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9喜欢:6

关于产业链转移,看到一段很棒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当我们谈及产业链转移,仅从铜消费一项数据看,当前很难找到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够在短时间接替中国的产能。

印度目前的消费量仅有64万吨,仅仅是中国的1990年前后的水平,越南、印尼等国家则更少。按伍德麦肯锡的预测,到2040年,印度的精铜消费量可能达到280万吨,全球占比上升到8%,届时美国占7%、西欧进一步萎缩到11%,日本2%,泰国、印尼和越南合计上升到9%。

按280万吨计,尚不及中国2003年300万吨的消费量。即使说伍德麦肯锡的预测还有些保守,但中国的体量,也一定不是这些国家在短期内可以企及的。

真实的情况会比预测曲线的剧情更丰富。过去几年的供应链冲击之后,一些企业考虑供应链安全的原因,会想办法应对。

有的会选择离开中国,去本国或者第三国建厂;有的企业会采用“China+1”的策略,在中国和中国以外都保留生产线;还有的企业会发现其他国家的成本、效率不及中国,最后又选择回来,或者在海外继续和原来的中国企业合作。

整个过程中,很多外国企业还会依靠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去它们国家投资建厂,或者和中国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所以对于优秀的中国企业而言,当下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产业链转移,而是面向全球的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链重构。

#制造业# #产业链# #铜# $宁德时代(SZ300750)$ $隆基绿能(SH601012)$ $阳光电源(SZ300274)$

全部讨论

咋天到上海虹桥,八点打不到车,最后开车去的,今天到北京南站,现在预约了一个小时,也打不到车,实在不行只能挤地铁了,从打地看感觉经济也不差啊

01-23 04:01

人家趋势向上 我们趋势向下

01-23 00:13

产能出去了,也是产业实实在在出去了,就业岗位也出去了,还是有影响的

你这个预测就是相当于你要预测股市的涨跌,说白了这种预测只是忽悠,只是概率问题,很多因素随时变化

01-23 12:36

我也觉得没有任何国家能代替中国。一个中国人顶五个印度人。加上基础设施等。越南人倒是吃苦耐劳。但人数不够。并且发电量不足。

听懂了,又是未来怎么怎么怎么

01-23 21:04

即使这样,对就业率的影响也很大了。

01-23 10:41

你也说了,90年中国消耗了64w吨,03年就300w吨了,13年时间就5倍增长,印度就算13年时间只做到3倍,也是能吸走很多产业链

01-23 07:37

转移本来就是缓慢趋势。

01-23 00:20

因为印度不炒房