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屋白酒投资系列05——贵州茅台(下1)(销售费用等)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9回复:84喜欢:113

谦和屋白酒投资系列05——贵州茅台(下1)(销售费用等)

今天这篇主要说茅台财报的内容。过于数据化,有些枯燥,各位好朋友们请注意哈!~

前面三篇地址如下,配合一起看,效果更好哟!~

谦和屋白酒投资系列02——贵州茅台(上)(这样的公司上什么市啊?)(谦和屋白酒投资系列02——贵州茅台(上)(这样的公司上什么市啊?)

谦和屋白酒投资系列03——贵州茅台(中上)(从另一些角度看茅台)(谦和屋白酒投资系列03——贵州茅台(中上)(从另一些角度看茅台)

谦和屋白酒投资系列04——贵州茅台(中)(酿造工艺)(谦和屋白酒投资系列04——贵州茅台(中)(酿造工艺)

我是用时间线来分析贵州茅台的财报的。也就是从招股说明书一直看到2018年年报。偶尔也有些季报,半年报。但是,以年报为主。

首先,我们把贵州茅台这家上市公司的关联公司,关系搞清楚。

我之前一直搞不明白各种“茅台”到底是啥关系。这里面差别挺大的。

首先呢,我们能在A股买到的贵州茅台的股票,是这家公司的凭证——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然后呢,这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呢,叫做——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在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的法人和董事长是李保芳,而董事总经理是李保芳代任。这家公司拥有上市公司贵州茅台的61.99%的股份。而这家公司是贵州省国资委控股的。这家公司好猛啊,旗下有好多公司。

而这二者,不是一家公司啊,上市的贵州茅台和茅台集团是两家公司啊。后面说到具体的产品,和这二者的关系,会展开讲。

还有几家公司是其上市时的股东。

1,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2,贵州省轻纺集体工业联社。3,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4,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5,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6,江苏省糖酒烟总公司。7,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这些都是持国有法人股)

请留意这几家公司。

将来,我在讲其他酒企的时候,你们会发现,这些公司或多或少,又会出现在股东名录里面。

各位,不要小看这个组织架构的研究啊。

这里面是很有乾坤的啊!

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但凡一个成功的企业,你不能仅仅观察其表面,更要透过表面看里面。

现在有种研究,多数是社会的商业培训机构做的。就是透过表面看表面。比如,会分析这家企业成功在于——好记的口号,漂亮的设计,很棒的服务等等的。

我个人实践得出来的结果,似乎并非如此。这些也重要,但是,不是关键的东西。

一家公司的组成人员,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

因为,事情是人做出来的。没有一流的人,你无法做到优秀的公司,更不要说上市公司了。

所以,我看财报,是从组织架构开始看的。

你去想想,这些作为茅台上市的股东之一的公司,他们的专业程度以及业内资源,怎么可能是我们个人投资者能够搞得清楚的呢?他们真金白银参与到某家公司,长久的持股,那么,这家公司,不仅仅是有资本的助力,更加重要的是,有雄浑的资源的助力啊!很多东西,不是钱能买得到的。

将来谦和屋白酒系列文章写到其他酒企的时候,你们会发现,有些酒企又会有这些企业成为股东,有些酒企就没有,持股的比例也会有大有小。

认真分析这个,很有意思,而且,也非常有利于你搞清楚这个行业领域的玩家的动态。这对在这个行业深耕很有帮助的。

接着我们看商标。

由于历史原因啊。具体原因这里不展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上篇文章推荐的书,里面有写。反正,目前茅台的商标是租用的。这是其公布的风险之一。

等于是茅台集团将“贵州茅台”“茅台”“贵州”“茅台女王”(呃……)“汉帝茅台酒”“茅台王子”“茅台不老”等商标租给上市公司用,独占使用。租期50年,即截至到2050年年底。协议期满之后,这些商标无偿转让给上市公司。

那么,这个租金是多少呢?大概是该产品的销售额的1%-2%之间。也就是茅台卖1000亿,就是10亿到20亿的租金。啊……我的妈啊!~各位,我很好奇,50年下来,总共能收这个商标的租金收多少钱?

你看好玩不?商标不卖,每年租给你,多少钱都不卖,这个生意模式怕莫比茅台本身的生意模式还要好!~

接着,还有一个老酒的风险。

就是刚上市的时候,上市公司是需要从集团公司买老酒的。其实,上市筹钱其目的之一,也就是自己要囤老酒。这么多年下来,这个风险也不复存在了。这里我提一下,关于老酒的问题。我们知道,茅台的老酒,已经不是简单用价格可以衡量的了。我个人最怕就是不可抗力风险。万一有这个这样的风险,那么,茅台的价值就会产生很大的折扣。

这不像可口可乐。可口可乐说过,假设他的工厂全部损毁掉,只要商标在,那么,一夜之间,又可以东山再起。

但是,茅台的老酒如果出问题,就不见得了。

所以,谦和屋之前的文章说过,我无论如何,也只敢买全部身家的一半在茅台这只股票上,就是这个原因。茅台在消费者头脑中已然占据不可改变的地位,但是,目前这个地位是和老酒牢牢挂钩的,老酒出问题,这个地位也就会出问题了!

还有一个就是飞天茅台和金轮茅台的区别。一般来说,金轮茅台便宜一点,大概少几十块钱吧。但是,酒是完全一样的。这个风险倒也还好。

还有一个风险,不可以小觑。就是假货风险。

这个是最麻烦的了!我展开说一下。

我这几次参加糖酒会,都遇到了推销假酒的。直接在会场发名片,摆明了可以做出一模一样的假酒,号称检测不出来。

各位知道不,新的茅台有个nfc防伪,就是用手机下载一个app,然后一扫描瓶盖,就可以有防伪结果鉴定。

明确可以仿制,我估计,就是用回收的茅台酒瓶子,旧瓶装新酒,然后,用软件去改记录。

我遇到的那些个卖假酒的人,说是可以这样做——就是在宴席上喝茅台,一般来说,真假掺着卖,你喝个几瓶真茅台,然后,掺个几瓶假茅台,因为酒喝多了,有些醉,可能就喝不出来了。这玩意儿,作假利润太高了。

还有些终端店,也会真假掺着卖。我之前的文章写过,飞天茅台当真盲品,不见得大部分人能喝出差别。尤其用品质高的酒作假。

但是,这里面风险在哪里呢?

一旦有人做假酒,最后喝死人了,或者大面积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那么,打击将是巨大而不可预测的。这个很难防范。

很多朋友可能疑惑,买到假酒,喝出问题,怎么会影响真酒呢?

会影响的!

作为一家酒企,无法让消费者确定不买到假酒,消费者就会产生迟疑,你怎么能保证自己买的就不是假酒呢?

这个问题,可能只能通过科技加上渠道来解决了。我估计一时半会还解决不了。当大超市,网上旗舰店能直接买到足量的飞天茅台,可能就会好很多。但是,到那个不限量的情况,茅台的溢价可能就不如现在了。而且,产能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

所以,难买到茅台就会在很长时间内是常态,而这种情况下,必定会有假酒问题。那么,会不会出现重大假酒事故,只能靠老天保佑了。

各位,喝完茅台,瓶子记得收好哟,不方便收,就敲碎吧!~

不要卖掉啊!~~~

茅台上市的时候,是300多家经销商,其中最大的五家销量占了总销售额的13%左右。注意,茅台用的销售方式是小经销商模式,五粮液用的是大经销商模式。这里面有很大的区别。后面的文章详细说。

上市公司的用地,是向集团公司租的,22万平方米的用地,年租金206万元。办公用地和厂房也是向集团公司租的,面积8万多平方米,年租金440万左右。这还真的是良心价哈,赤水河耶!~充满神奇的菌群耶!~

2000年的收入构成是:

1,高度茅台酒,2377吨,7.6亿左右。折合160元左右一瓶。(一斤装)

2,低度茅台酒,899吨,2.27亿左右。折合126元左右一瓶。(一斤装)

3,陈年茅台酒,79吨。1亿左右。折合633元左右一瓶。(一斤装)

4,茅台王子酒,158吨,0.18亿左右。折合57元左右一瓶。(一斤装)

5,其他,18吨,130万左右。

合计收入,11.14亿元,3531吨左右。

以上是近20年前的数据。那个时候,我们应该还在读书学习,生活中也不大会喝到酒,所以,这一擦肩而过,茅台这个一年总收入11亿左右的酒企,竟然就这么奔着1000亿的总收入去了……

投资这件事啊,越早越好哦!~

茅台整个生产过程设立了14个A级质量控制点,20个B级质量控制点和90道质量防线。长期保持出厂产品100%的合格率。

这简单一段话,实际上,是功力之所在。

要知道,合格率从98%提升到100%,这个过程中,努力程度可不是多努力2%就好了啊,很有可能要多付出100%的努力,才可以将合格率从98%提升到100%啊,然后,如果要长期保持100%的合格率,又要多付出很多很多努力的。

我在想,整个A股上市公司中,能达到长期100%的合格率的企业,到底有多少家,我是挺好奇的。

上市公司从集团公司购买老酒,具体价格是,第一年为18.4万左右一吨,以后每年递增4%的价格。半年结算一次。2000年的时候,买了343吨左右,花了6320万左右。且,集团公司随时要供应老酒,并不得向其他任何第三方供应老酒。也不能利用老酒做研发,开发等。等同于垄断了老酒资源。

上市公司旗下的茅台王子酒基酒从集团的习酒公司购买的,价格是,5万一吨的酱香型白酒,3万一吨的浓香型白酒,折合25元一斤的酱香型,15元一斤的浓香型。

然后,上市之后,茅台花钱把习酒的生产线和全部老酒都买了过来,2.3亿左右。

再接着,就是把集团公司的老酒收购了过来,第一次买了1000吨,然后陆陆续续再买了4300吨,集团总共5300吨老酒,被上市公司全部收完了,没余粮了啊!~

花了多少钱呢?总共花了10.6亿左右吧。

2000年,总收入11亿左右,营业费用1.35亿左右,占比总收入12%左右,管理费用1.3亿左右,占比总收入11.8%左右,财务费用670万左右,占比远低于1%啊。

18年之后的2018年,总收入达到惊人的736亿。销售费用为25.7亿,占比3.5%左右,管理费53亿左右,占比7%左右,财务费用为负数,为负数……

我看一个公司,最喜欢看三费这件事。不要小看这几个费用,这是体现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品德的重要费用。

第一个就是销售费用,我个人非常在意这个费用。

为啥?这个费用如果占比很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需要大量广告,地推,促销等等来拉动的,这种模式属于手停口停,你一旦减少销售费用,马上可以看得到,营收就下来了。而可以预见的将来,销售费用不会无端端降低。为什么?这里有背后的原因的。

因为,和销售有关的,一般来说,自带军备竞赛属性。

就是,随着加入者越来越多,销售的投入就会越来越大。多年之前,北京的梅地亚中心,就是核心之地。后来变成了百度这类型的新媒体

但是,无论东家变成谁,本质上,都是斗蛐蛐一样的模式,就是让很多厂家在里面不断的提升销售费用。

这种需要大量销售费用的模式不是好模式,但是,卖军备却是一个好模式。

与此同时,我们看看其他企业。

2018年,五粮液营业总收入为400亿左右,销售费用在38亿左右,占比近10%的样子。

2017年,泸州老窖的总收入在104亿左右,销售费用在24亿左右,占比23%左右。惊人不?

2017年,洋河股份总收入在200亿左右,销售费用23.9亿左右,占比12%左右。

2018年,伊利股份总营收在790亿左右,销售费用在200亿左右。占比25%左右。

2017年,蒙牛乳业总营收在600亿左右,销售费用149亿左右。占比25%左右。

2018年,伟星新材总营收45.7亿,销售费用6.25亿,占比13.7%左右。

2018年,东方雨虹总营收140亿左右,销售费用17亿,占比12%左右。

2017年,科顺股份总营收20亿左右,销售费用2.6亿。占比13%左右。

2017年,生物股份总营收19亿。销售费用2.7亿。占比14%左右。

2018年,恒瑞医药总营收174亿。销售费用65亿。占比37%左右。

2018年,东阿阿胶总营收73亿。销售费用17.7亿。占比24%左右。

2018年,广誉远总营收16亿。销售费用6.2亿。占比39%左右。

2018年,云南白药总营收267亿。销售费用39亿。占比14.6%左右。

2017年,片仔癀总营收37亿左右,销售费用4亿左右,占比11%左右。

2017年,格力电器总营收1483亿。销售费用167亿。占比11%左右。

2017年,美的集团总营收2400亿。销售费用267亿。占比11%左右。

2017年,青岛海尔总营收1592亿。销售费用283亿。占比18%左右。

2018年,复星医药总营收249亿。销售费用85亿。占比34%左右。

2018年,同仁堂总营收142亿。销售费用29.5亿。占比21%左右。

2017年,分众传媒总营收120亿。销售费用20亿。占比17%左右。

各位好朋友们,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好好看看这些对比的数据。你就知道商业模式孰强孰弱了。差别相当之大。

要知道,节省下来的销售费用,是纯利润,反映到营收上,是倍增的啊。就是说,省一块钱费用,是需要做几块钱营收才能获得的啊。

这下子,知道茅台的厉害了吧!~我反正是吓一跳。我不由得想起当年我们做实业的时候,广告费用可能就20%左右了,还不算销售人员等费用支出,要认真算的话,我估计,我们当年的销售费用能到30%以上。

看上去一年做了不少营收,最后没赚啥钱,都做贡献了。我们管这种模式,叫做——做功德模式……说多了都是泪啊!~

但是,请注意,这里面有个行业与众不同。

第一个是化学药行业。这个行业的销售费用奇高无比。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一点不但不会是累赘,反而会是致胜之处。

这里我展开说一下,关于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一般来说,有,广告支出,运输费,装卸费,为销售而设的机构的员工成本,业务提成等。反正,就是和销售密切相关的费用,一般都会归入到这个科目。

比如,我们看贵州茅台的销售费用,广告宣传以及市场拓展费用为20亿左右。运输费用以及运输保险费用为2.17亿左右。营销差旅费,办公费为6300万左右。其他为3.25亿左右。加总26亿左右。

再看五粮液,市场开发,形象宣传,打造费用,职工薪酬等,33亿左右。运输费3亿左右,差旅费6000万左右。其他1.3亿左右。加总38亿左右。

泸州老窖2017年年报。广告宣传费以及市场拓展费为19亿左右。运输保管费为2亿左右。职工薪酬为1亿左右。办公费为3200万左右。咨询中介费为1200万左右。业务招待费为860万左右,差旅费为4300万左右。其他1.15亿左右。加总24亿左右。

这同行之间一对比,差距就明显了。明显泸州老窖需要特别加大广告的投放,才能拉动销售。这可是真金白银的大额支出啊!~

再看东方雨虹,这是典型的to B型企业。你就可以看到,其销售费用的构成就不一样了。其中,广告宣传费为2亿左右,职工薪酬为5.8亿左右,运输装卸费为4.7亿左右,促销费为1.5亿左右,差旅费为6600万左右,咨询费为6000万左右,办公费为2200万左右,业务招待费为4300万左右,小车费(?)2700万左右。其他6200万左右。加总17亿左右。

东方雨虹这类企业,明显广告费很少,而运输费很多。还有就是员工薪酬超级多。可以推断,这种模式,就是靠业务人员一单一单跑出来的。而白酒类企业,明显就是靠广告拉动消费者从渠道购买。

这里多说一句,很多人说财报造假,其中有一条就是虚增收入。那么,从这个费用进行拆解,其实,就可以证实或者证伪。因为,营收增加了,而销售费用增加的明细如果对不上或者不合逻辑,那么,初步判断出问题的概率就上来了。因为,一个销售费用拆解之后,是有很多细的科目的,要每一个科目都对上,其实是不容易的,这个时候,再配合现金流量表。就能够看得比较清楚了。

科顺股份2017年,运输装卸费9600万左右。广告宣传费2300万左右,职工薪酬9300万左右,办公差旅费1800万左右,业务招待费1400万左右,租赁费680万左右,售后服务费500万左右,其他340万左右,加总2.6亿左右。东方雨虹的总营收是科顺股份的7倍左右。东方雨虹的广告费用是科顺的9倍左右。还有1.5亿左右的促销费。

这很明显,在防水这个领域,东方雨虹更为激进,开疆拓土更快。所以,东方雨虹的营收是第2名到第10名的总和。也可以推断,这个防水的领域,目前是一片蓝海,大家都在跑马圈地,谁在这个时候圈地多,谁将来市场就大。这个先发优势就是门槛之一。而广告投放就不是。

这个和白酒的逻辑是截然不同的。白酒不讲究跑马圈地。白酒讲究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

再看伟星新材,很有意思。包装运输费1.5亿左右,职工薪酬2.4亿左右,市场推广宣传费9100万左右,销售业务费7300万左右,维持经营场所费2300万左右,其他4600万左右。加总6.25亿左右。这里延展一下,很多人说伟星新材是to C的企业。其实,我一直认为其是to B的企业。道理很简单,针对消费者的企业,是需要广告投入很大的,而投入之后,最终消费者会指定购买这个品牌产品。而伟星新材广告投入相对而言,是不大的。而且,基本上是装修工头选择伟星新材,而不是消费者指定装修工头使用伟星新材。这里面的逻辑是不同的。你试想一下,伟星新材加大广告投入,是不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指定用伟星新材的管道?我持保留意见。(当然,如果说广大的工头,装修公司也等同于C端客户,倒也可以理解。)

我们再来看药企,这里面又分为化学药(西药)和中药(保健品?)

一看,恒瑞医药和复星医药销售费用上天了都,都是35%左右了。这很吓人啊!销售费用达到这么高,搞不好会出问题的啊。

但是,我恰恰认为这是化学药的致胜之处。

之前的老文章分析过。地址如下:

恒瑞医药股东会参会记(医学门外汉如何投资)(多图费流量)(恒瑞医药股东会参会记(医学门外汉如何投资)(多图费流量)

你看恒瑞的销售费用,学术推广,创新药专业化平台建设等市场费用,54亿左右,差旅费9亿左右,股权激励费用1.4亿左右,其他120万。加总65亿左右。

复星医药的销售费用市场费用66亿左右,人力成本8.5亿左右,运输以及仓储费2.7亿左右,差旅费2亿左右。办公费2.7亿左右。折旧以及摊销3500万左右,其他2.3亿左右,加总为85亿左右。

我为什么认为,这种销售费用是大门槛呢?而那种以广告费撑起来的并不是大门槛呢?

关键之处在于。

这种销售费用,你靠砸钱是砸不出来的,有技术门槛,有先发优势门槛。这种门槛会一直持续保持。

而那种靠广告的,是不大持续的,你试想一下,今天广告很凶的品牌,大家熟知的品牌,在五年前,十年前,同样的领域,是不是还是这家公司?比如,你去看看液态奶的企业与饮料的企业。就会发现,液态奶的销售费用占比奇高,这些产品,如果广告一停,消费者马上会开始遗忘你,反之,你加大砸广告,就会有人来购买。而化学药这东西,不是靠砸广告的。(尤其是处方药)

另一个是中药(保健品?日化品?)

云南白药,市场维护费15.5亿左右,职工薪酬8.5亿左右,广告宣传7亿左右,运输装卸费2.6亿左右,其他零零总总一大堆,加总39亿左右。

东阿阿胶,市场推广费7.8亿左右,广告费4.7亿左右,职工薪酬3亿左右,其他一大堆,加总18亿左右。

广誉远,市场推广费2.8亿左右,广告费1.7亿左右,职工薪酬8100万左右,其他一大堆,加总6.3亿左右,

片仔癀,促销,业务宣传费以及广告费2.7亿左右,职工薪酬8800万左右,其他一大堆,加总4亿左右。

其实,这类型中药,还是需要靠广告费的。但是,有个好处。因为,广告费实际上就是消费者教育,但是,这些中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库,所以,这块费用省了很多。越是能借光到老祖宗的,他的优势就越大。

总之,各位,这个销售费用,是看公司中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因为,我自己是不喜欢靠销售费用推动的公司。因为,产品没有持续竞争力。这里可能和很多人想法不同。

但是,我自己的实践是这样的。我们当年就是靠销售费用推动的,而随着新进的玩家增多,你的获客成本一定是与日俱增的。

而且,广告商在中间会特别加大这种竞争。因为,你竞争越激烈,广告商才会有越多的收益,这是格局所决定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你看看液态奶的模式就可以知道,基本上,都在给广告商打工。要么给电视台,要么给节目组,要么给网络新媒体。但是,你不做还不行。这就尴尬了……

这种模式吊诡之处在于,你一旦开始了,就不好停下来,因为,停下来就是死路一条。

特别像军备竞赛。大家都不发展,自然而然,这一块的支出,都小。但是,只要有一个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好家伙,所有人必须得跟上,你不跟上,将来有你受的!~

我特别特别不喜欢这种模式。

很多人会说,这打出去的广告,还是在起作用啊!你想,是不是消费者心智中,都留下来印象,这难道不就是梦寐以求的护城河吗?

梦寐以求个鬼!~这个理念谁提出来的?就是媒体提出来的……

黄鼠狼在悬崖边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你不勇敢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飞翔!

然后,在悬崖底下等着那些试着飞翔的鸡。吃得倍儿饱!

我跟你说!广告是不会在消费者头脑里占据长久的印象的。道理很简单,你无论透过什么媒体,方式看广告,你会有多少印象?而且,广告不停的在变幻,你能有多久印象?

那么,到底什么能够长久占据消费者头脑中的印象呢?

我个人认为,绝大多数的产品与服务,是产品与服务本身能在消费者头脑中占据长久的印象。

道理也很简单。你在不断的使用这个产品与服务啊!广告可是时不时才看一下。

各位想想老干妈,是不是这样的道理?你在哪里看过老干妈广告?老干妈辣酱本身就是广告,你一年吃100次老干妈辣酱,它就用100次的良好体验占据你的头脑。

而且,还不用花一分钱!

当然,广告还是必不可少的。在于两点。

第一点,有些行业天生就需要广告,没办法,这是无奈之选,而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标的。

第二,对于新玩家,加大广告的投放,能够快速起盘。有些企业,起盘之后,就迅速调整模式,那就上岸了,有些企业,路径依赖,永无超生之日!

当然,广告商对于有些领域也没有办法。就是那些较为细分的领域,铁板一块的领域。就不好挑起军备竞赛。

早两年的葡甜帮做医疗的,就发动团结所有葡甜帮一致抵抗百度竞价排名。导致百度股价大跌。为什么要这样?我天!百度收这一块的广告费近百亿。利润都榨干了,可不团结起来抵制么?

总之,在我的认知里面。我对销售费用过高,尤其是广告,市场费用过高的企业,是基本上不大愿意投资的,反之,我就会特别高看一眼!(注,有些行业不见得。比如西药行业,这个广告费就是门槛。你细细品品!)

哎呀,我第一个指标就写了这么多,太啰嗦了,太发散了,各位好朋友们还能看得下去不?

没办法,我本意写文章是自己思路的一种梳理,写简单了,将来回头看的时候,自己都会忘记当时怎么思考的了,所以,还是往细了写,往复杂了写!

@今日话题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洋河股份(SZ002304)$

精彩讨论

那么胖的老胡2019-04-20 17:23

有时候我在考虑茅台的天花板,销售吧,总不能年年提价;产能吧,现在也受限制了.那如果这样是不是早晚有一天茅台要么会走多元化路径,要么变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现金奶牛?那时候股价估计也就没什么波动了吧

全部讨论

2019-04-20 17:23

有时候我在考虑茅台的天花板,销售吧,总不能年年提价;产能吧,现在也受限制了.那如果这样是不是早晚有一天茅台要么会走多元化路径,要么变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现金奶牛?那时候股价估计也就没什么波动了吧

谦兄都快成为酒类专家啦。分开发看得不过瘾,合一起确实篇幅太长一时看不完。最好的方式是看谦兄主页,可长可短,任君自选:网页链接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00,也推荐给你。

2021-06-04 15:15

太长知识了,感谢您无私分享!

2021-06-04 14:11

不知道将来能不能有买入茅台股票的机会啊,感觉我开始关注就已经一直高估中。

2021-03-26 14:57

白酒投资系列5,先求知,再投资

2019-05-15 16:56

受教

2019-04-26 19:09

对广告的分析很到位!

2019-04-26 16:38

看了谦和屋先生的分析,我感觉到我和先生的差距:在正确的道路上,比你有钱,比你还努力!面壁思过中......

2019-04-25 22:02

非常赞同!我也对重广告驱动模式的商业十分反感!关键是产品和服务本身要做好,广告是用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的。这样才能称为良心企业,也就是我理解段总所说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