你努力了,真的还不一定成功。
说得好中肯,持续努力,却不知啥时候赚钱。

2019-02-11 11:42

一上午都在看你的文章,非常有共鸣,帮我解开了几个困惑,非常感谢。

2021-03-21 18:31

写的很棒,把一件比较理性的事写的这么引人入胜,佩服!还让读的人懂得了很多道理,真的很感谢!

2021-02-10 21:42

虽迟,但这是上实战前的功课,感恩老师的辛苦!

2020-08-03 18:01

“像我们这样的投资方式,写信下单也是一样的。”
深得我心啊……朋友们!写信下单也是一样的啊

2020-02-14 14:02

合适价位,这是一个很独特的概念,想知道,作者的合适价位的判断逻辑是什么呢?

2020-02-05 14:27

1.有些行业就是分析不出来精确的正确。
2.老板不知道未来能好能坏,但是,大概率能知道现在是好是坏,所以,高层减持也是要引以为意的。

2020-01-01 22:53

相对作者的观点,了解到自己的一些失误之处,一是没有空仓的概念和逻辑,二是对安全边际的认识不到位

2019-11-01 14:34

深入浅出,收益匪浅

2019-05-12 10:46

开始读您的文章。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