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精选|工程机械出海研究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65喜欢:43

/导语:每天都会留出时间过一遍卖方研报,若发现高质量内容,很愿意和球友们做个分享。不定期发布,宁缺毋滥。/

和大部分制造业宿命一样,工程机械板块在经历了国内大发展后,往后就需要看出海进展,正好晚上看到有券商报告覆盖,和球友们分享。

一、我国工程机械历史各时期缘何出海?

我国工程机械的出海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步探索(2012年之前):早期我国工程机械的技术和产品性能与外资差距较大,行业主要处于进口替代阶段,比如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分别收购了当时混凝土机械国际“三巨头”施维英、普茨迈斯特、意大利CIFA。

2)稳步发展(2012-2015年):国内行业周期下行,出口占比“被动”提升,同时我国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针对60多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倡议,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工程机械产品的出口需求。

3)蓬勃出海(2016年至今):通过“一带一路”基建合作持续拉动“搭车”出海,我国工程机械企业逐步形成海外建设基地、本土优质服务、跨国兼并收购和全球产品研发的“四位一体”国际化发展模式,转向“自主”出海,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

2016年后挖机出口持续较快增长,出口量级也上到新台阶,并在2021年增长提速。2023年以来,高基数下增速放缓,伴随我国主机厂全球竞争力提升,出海前景依然广阔。

二、不同产品的出海节奏有所分化,原因何在?

我国工程机械整体出海趋势蓬勃向上,但不同产品出海的节奏和阶段有所不同。

挖掘机、汽车起重机等传统工程机械从2016年开始快速出海,而叉车、高空作业平台在相对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快速出海。

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1)产品技术壁垒、国产化进程导致的差异:以挖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品工况恶劣、场景复杂,产品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同时,国产化发展进程相对也晚于叉车。

2)电动化引领的弯道超车:我国电动叉车和电动高空作业平台的快速发展,使二者相对较早地在国际市场实现了弯道超车。

3)重置成本与客户属性差异导致的客户更换意愿:

一方面,挖机等传统工程机械的单车价值量较高,客户对产品耐久性等要求较高,重视残值率,重置成本相对较高,终端客户对品牌较为关注,且需要制造商进行产品本地化改进,搭建销售网络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不同产品客户属性不同,工程机械重点客户较为分散,叉车、高空平台的客户以B端客户为主。

三、未来我国工程机械的出海空间还有多大?

全球工程机械接近万亿市场,2022年中国市场仅占14%左右,海外空间广阔。

伴随龙头全球竞争力提升,出海将成为行业二次成长的重要机遇,未来几年仍将处于出海快速增长期。

1)工程机械:欧美成熟市场容量预计相对稳定,市占率提升是主要逻辑;新兴市场建设类投资步伐有望加快,叠加城市化率提升催生新增需求,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容。

2)高空作业平合:高机在全球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此外我国前三大高机制造商徐工机械浙江鼎力中联重科的市占率距离全球TOP2的JLG和Genie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叉车:我国叉车内企2022年国内销量口径市占率约90%,而海外市占率仅约25%,海外份额仍有提升空间。

整体而言,2024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虽然在较高基数上可能会有所边际降速,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国内周期触底企稳,优选业绩优异、出海竞争优势领先及低估值的龙头。

#制造业# #工程机械# #叉车# $三一重工(SH600031)$ $徐工机械(SZ000425)$ $浙江鼎力(SH603338)$

精彩讨论

icefighter02-16 23:41

“全球工程机械接近万亿市场,2022年中国市场仅占14%左右,海外空间广阔”。这是一句很迷惑人的废话。
日本丰田工业的叉车年销量和安徽合力接近,都是30万台上下,但是年销售额,两者是5倍以上的差距。
三一重工的挖掘机销量已经超过卡特彼勒,但是挖掘机的营业收入差距巨大。
苹果手机的年销量和小米差别不算大,但是市值相差几十倍。
工程机械的老大和老二,老三的差距,不亚于苹果和小米的区别。
仅仅靠量是没有用的,要靠质的提升。

icefighter02-17 08:17

中国制造的量已经足够大了,很多产品的产品都已经占据了世界的第一。
再靠量,这条路已经很难了,别人也会和你冲突。
只有靠质。
国内很多巨头,产品的销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世界第一巨头,但是利润和市值差异巨大。
由大变强,是下一步的主题。
国外巨头为什么强?
我之前说过一些案例。
我个人看法,国外巨头很多是六边形战士。
举个例子,法国施耐德=断路器巨头+工业软件平台巨头+中高压变频器巨头等。
而中国的良信股份呢?
再比如,宏发股份已经是行业龙头了,但他很清醒,去年Q3纪要提到,
“具体来说,在继电器产业上,宏发将致力于驱动由大变强的转型,推动从单一继电器产品到多元化产品线的全方位发展,以及实现从单一的继电器产品向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领域。
这也是目前头部继电器企业正在研究的方向和目标,相比于传统只售卖单一的继电器产品,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领域,无疑会带来更高的利润率与用户黏性,也能更好地了解需求端,根据需求端反馈进行产品开发。”
宏发股份依然只是大而不是强。

汇编室02-17 06:40

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哪能一开始就质变?

icefighter02-17 11:33

再简单的行业,可能都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前几天,我花了少量时间研究了一下人体工程座椅行业。
我主要研究了两点:
1.欧美巨头Herman Miller
人家钻研这个品类上百年了,现在营收7亿多美金。市场空间不大。
考虑到美国市场是最大的,那么加上办公家具,他的美国总营收才17亿美元。
2.竞争对手
天猫京东,亚马逊上我看了一下类目销量好的公司。去研究了一下,也挺卷的。
其次,看了我今天发贴就应该明白了,这也是周期股,他是办公家具,和开公司的数量密切相关。
如果美国的小公司大量倒闭,他能不受影响吗?
巨头Herman Miller主要服务欧美的500强大客户,互联网巨头,客户不容易倒闭,最多裁员。
其它公司服务的是欧美的中小客户,那么周期性就会比较明显。
这个问题更难,我没有研究。

icefighter02-17 10:58

这几年,我也研究过不少公司。
我最大的心得有两个:
1.成长股爱好者,小心买到伪成长股。
2.价值股爱好者,小心买到伪价值股。
成长股投资者爱好科技股,而价值股投资者不太喜欢科技股,更喜欢消费股,金融股等。
任何一个行业的巨头,之所以份额第一,市值第一,是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人家是六边形战士,能力多元化。
而很多小公司,只是一边或者两边战士。而且更可怕的,他一辈子都无法成为六边形战士。
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和登天一样难。
譬如我买过良信,没赚钱,跑了。我去年也买鼎通科技,翻倍没走,过山车回来跑了,不跑赔惨了。
良信无法成为施耐德,因为他缺少软件平台和工控能力(变频器,伺服等)。
鼎通科技无法成为安费诺,因为他只是个代工企业,安费诺是横跨传感器(芯片)和连接器的多元化巨头,连接器内部,人家横跨各个技术,各个行业。
举个例子,一种混合传输电流和信号的板对板连接器。假设一个公司主要做信号连接器,他做这种混和连接器就可能不容易做好。一个主要做电流连接器的公司,也不容易做好。只有同时做信号连接器和电流连接器的公司,才可能做好。
再比如,安费诺人家消费电子不景气,航空和军工连接器景气,业务多元化可以平滑周期。
那有人去调研维峰电子,高管说想搞航空连接器,都不知道需求没法搞,人家客户不给你机会。
价值投资者买到伪价值,其实往往把周期股当消费股。
譬如芒格犯过两次错误,第一次是2000年科技股泡沫前期买某个办公家具公司,他以为家具公司是消费股,和宏观经济关系不大。结果2000年纳斯达克崩盘,他的家具股也崩盘,办公家具,很多都是初创科技公司,唇亡齿寒。
第二次是买阿里巴巴,他以为阿里巴巴是护城河强大的消费股,没想到消费降级了,拼多多来颠覆了。他也没想到,互联网科技迭代如此之快,美团,抖音,其实都在侵蚀阿里巴巴的市场。

全部讨论

叙事套利03-20 06:22

大象和蚂蚁03-17 00:49

保存下

大象和蚂蚁03-17 00:49

说得好

总是见证历史03-13 00:00

Mark由小变大改为由大变强

Czlh02-18 16:56

说的真好

巴斯克维尔的猫02-18 13:42

抢别人已有市场就是得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产品更好。

爱跑步xfm02-17 20:42

这么推理的话,会不会出现并购牛市?

无忌爱芳02-17 20:07

工程机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