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 1.9 出清的不仅仅是市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1

节后几个交易日,走出了加速下行的趋势,这个节奏,个人认为,是好事。不论从哪个维度,硬撑着,最终耗费的都是时间和精力,结局也不会有大不同。

其实去年个人一直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的筹码结构,截止目前来看,最后加速出清是必然的结果。

没增量,大家都满仓,如何做多?不要护指数,让市场出清,才能够真正做多。这一轮熊市底部难熬,原因就在于,对于周期脱钩后的第一个轮回,市场究竟需要多久才能够出清,大家没有概念。

公募的仓位是满的,投资者被教育的越跌越买,叠加外部干扰,导致了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打增量,那只能时间换空间。但这里我们要意识到,我们和美不仅仅是周期错配,同时我们完全独立于美的货币政策。硬抗过美的加息周期,同时我们还在降息。这是和美深度绑定后的第一次,这种情况下,很多市场规律是失灵的。同时,市场绝大部分都投资者,包括很多专业投资者和经验丰富的散户,不知道周期的锚定在哪里,也自然不知道出清的久期到底是多久。一次次抄在山腰上,也是必然的结果。

钱去哪里了,答案显而易见,楼市。楼市和股市的重要性排位,在我们这里是不一样的。起码暂时股市还远远不及楼市。

这里还是引一段三国吧,没办法,我就是如此钟爱三国。

司马懿在平了淮南一叛,打掉了王陵后走人。把剩下的工作交给了大儿子司马师,司马师这个在高平陵前夜能够悠然鼾卧于榻上的人,绝对是三国史上最被低估的人之一。

司马师作为司马氏此时的家族掌门人,在大权独揽后没多久,迎来了淮南二叛。魏国当时的外姓将军台柱子之一,帮助司马懿剿平辽东的毋丘俭,联合吴国诸葛恪谋反。

毋丘俭起兵的檄文,很有意思,大意是: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孚,都是好人,只有你司马师是王八蛋,我们要剿灭司马师,让司马昭辅政。

恰巧,司马师这时候眼部长了瘤子,刚做了手术,想让司马孚带兵去平叛。但钟会反对,给司马师分析了原由,这就是毋丘俭逼着你司马师,去决战。你爹当年洛水起誓,最终放屁一样端了人曹爽一家,现在你叔司马孚去,你怎么能够保证他不会联合毋丘俭回来打你呢?万一你叔想让这乱世最后的果实落在他的后代身上呢?潜台词就是,你司马家什么德行你自己不清楚么,在这个世道崩坏的年代,关键时刻谁都不行,只能信自己。

无奈,司马师出战,最然最终结局是剿灭了毋丘俭。但在战中,由于文鸯夜袭,司马军中大惊,司马师的刚做完手术的眼珠崩裂而出,最终死在了回军路上。

这里多说一下,夜袭军营是古代战争中很难处理的突发事件,搞不好就会军心涣散。司马师在眼珠崩裂后,用被子捂着头,硬是忍到了军心稳定下来,才伸出头,命令将士反击,大破文鸯。

司马师的造型,吓傻了众将,这位继承了他爹司马懿最大本事“忍”的儿子,要不是早死,后面晋朝不见得会生出那么多乱子。但这位人杰,一生没有生出儿子,而过继了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攸。最终司马昭在选继承人的问题上非常犯难。过继给司马师的司马攸,是老二,老大是同样出色的司马炎,这为晋初的一系列祸乱埋下了第一颗种子。

只能说,历史的报应,从不缺席。

但这里要说的重点,其实是毋丘俭的谋略。历史中顶级的谋略是什么呢?不是郭嘉那种,撺掇着曹操去打辽东,虽然最终打下来了,但过程中一切皆不可控;要不是杀了上万匹马喂饱将士,曹操有可能死在辽东连绵四十天的冰雨中。也不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袭,去了很可能人就没了。这种都属于,赢了满堂彩,但最终的天枰,其实握在运气的手里。

顶级的谋略是毋丘俭这种,攻其所必救。你知道这是阳谋,但你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所有的主动权,都掌握在我手里。

说回地产,做一点儿逻辑推导,以地产公司某大的模式来举例:

地产商借贷,每年的收益真正需要覆盖的,其实就是借贷成本而已,只要偿还借贷的利息成本,就可以继续借贷,从而完成资产规模的急速扩张。这个模式,在正循环中是没有问题的,中国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期,面对蓝海,玩家们大多运用这种模式去发展。

但问题是18年正循环结束了,看看万科的策略改变。但依然有玩家不相信“房住不炒”这四个字。国内金融端开始收紧,那就去海外借。这些玩家在海外美元债的利率,大概在8%-15%,我们取个中间值,10%。

按理说,玩家们只要每年的利润能够负担这10%的利息,游戏还能玩下去。先不说国内地产行业是否到顶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这几年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汇率从6.3打到了7.3,上升了差不多16%。这时候这些玩家国内赚钱去还美元债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为啥美国银行会愿意帮地产玩家们发债呢?

有人认为是内保外贷模式,玩家把楼盘抵押给国内银行,拿到国内银行的担保,然后用担保去境外发债。但凡了解一点国内银行系统,都知道银行不会玩这种高风险的游戏。

借贷成本快速上升后,玩家们必然会想尽办法卖楼,比如降价。

因为卖不出楼,玩家们的债务就会爆;玩家都爆了,楼就交不了。

但降价,国内的信心就会爆;信心爆,这条链条上绑定的地方债务就会出问题。

地产美元债,是那根引线,拉爆这根引线,后续的推演都是既定的。这条草蛇灰线,就是早已埋好的顶级阳谋。

收割不仅仅是股市,太费劲了,折腾一年能尽净流出多少?中国房市要是垮了,中国的资产价格就真的垮了。一边拉爆暗线,一边在股市这个明牌上撤出,逼你做出选择。

为啥明牌是股市呢,因为这每天上上下下的数字,能够最大限度的扩散舆论效应。但水下的雷,才是死手。

好在我们有强大的中央财政力和执行力,先保交楼,再慢慢化债;这些工作绝大多数国家是做不到的。当然短期股市就只能扯大旗,很难实打实的去推进。

去年曾说过,23年可能是变局的一年,是那种过了三十年你回头看,才能感觉出不同的历史性关键节点。那么现在进入24年,再看看,惊涛骇浪,但我们大抵是顶住了。

地产逐步出清,而不是稀里哗啦,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汇率死死守住了7.3。这一点的意义是,让世界认识到了,RMB在如此多的困境下,坚强的挺住了。这从部分证明了RMB在未来慢慢国际化道路中,有足够的信用背书。

虽然未来还是很难,但顶过最危险的阶段,后续的转型我们都有配套的解决办法。反而对岸,目前看不到太好的解决办法。不可否认美的强大,让我们如此狼狈,必然是一个伟大的对手。这一棒,也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从而着手解决。

我们的死穴,是地产;对面的死穴,是美债。

年前聊过一点美债,今天再说两句。

2000年时,美债规模是5万亿;19年时,美债规模是24万亿;23年时,美债规模是34万亿。如果你去看看美债规模增长的斜率,你会发现这是一条逐渐竖起来的曲线。是,可以不用还本金,但23年美财政部的美债利息支出,大概率已经超过了美军费支出。

美债与GDP的比率,已经远远超过100%,当然我们也很高,将近80%。但我们大部分债务是实打实的投在了实业当中,形成了资产。对面呢?制造业空心化,借债发行的美元都去哪里了呢?

这个游戏和前面某大的游戏,有没有一点类似呢?这个游戏有个学术名词,叫信用资本化,而我们是产业资本化。我们资本回溯可以落在产业上,美的资本回溯。。。但愿美元信用永远高高在上。

但如果未来某一天这个游戏从正循环变成负循环呢?

美债的本质,是在用美未来的税收做杠杆,通过财政部来支付利息,你是可以继续一轮轮的吸血全球,但这一轮你没有干躺中国,下一轮剩下的新兴市场体量,够你吸吗?更别说财政收入的速度远远追不上债务增长的速度。

这通胀还没完全下来,今年降息继续放水,通胀是不是又要起来?七十年代的顽固通胀,为什么一直压不下去,可以复习一下。

这是一个肉眼可见的灰犀牛,然后你又发明了其它手段,数字货币,准备不以地域来区分了,准备全图开吸了。

这就是一个局,又一个阳谋,为什么我们不让参与呢?连A股都没整明白的散户们,有多大把握能在这个新设的局里面,盆满钵满,全身而退呢?我们还是有涨跌停各种保护的。当然强者恒强,中国人越赚钱,我越高兴。只是看见机会,也要意识到风险;看见表象,也要认识到这就是个局的本质。

前几年我们为啥不放水呢?我们为啥18年就要刺破地产泡沫呢?不想等到覆水难收时,让老百姓被你随便宰割呗。疫情期间,如果我们也大放水,钱大概率会流入哪里呢?如果这5年房价再翻一倍,现在会是什么结果呢?

很多时候,我们要放下短期的得失心,跳出来,才能看清更大的格局。这两年市场是走的不好,但这些背后的阴谋阳谋,弯弯绕,能看清的又有多少人呢?上面都是大傻子,没有这些提前的布局,我们估摸着要变成阿根廷了。

这不是一场竞争,这是一场战争。

要意识到拐点的来临,当美债有一天走向那个难以避免的结局时,我们大概率已经和美周期脱钩了,保护的究竟是谁?

为啥长短债倒挂,因为短债太好卖了,短期你没有兑付风险。你被迫推高利率,想逼市场买长债,但大家都不傻,不看好你长期的美债信用,所以美长债拍卖,接连破发。

你让海外买,除了亲儿子,其它国家都在卖,没办法,你让国内小银行买,小银行买崩了,以后这个越来越大的盘子,谁来买单?都由美联储左兜出,右兜进?

回去的钱推高美股有多大意义,我们真的要思考。美债代表着强势美元,美债没人接盘,美元超发就会遭遇流动性危机,届时美式全球化,如何走下去?要与中国脱钩,最后不还是经过墨西哥、越南等国做转口贸易?买的不还是中国制造?

为什么美喊了多年的制造业回归无法实现?敲重点:因为资本拒绝资源重新正态分布。

选举四年一次,热和的跟春晚一样,但不管谁上来,都不敢动这个核心的雷。全民普选从每个有工作的男人一票,到每个男人一票,到每个人一票,现在到了每一美元一票。你每一票,都是拿钱砸出来的,你敢动金主的碗,金主敢要你的命。

好好研究下川普的政策,这么强硬的人,出了那么多MEGA政策,但敢动一丝金主们的利益么。

土地、金钱,能源、都在资本手里,社会拿什么去再工业化?

年前写的那一篇,对于政治的思考。咱们总说天道,你不做财富的重新分配,只靠吸血,就这一个地球,有一天你把地球吸成月球,也解决不了问题啊。

啥是天道呢,还是那句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别觉得我们搞的一系列改革,都是意识形态。这其中确实是有很多人性难以回避的问题,并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但讲究大体的公平,永远是天道,你需要保留上中下三层的流动性。否则再大的地球,都会被你吸崩了。

好歹在所谓的宇宙中心——纽约,学习、工作、居住过8年。我投资做得不好,菜的一逼。但我大概比很多人,要了解美国。我们总是太过于了解自己,批判自己,但太少人真正去了解对手。

所谓的社会精英阶层,为什么觉得难受,因为你永远在顺人性的考虑自我的利益和感受。

市场跌到这个份儿上,要好好动起来了,这种长篇大论的文章,还是少写为妙,虽然写一篇耗费我极大精力,但似乎对大多数人也没什么用。

自娱自乐罢了。

这一轮变局之下,需要出清的,绝不仅仅是市场。

就这。

#股民日常#

全部讨论

01-17 15:03

北向前三个半小时卖了135亿,最后半小时不卖了,但目的达到了,尾盘放量,出恐慌。缺口也补完了,这最后一波加速赶底,赶紧麻溜的。


我们既是游戏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游戏的打破者;
美泛it+金融战略续命30年,创造了历史,很了不起;
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很多问题。
08年是就是对其中问题的一次集中爆破,
这也让其他国家看到了这种战略的不可持续性。
金融的本质就是服务实体经济,
美金融策略以全球制造业为支撑,走到了无以为系的阶段,
一方面是全球化已经走向极致,后来者要想发展必然涉及到与先发者争利,
另一方面其实美内部也意识到空心化的问题,所以开始了制造业回归。
记得奥巴马曾经说过:“如果中国人都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全世界将很悲惨。”
我想,真正悲惨的,可能是养尊处优的那些国家。
当然,变革的年达,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旧有的产业的衰落让我们出现了集体性的阵痛,
而旧有的分析框架失灵很容易让人陷入迷茫,
这种迷茫是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惧,甚至可以说是信念的崩塌。
跳出单点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辩证全面地看问题,
既看到困难与挑战,也要看到历史规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既客观看待并尊重对手的实力与优势,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
自信才能包容。
五千年文明,我们有理由自信;
因为有包容才能进一步做到扬弃,扬弃是进步之本。
感谢启发,忍不住胡诌一通
PS:作者的三国真的读透了,佩服!!!

01-19 11:14

捞一下
看回市场,不是A股市场,而是全球市场。今年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南印度市场涨,很多人归结为经济好。那欧洲股市涨呢?举个例子,德国,欧洲制造业王冠上的明珠。23年三季度GDP开始萎缩了,并且预计四季度会继续萎缩。三季度工业订单减少3.7%,PMI43,PPI同比下降7.9%,其它数字就不列了,欧洲工业空心化基本不可逆了。但德国股市历史新高了,欧洲大部分国家,再美联储加息周期末尾,长红冲天。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很多时候不能用一般的经济思路去考虑问题。要结合地缘政治,宏观政治。这就是一场有计划的,减配大中华,超配其它地区的金融行为,而不是所谓的,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就是这样那样,都是活该,真太软了。当然,当明年对面如果降息,面对全世界的历史新高,美元流出会去哪里,也许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答案。对了,股市有时候和通胀也有关系,通胀时期,总体钱是越来越不值钱的,钱是需要购入资产保值的。看看土耳其,通胀了4-5倍,股市涨幅也大体想当。德国过去几年通胀年化,差不多在10%左右。印度过去十年,卢比相对美元贬值了一半。换一个维度,中美产业链一体的构筑,大约花费了30年,说搬走就搬走?拜登去越南升级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扶持芯片制造,咋英特尔去转了一圈就走了呢?你这儿没人没能源没技术,咋整?转头我们去升级成命运共同体级别。。。美大力发展的墨西哥加拿大,北美自由贸易圈,我们的新能源车明年可能要去墨西哥建厂了。家产越庞大复杂的夫妻,离婚越麻烦,程序周期越长。婚大概率是要离的,但这是一头灰犀牛,而不是黑天鹅。离婚还有一个必要条件,是两方都同意,同意的前提是,两方经过盘算,觉得大概率都会过的更好。离婚的人都要撕一层皮,谁都不会轻松,但如果有一方忍受不了撕皮的痛,那大概率会腆着脸央求继续过下去。最后还是忍不住吐槽两句。部分北向把流出,归结为市场及政策的不可预期。我觉得吧,什么叫稳定与可预期呢?还有投资者说我们的市场是融资本质,当然这点不否认,但以此扩大化,就值得说到说到。我们的政策,是金融服务实体,是避免脱实向虚。为什么要这样,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国社会的阶段,现在是金融资本主义,也就是说金融是美国社会构成的核心,那我们呢?我们是制造业大国,我们的重资本产业是需要避免空心化和金融化的。更根本的原因,是制造产业能够拉动就业。而就业是社会因素,远大于金融因素。现阶段一味的金融化,让底层人民也陷入这个被高认知人群收割的金融游戏真的合适吗?还是要说一句,我们讲究的是公平。市场有漏洞,不可否认,也有很多不合格的企业家借此套现了大量利润,但这不是市场最核心的问题。说的阴暗点儿,你不给这些贼大鬼一些胡萝卜,他们会去做实业,会去创造就业?如果做的太过分了,不是还有大棒么。问题是有,漏洞也在堵,野蛮发展并未根绝。但外资说中国市场不可预期,不稳定,我就可笑了,谁不是这么走出来的,你们这些现在每年享受着一个月的休假,平时下午4点就下班,呲这一嘴白牙,叉腰晒太阳的白皮,说我们不可预期?你们吸了全世界几百年的血,当年把人原住民屠完的时候,印第安最伟大的萨满有没有觉得你们不可预期?他透过草药汤制造的未来幻境中,提前看到你们的嘴脸了么?可把你们文明的。你们完成了原始积累,现在其它地方想要原始积累的时候,你们说不稳定,不可预期?只能规则你们定是吧?想收割全球了,说你不稳定我才走的。平等的情况下,大家是要讲规矩,但不是在你的强迫下,去讲你制定的规矩。想起来前几天想做鱼吃,刀拿在手里,鱼活蹦乱跳抓不住,我也念叨着,哎,哎,咋不听话呢,咋不可预期呢?这想法我觉得挺正常,因为我想吃它,这时候我神一般睥睨众生。但鱼要是也这么说自己。实话,挺难理解的。高呼我们要自由,要放开,呵呵。还不如就说想赚钱,赚钱不寒碜。

01-18 14:37

看看今天北向 时间点卡的准准的 你拉我就砸 希望公募格局一点 别在这个位置反复套利 谁的钱都不是无限的 最后别整的一地鸡毛 没有赢家

01-17 10:32

卡着今天出数据,先砸金龙指数,再砸A50期货,早盘一小时流出70+,狗13们搁这儿卡bug呢;再继续慢慢拉吧。

01-18 11:14

总算是放出量了,这一批最后追红利的杀出来,基本就见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