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景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6喜欢:46
我很倾佩作者的整理和利他精神,但是根据我的经验来看,这其实并无啥用。我曾经向我妈指出过n个投资人水平不过关,我妈至今为止的反应清一色是脸色骤变、气愤、厉声、怒斥,虽然事实一次次证明我言无不中,但我妈至今为止没有思考过根本问题"怎么才能真正准确判断投资人的真实水平""各种证据(例如短期业绩、头衔、从业时间、职位等)的有效性究竟有多高?我也向我妈指出过几个人有真才实学,我妈的反应是惊讶、不解"他怎么会懂",或者是印象模糊"不记得这个人了"。
我回忆下当时的场景,总结出一个规律:那种水平不行的投资人发言时,这些简单粗暴的分析,我妈会听得津津有味、面露欣赏之意;那种有真才实学的人发言时,那种精微奥妙的分析,我妈往往听得漫不经心、面无表情。我的反应往往是相反,前者我听得十分烦躁,如受精神酷刑;后者我听得津津有味,回来都会整理详细笔记。
其实最终结论就是什么样的投资人吸引什么样的投资者。如果自身是一个对事物作深度思辨的思想者,必然会重点关注分析的思维深度、缜密性,并据此来判断发言者投资水准,各种水货自动屏蔽,不需要你这个单子;如果本身不是思想者,必然会极度高估短期业绩、头衔、····等因素的重要性,必然会被水货的简单推理、粗暴结论所吸引,纵然避开你单子上这些人,也会落到其他人手里。
归根结底,怜我世人,能被忽悠一次的,其实往往会被忽悠无数次,怎么苦口婆心劝导都没用。

热门回复

2023-10-05 19:37

老妈是好的,是伟大的,但是就是在几个方面有很大的短板而不自知。其实这类悲剧是普遍的,有家长找我反馈子女的问题,我一般都不会轻信,而是直接和他子女聊,99%的情形是家长不能识别子女的天分,而且在子女的言谈中表现出非凡之处的时候不仅不重视而是不假思索地认为是无稽之谈,例如我知道一个中学生,对汽车、手机异常着迷,根据其对产品的敏锐把握,很早就告知其母亲去买苹果和特斯拉的股票,其母不以为意,认为你个小屁孩懂个啥,结果她自己去买了携程·······[捂脸]

2023-10-04 10:57

这才是人生真相。
哪怕是至亲,也是各人各命运

批判性的思维,证伪的态度,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在雪球里仍然是不多见的。

2023-10-04 09:35

我同意李录说的,判断一个投资者是否🈶️投资能力看他买了什么股票就知道了。

同时买妖股和高分红票的是什么人

2023-10-04 11:12

有趣,正如@管我财 所说,投资最终投的是价值观,你信什么你就选择什么!

摊上这么个妈,也是头疼。

2023-10-04 09:29

你们母子挺有意思的😀。

2023-10-04 16:14

两性人?

“人生而无知,但并不愚蠢,是教育使人变的愚蠢。” 如果教育不是让人独立思考,那么读的越多越傻,因为脑子里全是结论和条条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